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親王

冊封的時間到了,姬發一開始還以爲冊封的儀式並不是在皇宮,沒想到還真的是在皇宮,只不過是冊封皇子罷了,又不是冊封太子,要是冊封太子的話,就一定要去天壇了,要去祭祀天地,也要去祭祀祖宗的,這是絕對不能少的,而冊封皇子就沒有這麼多的繁文縟節了。

十一月的十八,姬發早早地就穿好朝服,這是被楊玉環和武媚聯合打扮好的,原本姬發並沒有想要這麼多正式但是兩女去而不同,對於她們來說,未來,他們就將是王爺妃子,而不是皇子的妃子。

皇子太多了,但不是每一個皇子都有可能成爲王爺的,這樣的事情兩女還是清楚地,所以她們倆對於未來的事情更加的有希望。

姬發這一次並沒有騎着銀星前往皇宮,而是乘坐馬車,沒辦法,這是規矩。

來到皇宮的時候,也來了不少的人,姬發一眼看過去,卻比不上大朝會,姬昌對於這樣的事情並不喜歡多麼的繁文縟節,只不過這個程序還是要走一邊的。

姬發大概的看了下,有三公九卿,也有鎬京城的一些高級官員,至於世襲罔替的侯爵們,州牧們,還有一些大將軍們都沒有來,只有一些在鎬京城休息的大將軍們來了。

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人了,姬發也沒有在意,他只是一個人的行走,走到了皇宮中,走到了太極宮。

姬發來到這裡之後,就看到自己的三個弟弟也已經來到,姬發和他們三個打了聲招呼,就不在說話,接下來一切都要看父皇的表演。

時間來到了十點整,太極宮的大殿中,除了做好的三公九卿還有一些大將軍們,其他零零星星的做着一些人,只有姬發和三個弟弟站着,在等待着。

十點整,姬昌出來了,他的身邊跟着好幾個太監,除了高力士之外,還有四個太監,沒的說,這四個太監對應的就是四個皇子,因爲他們的手上各自捧着一堆的東西。

跪拜之後,姬昌也沒有多囉嗦,就直接讓高力士進行宣佈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冊封皇二子姬發爲武親王,冊封皇三子姬鮮爲管親王,冊封皇四子姬旦爲魯親王,冊封皇五子姬度爲蔡親王,欽此。”(就這樣吧,我不找古代的聖旨的格式了,太麻煩了,尤其是秦漢時候的。)

姬發和其他三個弟弟跪拜三下,接下了聖旨,接下來,就是高力士讓太監們把托盤上的東西發給了四人,除了有屬於親王的印璽之外,還有屬於他們的冊封聖旨,還有屬於他們的一件朝服,畢竟是親王了,以後穿朝服的時候,也可以穿上龍形圖案的。

沒錯,大周的圖騰崇拜就是一條金龍,這也是姬昌爲什麼能夠容忍上林苑中有一條冰蛟存在的原因,之所以選擇金龍作爲大周的圖騰,主要還是因爲大商的圖騰是一頭封航,正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隻玄鳥其實就是鳳凰,在整個以前的很多部落中,鳳凰都是他們的圖騰,包括像秦和楚,楚國人崇拜的圖騰太陽鳥,其實就是鳳凰,真是就連東皇太一這個號稱是太陽神的神祇也是鳳凰的化身。

而在傳說之中,金龍是比鳳凰還要厲害的一種神獸,是所有神獸中第一厲害的,所以大周就把自己的圖騰崇拜變成了金龍,至於大周原來的圖騰崇拜是什麼,這個就沒有關心了,反正大周崇拜金龍已經有兩百多年了,大家早就忘記了之前的崇拜圖騰。

看着那不算是太大的印璽,姬發就知道,自己已經有了開牙建府的權利了,因爲自己以後不再是頂着一個皇子的頭銜,而是一個親王,其實在大周的責怪時候,印璽是很小的,別說姬發的這一個親王的印璽,就算是皇帝的印璽都不大,最大的印璽也沒有一個拳頭大,和後世相比,似乎非常的小,後世的很多印璽,個頭竟然超過了十幾釐米,高度也有十多釐米,而這個印璽,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形狀,印璽的底部邊長大約有三四釐米長,高度也只有三四釐米高,上面雕刻的是一枚盤龍,如果仔細的看,能夠看出來,這一枚盤龍只有四根爪,也就是傳說中的四爪蛟龍,只有皇帝纔可以使用五爪金龍,親王是四爪蛟龍,而郡王只能使用三爪的蟒龍,至於其他人的印璽,上面就不允許使用龍形圖騰,可以使用麒麟,可以使用玄龜,也可以使用老虎,唯獨不允許使用龍形,當然,鳳凰也是不允許的,在大周,你使用鳳凰是什麼意思?難道想要造反不成?就算是秦候的印璽都不是鳳凰,爲此秦政還曾經和姬昌爭吵過一次,不過最終還是沒有能夠扭過姬昌。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姬昌的講話,他先是講了一下這四位皇子在去年做出來的功績,也正是因爲有了軍功,所以才能夠冊封爲親王,要是沒有軍功,他們也不可能冊封爲親王的,然後就是勉勵四位親王要多多努力,爲了大周帝國要盡心盡力,巴拉巴拉的,姬發一字不差的全部都聽了下來。

