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封的時間到了,姬發一開始還以爲冊封的儀式並不是在皇宮,沒想到還真的是在皇宮,只不過是冊封皇子罷了,又不是冊封太子,要是冊封太子的話,就一定要去天壇了,要去祭祀天地,也要去祭祀祖宗的,這是絕對不能少的,而冊封皇子就沒有這麼多的繁文縟節了。
十一月的十八,姬發早早地就穿好朝服,這是被楊玉環和武媚聯合打扮好的,原本姬發並沒有想要這麼多正式但是兩女去而不同,對於她們來說,未來,他們就將是王爺妃子,而不是皇子的妃子。
皇子太多了,但不是每一個皇子都有可能成爲王爺的,這樣的事情兩女還是清楚地,所以她們倆對於未來的事情更加的有希望。
姬發這一次並沒有騎着銀星前往皇宮,而是乘坐馬車,沒辦法,這是規矩。
來到皇宮的時候,也來了不少的人,姬發一眼看過去,卻比不上大朝會,姬昌對於這樣的事情並不喜歡多麼的繁文縟節,只不過這個程序還是要走一邊的。
姬發大概的看了下,有三公九卿,也有鎬京城的一些高級官員,至於世襲罔替的侯爵們,州牧們,還有一些大將軍們都沒有來,只有一些在鎬京城休息的大將軍們來了。
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人了,姬發也沒有在意,他只是一個人的行走,走到了皇宮中,走到了太極宮。
姬發來到這裡之後,就看到自己的三個弟弟也已經來到,姬發和他們三個打了聲招呼,就不在說話,接下來一切都要看父皇的表演。
時間來到了十點整,太極宮的大殿中,除了做好的三公九卿還有一些大將軍們,其他零零星星的做着一些人,只有姬發和三個弟弟站着,在等待着。
十點整,姬昌出來了,他的身邊跟着好幾個太監,除了高力士之外,還有四個太監,沒的說,這四個太監對應的就是四個皇子,因爲他們的手上各自捧着一堆的東西。
跪拜之後,姬昌也沒有多囉嗦,就直接讓高力士進行宣佈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冊封皇二子姬發爲武親王,冊封皇三子姬鮮爲管親王,冊封皇四子姬旦爲魯親王,冊封皇五子姬度爲蔡親王,欽此。”(就這樣吧,我不找古代的聖旨的格式了,太麻煩了,尤其是秦漢時候的。)
姬發和其他三個弟弟跪拜三下,接下了聖旨,接下來,就是高力士讓太監們把托盤上的東西發給了四人,除了有屬於親王的印璽之外,還有屬於他們的冊封聖旨,還有屬於他們的一件朝服,畢竟是親王了,以後穿朝服的時候,也可以穿上龍形圖案的。
沒錯,大周的圖騰崇拜就是一條金龍,這也是姬昌爲什麼能夠容忍上林苑中有一條冰蛟存在的原因,之所以選擇金龍作爲大周的圖騰,主要還是因爲大商的圖騰是一頭封航,正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隻玄鳥其實就是鳳凰,在整個以前的很多部落中,鳳凰都是他們的圖騰,包括像秦和楚,楚國人崇拜的圖騰太陽鳥,其實就是鳳凰,真是就連東皇太一這個號稱是太陽神的神祇也是鳳凰的化身。
而在傳說之中,金龍是比鳳凰還要厲害的一種神獸,是所有神獸中第一厲害的,所以大周就把自己的圖騰崇拜變成了金龍,至於大周原來的圖騰崇拜是什麼,這個就沒有關心了,反正大周崇拜金龍已經有兩百多年了,大家早就忘記了之前的崇拜圖騰。
