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趙郢:再次撬開一條縫!

第207章 趙郢:再次撬開一條縫!

兩人看完,低頭沉吟半晌,相互對視一眼,李斯這才上前躬身道。

“微臣以爲酈食其此言,確有可取之處,若是此次談判,對匈奴削弱過甚,極有可能會讓東胡趁機吞併整個匈奴,徹底一統北方,對我大秦反而不利。”

蒙毅也躬身道。

“微臣附議。適當保存匈奴實力,使之成爲我大秦與東胡之間的屏障,目前對我大秦來講,利大於弊。”

始皇帝聞言微微點了點頭。

“可,你們二人牽頭,儘快擬定出一份具體的章程遞上來……”

說到這裡,始皇帝語氣微微一頓,這才淡淡地道。

“但皇長孫打下來的遫濮、且末、當闐與屠各四部,不容退讓,這是底線……”

這四個部落,不僅能與武威遙相呼應,而且處在石羊河的上游,守住這四個部落,就等於是扼住了匈奴的咽喉。

進可攻,退可守,牢牢地掌握住了主動權。

始皇帝的意思很明顯,我可以不打你,但我要保留隨時打你的優勢。

李斯和蒙毅沉聲應諾,在這一點上,大秦的這些官員們,始終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對於談判提條件,大秦是有經驗的,等到第二天,李斯和蒙毅兩人,就拿出了一份非常詳細的談判方案。

始皇帝接過來,仔細的看了一遍,然後非常自然地轉手遞給了一旁的趙郢。

“你看看,還有什麼缺漏或者需要補充的地方嗎……”

趙郢也非常自然地接過來,衝着李斯和蒙毅微微點了點頭,然後仔細地看了起來。蒙毅和李斯都非常默契地回了一禮,沒有出聲。

這份談判的方案,明顯比以前的方案要友善了許多,除了遫濮、且末、當闐和屠各非常堅決地不予退還之外,其他的相對而言,都很寬鬆。

會削弱匈奴的實力,但不至於傷筋動骨。

尺度拿捏的非常準。

“善!左相和蒙上卿的這份方案,已經十分完備了……”

趙郢看完之後,忍不住露出一絲笑容,真心實意地讚了一句,李斯和蒙毅聞言,剛要拱手致意。

就聽得趙郢笑吟吟地開口道。

“匈奴與我大秦,地分南北,情況迥異,頗有相通互補之處,我們既然決議扶持匈奴,以牽制東胡,爲什麼不借此機會,在兩地邊境,開始榷場,以通有無……”

此言一出,大殿裡的氣氛頓時一僵。

李斯眉頭緊蹙,蒙毅一臉詫異,黑眼中閃過一絲憂色,就連始皇帝則一言不發地看着趙郢,很顯然,在等着趙郢的解釋。

大秦跟歷代的封建王朝一樣,一直以來,奉行的就是重農抑商的政策。

而且跟其他封建王朝相比,對待商人的態度尤爲苛刻。

不僅要打入市籍,課以重稅,進行種種限制,而且設置專門的市場監管人員列伍長,對商人的經商行爲,進行嚴厲的市場監管,杜絕一切缺斤短兩,不講誠信的經營行爲,而且要求所有商品,明碼標價,把商人的利潤空間擠壓的極低。

最嚴重的是,一旦商人破產,就會被收爲官奴。

打個仗什麼的,還也要先徵召他們這些市籍。

導致不少人,不得不放棄經商的打算,乖乖回家種地。

所以,秦朝的工商業和製造業雖然冠絕六國,但是實行的一直是官府管控,所有的交易,尤其是鹽鐵、糧食以及漆園等,幾乎都處在官方的管控之中。

目標很明確,就是鼓勵農耕!

