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分歧

李忠信和冉宏圖聊的事情很多,具體的事情基本上都落實了下去,只是在科研方向上,李忠信和冉宏圖有了一定的分歧。

對於李忠信來講,有這樣的一種分歧是正常的,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會有人提出來好的想法和建議,這個也是李忠信希望看到的,更希望下面的人能夠發出來這樣的聲音。

只不過呢!冉宏圖想要投資搞的什麼交換機的這種事情,李忠信真的是沒有想過。

因爲李忠信總覺得,那種東西的研發,不是忠信科研基地這邊現在需要開展的。

李忠信對於程控交換機這種東西呢!也是有一些瞭解的,在這個時候,國內程控交換機市場被國外七國八制交換機佔領,國內只有上海貝爾生產的S1240交換機,還是法國阿爾卡特的產品。

可以這樣說,中國的交換機基本上用的都是國外的交換機,基本上沒有國內什麼事情。

鄭州通信兵工程學院鄔江興教授帶領的開發團隊率先在國內開發成功第一個程控交換機,也就是後來巨龍集團生產的04機。

04機的成功給國內其他搞程控交換機開發的研究所,公司予極大的鼓舞和信心,紛紛加大力量開發。

在深圳就有好多家搞程控交換機的。搞得最好的是長虹公司,這個長虹公司並不是四川那個生產電視機的長虹,而是深圳市政府和長春郵電學院合辦的公司。

在華爲剛剛開始搞程控交換機的時候,他們的產品就已經賣了一個億了。可惜他們只搞了2千門,賺了一點錢,就忙着分利和內部鬥爭了,後來就沒有再發展。

在中國這個時候搞交換機的,就沒有什麼成功的企業,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有華爲的強勢崛起。

在這個當中,有着很多的說法,想要搞交換機,必須要上面有人,下面也有人,錢得送對地方,那麼才能夠拿到訂單。

忠信公司的章程當中很明顯地沒有這樣的一種說法,更不會因爲爲了賺錢,去破壞李忠信那種不行賄的規則,很多時候,李忠信都有着這樣的一種想法,從忠信公司做起,做一些不行賄的有良知的企業,纔是對中國最大的貢獻。

忠信公司不做,其他的公司去做,對忠信公司有沒有影響,當然是有的,但是,這個是一個李忠信做事的底線,他不想因爲忠信公司的發展,而在中國搞出來更多的貪官。

只要忠信公司在這個方面做得好,對於今後中國很多事情都會起到好的一面。

再有就是研發人員的事情,李忠信通過後世對華爲的一些瞭解,他知道,華爲程控交換機最早的開發人員來自西安郵電十所。華爲剛開始是與十所合作開發交換機,後來把來合作的人員都挖過來了。

那些十所來的人每年回去過年的時候都有一個任務,就是帶幾個十所的同事到華爲來。

這個事情呢!和李忠信最開始發展忠信動漫基地時候的那種方法很相近,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個節奏,忠信公司動漫基地的待遇好,給予的福利多,能夠發揮個人的才能。

後來的忠信科研基地,也算是這樣的一種模式,基本上是挖人過來一起研究忠信公司給予的項目,忠信科研基地給予的待遇和發展的空間,絕對不是這個時候國家一般企業能夠給予的。

忠信公司和郵電部門有過一些接觸,但是,都是那種常規的,而且是高層次的接觸,像這樣的研究所,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認識的人,想要憑空去招人,那也是相當費勁的一件事情。

華爲的另一個人纔來源是和高校合作,當時合作較多的是北郵,華中工學院,中國科技大學。通過跟高校合作,既可以拿到一些技術,又可以培養後續人才,對華爲的後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與高校的合作一直是華爲對外合作的重點。剛開始的時候,高校還能給華爲帶來一些新的技術,如ISDN是和北郵程時端教授合作,ATM是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周代琪教授合作,但後來華爲的技術開發遠遠領先於各高校。

對於這樣的兩種招人的方式,李忠信心知肚明,但是,李忠信卻是沒有參與到這個交換機的想法當中。

因爲李忠信覺得,這個時候,忠信科研基地這邊如果啓動這樣的一個項目,真就不見得能夠有華爲、中興什麼的公司強。

更何況這種東西需要的是開拓市場,需要很大的精力來做,還要扯上亂七八糟的各種關係,有郵電部的關係,還得有方方面面的關係。

這些東西雖然都不難搞定,但是,李忠信卻不想去搞那些東西。

李忠信覺得,真要是忠信公司把這個東西搞成了,把華爲什麼的份額擠沒了,到時候華爲這樣的一個公司怎麼能成爲世界上偉大的公司呢!