看着那不算是太大的印璽,姬發就知道,自己已經有了開牙建府的權利了,因爲自己以後不再是頂着一個皇子的頭銜,而是一個親王,其實在大周的責怪時候,印璽是很小的,別說姬發的這一個親王的印璽,就算是皇帝的印璽都不大,最大的印璽也沒有一個拳頭大,和後世相比,似乎非常的小,後世的很多印璽,個頭竟然超過了十幾釐米,高度也有十多釐米,而這個印璽,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形狀,印璽的底部邊長大約有三四釐米長,高度也只有三四釐米高,上面雕刻的是一枚盤龍,如果仔細的看,能夠看出來,這一枚盤龍只有四根爪,也就是傳說中的四爪蛟龍,只有皇帝纔可以使用五爪金龍,親王是四爪蛟龍,而郡王只能使用三爪的蟒龍,至於其他人的印璽,上面就不允許使用龍形圖騰,可以使用麒麟,可以使用玄龜,也可以使用老虎,唯獨不允許使用龍形,當然,鳳凰也是不允許的,在大周,你使用鳳凰是什麼意思?難道想要造反不成?就算是秦候的印璽都不是鳳凰,爲此秦政還曾經和姬昌爭吵過一次,不過最終還是沒有能夠扭過姬昌。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姬昌的講話,他先是講了一下這四位皇子在去年做出來的功績,也正是因爲有了軍功,所以才能夠冊封爲親王,要是沒有軍功,他們也不可能冊封爲親王的,然後就是勉勵四位親王要多多努力,爲了大周帝國要盡心盡力,巴拉巴拉的,姬發一字不差的全部都聽了下來。
“不愧是皇帝,這一套官話套話就算是到了後世也依然都是一樣,但是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有了。”姬昌說了半個時辰,但是來來回回就是那麼一個意思。
說道最後,姬昌終於說道了點子上“你們四人既然已經成爲我大周帝國的親王,所以也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明年東征東夷,你們四人也要去,這一次,你們可就沒有了保護之人,我也不會安排供奉堂的人去保護你們,你們是龍還是蟲,就看你們自己了。”這是姬昌第一次當着那麼多人的面講到明年要東征東夷的事情,以前儘管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但是姬昌卻從來沒有在場面上講過這樣的事情,所以大家一時間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這件事情,現在姬昌終於講出來了,所以現在終於可以確定,明年真的要東征東夷。
“兒臣一定會努力,一定不會辜負父皇的希望。”論拍馬屁,姬發覺得自己應該是其他三個弟弟的老師,雖然上輩子姬發就沒有怎麼拍過馬匹,但是姬發卻是學習過的,畢竟上輩子網絡那麼的發達,什麼沒有?就算是拍馬屁也有專門的教程。
姬發學習過,但是一直都沒有用過,現在猛然用了出來,還真的讓姬昌很滿意。
其他三個弟弟也很無奈,又被老二給搶先了,不過這一次,東征東夷的事情,自己可以好好的把握。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一次東征東夷,應該是每一個軍團都安排一個皇子,甚至到時候就連其他的一些皇子也都會去的,所以到時候就連安排到哪一個大將軍的手上了。
帝國的這些大將軍們,有些人的戰鬥力是超強的,有的人非常的善於主動的出擊,而有的人卻非常的善於守護,這就造成了,要是跟着某個大將軍,有可能會造成軍功不高的現象。
東夷雖然政權不少,但是也不是狠毒,只有二十多個不到三十個,到時候要是安排七八個軍團,也就是說每個軍團只有三個目標,首先把自己當目標給搞定,到時候就可以去搶奪其他軍團的戰果,你還沒得說,誰讓你打得慢不是?