這是基本國策,不容動搖。

所以,當這位深受始皇帝寵愛的皇長孫殿下,忽然提出這個建議之後,當場就冷場了。所有人,都下意識地看向始皇帝。

趙郢自然知道,這個話題的敏感性,但對他來講,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在這個吃飯都成問題的時代,他也沒有逆歷史潮流而動,在這個時代鼓吹商品經濟的意思,但現在這種商品經濟極度萎縮的狀態,也絕對不利於大秦的現在狀況。

最爲嚴重的是,與山東六國之地的那些貴族豪強,造成了極爲嚴重的割裂。

山東六國,雖然也重農抑商,但沒有那麼嚴苛,包括一些六國貴族和地方豪強,因爲本身佔據着大量的社會資源,很多人都在經營着自己的作坊商鋪。

日進斗金。

在維持他們豪奢生活的同時,其實也釋放了一部分生產力。

始皇帝統一天下之後,聚天下富豪於咸陽——

對這些人來講,幾乎是滅頂之災。

加上,大秦把自己在關中之地的政策,強行推往全國,更是讓這些憑藉經商而攫取財富的人遭到致命的打擊。

一方面是多餘的商品積攢在自己的作坊和田莊裡,另一方面多餘的生產力也無法正常的釋放出來。

這種狀況,讓原本就對大秦比較敵視的山東六國,對秦朝的制度就更加牴觸和仇視了。

所以,始皇帝死後,這種壓抑的情緒開始觸底反彈,迅速地掀起了反秦的浪潮。你砸人家的飯碗,人家當然要刨你的老根啊……

對此,趙郢心知肚明。

他有心做出一些適當的調整,但時機未到,他不敢說——

但今日,就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故而,他對大殿中衆人的反應雖然洞若觀火,但心中並不慌亂,畢竟,這一幕,已經在他心中模擬了無數次。

他樂呵呵地看着始皇帝,聲音自然地道。

“邊境榷場,與我大秦賈市不同,匈奴土地貧瘠,所有者,不過牛馬和皮毛,但此三者,皆是我大秦之所需——馬,可充實軍中,讓我大秦多出數萬騎兵;牛,則可以緩解我們民力不足的境況,幫助我們開墾出更多的土地,種出更多的糧食……”

聽到這裡,始皇帝就不由眼睛一亮,李斯和蒙毅也不由露出深思的神色。

這種說法,太有誘惑力了。

大秦耕戰立國啊。

開設榷場,就可以提高戰力,擴大農耕……

所以,這還是鼓勵經商嗎?

這分明是在爲我大秦謀福利啊!

趙郢見狀,知道自己的話,已經引起了三人的心思,心中越發淡定,思路也更加清晰起來。

“至於皮毛,除了可以革制盔甲盾牌之物,還可以爲我大秦將士製作禦寒之物……”

“若是果如殿下所言,此舉倒確實可行,只是匈奴人會同意嗎?”

蒙毅此言一出,李斯和始皇帝也都忍不住看了過去。

他們甚至都沒有發覺,自己此時早已經由可不可以開設榷場,變成了萬一人家匈奴人不同意設立榷場怎麼辦。

趙郢笑着道。

“他們爲什麼不同意呢——他們身處漠北酷寒之地,不要缺衣少食,不要說鹽鐵這種緊要物資,甚至就連做飯的器皿都極爲缺乏……”

說到這裡,趙郢呵呵地環視衆人。

“到時候,我們只需要付出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物品,就能換回我們繼續的牛馬匹毛等緊缺物品,何樂而不爲……”

不知不覺間,始皇帝的臉上就浮現出一絲笑容。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真怕自己這位極爲看重的孫子,異想天開,看重商賈之利,做出動搖國本的蠢事,現在來看,這孩子比自己想象還要清醒啊。

這是鼓勵經商嗎?

不!

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好吧,現在還沒有這個詞,但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

這孩子,這分明是打着經商的旗號,在發展鼓勵耕戰啊。

“善!吾孫之才,可治一國矣!”

始皇帝忍不住開懷大笑。

得孫如此,夫復何求!