“不愧是皇帝,這一套官話套話就算是到了後世也依然都是一樣,但是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有了。”姬昌說了半個時辰,但是來來回回就是那麼一個意思。

說道最後,姬昌終於說道了點子上“你們四人既然已經成爲我大周帝國的親王,所以也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明年東征東夷,你們四人也要去,這一次,你們可就沒有了保護之人,我也不會安排供奉堂的人去保護你們,你們是龍還是蟲,就看你們自己了。”這是姬昌第一次當着那麼多人的面講到明年要東征東夷的事情,以前儘管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但是姬昌卻從來沒有在場面上講過這樣的事情,所以大家一時間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這件事情,現在姬昌終於講出來了,所以現在終於可以確定,明年真的要東征東夷。

“兒臣一定會努力,一定不會辜負父皇的希望。”論拍馬屁,姬發覺得自己應該是其他三個弟弟的老師,雖然上輩子姬發就沒有怎麼拍過馬匹,但是姬發卻是學習過的,畢竟上輩子網絡那麼的發達,什麼沒有?就算是拍馬屁也有專門的教程。

姬發學習過,但是一直都沒有用過,現在猛然用了出來,還真的讓姬昌很滿意。

其他三個弟弟也很無奈,又被老二給搶先了,不過這一次,東征東夷的事情,自己可以好好的把握。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一次東征東夷,應該是每一個軍團都安排一個皇子,甚至到時候就連其他的一些皇子也都會去的,所以到時候就連安排到哪一個大將軍的手上了。

帝國的這些大將軍們,有些人的戰鬥力是超強的,有的人非常的善於主動的出擊,而有的人卻非常的善於守護,這就造成了,要是跟着某個大將軍,有可能會造成軍功不高的現象。

東夷雖然政權不少,但是也不是狠毒,只有二十多個不到三十個,到時候要是安排七八個軍團,也就是說每個軍團只有三個目標,首先把自己當目標給搞定,到時候就可以去搶奪其他軍團的戰果,你還沒得說,誰讓你打得慢不是?

不過也不要以爲如此就可以高枕無憂,可以放心大膽的出擊了,可以拿着將士的性命來換取戰功,不是這樣的,大周對於士兵們的犧牲是有着嚴格的底線的,絕對不允許拿着士兵們的生命來換取主將的戰功,如果這一場戰爭,一個軍團的士兵們的犧牲數字要是超過了三分之一,不好意思,大將軍就算是滅國了,也不會有任何的獎勵,如果超過了一半,那更是嚴重了,到時候不光沒有獎賞,大將軍還要被處罰,所以這就導致了,很大大將軍們打仗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一個不小心被包了餃子,到時候哭都沒有地方哭去。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大周的這些大將軍們纔沒有出現那種不珍惜士兵們生命的,靠着犧牲士兵的生命來換取軍功的,這樣的根本就沒有。

但是儘管如此,但是有一些大將軍也是有着一些風格上的差異的,有的人的確善於防守一些,畢竟他們以前是靠近北方的大漠的政權,但是也有一些大大將軍們善於主動進攻,姬發也不知道到時候自己會被安排到哪個軍團,但是他都不在意,,真到了那個時候,自己絕度會據理力爭的,實在不行,自己就去弄一個屬於自己的軍隊,反正自己有錢花,可以搞一個軍屬於自己的軍。

這是允許的,姬發也只能希望夏伯找來的人才足夠,要不然自己到時候還就真的沒有辦法了。

不過就算是沒有希望,姬發也不會怎麼樣,反正打了就有軍功,也不會少了自己的軍功的,甚至有可能到時候根本就不允許自己主動的出戰呢,那個時候自己就真的有可能會像是一個來鍍金的皇子一樣。

一直到午後,衆人也就散了,呂尚看了姬發一眼,也沒有說什麼,他知道現現在不是和姬發說話的時間,等以後有時間再說。

呂尚知道這一次的東征東夷對於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誰要是能夠獲得更大的軍功,在姬昌的心中就會更進一步,雖然姬昌說誰要是修行到聖元境就會側縫誰爲太子,但是這幾個皇子們到時候都變成聖元境怎麼辦?難道都冊封爲太子?根本就不可能的,所以對於大家來說,在軍功上就要拿得出手了。

