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漲工資

“我讓你做的事情十分簡單,只要你沒有私心,保持公正就可以了。“張敖對於祁說道。

“大王放心,公正之心我還是有的了。”於祁抖動着花白鬍子,信誓旦旦的說道。

做爲靠名聲吃飯的大儒還是十分珍惜自己的羽毛的。

“如此甚好。“張敖將自己的計劃同於祁仔細說了一遍。

“多謝大王重用,爲了大王老朽肝腦塗地在所不辭。”於祁對着張敖深深拜服於地,激動的涕淚直流,粘滿了花白的鬍子。

“你馬上去辦吧。記住本王可以將任何一個人扶上這個位置,也可以隨時將你拿下來。你可明白。”張敖最後還不忘威脅於祁。

“老朽明白,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大王給的,定然死心塌地的忠於大王。”於祁步履輕盈的離開了王宮,看那樣子似乎一下年青了好幾十歲。

於祁離開之後張敖馬上又命人將丞相貫高和太傅趙午請了過來。

“丞相手中可有餘錢。”張敖見到二人也不客套,立即向貫高問道。

“大王錢不可亂花。”丞相貫高警惕的看着張敖,眼前這位大王花起錢來可是很有辦法的。今年趙國的日子終於寬鬆了一點兒,農業豐收,商業稅收更是給朝廷的財政作了很大的貢獻,貫高手中好不容易有了餘錢,張敖此時開口肯定要打這些錢的主意。

“我想給你們漲點兒工錢。”張敖無奈的說道。本大王全都是爲了你們好,你害什麼怕啊?

“我們都民包括什麼人?”貫高繃緊的神經沒有放鬆,如果張敖大手一揮把這個範圍擴的十分大,貫高又要變成窮人了。

“包括趙國的所有官吏,級別高的漲的多一點兒,級別低的漲的少一點兒。”張敖這次是真心要爲趙國的官吏們謀些福利。張敖也知道越是底層的官吏越辛苦,可是反覆考慮之後發現官僚機構中必須保持上下級的結構,而且上級還要比下級獲得更多的利益。

這倒不是上級官員幹多幹少的問題,因爲只有這樣下級官吏纔會想方設法成爲高級官員。一級級的向上爬,去追求權利的頂峰。而張敖要做的是掌握官員升遷的評判標準。儘量保證乾的好乾的多的官員能夠遷,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官員的積極性,保證趙國的官僚機構能夠正常的運行。

“這是好事,我這就命人計算出一個合理的數值。”對於張敖的這個提議貫高並不反對。趙國也是從戰火之中重建的,張敖在趙國內部實行了嚴格的郡縣制,在趙國沒有一個官員擁有自己的封地,所有人都是靠工資過日子,由於國家也窮,一開始官吏的工資定的是比較低的,現在國家的財政狀況好轉了,給官吏提高工資也是應該的。

“丞相你需要不需要更多的官員?”張敖看貫高願意拿錢了,於是繼續問道。

“官員我當然是需要了,可我哪裡去找那麼多人才呢。”貫高做爲王國的丞相最近經常爲官員的缺乏而煩惱。畢竟現在劉邦是天下共主,許多有才華的讀書人還是傾向於跑到長安尋求出路。而趙國實行郡縣制把朝廷的管理機構延伸到王國的每一個地方,所需要的官吏數量是很龐大的。

“那就通過考試再招募一批。”這是張敖招貫高等人來要商議的重點。

“考試招錄官吏咱們不是一直進行着嗎,可招錄的數量遠遠填補不了官吏的缺口。”貫高對朝廷的現狀最清楚不過了。

“這次我想對考試製度進行一下改革,所以才請您二位來商議。”張敖雖然在趙國建立起來招募官員的考試製度,但由於讀書人少,而官府的職位多,弄得只要有點兒學問的人隨便就可以通過考試成爲官吏,張敖已經把趙國的讀書人差不多招募了進來,人還是不夠用。

“怎麼改法?”貫高和趙午齊聲問道。這件事確實關係重大。

“我想朝廷不能光在民間蒐羅人才,還要自己培養。所以要把邯鄲小學的模式,向趙國各個郡縣推廣,學生上完小學還要繼續上初中深造,現時在邯鄲建立高中和大學,以適應不同知識水平的人學習。”

張敖一通講解才讓貫高和趙午明白了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是適應不同年齡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學習的地方。

“真希望每一個郡縣都能有自己從小學到大學成套的學校體系,現在只能先建一些小學了。初高中和大學只有來邯鄲上了。”貫高當然希望每個郡縣都能教育出高級人才,可現在趙國缺錢建不了這麼多學校,更要命的是沒有那麼多合格的老師去任教。

“在建造更多的學校的同時還要增加官吏招募考試的吸引力,這次給官吏漲工資是一方面。另外還要拿出更高級別的職位來給水平高的人才。”經過這幾年的試驗,張敖發現自己有些太理想化,總是想把考試招募來的人任命爲底層官吏,讓他們在底層接受鍛鍊,然後再一級級的升上來。這樣雖然培養了一批實幹的官吏,可官吏招募考試的吸引力大爲下降,一些一天到晚想着封侯拜相的讀書人不願意去考試了。

“這此職位對讀書人的吸引力確實不小,不知大王準備對考試進行怎樣的改革。”貫高和走午期待大王又拿出什麼新辦法。

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兩面性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的願望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錢的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醫者封爵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四百章 登島作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越未知越可怕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九十三章 屬於大漢的終會回來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二十九章 鑄錢第一百一十章 吃飽飯很難第三章 大漢公主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選擇第三百零三章 人盡其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六十章 自己賺錢自己花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對抗賽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九十四章 車馬砲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一百零六章 皇家的威嚴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一百六十二章 羽絨服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字真言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理課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環境破壞的先行者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一百四十四章 絕境第二百零七章 大自然的贈予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幹正經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三百三十四章 好東西要分給兒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低情商第二百五十三章 罵戰第四百零七章 平安過一生不容易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主和親第三百七十章 售票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你陪葬第四十三章 圖書館的構想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二十一章 爹是好爹第六十四章 兄妹情深第二百九十一章 老人變壞了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鄲時報第三百七十三章 純與不純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三章 大漢公主第二百六十八章 僞趙王必須死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條明路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九十八章 張良第六十三章 鋼鐵武器第三百八十二章 溫泉裡的享受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舉制度第一百七十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專業第二十二章 調查研究第二百一十章 投資辦廠第四百三十章 開發房地產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沒的選擇第三百六十章 我的艦隊在哪裡第三十章 鍊鐵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一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六十三章 鋼鐵武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淚第五十五章 出頭鳥第一百八十一章 罐頭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捨得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三百七十一章 尋仙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一百三十七章 理論與實踐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