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

“不帶錢袋子,我怎麼把這麼多的銅錢拿過來?”客人覺得反正無事與夥計閒聊着。

“你可以把這些銅錢都換成銀幣或金幣出門時帶上幾個就夠買東西用了。”店鋪裡開展了新業務,夥計乘機推廣一下。

“金幣和銀幣又是什麼新鮮東西。”客人已經習慣了商店中不時出現的新事物。

“就是這個。”夥計從大櫃檯裡拿出金幣和銀幣給客人看。

“還挺漂亮的。”金銀總是能夠輕易的打動人。客人小心翼翼的拿起金幣觀看着。

“這是趙王爲方便百姓買賣貨物而專門鑄造的。每一枚金幣都對應固定數量的趙國銅錢,可以隨時把銅錢換成金幣,也可以把金幣換成銅錢。把金子鑄成金幣還有一個好處,由於金幣大小是固定的,使用時不用稱量很方便的。”

“不稱量會不會有人在使用時偷削掉一點兒佔便宜,金幣不就越變越小了?”

“你看這金幣上面有圖案和花紋,周圍有防削的薄邊,只要有人動手腳馬上就會被發現,那枚金幣就不能正常使用了。”

“上面的花紋確實很漂亮,這金幣上的美女是誰啊?”客人把金幣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的觀看着。

“可不能亂說,金幣的正面是趙王妃的像,背面寫着金幣的重量。”夥計一一指給客人看。

“那這銀幣上的男人又是誰?”客人望着擺在那裡的銀幣問道。

“那是趙王。”

“趙王還真有意思,把王妃鑄在金幣上,把自己鑄在銀幣上。”客人心中想趙王是不是跟自己一樣怕老婆,卻沒有敢說出口。

“可能是趙王覺得使用銀幣的機會比金幣要多吧,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趙王的像。”夥計也不懂,只能按老闆說給他的話猜測。

“說的也對,我這麼一大袋銅錢,也換不了一枚金幣,銀幣也換不了幾個。”客人用手掂了掂自己放在櫃檯上的沉重的錢袋說道。

“確實如此,這金幣可以用來在家中貯存財富,佔地少不容易被人找到。這銀幣可以在平日使用,配合趙國鑄造的優質銅錢,進行買賣就方便多了。其實如果還嫌錢沉重,也可以使用趙王制作的紙幣。”夥計又拿出一把花花綠綠的紙幣說道。

“我記得紙不是特別貴吧?這麼一小塊紙片能值多少錢?”客人對紙幣一時還接受不了。

“紙幣不是以本身價值交易的,而是以上面寫的代表的銀錢數充當錢用。你看這上面寫着不同的數字,代表的就是價值不同的銅錢。你裝一堆紙幣也不會有多沉。”夥計記得老闆講過推廣紙幣是趙王專門下令的一項工作。

“到時侯要是這些紙幣花不出去怎麼辦?”客人還是覺得這東西有點兒不靠譜。

“趙王已經下令民衆和店鋪必須接受紙幣然後折算成銅錢,趙王不會讓官吏們吃虧的。現在朝廷的官員的奉祿都是發的紙幣,連軍隊裡邊的賞賜都是紙幣。如果你真不放心也好辦,你收到紙幣後找我們這樣寫着趙國商店的店鋪,隨時都可以將紙幣換成金銀幣和銅錢。一百個銅錢只收取一個的手續費,用銅錢換紙幣不收手續費。”小夥計覺得這活計沒有賺頭,只落得個白忙活,但老闆有吩咐不得不賣力氣的宣傳着。

“先把布給我包好,別把正事忘了,另外給我換一枚金幣、一枚銅幣、一張紙幣,這東西做的如此精美,光做工已經值這個價錢了。”客人是個有錢人,換了幾枚錢幣當玩物高高興興的走了。

