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拿劍的相國

“公子,人已經走遠了。”張敖的侍衛早已追了過來,不過看到張敖與美女搭訕不敢上前,在美女走後張敖還站在那裡發呆樣子確實很傻,忍不住出聲提醒。

“走,回營。”張敖也感覺有點兒不好意思,急忙騎上馬往回走了。

“公子,王爺正在找你呢。”張敖剛回到大營就被張耳派來的人給攔住了。

“我馬上過去。”張敖嘴裡答應着,心裡卻感覺有點兒奇怪,張敖平日裡不願意聽張耳的嘮叨,父子兩個人見面都很少,現在張耳卻頻繁的要見張敖。

張敖來到張耳的帳中,規規矩矩的施禮後站在那裡聽張耳有什麼吩咐。

“剛纔灌英派人過來說明天約你一起去追擊項羽,你知道這件事是很危險的。”張耳不放心的說道。灌英準備給張敖一個立功的機會,又不想出於好心辦了壞事,所以提前派人跟張耳通了氣。

“我知道項羽確實很厲害,不過這次項羽定然會失敗。”張敖掌握着歷史走向,項羽死於垓下這樣有名的歷史事件他還是記得十分清楚的。

“可是萬一出現什麼意外怎麼辦。”張耳小聲的勸說道。

不久前張敖就是不聽勸告乘着戰車在戰場上閒逛差一點兒丟了性命,這次又想和灌英一起出擊,張耳感覺危險更大。

“這次項羽被打敗戰事也就快結束了,今後也就沒有什麼立功的機會了。現在我們急需軍功來鞏固地位,保證能娶到公主,要不趙國就危險了。所以我覺得跟灌英一起去追項羽是個好機會。”張敖也不隱藏自己的想法,他對自己以後被劉邦瞧不起,還給剝奪王位,公主鬱鬱寡歡過一輩子很不甘心。

“我派此得力的人手跟隨於你。”張耳最終還是同意了張敖的想法,此時的張耳不知該擔心還是該欣慰,一向不着調的兒子終於想幹點兒正事了,可是戰場上真的是刀劍無眼。

垓下的冬夜寒風凜冽,對於征戰多日的雙方士卒都十分難熬。沒有站崗任務的士卒蜷縮在帳篷內希望能夠早些入眠,以此來抵擋腹中的飢餓,驅走入體的寒氣。

包圍圈中的楚軍更是感到壓力巨大,連續的戰鬥表面上楚軍在不斷取得勝利,可漢軍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楚軍擊潰了一隊隊的漢軍後,他們仍在漢軍的包圍之中。

“聽,那是什麼聲音,好像是從漢營方向傳來的。”站崗的楚軍最先發現了異常。

“莫不是漢軍發生了營嘯,如果是那樣我們就有救了。”邊上的楚軍小小聲的說道。軍營之內紀律森嚴,特別是在夜晚大聲說話是不允許的。

漢軍營中的聲音越來越大,四面八方傳來連成一片。

“是我們楚地的歌聲。”

“漢軍怎麼有這麼多人會唱楚地的歌?”

“莫不是楚地都被漢軍佔領了,徵召了大量的楚地百姓來攻打我們。”

“這個仗我們還怎麼打下去啊。”

漢軍營中的楚歌連綿不斷,楚營內議論紛紛。

許多楚軍想起來已經離開多年的家鄉,連年的征戰身邊的同伴越來越少,卻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楚軍最後的鬥志瓦解了,許多士卒乘着夜色逃離了楚營。

項羽聽到彙報後接連傳令派人阻止楚軍的潰散,派出去的人卻也有去無回。項羽已失去了對楚軍全營的掌控。

營中的異動也驚動了項羽的妻子虞姬,她來到項羽大帳查看,在瞭解了情況後,這對夫妻心中充滿了無奈,再勇武之人也有力不從心之時。

項羽的大帳內傳出了英雄遲暮的歌聲,美麗的虞姬爲自己的丈夫獻上最後的一段舞蹈之後拔劍自刎。

沒有人知道項羽這一夜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此時的項羽應該還沒有放棄,在天色將明之時項召集起來自己心腹的幾百人馬,同其他潰散的楚軍一樣逃離了垓下的營地,而外圍的漢軍早已張開了羅網準備捕捉項羽這條大魚。

