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

“拜見陛下。”皇后呂雉對着劉邦盈盈施禮,劉邦破天荒的主動到來令呂雉十分高興。

劉邦雖然快六十歲,而呂雉卻剛四十二歲,遠還沒到那種心如止水,無慾無求的年紀。而且在皇家皇帝經常去哪個妃子的宮中是一個政治問題。

“閒來無事,隨便走走。”劉邦感到有點兒心虛,呂雉是美女,對於這一點劉邦也不反對,但美好的東西面對的時間長了,也就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了。所以劉邦在成爲漢王有了地位之後又找了一個又一個年青漂亮的美女。來呂雉宮中的時間少之又少。

呂雉卻也不是常人,當年秦國官府捉拿劉邦之時,呂雉也曾到山中爲劉邦送信、送飯,聯絡劉邦的弟兄,所以呂雉雖然沒有跟隨劉邦一起到漢中,卻在劉邦的老兄弟之中威望很高,把皇后的位子坐的穩穩的。

“劉樂生了個女兒。”呂雉還是願意將快樂的事跟丈夫分享。

“可惜不是兒子,不能繼承趙王之位。”劉邦現在考慮問題第一位的就是政治。

“劉樂和張敖都還年青,生兒子早晚的事,而且張敖也沒別的女人,趙王之位肯定是你外孫的。”呂雉對劉邦在家裡外頭找了一堆女人很有怨念。

“他們都年青我卻老了,也不知等我死後這大漢江山能不能穩固。”劉邦現在已經感覺到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開始爲以後的事考慮了。

“劉盈聰明伶俐,頗得衆大臣的喜歡,將來繼承王位定能讓大漢更強盛。”在這個時候呂雉必須爲自己的兒子說話了。

“聰明伶俐着人喜歡有什麼用。劉盈生性懦弱,一點兒也不像我,根本就不適宜管理一個國家,倒是劉如意,行事剛毅很有我的樣子。我此來就是想跟你商議讓劉如意當太子的事。”劉邦感覺兩夫妻根本說不到一塊,還不如有話明說。

“我就劉盈這一個兒子,從小跟着我在沛縣受苦,現在國家安定了,不會有大的戰事發生,君主孔武有力根本沒什麼用處,百姓需要的是一位仁慈寬厚的皇帝,我兒劉盈是最適合的。你逃跑時丟下兒女不管,現在又想奪了盈兒的太子之位,你良心上過的去嗎。”呂雉和劉邦兩人沒說幾句話就又吵了起來,劉邦在彭城逃跑將劉盈和劉樂扔下馬車成了最大的污點,爲了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呂雉不惜把這事拿出來說事。

“劉盈當太子就是不合適。”一說起扔兒子女兒的事劉邦敗退了,但嘴上不服軟,說了一句轉身離開了。

呂雉望着劉邦離去的背影很是傷心,這麼多年呂雉爲劉邦付出了很多,當年劉邦造反呂雉給他通風報信,劉邦去了漢中,呂雉又在沛縣爲劉邦養兒育女,照顧老人,劉邦不但不顧念夫妻之情,連嫡親的兒子都不親近。

“難道我也要象那些女人一樣對着劉邦嚶嚶的哭。”呂雉一時也不知如何能讓劉邦改變想法,很快呂雉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現在呂雉年老色衰,跟其他女人爭寵肯定不現實,還是要通過其他途徑來鞏固劉盈的太子地位。

“朝中的那些老傢伙會給我面子的,兄長那邊也有些影響力,可要是劉邦那個老糊塗一意孤行,事情也很難辦。”劉邦想要廢太子的事也不是第一次表示出來,只是這次話說的更直接,呂雉怕劉邦被戚夫人所迷惑,不顧衆人的反對非要把劉如意推上太子之位。

“這事誰還能幫上忙呢?”呂雉把大漢各方勢力都想了一遍。“最近張敖給劉邦的幫助不少,又是自家女婿,張敖如果站在劉盈一邊,劉盈的太子之位會更穩固,把張敖叫到長安來好好叮囑一番。”呂雉做出了新決定。

