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

劉猷被帶了下去,人們都在等着劉邦作最後的裁決。現在事情的真相已經清楚,張敖完全是被劉猷設計誣陷的,劉猷謀反事實確鑿。

不過這裡邊也存在着變數,劉猷的誣告爲劉邦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就此收拾掉張敖完成劉邦消減異姓王的心願,應該是劉邦很想要的一個結果。

一向殺伐決斷的劉邦猶豫了,遲遲沒有作出決定。

“陛下皇后有請。”皇后傳話來了,內侍只能冒着激怒劉邦的風險稟報。

劉邦起身一言未發的走了,衆人只能在那裡等待。

“你準備爲張敖說情嗎?”劉邦與呂雉之間的關係已經十分冷淡,現在只剩下了帝與後之間的合作關係了。

“陛下我就劉盈與劉樂這兩個孩子,劉樂嫁給張敖二人關係一向很好,又新生了女兒,難道你還想讓女兒傷心。”劉邦逃跑時扔掉兒子和女兒已經成爲了他最大的污點,所以呂雉總覺得劉邦對不起兒女。

“這是國家大事,不是居家過日子,你念兒女親情,張敖會念嗎,現在劉樂是趙國王后,一旦張敖謀反成功,劉樂還會是王后嗎?當王的從來不缺女人。”說到這劉邦停了下來,他發現自己好象說走了嘴。

“陛下分析過當前的形勢嗎?南方南越王趙佗歸服整個形勢還算穩定,北方剛與匈奴人打完仗,還需要人進行守衛,張敖主動駐兵馬邑與匈奴人對峙,可比你那個見了匈奴人就跑的兄弟要強的多。你所分封的異姓王已經沒了三個,剩下的五個你覺得哪個更可靠?我覺得還是張敖最可靠,張敖是咱們的女婿,在與匈奴的征戰中表現的又最積極,我認爲他對你還是忠心的。消減異姓王也需要時機,至少要等北方的形勢穩定之後。”呂雉見從親情方面無法打動劉邦只能爲劉邦分析利益。

張敖被抓劉樂和劉盈都跑到皇后呂雉那裡求情,呂雉也有自己的考慮,如今的漢國劉邦眼看就六十歲了,可以算作高齡了,而呂雉只有四十歲多一點兒,還要活很多年,爲自己的晚年生活考慮,在劉邦死後還是自己的兒子劉盈繼位比較保險。現在劉邦廢太子的意願十分強烈,朝中的大臣還在觀望,張敖就成了支持劉盈繼續當太子的重要力量,如果此時張敖出了事,劉盈想繼續當太子十分困難。

“這次姑且放過張敖,你告訴女兒盯緊張敖,只要這天下是劉家的,她什麼也不會缺,一旦天下易主,劉樂將什麼都沒有了。”劉邦對張敖下手也是事起倉促,現在回想起來弄掉張敖的趙王帽子還不是最好的選擇,至少張敖還是很聽話的,趙國這麼大片的地方交給誰都不放心。劉邦的兒子除劉肥外還都年幼,劉氏家庭的其他人根本就沒有治理一國的才能。

“我會告訴劉樂的。”呂雉說完就回自己的宮殿了,這是一筆交易,呂雉絕對不會忘。

“張敖,這商易本來是你的臣子,卻非要誣告於你,你要反思其中的緣由。另外雖然你沒有行刺殺之事,趙國的大臣也曾口出怨言,你回趙國後要對他們嚴加管教。”劉邦給自己找了個臺階,順便的敲打張敖,讓張敖明白雖然遠在趙國,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劉邦的掌握之下。

“謹尊陛下旨意。”張敖應聲退下了,也算躲過一劫。

張敖這邊剛走,劉邦的怒氣未消,就有內侍稟報:“射陽侯救見。”

