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馳道

張敖正爲鍊鐵取得點兒進展高興,侍衛突然送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趙王張耳病了。

張敖命令晏遊帶領工匠們繼續試驗,他本人則急匆匆趕回了王宮。

“耶耶,您沒事吧。”張敖進到王宮之內看到張耳躺在牀榻之上,整個人顯得蒼老了許多,無比的憔悴。

“我沒事,只是最近事情有點兒多,感覺累了。”張耳強打精神,他不想在兒子面前表現出虛弱的一面。這些天張敖一頭扎進了工匠營,張耳做爲趙王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整個國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他去考慮,加上張耳確實是年紀大了,最後他的身體終於頂不住了。

“孩兒不孝,沒能爲耶耶分擔。”張敖現世爲人深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道理,前世的親人是不能再見了,這一世張耳始終在爲張敖的未來謀劃,張敖對張耳還是有感情的。

“我休息一下就會好的,我派人叫你回來,是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辦。”張耳說到這裡連喘了幾句粗氣,緩了緩繼續說道:“你要儘快的去向漢王求親將公主娶過來。我看出來了,漢王對各諸侯王都不放心。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對我們下手,我已經老了命不久矣,你想要繼續坐趙王這個位子,迎娶公主是最好的辦法,公主是我們張家的護身符,有公主在趙王的位子就能保住。”

“是,我馬上去準備,準備好了我親自去咸陽求婚。”張敖爲了不讓張耳着急馬上答應了下來。

聽了張敖的話張耳神色平緩了許多,張耳這一生也是不易,年青時被秦國列爲逃犯追殺只能東躲西藏,追隨陳勝吳廣起義後連續征戰了許多年,即便是現在坐到了趙王的位子上,張耳仍未能免於恐懼,表面上看起來諸侯王風光無限,卻不知道什麼時候劉邦腦子一抽,諸侯王也會家破人亡。

“既然是去求親自然要多帶禮物,你看帶什麼禮物好。”張耳拼命着想着怎樣才能討好劉邦。

“這個簡單,只要帶錢就行了。現在漢王正在修建新的都城,肯定十分缺錢,我帶錢過去漢王定然高興。”張敖這麼說也不是沒動腦子,他覺得劉邦出身於祖傳底層,這些年又多在戰場上渡過,應該不會有什麼高雅的愛好,給錢沒準更直接更有效。

“光給錢也不好,你把宮中的奇珍異寶挑一些拿去做爲禮物,不要捨不得,只有保住趙王的位置,才能擁有更多的東西。”人一老就看的開了,那些東西怎麼也不如一家的平安重要。

張耳的話張敖倒不反對,他雖然穿越了倒還是普通人的思維,那些珠寶玉石,青銅寶器在張敖眼中並不是多麼重要的東西,反倒是同百姓和工匠們接觸的多了,張敖覺得趙國最需要的還是糧食和布匹。

張耳在病榻之上親筆給劉邦寫了信提出了張敖去咸陽覲見劉邦的要求,接下來的幾天張敖親自在張耳身邊看護,同時做着去咸陽的準備,直到張耳的身體明顯的好了很多,張敖才放下心來,此時劉邦給張耳回了信同意張敖前往咸陽。

張敖將趙國這幾年積攢下來的好東西裝了幾大箱子,裝了數車新鑄造成的趙國銅錢,帶着趙國丞相貫高直奔咸陽。

“世子,這就是秦始皇修建的馳道,我們走的這一段名叫上郡道,可以直達咸陽。”張耳將貫高派到張敖身邊一方面是由於許多規矩禮儀張敖不懂,同時也是隨時讓貫高對張敖進行教導。

“這個我知道,秦始皇修建從咸陽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這些馳道寬五十步,分成三車道,中間的道路有三丈寬,只有皇帝和緊急信使才能走。而且聽說爲了防止馳道上長草,修築馳道的土都是蒸煮過的,而且道路里邊還有數量不等的金錐也就是銅條加固,不知是真是假。”張敖不想聽貫高嘮叨,同時也知道今後還要靠貫高幫助自己,自己不能顯得太傻,所以一口氣將知道的馳道知識都背了出來。

