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命運的安排

謠言越穿越大,以至於後來,李石都不敢出門了,生怕被人指責自己變成了無能之輩。

“二爺,聽說今天有人講課,你要不要去看看呢?”要不是李石自己吩咐過,安祿山絕對不會告訴李石儒學竟然要開講了。

“哪一家?”李石對於諸子百家很清楚,可是即便是再清楚也不清楚這個世界的情況到底如何,是不是已經發展出很完善的東西?

“二爺,聽說是儒學的孔夫子,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講學了,今天卻不知道因爲什麼講學?”即便安祿山在鎬京城內並沒有信息的來源,但是架不住李石肯花錢,只要花錢,就沒有搞不定的消息,再說了,這種事情又沒有什麼好隱瞞的,花點錢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走,我們去看看!”李石喬裝打扮了一下,帶着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壯漢就出了門,走了很遠纔來到學思坊。

學思坊在鎬京城的東邊,這個坊可以說是整個鎬京城最具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幾乎諸子百家都在這裡講學,整個學思坊裡基本上都和文化教育有關係,就連道路兩側的商店售賣的都是文房用具,竹簡木牘。

一進入學思坊,李石就覺得自己好似和學思坊格格不入,主要還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人的原因,這兩個傢伙,帶有異族血統的壯漢,身高一丈多,比李石都要高一頭,再加上那發達的體魄,讓很多學子紛紛避讓。

路上的學子很多,大部分的人都戴上了冠,只有爲數不多的人隨便的包了一塊頭巾,身上是褐衣短打。

諸多學子看到他們也和看到李石身後的安祿山差不多,躲之不及。

“二爺,聽說孔夫子在雍堂講學,要不我們直接去雍堂吧?”安祿山把早就打聽到的事情對着李石說道。

“走,今天我要打嘴炮!”文人,尤其是古代的文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打嘴炮,諸子百家的產生就是因爲理念不同的分歧產生的,通過不斷的打嘴炮,相互之間你抄襲我的思想,我抄襲你的學說,最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對於李石來說,不能忍。

儒家有積極地一方面,這是要肯定的,不管是在教學上,還是在一統這方面,儒家都走在了最前面,但是儒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這也是需要避免的。

李石還沒有繼位,不過,就算是繼位了,也會繼續調教百家,至少不可能讓儒家獨大,否則親親相隱,地方豪強做大,到時候受傷害的還是皇室,還是皇帝,還是整個帝國。

李石需要的是一把刀子,一把不傷自己的刀子,而儒家就不一樣了,他會裝作很無辜的模樣,從來都不會表現出來,但是當你虛弱的時候,他肯定會反咬一口。

這個道理,李石上一輩子在秦皇漢武的身上了解了很多,自己必須要給他們畫一個圈圈,永遠都走不出來的圈圈,讓他們只能在這個圈子裡面圈地自萌。

至於其他的諸子百家也是需要調教的,縱橫家,去大鴻臚搞外交去,農家,去大司農種地去,要是能夠搞出什麼新型的農作物出來,那就是成功。

墨家,去少府中搞流水生產,搞標準化生產,至於墨家的思想,李石覺得還是不能重用,有的時候,先進的思想對社會並沒有幫助,只會產生危害。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相輔相成的,也是配套發展的,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可能很大,否則就會不匹配。

不匹配就會造成危害,你在奴隸社會搞共產,就那一丟丟的生產力,搞個毛啊。

墨家的思想對於李石來說,就是一個超越了本時代的東西,在生產力不能大規模的提高的時候,墨家的思想危害帶來的要比幫助要大得多,一定要束之高閣。

當然,有不合時宜的糟粕就有符合現在的精華,還是要給予一定的肯定的。

至於兵家,那就不要說了,現在滿朝武將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兵家的人,從遠古時代開始打仗,兵家就算是出現了,現在學思坊內並沒有所謂的兵家出現,真要是誰敢自稱兵家,那南衙北衙的統帥們肯定要找上門來好好的聊一聊。

法家,倒是統治的好幫手,畢竟法律是統治的工具,也是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自己想搞什麼,必須要名正言順,通過法律來搞死他,這樣,自己就不會受到指責,就好像殺人償命,你殺人了,難道判你死刑還能說錯?

