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開始了

時光如梭,轉眼就到了六月份。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李忠信一直在學校那邊渡過他最後的學生時光。

不過呢!李忠信並不是雙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在這段時間裡,他也會關心國家大事,關心亞洲這邊幾個國家的各種動態。

每隔三天,李忠信都會和小村惠香那邊進行一下事實的動態探討,和小村惠香研究今後怎麼樣來操作這樣的一個事情。

忠信三井銀行是亞洲這邊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型銀行,雖然從忠信三井銀行這邊流入亞洲的錢並不是很多,但是,小村惠香卻是通過其他渠道證實了李忠信所說的歐美那邊有大量的資金開始源源不斷地流向了亞洲區域。

李忠信這次可是想好了,香港迴歸以後,他就開始正式操作這個事情,一定要把這次的亞洲金融危機做好,這一次甚至可以說是李忠信最後一次走這樣的一個鋼絲繩了,因爲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這樣的事情,今後哪怕是他想去做,也是做不了的了。

對於忠信公司來講,那是資產增加放大,對於中國來講,會讓中國的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空間,但是,對於其他國家來講,李忠信就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魔鬼。

我們都知道,所有的財富都一樣,都是帶着無數人的鮮血換出來的。

財富說白了來講,其實就是金錢的積累,將財富與金錢劃等號,是貨幣高度發達時代的產物,在人類文明歷史初期,作爲財富最主要形態還是實物。

隨着生產力的日益發展,社會生產的複雜化,貨幣關係成爲重要的社會關係之後,財富的貨幣積累風潮纔開始流行的。繼而,財富的積累帶來了資本的膨脹,直接推動了整個社會的變革。

但是,積累財富如果只是積累金錢,那只是積累了一堆數字。進入現代工業社會,我們對財富的理解也隨之深化與複雜化,人們不再抱着一堆數字不放,通貨膨脹這隻怪獸隨時會吞噬你的財富。

所以,李忠信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前,就已經考慮好了很多事情。

按照李忠信讓小村惠香那邊收集到的資料,李忠信能夠看到,在1995 年1月中旬泰國的房地產價格開始下跌時,對衝基金就對泰銖進行了試探性進攻——在即期外匯市場大量拋售泰銖。

由於泰國央行入市干預下,此次進攻並未釀成危機,當時墨西哥危機剛剛發生,包括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內的各方面,都對泰國具有信心,認爲除了貿易逆差偏大以外,泰國經濟比墨西哥要健康得多,並不具備發生貨幣危機的條件。

雖然首戰遇挫,但投機資本沒有放棄,量子基金的情報部門通過各種渠道一直在蒐集情報,對泰國經濟金融方面的信息進行分析。

索羅斯本人則坐鎮後方,一邊積極存入保證金、囤積貨幣,一邊在市場上散佈泰銖即將貶值的消息,吸引了大量投機資本蠢蠢欲動。隨着泰國經濟下行,資產價格泡沫破裂,金融部門問題顯現,國際投機資本開始展開大規模進攻。

1997年2月,以量子基金爲代表的國際投機資本大量做空泰銖,借入泰銖(包括通過曼谷國際銀行便利〔BIBF〕借入泰銖)並拋售。

2月14日,泰銖匯率跌至10年來最低點的1美元兌26.18泰銖。泰國央行進行了堅決反擊,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購入泰銖,同時提高短期利率,使投機資本的資金成本大幅提高。

在這兩項措施的作用下,泰銖即期匯率很快得到穩定,泰國央行暫時打退了國際投機資本的攻擊。但泰國方面也付出了代價:一方面,外匯儲備被大量消耗;另一方面,高利率對國內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銀行和企業的壞賬問題開始暴露。

國際炒家此役雖然遇挫,但他們由此斷定,泰國政府會死守固定匯率卻實力不足,從而堅定了攻擊的決心。

關於事後廣爲詬病的死守固定匯率的問題,事實上早在 1996 年 4 月泰國央行就開始考慮放棄固定匯率,只是未付諸實施。

而此時,再放棄固定匯率似乎爲時已晚:由於外債過高,如果泰銖貶值,必然使企業的負債升值而資產貶值,許多企業馬上會變得資不抵債,進而導致銀行壞賬攀升甚至引發銀行危機,泰銖貶值的宏觀經濟後果難以預計。

