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還算誠實

在三井雅子的心中,李忠信這個人是一個很看重國家的中國人,很多時候,從李忠信做的那些事情上就能夠看明白。

李忠信在中國沒少做福利的事情的這個事情,三井雅子也是知道一些的,她知道,李忠信做的那些事情,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不要名不要利,只是單純地做一些慈善。

李忠信在中國搞慈善的事情,三井雅子不覺得意外,但是,說李忠信想要在日本搞慈善,三井雅子還是有一些懷疑的,因爲,如果做慈善的話,也應該是她和小村惠香兩個人做慈善。

三井雅子很少看到中國人做慈善,做慈善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美國人。

因爲三井雅子認爲,中國人的思想和這個時候世界各個國家的人都不太一樣,中國人把財產都留給子孫後代,而且,還有重男輕女的說法。

中國人到老了的時候,錢一般都留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會給自己的女兒,算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一是留給兒子,兒子能夠給他們養老,二是中國女兒出嫁以後,就是潑出去的水,和家裡已經沒有太多的關係。

這個是三井雅子在中國的時候和學習中國文化時候的瞭解的這個事情,因爲三井雅子總有把女兒嫁給李忠信的想法,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原因,三井雅子對於中國文化有着一定的原因,她就想不明白了,李忠信是屬於中國人的一部分,怎麼就能準備搞什麼慈善捐贈這類的事情呢?

如果說做這個事情的是美國人,那就好理解了很多,因爲美國是一個崇尚個人奮鬥,普遍追求個人價值的社會,所以一方面他們在奮鬥過程中會積累大量的財富,但另一個方面,他們又不會把這些財富留給子孫後代,因爲他們覺得這樣做的話,會破壞後代的奮鬥精神,所以他們大量的把財富捐贈出去是爲了保護這種奮鬥精神。

這種奮鬥的精神從美國建國之後就建立起來了,最早達到美國的那一批人都是無產者,流浪漢,他們到達荒無人煙的北美大陸,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必須有戰鬥精神,這種奮鬥精神後來延續到西部大開發,延續到華爾街,硅谷,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種奮鬥精神,這是美國精神的一部分。

美國二百年來都保留這種奮鬥文化,因爲美國社會的社會在這個時候崇尚公平和自由,普通人和有錢人一樣,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奮鬥就能出人頭地。

耳熟能詳的美國富人,沒有一個人是因爲父輩留下的財富而變得有錢,都是通過個人的努力奮鬥而成爲有錢人,而他們又無一例外的把財富捐贈出去,保留這種文化。

還有一種是因爲宗教的原因,在基督教教義中,個人並不是財富的最終擁有者,他們是替代上帝保管財富,而最重要的方式是回饋世人,而另外一個方面,基督教教育人們要保留簡單的生活,所以我們看到富人的生活極其簡單,像美國很多有錢的人,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就是漢堡加可樂,美國大部分富人無論多有錢,都過的和普通人一樣。

除了宗教的影響,也因爲社會的給自己創造了公平自由的奮鬥環境,所以富人一旦成功大都感恩社會,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美國人認爲一方面要奮鬥,另外一方面認爲要回饋社會,幫助窮人,甚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在鉅富中死去,是一直恥辱。

“讓您和惠香女士搞慈善基金,當然是要做慈善了。我們快速地積累了如此巨大的財富,我覺得,我們應該適當地做一些慈善,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我們都需要做這樣的一種慈善。

我對慈善的理解很簡單,慈是指長輩對晚輩的愛,是有錢人對窮人的仁慈,善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互助,慈善事業是人們自願地奉獻愛心與援助的行爲和從事扶弱濟貧的一種社會事業。

我們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做一些慈善,通過做慈善,我們會把我們的名氣打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

通過做慈善,我們獲得的東西要比我們正常情況下多很多,很多時候,在電視上做廣告,在各種地方做廣告,那些事情對於我們來講,意義已經不是很大,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呢!就是把這個慈善機構建立起來,在一些重大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去幫助一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這就是我的想法。”李忠信十分正色地對三井雅子說了起來。

在這個事情上,李忠信總不能對三井雅子說,這兩天你們這邊要發生大地震,我搞的這個基金,就是爲了在這個大地震上露露臉,刷一刷忠信公司的存在吧!