像交換機這類的專業東西,這些公司有沒有可能做出來,答案是有的,而且忠信公司有着國外很多這個方面的專家,想要什麼樣子的東西,直接花錢就能夠搞定,只不過呢!李忠信覺得,那些東西都是過時的東西,而且無論忠信公司怎麼去搞,也是搞不到最好,所以,李忠信纔不希望冉宏圖去琢磨這個方面的事情。

而且在李忠信的心中,華爲的那種狼行千里吃肉的管理也不適合他這樣的一個公司。

李忠信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他按照曾國藩的那套思想來的。

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戰鬥力極強,大清國80萬正規軍在其面前都不堪一擊,可最終卻毀在了湘軍手裡,爲什麼?

這個就是曾國藩養兵的套路了,只不過呢!套路萬變不離其中,大抵用兵而利權不在手,決無人應之者。

曾國藩有自己的一套薪酬哲學,一般來講,湘軍正常士兵的月餉比清朝正規軍裡最多兵種還要高出一倍。親兵護勇還要更高。說到底,就是想要手下有動力,首先得給他們吃肉。

第八百四十八章專門爲你而來第二百四十章 地皮第六百章都給我上第兩千三百七十章機會第兩千零三十四章忽悠傻了?第兩千零九章吹牛?第兩千九百六十一章啥情況第二百三十八章沒想到的事情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合作伙伴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張松柏第兩千九百四十章居然是我同意的第一千五百零三章各種招數第一千九百零七章吳亮的心思第兩千七百三十六章處理完了第兩千兩百八十九章不慣着第二百五十九章重要的問題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雙贏的想法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與衆不同的想法第兩千兩百八十二章想起來了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認識一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智商倒退了?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邀請第五百八十六章一套房算什麼第五百二十三章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第兩千七百二十一章相聚歡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告主角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同胞第七百一十章說翻臉就翻臉第四百五十章咋這麼不靠譜呢!第二百九十六章少年智則中國智第兩千兩百六十四章指點的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大局觀第兩千六百九十九章怨念第七百九十五章樂趣第兩千兩百四十三章簡單的事情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發展會議第四百四十四章奢侈品理論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文化第兩千八百七十七章跑題了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不順眼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安排第兩千七百七十三章這個想法很意外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忠信物流第兩千七百七十章建議第四百一十三章李成峰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大恐怖第八百五十六章心中有數第八十七章 項目運作第四百八十八章敲打敲打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當空氣了第七百六十四章新型嘗試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應該去看看第兩千零三十一章最需要什麼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想買車找我第一千零三十八章請品嚐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千萬美元的大手筆第三百一十六章福利待遇第兩千八百一十章優勢第六百八十四章怨念第六十九章 做粉條第二百章下巴嚇掉了第二百五十八章信任第兩千三百零六章簡單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忠信物流第七百七十九章僞命題第兩千八百六十七章篤定第四百五十一章操作第七百五十六章節操在哪裡?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一隻土財主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這叫什麼事第八百七十八章成果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打土豪?第一百六十一章 領導要召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恭喜你答對了第八百四十三章巴姆洛夫斯基第一千六百零一張前瞻性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忠信公司的方向第兩千六百五十七章黃瓜菜涼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接機第八十二章 八二年結束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同胞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瑣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林富生的歡喜第五百二十四章成長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這是要逆天嗎?第一百九十八章 閆立國的決定第兩千零一十六章思維模式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平安果第兩千七百六十四章作死的勇氣第六百六十五章看不懂第兩千七百七十九章開始出手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暫時放手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當我是泥捏的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怎麼處理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吃飯也挺難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頭大了第兩千六百五十二章突破口在哪?第四百零八章底線和底氣第兩千七百九十三章壞消息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沒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