基於上述因素,再加上政局動盪,央行和財政部的負責人怕擔責任,導致泰國在放棄固定匯率的問題上一直舉棋不定。

國際炒家進一步逼近,把戰場延伸到遠期市場。早在1997年初,國際炒家就開始了大規模的買美元賣泰銖的遠期外匯交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分階段拋空遠期泰銖。而泰國對此還全然不知,仍在大量提供遠期合約。

同年 2、3 月份,銀行間市場上類似的遠期外匯合約需求量激增,高達150億美元。此舉引發投資者紛紛效仿,忠信三井銀行也參與到了其中,並且進一步把資金量進行了一定的放大。

到了5月中,國際炒家又開始在即期市場上大量拋售泰銖,至5月底,泰銖已下跌至1美元兌26.6泰銖的低點。

此時,泰國央行纔開始反擊:一是干預遠期市場,大量賣出遠期美元、買入泰銖;二是聯合新加坡、香港和馬來西亞貨幣當局干預即期市場,耗資100億美元購入泰銖;三是嚴禁國內銀行拆借泰銖給國際炒家;四是大幅提高隔夜拆借利率。

此外,泰國政府還採取許多非常手段,包括威逼、利誘泰國的銀行提供遠期外匯合約的客戶資料;揚言要打擊刊登不利消息的媒體,並出動警察追蹤發佈負面新聞的人。但這一切爲時已晚,泰銖已經落入炒家布好的圈套。

國際炒家針鋒相對,在6月份繼續出售美國國債籌集資金對泰銖進行最後的撲殺,同時散佈泰國已經黔驢技窮的消息。

一些外資銀行開始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表示可以幫助投資者將外匯匯出泰國;泰國國內的貿易商也開始做出安排,加快將泰銖兌換成美元,加速了泰國外匯儲備的消耗。

第三十五章運輸隊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會來事第兩千四百九十章小人報仇第九百二十五章 那個方面第一千四百四十章頭緒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心思和想法第三百零五章快餐連鎖的想法第一千六百九十章看法第三千零一十六章組裝流水線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要交代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好出路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拍過頭了第七百五十六章節操在哪裡?第一千九百零三章經歷第兩千零一章麻煩事第一千兩百一十章方向第三十七章 新路子第兩千九百四十九章給個教訓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大航海時代第二百零五章神仙水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遊覽第六百六十五章看不懂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電腦相關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抵達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投資細節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胸有成竹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交代下去第一千五百零七章關於這次改革第二百八十八章妙招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文化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總部大樓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考驗第兩千三百五十章懂得多第一千六百七十章和事老第八百零一章雙殼油輪第二十三章東施效顰第兩千六百八十五章辯論第四百九十七章忠信商場今後的構想第兩千六百九十七章印象反轉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科研基地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毋庸置疑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老卡的想法第一千九百二十章怎麼想的第七百五十七章沒想到第九百九十二章痛苦的抉擇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一次小較量第兩千七百五十九章影院那點事第四百八十二章拿投資商當棒槌呢?第三千零二十六章角度第三百一十七章雙贏的方案第五百八十三章逆天的節奏第一百三十四章準備生產第七百八十八章忽悠我呢?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忠信遠洋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女人不靠譜第兩千七百九十八章準不準?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露一小手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招惹不起第兩千四百章電視臺的事第一千五百四十章驚歎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沒有搞錯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李忠信的想法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沒想到的事第兩千八百零四章給您添麻煩了第四百一十章如此順利第四百二十五章太刺激了第三百五十八章管理定位第七百五十六章節操在哪裡?第兩千七百九十三章壞消息第一千兩百一十章方向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郭天野第兩千七百九十六章講解第八百九十九章冬天裡的一把火第兩千七百三十二章爲什麼第八百四十六章酒會開始第三百七十三章京城酒店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晚會結束第十五章 撲克條和人頭像(上)第五百六十八章百利而無一害第七百八十八章忽悠我呢?第四百七十七章患得患失第七百零一章立於不敗之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商討第八百八十二章中蘇貿易第兩千三百七十章機會第兩千五百一十章喜不自勝第兩千七百七十五章古怪的感覺第四百一十八章難以啓齒第八百七十七章重視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思路方向第兩千七百五十九章影院那點事第二百六十四章患難見真情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午宴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被惦記上了第四十一章抓錢利器第九百三十四章親自嘗試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咋到這裡來溜達了呢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琢磨第兩千零六章籌劃的東西第一千三百五十章見縫插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