法家一定不能和儒家同流合污,這是李石最擔心的一點,儒家的學子要是入朝爲官,最喜歡誇誇而談,還喜歡自由心證,更喜歡搞自由量裁,這對於李石來說都不能忍。

對歷史來說,刑罰還是固定的好,什麼樣的罪名什麼樣的刑罰,不給予任何的自由操作的空間,而且還要讓法家普及法律,不會搞什麼法不可知則威不可測這種東西,不教而誅是爲虐,這句話李石一直都記着。

上輩子,李石最討厭的就是沒有人普法,別說什麼法律就在那兒,你不會自己看?這對於李石來說,就是一句很扯淡的事情,普法是政府的工作,憑什麼讓我自己看,我要是自己看,還需要你們幹什麼?

至於陰陽家,李石覺得也有用處,不管是搞曆法,做二十四節氣,搞農事都能夠用的到,還能用在出海航行這方面,現在只能司南而沒有航海的指南針或六分儀,讓他們試試也是不錯的,畢竟廢物利用。

再說了,都來到了這個時代,李石多多少少對於鬼神還是有一些相信的,要不然自己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

至於名家和雜家,李石一時之間還真的不知道怎麼安排,又不能一棍子打死,能先那麼的放着,現在他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打嘴炮。

文人嘛,只有把他們給辯論的啞口無言,才能夠心服口服,至於擡槓,或是打嘴炮,這是李石最在行的,畢竟上輩子在網絡上,李石不知道和多少人擡槓過,撕逼過,打過嘴炮,從來沒輸過。

第三十八章 太學與守藏史第五十七章 吃貨的追求第一百八十三章 詳談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歌第一百九十六章 宗廟第三十章 廟算無敵第八十六章 北海第六十一章 不良目的第六十九章 你混蛋第二百零五章 累癱第九十八章 虎口奪食第八十七章 北海閒談第一百三十三章 見鬼的路況第二百一十六章 絕戶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捉迷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商都大將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無人煙第二百七十五章 飢餓的盛世第二章 強大的三公九卿第二百五十四章 繼續收穫第二百九十一章 做臘肉第二百八十四章 絲綢之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鍋第十二章 春風樓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條不歸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喜之日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女人和狗第四十五章 時間也不能證明我是錯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宗廟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無人煙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個字,累!!!第零章 我想當皇帝第二百五十二章 殘酷的鬥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違背軍律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零三章 歡呼雀躍和歇斯底里第九十三章 春風樓裡度春風第一百四十二章 伏牛山三十六關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野澤第一百四十五章 十二元辰第一百八十九章 歌以詠志第二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七章 省親第三百零八章 結婚前的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延綿千年的匪患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三百零三章 一年又一年第一百零七章 自古天家無人情第七十八章 驛舍第二百五十一章 血與火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機營傅佐羽第一百零四章 興武坊第八十八章 茶第二百五十章 再砸一次第二十二章 萬惡不赦,死不足惜第三十一章 養蠱還是奪嫡??第三百零三章 一年又一年第三百零二章 除夕夜第一百三十八章 衝鋒第一百八十三章 詳談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年往事第三百零一章 絲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非吾族類 其心必異第一百九十一章 修書第一百五十四章 連戰連捷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鍋第九章 獨木難支第二百四十章 重陽第六十七章 天才何其多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十三章 四大名妓第一百八十九章 歌以詠志第二百零八章 下獄第二百六十四章 羣英薈萃第三十八章 太學與守藏史第五十七章 吃貨的追求第二百二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六十章 同姓也是仇第一百六十章 黃河下游三大州第二十三章 雁翎刀第二百八十六章 烤全駝第二百零六章 拱垂而治第一百零一章 蹴鞠第一百九十二章 祭祀第二百零六章 拱垂而治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六計跑爲上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吹牛第三百一十七章 龍擡頭第三百零九章 絕人之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繼續收穫第三十章 廟算無敵第五章 不一樣的神話傳說第三十六章 一斧頭砍個半死第二十二章 萬惡不赦,死不足惜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行遊記第七十一章 呂三少第一百五十三章 城破,屠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蘇氏第八十七章 北海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