“世子說的很對,秦始皇爲了穩固對邊遠地區的統治想了很多辦法。這馳道也是爲了能讓秦國的軍隊迅速到達各地,防備地方上的叛亂。但這也沒能避免秦國二世而亡的命運,說明秦國推行的郡縣制是完全錯誤的。”貫高對郡縣制還是很有怨念的,他認爲諸侯王統治地方纔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漢王不會同意你的說法的,全國實行郡縣制是早晚的事,即使我娶了公主,趙王也當不了多久。”張敖說這話時面帶笑容,內容卻不輕鬆。

“世子不可這樣講,有我們在一定會保護世子的趙王之位的。”說到這裡貫高擡眼望了望周圍精氣神十足的護衛車隊的趙國士卒。

“讓漢王將公主嫁給我纔是我們急着要做的,其他事情以後再說吧。”張敖現在想破腦袋也沒辦法破解眼前的困局。爲保住王位起兵跟劉邦對抗肯定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什麼也不做王位也會丟,這確實是一個令人爲難的事。

車隊在馳道上一路飛奔,雖然是馬車,卻由於道路十分平坦,張敖坐在車上倒沒感覺怎麼顛簸,張敖覺得秦始皇這個基建狂魔在建設方面還是做了許多好事的。

在趕路的空閒時間貫高又給張敖講了許多治國的經驗,介紹了沿路的河灘山川,地理人文。

這讓張敖對貫高無比佩服,這世上真有天才,在沒有百度的年代,學過這麼多知識,並且還清楚的記在腦子裡確實不是普通人能實現的。至於政治鬥爭和治理國家更是張敖完全不瞭解的領域。

幾天之後張敖一行終於到達了咸陽,咸陽經過戰火蹂躪顯得十分破敗,那可難爲了劉邦,如今劉邦只能找了個地方臨時辦公,新的都城長安建成還需要一些時日。

張敖在漢王宮外遞上了禮單,表達了要覲見劉邦的意思。劉邦倒也痛快,馬上接見了張敖。

“你這次來準備讓我將公主嫁給你,你認爲我會同意嗎?”劉邦手裡拿着張敖的禮單問道。

第二百七十章 搶劫犯被搶第一百九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四百零六章 意義非凡的一聲響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八十二章 晚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勞碌命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揚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鹽票第一百零六章 皇家的威嚴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人的眼淚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三十七章 你有錢嗎第一百零五章 剖符作誓第一百零四章 君臣爭封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三十八章 農具展覽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識就是財富第十六章 俯視衆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三百八十章 快樂的感覺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間第八十二章 晚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銀行開業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漢的明星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豬爲主題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三十五章 皇太子劉盈第十五章 春遊第二百五十九章 低情商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一百章 大漢棗核球隊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三十四章 黃老之學第三十三章 馳道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敗之地第三百三十九章 我要去長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馬邑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四百章 登島作戰第三十章 鍊鐵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三百四十九章 賒賣第四百一十九章 諸侯們的反應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一百七十五章 遊說趙佗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廣闊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謀反第三百二十五章 你來晚了第九章 韓信亂點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風景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聰明人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懷心事第三百零四章 大哥的小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四百零一章 與吳國的戰爭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養馬場第五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九十四章 兄弟與君臣第三十七章 你有錢嗎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甲第四百三十九章 匈奴中的聰明人第七十九章 這下麻煩了第六十四章 兄妹情深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兇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深入敵營第一百九十章 小廣告第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賄賂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想丟了性命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間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你安排的妥妥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推恩令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一百九十五章 營救財神第五十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畫地圖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三百四十六章 人彘第四十二章 搬磚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姐弟見面第一百二十八章 賺錢的買賣第三百三十章 勸降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三百一十二章 出征前的動員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