三井雅子聽了李忠信的話以後,她認爲李忠信說的那些東西還算誠實,畢竟按照她的想法也是差不多那個樣子。

李忠信想要在日本這邊刷名聲,讓他那個不斷在日本拓展的什麼忠信綜合商場不被日本人敵視。

三井雅子想了想以後問道:“忠信,我學習了一些你們中國那邊的文化,我覺得,中國人這個時候都是把錢留給子孫後代的吧!怎麼,你的想法和大多數中國人都不一樣嗎?”

李忠信對於財富捐贈和做慈善的看法和三井雅子是不一樣的,李忠信認爲,中國傳統是一個農業社會,因爲生產效率低下,財富累積速度很慢,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都是饑荒,所以幾千年的貧窮在中國人身上紮下了深深的烙印,一旦有點錢之後第一想到的是保證自己以後有飯吃,然後保證後代也有飯吃,所以中國人才喜歡給子孫後代留錢,這種意識根深蒂固,到現在還深深的留着中國人的血液裡,至於說給孩子買房,買車,是在養懶人,是在破壞下一代的奮鬥精神的那種想法,在中國人心中根本就沒有那麼一種概念。

另外就是中國在一些制度方面有缺失,中國沒有遺產稅,在小農意識形態的影響下,本來就想方設法把財富留給後代,而又沒有遺產稅,沒有什麼障礙,當然上一輩的財富就順理成章成爲了下一代的。

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雙贏的想法第一千七百零九章幾件事情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不懂第四百八十一章想佔我便宜?第三百三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六百九十四章各方態度第二百五十一章超大的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秦保國的心事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運輸問題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停車場第兩千六百五十五章恫嚇一下第兩千六百零三章暴擊傷害第兩千七百零八章不存在的第七百九十二章港口方面的打算第五百八十七章考察什麼?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慈愛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破廠子?第兩千九百八十八章如此安排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跟誰學的第兩千九百二十四章和稀泥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神秘兮兮第兩千零九十七章打算第一百一十三章秦保國的心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更高的職位第五百四十六章舞榭歌臺第三百六十章機遇要抓住第九百八十三章各方反應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認識第五百七十二章農業機械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先決條件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咋不識好歹呢第三百一十二章 霜降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設想第一百四十五章攤牌(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採訪第兩千六百零八章探討第兩千五百七十六章應對的建議第九百二十四章相提並論第九百二十七章洶涌人潮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解釋第四百一十一章全送走了第八百一十七章肺腑之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挖牆腳第八百一十五章立威第五百八十七章考察什麼?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局觀第九百七十五章 長心沒?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談判之前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愚蠢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改革第兩千六百零五章再到宏克力第兩千零七十章正常來講第七百九十五章樂趣第兩千七百三十七章準備出發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反思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怨氣十足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要交代第六百六十一章分別第九百五十七章大哥大第三百九十七章共識第兩千零五十五章腦殼疼第二百九十八章 慶功會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投資細節第九百九十章腦子難道都被狗吃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認錯人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衆生相第一百一十五章 晃瞎了眼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懇求第兩千七百二十一章相聚歡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寢室同學第三百三十八章變化大了第七百六十一章科研基地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旅行社的想法第兩千三百零九章假期打算第七百二十八章王珊珊的煩心事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運力第八百四十章想不通第兩千零三十二章是個騙子吧!第兩千八百六十三章出發前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忠信遠洋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老神在握第一千五百一十章安排第三百八十九章 超級大佬?第兩千零一十二章目的地第一千六百七十章和事老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魂不守舍第兩千兩百七十四章大事小事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不見第兩千兩百四十七章有點蒙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糾結和煩惱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缺人才啊!第兩千六百八十七章幫一把第一千五百一十章安排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獎金第三百九十章滿意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這可能嗎第兩千八百三十二章大果子第四百七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四十章貸款第四百三十六章敬畏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