“有錢真好。”小夥計感嘆,那漂亮的金幣只能看看卻買不起,原因是他現在還在當學徒沒有錢。

同樣爲錢發愁的還有趙離,他到達箕子朝鮮後被張敖派去負責開辦商店和鑄造錢幣。開辦商店好辦,張敖沒收了箕準的財產,用那些財產換了店鋪和大量商品。鑄錢就比較困難了。

“怎麼錢幣鑄造的數量還提高不起來嗎?”趙離有點兒不悅的問手下的管事。

“新招來的工匠技術還不熟練,鑄造出來的錢幣成品率不高。”管事的小心的回答。

“跟工匠們講,這些天辛苦他們了,如果完成定額所有人的工錢翻倍。”趙離雖然從趙國帶來了工匠,人數不可能太多,只能當技術骨幹用,真正幹活的還得是朝鮮現招的工人,工人們熟練起來需要時間。

“我這就去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管事的鬆了一口氣,本來工人們幹活已經很賣力氣了,鑄造出來的錢幣卻怎麼也供不上需求,管事的怕趙離責罰,沒想到趙離還是很講道理的,沒有責罰反而用錢來鼓勵,工人們的幹勁應該更大了。

趙離一開始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局面,張敖要求趙離儘快用趙國的錢幣替換箕子朝鮮原先使用的銅錢,趙離覺得百姓應該有一個認可的過程。沒想到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當把製作粗糙含有各種雜質的箕子朝鮮錢幣與趙國的銅錢放在一起的時候百姓就知道如何選擇了。

特別是金幣和銀幣,被許多有錢人換回去當收藏品了,在市面上流通的很少,還有不少人到商店裡要求兌換,趙離只能讓工人們加緊鑄造。現在趙離手中製造最爲容易的貨幣就是紙幣了,但紙幣的需求卻沒有多大,即便是張敖要求給官員發放奉祿的紙幣,官員們很快也會到商店中換成金屬貨幣,紙幣又轉回到了趙離的手中。

“看來還要繼續努力啊,只有兌換更方便,信譽更有保障纔可以讓紙幣在箕子朝鮮流通。”趙離對此並不着急,先前他有着推廣趙國鹽票的經驗,鹽票以食鹽作保障,現在的紙幣以真金白銀作保障,推廣起來應該更容易一些。

紙幣的信譽除了與他綁定的金銀,趙王張敖手下軍隊的武力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此時張敖準備在半島上展示一下自己的武力,但過程並不十分順利,大軍在山林之中轉了好幾天了,卻仍然沒有什麼戰果。

“大王,又讓他們跑了。”孟鄉回來向張敖彙報道。

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們騙我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三十二章 二牛之力第三十章 鍊鐵第二百五十章 難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幹正經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二十一章 爹是好爹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二百一十三章 歷史的偶然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二百零二章 孩子是誰的第七十七章 鹽販子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歸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二百九十七章 拆房尋書第二百一十三章 歷史的偶然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法令第三百一十四章 黃金寶藏第一百零三章 獵人與獵狗第一百九十八章 對質第三百六十三章 全都是困難第一百八十八章 龍門飯店第三百二十七章 環境破壞的先行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一百八十八章 龍門飯店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簡單防箭法第三百九十章 吳王劉濞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養馬場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四十六章 黑歷史第六十七章 道路問題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勝利第三百零一章 心慈手軟第四百一十章 劉肥壓力大第九十五章 陽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與貿易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主回孃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一百五十六章 斬將奪旗第十六章 俯視衆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們騙我第四十九章 大漢的態度第二百一十九章 石盈鍾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歸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方的張敖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爹找回面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一章 戰場上特立獨行的少年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呂產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爲上第五十九章 敗家的大王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王不好當第二百四十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九十七章 著書立說第四百一十章 劉肥壓力大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處流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三百三十六章 危險的任務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二百九十二章 蕭何入獄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五十一章 倒黴的劉猷第二百一十六章 沒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膽大的趙離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臉與有前途第一百二十一章 里程錶第一百五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家兄弟第二百五十五章 攻防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淚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想丟了性命第五十一章 倒黴的劉猷第二百三十六章 改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