張敖和灌英就是捕魚者之一。

“公子慢點兒啊!”一個關切的聲音在張敖身邊不時嘮叨着。

“相國,我知道了。”張敖強忍着大腿內側的疼痛,對說話的人十分尊敬。

張耳說要派得力的人跟隨張敖一起去追項羽,這次可真是下了老本,不但派出了幾百名趙國精銳的騎兵,連趙國的國相貫高都被派過來跟着張敖。

張敖望着騎在馬上身板挺的筆直的貫高,心想:“人跟人真是沒法比啊。”

趙國的國相貫高是跟隨張耳的老臣,對張耳忠心耿耿,張敖以前雖然喜歡和張耳對着幹卻聽得進去貫高的勸告。

貫高此時頂盔冠甲,如果不是頭盔邊上飄動着幾縷白髮,還真看不出貫高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

貫高一身武將的打扮卻也不是裝樣子,雖然身爲相國他卻是真的能提劍上陣,衝鋒殺敵的。

貫高能坐到國相的位子上可遇事殺伐決斷的一點兒也不含糊。

張敖記得《史記》中記載,張敖當上趙王之後劉邦路過趙國,張敖見老丈人來了按照子侄的禮數對劉邦很是恭敬,劉邦卻對張敖一點兒也不尊重。貫高見到後十分氣憤,於是貫高在劉邦將要入住的地方埋伏下了刺客,準備刺殺劉邦。劉邦卻是腦子一熱,覺得入住的地方名字不好而換了地方,才躲過了一劫。

後來有人將刺殺的事向劉邦告密,貫高被捕後受盡了酷刑卻一口咬定刺殺的事是自己策劃的與張敖沒有關係,這纔沒有讓劉邦找到殺張敖的理由。不過張敖也因這件事由王降成了侯。

貫高的樣貌和行事完全顛覆了張敖對相國的認知,貫高是讀書人卻從未間斷過習武,樣子一點兒也不文弱,站在那裡就有一種迎難而上慷慨赴死的氣概。

張敖覺得這次是出來撿便宜的,貫高等人卻一點兒也不敢鬆懈,做爲趙國王位繼承人的張敖是他們重點保護的對象,現在張耳已經年老,張敖不能有任何閃失。

張敖被趙國的騎兵圍在當中,跟隨着灌英的騎兵大隊在楚營周圍巡視。對於小股從楚軍逃跑的敵軍灌英等人沒有興趣,他們在等大隊戰鬥力超強的楚軍的出現。

張敖雖然記得項羽逃跑的路線,卻也有些擔心,自己都能穿越了,歷史會不會發生改變。

更讓張敖糾結的是張敖真不喜歡項羽自刎烏江的結局,雖然上一仗項羽差點兒要了張敖的命,可對於千古傳頌的大英雄項羽張敖還是十分佩服的。不知道項羽要是活下來又會是什麼情形。

“大家都快點兒。”張敖有點兒着急了,催促貫高等人跟上灌英的大隊。

灌英跟隨劉邦征戰多年對於戰場的掌控能力是十分強大的,他帶隊來到一處便於騎兵出擊的地點,向四面派出了大量探馬,很快就有消息傳了回來。

“看來楚軍這次是真的敗了。”灌英對趕過來的張敖說道。灌英的部隊在裝備上馬鐙之後行動起來靈活了許多,這讓灌英對張敖更看重了許多。

“漢王一統天下百姓終於可以過上安穩的日子了。”張敖言不由衷的說道。作爲穿越者張敖確實希望天下太平,可他還有一處趙國繼承人的身份,張敖明白劉邦的想法,劉邦想要的是同秦始皇一樣號令天下的絕對權利,項羽被打敗後張耳等被封爲王的諸侯將是劉邦行使權利的最大障礙,將是最優先剪除的對象。

“這次抓住項羽一定將他碎屍萬斷。”灌英看着漸漸泛白的天光說道。

“項羽一世英雄,要是能夠歸降漢王也算這些年楚漢相爭好的結局。”張敖終不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就此隕落。

“以項羽的性格是不會投降的,而項羽活着對大漢的穩定也不是好事。”灌英同項羽爭鬥了多年很明白項羽是什麼人。

張敖聽了灌英的話不禁默然,古語說時事造英雄,而時事同時造就了兩個超級英雄,對英雄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侯爺,發現一股幾百人的騎兵,這隊人馬組織有序行動迅速戰鬥力很強。”探馬跑過來向灌英報告。

“就是他們了。全軍出發追上他們。”灌英果斷的下達了命令,整個隊伍立即行動了起來。

“走!”張敖咬牙對趙國的騎兵發出命令。張敖咬牙並不是爲了表現出狠勁,而是他大腿實在是痛。剛學騎馬的張敖現在大腿內側已經被磨的血肉模糊,一直行軍還好,腿都麻木了,而剛纔停下來兩腿恢復了一點兒知覺,再一動就是撕心的疼痛了。