李斯忍不住眼皮一動,下意識地掃了一眼淡然自若的皇長孫,又默默地垂下眼簾,蒙毅則笑着衝趙郢拱了拱手。

“皇長孫之才,非臣所能及……”

趙郢笑着拱了拱手。

“上卿謬讚了,我只不過是隨口一提,真若是想要推行,還需要依賴諸位公卿,運籌帷幄,仔細參詳……”

直到此時,一直爲趙郢捏了一把冷汗的黑,這才偷偷地鬆了一口氣,看向趙郢的眼神越發欣賞起來。跟隨在始皇帝身邊數十年,見過人才無數,無一人可及皇長孫。

實乃陛下之幸,大秦之幸啊!

有了共識,剩下的問題,也就簡單了。

趙郢當仁不讓地在大秦邊境的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看着趙郢畫出的位置,始皇帝、李斯和蒙毅等人,都不由讚歎連連。

“殿下眼光獨到,此地大善!”

李斯忍不住露出驚豔的神色。

這個皇長孫,年僅十六,治國理政的能力,竟然已經優秀至此,哪怕當年的長公子扶蘇,恐怕也不能及。難怪陛下,對此如此寵愛有加!

假以時日,必成大器啊。

趙郢畫出來的位置,處在匈奴、九原和上郡的交界之處。

此地,不僅毗鄰九原和上郡,而且遙望武威,遫濮,一旦開設榷場,馬上就會成爲一個極爲重要的物品集散之地。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大體的框架和意向,具體的內容,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沒人知道,設立榷場並不是趙郢的目的,他的目的是在大秦原本歷史的軌道上,再次用力地撬開一條裂縫。

竭盡全力地加固大秦這輛轟轟烈烈無法停止的戰車,並試圖勒緊它的繮繩。

他自然無法接受扶蘇的分封制度,但若是可能,他想像偉人說的那樣,儘量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對通商嚴防死守,不是歷史的潮流。

適當的放寬,適當的讓利,在這個時代,大秦要想長治久安,簡單粗暴地複製在關中的成功案例幾乎是不可能的,它必須適當地向天下之人讓利!

而通商,就是其中極爲重要的一環。

唯有如此,才能把這羣人儘量的綁在大秦的戰車之上,至於其他,哪怕是有什麼想法,也則需要徐徐圖之,決不能操之過急。

正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

……

因爲榷場的關係,趙郢終於名正言順地介入到了與匈奴人的談判中。

當然,他不需要奔赴漠北。

但可以光明正大地對談判提出自己的建議,而李斯和蒙毅對這位皇長孫的建議,也大多比較重視,倒是讓趙郢的計劃進行的更加順利起來。

當然,與匈奴的談判,對趙郢來講,只是一個小插曲。

他的主要任務,還是老老實實地當自己的打工仔,負責幫助始皇帝處理政務,分擔始皇帝的壓力,以及另外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務。

大秦帝國即將到來的第一次科舉考試。

身爲冠軍大將軍的皇長孫殿下趙郢,出任此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

與太尉繚、武成侯王翦這兩位德高望重的老爺子,共同出任本次武舉考試的主考官,與左相李斯、上卿蒙毅共同出任本次文舉考試的主考官。

此消息一出,天下爲之震動!

冠軍大將軍,皇長孫趙郢的名頭扶搖直上,徹底進入了所有人的視野。

如果說,原本大家還是震撼於他的無雙戰績的話,如今,則是他第一次以一種嶄新崛起的朝堂新秀的身份向天下人正式亮相。

不少有識之士,心裡明白,這是始皇帝在藉助這一次科舉,爲皇長孫蓄勢,一個屬於皇長孫的時代,即將到來。

無論是德高望重的太尉繚,戰功赫赫的武成侯王翦,又或者是權傾天下的左相李斯,亦或者是深受始皇帝信重的上卿蒙毅,單獨拿一個拉出來,都足以擔此重任。

但,這一次,所有人都只是這位皇長孫的陪襯。

所以,始皇陛下,這到底是想做什麼——

不少人,把目光偷偷望向了上郡。

長公子扶蘇!