“這個時候項伯來得倒快,他早幹什麼去了?傳他進來。”劉邦最終還是見了項伯。

“老臣有罪。”項伯見了劉邦不敢辯白什麼,只是深施一禮口稱有罪。

“我自認你們投靠大漢後對你們不薄,劉猷竟然做出謀反之事,真是令人心寒。”以劉邦的性格早就想破口大罵了,不過看看項伯還是忍住了。

“還請陛下饒過。”現在已經白髮蒼蒼的項伯爲了兒子,爲了一家的生死只好向劉邦討饒。

“你對我有恩,我是不會忘的,但劉猷犯下謀反大罪,不可饒恕。念在咱們的舊情,罪只及劉猷一人,你安心做你的射陽侯,安享晚年吧。”劉邦出奇的寬宏大量,給與了劉猷最輕的處罰。

項伯流着淚離開了長樂宮,對家族來說這是最好的結果,對劉猷來說一切都無法挽回。以項伯這個年紀失去一個兒子確是人間悲劇,可若讓劉猷反叛得逞,那將會有多少家庭流淚。

沒過幾天皇帝劉邦下了旨意允許張敖返回趙國,這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張敖卻高興不起來。

他出奇的沉默了。這幾天張敖也在反思,張敖覺得自己不象是一個合格的穿越者,既沒異能,也沒有系統,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心態還是普通人的心態,穿越之後登上了趙王的高位,娶了公主,覺得自己已經登上了人生的高峰。

張敖前世沒有過過這樣的生活,一句話可以改變別人命運,一個眼神就可以讓人戰戰兢兢。所到之處人們都在恭維,話都說得那麼好聽。

經過長安一行張敖卻發現,趙王的位子在危急之時毫無用處。他無力守住趙國的王位,無力保護自己的妻女,更無力維護跟隨他的臣子的利益。

這次誣告事件幸虧解決的早,如果再遲延一下,趙國的一衆大臣所面臨的命運將十分悲慘。歷史上貫高爲了證明張敖的清白,跟隨到了長安,受盡了酷刑,一直爲張敖辯護,最後自殺而死。

張敖與這個時代帝王最大的區別是敬重生命,在張敖眼中每一個生命都是值得珍惜的,不能夠輕易犧牲。

可現在的大漢所有的人都沒有保證,不管你地位多高都生活在恐懼之中。包括張敖等異姓諸侯王在內的所有人的生死都可以由劉邦一言而決,說你謀反就是謀反,沒有調查,沒有審判拉出去就可殺了,底層百姓的境遇更慘,他們手中那點兒可憐的財產和卑微的生命只要級別稍微高一點兒的貴族就可剝奪。人們只能祈禱惡運不要降臨在自己頭上。

“我要改變這一切。”張敖下了決心,他想要的不至於翻天覆地,但世界必須有一個統一的規則,大家都按規則行事,包括皇帝在內也不能隨心所欲。

“皇后說希望你能多照顧一下劉盈。”劉樂從皇后那裡告別歸來對張敖說道。

“知道了。”張敖明白爭奪太子之位的鬥爭還沒有結束,他得接受呂雉的交易。

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到孔府去挖第二百九十八章 認真讀書的好學生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麼不飛上天呢第八十四章 張老師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懷心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力計算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四十章 軍校生活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二百二十章 無禮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三百七十四章 遠洋公司第三百五十九章 齊王不高興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塗仗第三百二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五章 王見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盤大棋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十八章 拜訪第六十七章 道路問題第四十章 長樂宮第二百三十一章 追殺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二百一十三章 歷史的偶然第三百章 游擊戰專家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四百二十九章 都是單身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三百五十一章 姐弟見面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一十六章 見錢眼開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一百三十七章 理論與實踐第二百一十九章 石盈鍾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對抗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炒麪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六十八章 不整容的韓國第二十章 離別第二十四章 一家一口鍋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二百一十三章 歷史的偶然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二百五十六章 簡單防箭法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三百六十五章 偉大奇蹟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圍第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九十二章 荷花大少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紡織業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二百七十章 搶劫犯被搶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陸倭國第三百七十章 售票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與太后的日常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一百三十章 穩賺不賠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二十一章 爹是好爹第四百一十九章 諸侯們的反應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兩婦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務員考試第三百零三章 人盡其才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結第二百六十一章 誣陷第四百零八章 生不出兒子是優勢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威脅皇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