不過也不要以爲如此就可以高枕無憂,可以放心大膽的出擊了,可以拿着將士的性命來換取戰功,不是這樣的,大周對於士兵們的犧牲是有着嚴格的底線的,絕對不允許拿着士兵們的生命來換取主將的戰功,如果這一場戰爭,一個軍團的士兵們的犧牲數字要是超過了三分之一,不好意思,大將軍就算是滅國了,也不會有任何的獎勵,如果超過了一半,那更是嚴重了,到時候不光沒有獎賞,大將軍還要被處罰,所以這就導致了,很大大將軍們打仗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一個不小心被包了餃子,到時候哭都沒有地方哭去。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大周的這些大將軍們纔沒有出現那種不珍惜士兵們生命的,靠着犧牲士兵的生命來換取軍功的,這樣的根本就沒有。
但是儘管如此,但是有一些大將軍也是有着一些風格上的差異的,有的人的確善於防守一些,畢竟他們以前是靠近北方的大漠的政權,但是也有一些大大將軍們善於主動進攻,姬發也不知道到時候自己會被安排到哪個軍團,但是他都不在意,,真到了那個時候,自己絕度會據理力爭的,實在不行,自己就去弄一個屬於自己的軍隊,反正自己有錢花,可以搞一個軍屬於自己的軍。
這是允許的,姬發也只能希望夏伯找來的人才足夠,要不然自己到時候還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不過就算是沒有希望,姬發也不會怎麼樣,反正打了就有軍功,也不會少了自己的軍功的,甚至有可能到時候根本就不允許自己主動的出戰呢,那個時候自己就真的有可能會像是一個來鍍金的皇子一樣。
一直到午後,衆人也就散了,呂尚看了姬發一眼,也沒有說什麼,他知道現現在不是和姬發說話的時間,等以後有時間再說。
呂尚知道這一次的東征東夷對於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誰要是能夠獲得更大的軍功,在姬昌的心中就會更進一步,雖然姬昌說誰要是修行到聖元境就會側縫誰爲太子,但是這幾個皇子們到時候都變成聖元境怎麼辦?難道都冊封爲太子?根本就不可能的,所以對於大家來說,在軍功上就要拿得出手了。
姬昌是一個馬上打天下的人,對於打仗和軍功是非常的看重的,只要這一次大家有了軍功,那麼接下來,就有可能會給他們一個縣或是一個郡,讓他們來做郡守之類的事情,那個時候,就看誰的執政能力強了,誰要是能夠帶領這個郡縣有了大發展,這就說明這個皇子的內政能力很強。
以呂尚對於姬昌的瞭解,到時候真的會這樣做的,姬昌想要一個完美的接班人,這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培養一個接班人只能讓他們像蠱蟲一樣,不斷的拼殺,從這十多個皇子中,弄出來唯一一個勝利的。
但是呂尚卻沒有想到,姬昌的時間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多,如果姬昌的壽命真的有兩百多歲,到時候絕對會這樣做的,一個就是看皇子們的武學修爲,另外就是看他們的戰功如何美能不能帶兵打仗,最後就是看他們治理內政的能力如何,這三樣都要合適才能夠成爲合格的接班人。
姬發出了皇宮,夏巽還在馬車邊等着姬發,姬發把朝服之類的他放在馬車上,至於印璽就收進了空間裡,這個印璽是非常的重要的。
在華夏的歷史上,印璽一直都很重要,甚至比簽名還重要,就算是有皇帝的親筆簽名,但是沒有用印璽,那麼就說明責怪東西是不合法的,是無效的,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不是出現過一次兩次。
“仲發,這就結束了?”從進宮到現在也不過兩個時辰,這就結束了?夏巽對於皇宮裡面的事情並不清楚。
“那當然了,不結束的話,我能出來嗎?”其實姬發也知道主要是現在的制度並不是很清晰,一切都還很原始簡陋,根本就沒有固定的制度,比如說冊封親王郡王之類的事情就沒有制度可以追尋。
有冊封有功的公爵侯爵的,有冊封出征的大將軍的,也有皇帝登基冊封皇后的,就是沒有冊封皇子的。
所以一切從簡,這用了兩個時辰就結束了,不過這也符合姬發的要求,搞那麼的反鎖幹什麼?除了浪費時間就是浪費時間。
姬發打算等自己繼位以後,有一些事情能夠減少就減少,能夠簡單就簡單,根本不需要那麼的麻煩。
“走吧,我們先回去,這一次來,父皇還給了我們一個大新聞,看來我的事情也要抓緊時間了!”雖然姬發的聲音很小,不過夏巽卻聽得一清二楚,不過他一句話也沒有說,也沒有問,這裡畢竟是皇宮門口,人多眼雜,要是泄露了風聲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