灌英的判斷果然沒錯,沒用多久灌英的騎兵就追上了項羽帶領的僅有八百多人楚軍隊伍。

“圍住。”灌英對項羽十分重視,雖然對手只有八百人他卻一下子將五千人的騎兵都派了上去。

戰場上殺聲四起,被貫高強按在旁邊觀點的張敖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勇猛。只見項羽一騎黑馬手持長戟衝在楚軍的最前頭,他的身後全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所到之處無人能擋。轉瞬間漢軍的包圍被衝破,項羽等人突圍而去。

“追,這次絕對不能讓項羽跑了。”灌英急促的下達着命令,這樣好的抓捕項羽的機會可不多。

灌英的隊伍在後邊緊追不捨,追到陰陵又將項羽等人包圍了起來,這次漢軍人數上的優勢發揮了作用,他們攔不住項羽卻可以攔住項羽的手下,寧可用多個漢軍換一個楚軍的代價不斷消耗着項羽的隊伍。項羽所率八百人不斷的減員。最終項羽只帶領了二十八騎突出了重圍。

“繼續追,漢王有令抓到了項羽封萬戶侯。”灌英望着狼藉的戰場給士卒鼓勁。

在高官厚祿的誘惑下本已膽戰心驚的漢軍又鼓起了勇氣。項羽帶領二十八騎逃到了東城又陷入漢軍的包圍之中。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項羽騎馬登上一個高崗俯視着四周黑壓壓的漢軍對僅有的幾個手下說道。

項羽又一次證明了他的勇武並沒有消失,他帶領手下殺入漢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轉眼又殺死漢軍將領數名士卒上百。

但單靠項羽個人之力終難迴天,跟隨在項羽身邊的楚軍在一個個的減少,最後只剩下了項羽一人。

“圍住!圍住!”此時漢軍來了精神大叫着向項羽衝去。

“殺!”項羽大喊一聲,催馬殺來,竟然衝破了重重阻截,一騎絕塵而去。在場的漢軍都看傻了,他們沒想到這樣項羽竟然也能逃掉。

“唉!還是讓項羽跑了。”貫高手提銅劍強忍着沒有上陣廝殺,不過看張敖老老實實的沒有去冒險覺得自己的任務也算完成了。

“走,跟着我一起去抓項羽去。”長久沒有說話的張敖這時開了口。

第二百零九章 虎口奪食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第二百六十四章 車馬之爭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問題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一齣戲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十二章 稱帝大典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一百三十五章 趙國圖書館第一百四十三章 匈奴人攻來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簡單防箭法第九十九章 大漢的業餘生活第六十六章 相互試探第二百八十一章 賠錢貨第三百九十四章 錢貨兩清第八十七章 六藝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七十五章 忠君愛國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爲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需要武力保障的信譽第二百五十七章 無拘無束的殺戮第八十六章 看屍體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環境破壞的先行者第一章 戰場上特立獨行的少年第三百零四章 大哥的小弟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漢發展的方向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甲第四百零二章 回頭第二十七章 銳士營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三百五十章 科技進步第七十一章 情報共享第十八章 拜訪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心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憤怒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六十一章 木匠大王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舉制度第九十二章 荷花大少第八十一章 匈奴來使第三百三十三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五十三章 韓王信的背叛第四百一十五章 沒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四百零四章 張敖是個忠臣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廣闊第一百九十三章 誰要造反第二百二十章 無禮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五十六章 可以腐敗一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師的重要性第五十四章 死要見人活要見屍第一章 戰場上特立獨行的少年第二百九十三章 打天下與坐天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老師的重要性第三百二十五章 你來晚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甲第二十八章 一生之敵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臨朝第一百五十八章 好消息第三百八十五章 追夢的亭長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視察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二百八十二章 我要買你的想法第一百六十章 白登之圍第五十九章 敗家的大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是兇手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個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誰是最大的叛徒第二十六章 返鄉後的出路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王的吹灰法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五十七章 官二代該過的日子第四十四章 允婚第二百八十六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二百三十八章 經濟制裁第三百四十八章 公主做慈善第二百七十七章 愛說笑的大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凱旋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禮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還第十三章 車迷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噴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王辛苦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學校第二百一十九章 石盈鍾第十一章 仗勢欺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終極後裝槍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幹的女人第三十三章 馳道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一百零八章 母鴨和公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