第一百四十三章 計較

李忠信對於農研所這種搞研究的地方相當重視,畢竟農研所當中的人基本上都是搞技術下鄉的人。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這些人的積極性強了,能夠把他們的本職工作做好,李忠信真就不介意多給這些人一些好處。

搞研究的不如賣雞蛋的這種事情,在後世的時候李忠信經常能夠看見報道。

而且這個確實是一個十分實際的問題,國家在一些細節方面,對於搞科研工作和搞技術的人沒有足夠的重視。

而李忠信對於能夠爲人民致富發家帶來幫助,能夠讓大家都賺到錢的技術人員,絕對不會吝嗇那麼一些小錢。

木耳培植基地真要能夠快速建設起來,能夠用最快的速度培植出來木耳,那就是真金白銀。

木耳只要弄出來,他直接把木耳賣到RB那邊去,別說給這些技術員那些工資和補助了,就是再翻上幾倍,李忠信都給得起,而且是心甘情願的。

不過呢!現在是八十年代初期,李忠信不能做得太過,更不能那麼招搖。

讓姜國軍帶領着農研所的人搞木耳培植基地的事情談妥以後,李忠信在白奉義的身上又加了一副擔子,讓白奉義挑頭,在江城周邊收購山野菜的同時,開始全力收購野生的木耳,尤其是東北這邊林場裡面的野生椴木耳。

椴木耳由於質量好,成本高,產量少,每年產量有限,其中以東北百歲山的木耳爲最優,自古被譽爲聖品,多次進獻皇宮。

百歲山的木耳李忠信並沒有去想過,可是,其他野生的椴木耳李忠信可以敞開了收購,只要是有人拿到忠信公司這邊售賣,忠信公司都會以市場上的最高價格進行收購。

把這些上好的椴木耳進行篩選以後,用真空包裝的形式包裝起來出口到RB那邊,一斤上好的椴木耳至少能夠翻上二十倍到三十倍。

這個還只是李忠信根據山野菜這種東西的一種估計,具體定價如何,他要把野生木耳運到RB以後讓三井雅子那邊進行質量評估以後纔會最後定價。

RB人注意飲食健康,更喜歡這樣東北的黑木耳,由於中國和RB的關係剛剛開始好轉,還沒有人把主意打到這個上面。

他要先一步樹立起來山野菜和野生山珍在RB的品牌,讓那些RB人一想到山珍就能夠想到忠信牌子的食品。

除了木耳以外,東北的山野特產還有很多,榛蘑,猴頭,松茸蘑這些東西都是後世RB人餐桌上的最愛。

李忠信手下有騎行的賣魚隊,和周邊的鄉鎮都有着很多的交集,這些賣魚隊的人在到鄉鎮下面去賣魚的時候,就可以對這些物品進行收購。

李忠信並不滿足於在黑省江城這一個地方收購這些山珍,他要把收購的範圍擴大到全省範圍,也就是說,只要是黑省這邊有這些物品要賣,他都進行收購。

而且李忠信本着這樣的一個原則,無論在什麼地方進行收購,收購的價格都是統一的最高價。

品質越好,那麼收購的價格就會越高。

忠信公司吃肉,必須要讓這些人喝到美味的鮮湯。

八二年的時候,忠信公司的騎行賣魚隊的人數達到了四十人上,每個騎行賣魚隊的人在八二年都是被竹板屯人羨慕的,他們的付出和收入成正比,他們每個月的收入最少都能夠達到一百五十元以上。

這次忠信公司提出騎行賣魚隊擴招,要在竹板屯和福隆村兩個地方再招收四十個人。

這四十個人和之前的騎行賣魚隊的分工有些不同,騎行賣魚隊是專門賣魚,並進行一些物品的收購,而他們這四十個人則是到下面各個村屯或者是一個區域進行專門的收購。

忠信公司給予他們這些人收購的價格,讓他們按照這樣的一個價格進行山貨的收購。

收購上來的山貨送到忠信公司以後,這些山貨忠信公司按照山貨的品相來進行分級,收購來的山貨的質量越高,給予他們這些人的收購價格就越高,他們只要肯幹,賺差價就能夠趕上騎行賣魚隊的收入水平。

這四十個人是負責江城周邊山貨收購的,而李忠信還告訴董國忠和樑國富,讓他們兩個人在村子裡面找一些有點文化,能夠算明白賬的人,讓他們到江城附近的縣市進行大規模的收購,每收購一大汽車的山貨以後,就找到大的解放汽車,把這些山貨從各個縣市那邊拉回江城這邊。