姬昌是一個馬上打天下的人,對於打仗和軍功是非常的看重的,只要這一次大家有了軍功,那麼接下來,就有可能會給他們一個縣或是一個郡,讓他們來做郡守之類的事情,那個時候,就看誰的執政能力強了,誰要是能夠帶領這個郡縣有了大發展,這就說明這個皇子的內政能力很強。

以呂尚對於姬昌的瞭解,到時候真的會這樣做的,姬昌想要一個完美的接班人,這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培養一個接班人只能讓他們像蠱蟲一樣,不斷的拼殺,從這十多個皇子中,弄出來唯一一個勝利的。

但是呂尚卻沒有想到,姬昌的時間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多,如果姬昌的壽命真的有兩百多歲,到時候絕對會這樣做的,一個就是看皇子們的武學修爲,另外就是看他們的戰功如何美能不能帶兵打仗,最後就是看他們治理內政的能力如何,這三樣都要合適才能夠成爲合格的接班人。

姬發出了皇宮,夏巽還在馬車邊等着姬發,姬發把朝服之類的他放在馬車上,至於印璽就收進了空間裡,這個印璽是非常的重要的。

在華夏的歷史上,印璽一直都很重要,甚至比簽名還重要,就算是有皇帝的親筆簽名,但是沒有用印璽,那麼就說明責怪東西是不合法的,是無效的,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不是出現過一次兩次。

“仲發,這就結束了?”從進宮到現在也不過兩個時辰,這就結束了?夏巽對於皇宮裡面的事情並不清楚。

“那當然了,不結束的話,我能出來嗎?”其實姬發也知道主要是現在的制度並不是很清晰,一切都還很原始簡陋,根本就沒有固定的制度,比如說冊封親王郡王之類的事情就沒有制度可以追尋。

有冊封有功的公爵侯爵的,有冊封出征的大將軍的,也有皇帝登基冊封皇后的,就是沒有冊封皇子的。

所以一切從簡,這用了兩個時辰就結束了,不過這也符合姬發的要求,搞那麼的反鎖幹什麼?除了浪費時間就是浪費時間。

姬發打算等自己繼位以後,有一些事情能夠減少就減少,能夠簡單就簡單,根本不需要那麼的麻煩。

“走吧,我們先回去,這一次來,父皇還給了我們一個大新聞,看來我的事情也要抓緊時間了!”雖然姬發的聲音很小,不過夏巽卻聽得一清二楚,不過他一句話也沒有說,也沒有問,這裡畢竟是皇宮門口,人多眼雜,要是泄露了風聲就不好了。

第五十一章 渭水之會第二百七十二章 咸陽第一百四十二章 伏牛山三十六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問答第二百四十章 重陽第一百八十五章 問答第一百七十二章 鎬京來信第二百八十六章 烤全駝第二百五十六章 冊封太子的條件第十一章 姬奭第三十四章 神斧頭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第八十九章 暗中的刀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水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原第二百零三章 要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河神第二百九十三章 財政制度初建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捉迷藏第七十四章 一入侯門深似海第一百三十五章 違背軍律第一百七十六章 返程第一百一十八章 聖元第二百二十七章 以一敵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帝辛寶藏第三十五章 打賭第六十八章 女武神的夢想第二十四章 獻寶第三十章 廟算無敵第九十一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一百零一章 蹴鞠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書第一百六十四章 水銀瀉地第八十四章 互市與和親第二百零六章 拱垂而治第三十五章 打賭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火、刀第三十四章 神斧頭第八十五章 那又如何?第八十章 自古以來革新者無好名聲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全滅第九十六章 新婚第二百五十一章 血與火第十八章 查明原因第一百八十章 入關第七十章 鬥獸棋第八十四章 互市與和親第十章 邑姜第三十四章 神斧頭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大的收穫第三百二十一章 秣馬厲兵第三百一十章 成親第一百九十六章 宗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雷滾滾第二百八十二章 光明的道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做臘肉第二百九十四章 私學第一百三十四章 恍如天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團結合作第二百一十五章 散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五十八章 飲馬黃河第四十二章 桃李不言第一百四十章 游擊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給周易註解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道販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虛空寶藏第三百零二章 引人發狂的絲綢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野制度第一百九十二章 祭祀第一百八十六章 隔牆有耳第九十四章 風言風語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才是最可怕的第七十八章 驛舍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手大棒一手黃金第二百七十五章 飢餓的盛世第二百二十一章 跑路【祝大家除夕快樂】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殘酷的鬥爭第四十九章 做事纔是王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殺人誅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昭武九姓第二十五章 太尉教學第八十二章 篝火晚宴第二百三十三章 縱橫四海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喜之日第一百八十四章 最累的工作第一百零四章 興武坊第九十三章 春風樓裡度春風第七章 屠龍術也是升龍術第九十四章 風言風語第二百九十二章 西行收穫第一百九十七章 拍馬屁第二十三章 雁翎刀第二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四章 微言大義,筆削春秋第二百六十九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三百一十章 成親第一百三十一章 女人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