呂雉主動找到了劉邦談話,似乎爲了化解因爲換太子的爭執引起的不快,劉邦也覺得事情不能強來,需要從長計議,兩人各懷心事說着閒話。

“我有些想劉樂,不知劉樂和她的孩子怎麼樣了,我們母女很長時間沒見面了。”呂雉一副思女心切母親的樣子。

“劉樂做爲趙國王后輕易是不能離開趙國的。”嫁出去的女兒沒有回孃家的自主權,特別是當了王后更是要注意各方的影響,由於呂雉皇后的身份她想到處走走根本不用考慮。

“要不讓趙王和劉樂帶着孩子來長安一趟。”呂雉提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這倒是個好辦法。”劉邦馬上就答應了。他倒不是顧念什麼父女之情,而是因爲劉邦覺得這是對張敖最好的一次試探。諸侯王窩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劉邦根本施加不了什麼影響,如果張敖願意離開趙國,說明對劉邦沒有什麼戒心,而且劉邦如果想收拾張敖,在張敖離開趙國時是最好的時機,前面淮陰侯韓信就是先例。

皇后和皇帝的意見一致事情就好辦了,劉邦下旨呂雉皇后寫信,分別送給了張敖和劉樂,讓張敖一家人前來長安。

此時張敖正在馬邑專注的與匈奴人做生意。

經過幾個月的適應,匈奴人對馬邑市場的規矩更加了解,來市場做交易的匈奴人越來越多。

今天就有一個大的匈奴商隊到達,帶隊的是匈奴左賢王查遷。

“趙王您能不能多給我們一點兒優惠券。”左賢王查遷爲了利益也顧不得許多了。不但親自帶商隊前來,而且低聲下氣的來求張敖,因爲他發現張敖給的優惠券太有用了,現在大漢統一了對匈奴的貿易,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在馬邑市場進行,市場內的東西如果不用優惠券價格高的離譜,匈奴人根本就買不起,更要命的是優惠券上寫了可以買商品的種類,與其他的東西不通用。也就是說匈奴人可以得到多少物資就要看手中有多少優惠券,優惠券的發放數量掌握在了張敖的手中,查遷只能來求張敖。

“左賢王,你看這是新運來的茶磚,茶味更濃,更便於保存和攜帶,應該有更多的匈奴人喜歡。”張敖不理左賢王的要求反而開始推銷商品。優惠券的發放是原則問題,不可能做出讓步的。

“東西是好東西,可我們買不起。”左賢王沮喪的說道。

“馬匹你們不願意賣,那就多運些牛羊過來交換。”匈奴人對大漢的戒心從未消除,良種馬匹是嚴禁賣給漢國的,能拿出手的也只有牛羊了。

“那好,我再讓手下趕牛羊過來。”左賢王查遷雖然不願意把自己部落辛辛苦苦養殖的牛羊交給漢人,可爲了維持他奢華的生活,需要從張敖這裡得到更多的東西。

“大王,咱們要太多的牛羊沒有用處啊。”趙離提醒張敖,同時給張敖出了個難題。

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一百九十五章 營救財神第一百七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和談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四百三十四章 臉上笑嘻嘻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三十六章 討好丈母孃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損失慘重的進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狼吞虎第四十三章 圖書館的構想第七章 惦記公主的黑胖子第六十七章 道路問題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的事犯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過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姐弟見面第三百五十一章 姐弟見面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鋼鋸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塗仗第五十二章 堅強的劉猷第一百二十章 漢人奴隸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七十九章 這下麻煩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四百零二章 回頭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聰明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識認識我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四十七章 趙納第二百七十三章 期期不奉詔第六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二十九章 鑄錢第四十五章 算算禮金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山中的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零九章 虎口奪食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憤怒第三百五十九章 齊王不高興第四百零三章 陷入困境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一章 戰場上特立獨行的少年第二十章 離別第二百五十章 難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幹正經事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四百零三章 陷入困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四百零五章 太貴了第四百零二章 回頭第一百零六章 皇家的威嚴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