李忠信給予這些人的收購價格,雖然和那些在周邊的收購人的價格基本持平,但是,李忠信卻給予這些外出人員省內糧票和每天五元錢的出差補助。

在外面市縣做出來的成績越高,李忠信這邊給予他們的獎勵就會越高。

收購這些山貨的同時,李忠信更是問起了三井雅子那邊,東京人最喜歡吃的最貴的幾種食物都是什麼,他要針對這東京這個超級大市場進行鍼對性的研究,看看能不能賺到東京那邊最高檔人士的錢。

賺錢怎麼樣能夠速度快,必須要定位和精準客戶的需求,當雅子說起來東京那邊高檔餐廳裡面賣的最火的是松茸以後,李忠信立刻就有了計較。

松茸在東北地區一共有兩個地方盛產松茸,一個是江城下面的伊春,另一個則是牡丹江。

可是,現在這個時間松茸還沒有出產出來,需要等到八月份左右才能夠出來。

不過呢!未雨綢繆,李忠信決定把松茸出口的事情記在他最寶貝的小本子上面,等到松茸正式下來的時候,他要對RB那邊出口松茸。

松茸保鮮期只有短短的兩天,李忠信決定,把松茸收上來的時候,要以最快的速度對松茸的進行精緻的加工,而且這些松茸收集到忠信公司以後,忠信公司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把這些松茸進行包裝處理,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運抵飛機場,確保這些松茸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飛到RB的東京機場。

松茸這種東西,在東北的小興安嶺地區十分常見,而且產量很大,只不過在東北這邊,大部分人都不會把這種好東西當做好東西,無非就是把這種東西當成榛蘑。

到那個時候,忠信公司收上來大量的松茸,把松茸賣到RB東京那邊,要比什麼野生的山野菜要暴利百倍以上。

李忠信心中清楚,八十年代的時候,國家最需要的東西就是外匯,而黑省是屬於中國的偏遠地區,外匯方面,幾乎就沒有黑省這邊什麼事情,黑省這邊想要購買什麼外國的先進東西,都需要經過很多次的申請,可是,到了中央部委那邊,能不能審批通過都是不一定的事情。

現在他在黑省這邊搞搞對日的出口,外匯很快就能夠大量進入黑省,黑省這邊今後要購買什麼先進的設備之類的,也能夠省下來很多力氣。

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兄弟之道第四百五十章咋這麼不靠譜呢!第九百零八章舌燦如蓮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尷尬第一百六十四章 居然管飯第兩千七百四十八章談什麼?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江城新區博物館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邀請第五百一十七章老幹部標準第八百四十一章接風宴第七百五十五章瞎忽悠啥第二百九十八章 慶功會第兩千八百一十六章頭大第八百零二章定下調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存在的價值第七百六十四章新型嘗試第二百一十三章口碑和資本理論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方向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尷尬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特效公司的想法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態度問題第三千零二十三章受之有愧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局的方法第兩千六百五十六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386電腦第七百六十五章波多梨花的春天第四十二章新項目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拿把第七百八十三章投資方向(上)第兩千八百四十五章安排出去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消滅萌芽第五百一十六章牢騷滿腹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這是親生的嗎?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吃飯也挺難第五百三十一章 發展的方向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羨慕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邀請第一百六十五章欣慰第三百一十一章野望第兩千八百九十四章路轉粉第七百六十七章合作愉快第四百九十四章 暫時放手第兩千九百二十五章輪崗第三千零二十三章受之有愧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是親生的嗎第九百一十七章危機和機遇第二百三十二章設想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結髮妻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同胞第三百六十七章新的變革第一千九百五十章請客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小算盤第兩千兩百四十五章想法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哪股子妖風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運輸問題第一千四百零九章這個是什麼鬼?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和平解決第兩千九百六十八章算我沒說第兩千兩百九十二章聯繫第兩千七百二十六章短暫交流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西化和現實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李忠信的觀點第四百五十五章開始研究第四百二十六章特大好消息第四百八十七章咋又要我安排呢?第六百九十八章愚蠢的主意第兩千八百二十一章給添點堵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你怎麼看呢?第一千四百五十章指點出路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那個傷痛的回憶第兩千七百一十二章落伍了第一千兩百一十章方向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銀行合作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這個蠢貨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去哪兒?第兩千九百零九章帶歪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心累第兩千九百七十八章學習提高第五百零二章分工細化第兩千八百四十一章領悟第六百八十八章猜下賺了多少第六百七十一章意義和價值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接機第兩千兩百八十九章不慣着第五百九十四章算是少女殺手不第一百五十三章出乎想象第六百一十章面子活要不得第八百六十五章語言技巧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張小國第兩千九百章響動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想法轉變了第七百七十七章另類想法第兩千零六十四章變化的源頭第六百五十三章旱冰場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是親生的嗎?第兩千兩百二十八章理解錯了第兩千兩百六十二章沒那麼大面子第七百七十九章僞命題第六百六十四章持懷疑態度第二十六章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