這是不是一個即將召回長公子扶蘇的徵兆,那位宅心仁厚,仁而愛人的大秦長公子,難道真的要因爲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好兒子,而得以重回咸陽,接掌那個懸而未決的權柄。

趙郢的日子,重新被忙碌所充斥,他除了要協助始皇帝處理政務之外,還要認真地琢磨此次科舉考試的試題。

這次的試題,是個方向,也是朝廷向天下人釋放的一個極爲鮮明的信號,容不得他有半點的懈怠。

……

而就在趙郢忙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正處在漠北談判的酈食其,卻正如魚得水。

(本章完)

第465章 入咸陽!第112章 尉繚子來訪第190章 始皇帝:就問還有誰!第544章 黃雀在後與狐假虎威第115章 江山社稷司第59章 誤會更新延遲公告。第30章 十八叔,你要功勞不要第76章 推恩令第414章 黃石公:你以爲皇長孫在做慈善?第295章 殿下,有病您就得治第287章 實誠的周殷第17章 胡亥:這一波,我在十樓第199章 給始皇帝安排個黃昏戀第201章 調教項羽第176章 韓信的預判第135章 許負,你幫我看個相唄第228章 殺殺殺!第490章 皇太孫有喜!第53章 曲轅犁(PK中,求追讀)第117章 塵埃落定第251章 你是朕的孫子!第119章 劉亭長:縣令要設請老子第473章 赴死!第406章 趙郢:我當親往拜見第417章 始皇帝:你在教我做事?第369章 契機!第447章 釜底抽薪第61章 誰都別攔我,我要去讀書!第513章 大父,刀劍與詩書孰利?第375章 黃石老人:世上竟有如此厚臉皮之人第273章 始皇帝:演我?繼續演啊第332章 有新貴人出第529章 忠烈祠,凌煙閣第216章 熬鷹第342章 范增:吾從未見過如此寡廉鮮恥之人第534章 始皇帝:郢兒,天無二日啊第505章 始皇帝:誰敢管朕!第116章 韓信:我的機遇到了第382章 出事了!第92章 安排第176章 韓信的預判第159章 殷通:那我們就有機會了!第358章 立場第519章 病急亂投醫第48章 敬獻!第365章 這事真不怪我第345章 劉邦的“地雷戰”第308章 打工還債第540章 趙郢:豈能以今而論古!第480章 翕侯丘就卻:神明保佑第484章 請項將軍爲參乘,以壯聲威第428章 勉爲其難第241章 這孫子太讓人累心了第467章 始皇帝:此子,可用否今天有點頭疼,今晚沒更新了,休息一天,明第382章 出事了!第451章 皇長孫的另一面!第390章 野心如苗第505章 始皇帝:誰敢管朕!第344章 快給老子跑!第130章 嶄露頭角第115章 江山社稷司第93章 王翦的叮囑第210章 胡亥:你們清高,你們了不起第303章 王南有喜第35章 關於章節內容錯亂的說明第105章 小公子,大喜!第449章 趙郢:大父,要不把我阿翁再回扔上第146章 胡亥:我不應該在這裡第425章 趙郢:三叔,你們就是送上門來的馬第257章 船成!第532章 趙長生!第374章 意外收穫,咸陽來信第427章 當然是得找個託啊第364章 大秦必將二世而終!第413章 來信!第331章 爲善不終第209章 項羽,也是有尊嚴的第385章 各有算盤第214章 始皇帝:炫孫狂魔上線第360章 末路窮途第507章 沉香,沉香!第233章 立足第435章 朕的皇長孫回來了!(求保底月票!第256章 李左車:我來幹啥的?第416章 公審!第414章 黃石公:你以爲皇長孫在做慈善?第36章 水力大紡車第81章 上郡驚變(上)第543章 大秦西進運動第130章 嶄露頭角第183章 李斯:我要摘桃子第260章 劉邦:是時候展示一下我們的實力了第12章 跟始皇帝一起吃個飯第137章 胡亥:老子不是馬伕感冒又加重了。請假第151章 大父!石破天驚第432章 父與子,爺與孫!第258章 姝兒妹妹,你可願嫁給皇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