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四章 德維特兄弟的屍體

約翰.德.維特首相原本也有自己的衛隊,但他們在暴亂髮生之前,就已經被橙帶黨設法調走,對於橙帶黨來說,首相先生是毋庸置疑的兇手,他們甚至身先士卒,率領着人們衝進了市政廳,抓住了首相和他的弟弟,哪怕首相先生高呼着“審判我,審判我!”希望在法庭和監獄裡得到一絲生機,人們依然只是沉默地將他們拖出辦公室,拖到街道上,在一個小廣場上站住,首相一看到那裡,就不由得****和祈禱起來,這裡沒有法官,沒有陪審團,沒有劊子手,這可不是說,他們就能得到赦免了,事實恰恰相反,這意味着他們將會受到無比殘酷的拷掠與屠戮。

曾經有個君主說過,民衆猶如孩童,這不是輕蔑,而是一個浩劫,是的,民衆們在很多時候,都如同牛馬一般的溫順,土石一般的沉默,但他們在揭開平庸的表皮,露出下方的“惡”時,就連魔鬼也無法與之相比,約翰.德,維特以及兄弟之後的遭遇,作者甚至不忍訴諸筆端,就讓我們從荷蘭畫家簡.德.巴恩在《德維特兄弟的屍體》中所描繪的場景來一睹當時的血腥與恐怖吧。

在這幅背景陰沉的畫面上,就像是一座簡陋舞臺上的小空地上,豎立着一座由梯子改造而來的刑架,上面懸掛着兩具白色的軀體,不知內情的人第一眼看過去,還會以爲自己看到了兩隻被剃了毛,開了膛的羊羔,但再仔細一看,那垂在地上的,難道不是人的手臂麼,在垂下的雙臂之間,是血肉模糊的頭顱,與蓬亂的頭髮——首相先生面對觀衆,觀衆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眼睛被剜掉,他的耳朵和鼻子被割掉,嘴脣消失,露出空洞的一個黑洞——牙齒應該是在之前的毆打中掉落了,它大張着,彷彿還在發出最後一聲不甘的怒號與悲哀的祈求,但很顯然,就算沒有失去石頭,首相先生的呼喊依然不會被失去了理智的民衆聽到。

他的胸膛袒露着,有時候人們爲了顯示自己的真誠,會說,我要將我的心拿出來給你看,而首相先生做到了,他或許懦弱過,也或許有過野心,或是私慾,但他對荷蘭確實是忠誠的,雖然正是因爲這份忠誠,他終究將荷蘭帶向了毀滅與死亡——可他終究將自己的心拿出來給民衆看了,只是那些貪婪的人,不僅僅拿走了他的心,也拿走了他的肝臟與腸胃,所以在這裡,你只能看到首相先生空蕩的胸懷,就像是阿姆斯特丹令人絕望的國庫,彷彿他以此向他的人民償還了欠債。

在他的大腿上,有着一道深刻的切割痕跡,深可見骨,他身邊的兄弟也是如此,相當對稱,在這裡,畫家沒有過多的渲染這場悲劇,只是在後來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民衆們留下的,只是兩具白森森的骸骨,不,不是因爲他們的憤怒綿長到了這樣的地步,而是因爲一些人,出於商人的靈機一動,將兩兄弟的肉割下來,以十個銅幣一塊的價格,沿着一千多條河道一路叫賣過去了,而作爲買賣起家的荷蘭人,當然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他們蜂擁而上,將首相與他弟弟的尊貴身軀瓜分一空,如果不是議員們也覺得看不過去,以及維特家族的衛兵終於趕到了廣場,維特兄弟只怕連一片指甲也不會留下,而幾百年後,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約翰.德.維特首相的手指被陳列在一座教堂裡。

現在,讓我們回溯時光,回到那個混亂的夜晚,黎明終有到來的時刻,在親人們悲傷的哭泣,與政敵的微笑中,德維特兄弟的統治到了盡頭,對新的大議長與首相先生的位置的新一輪爭奪再次開始,除了法國之外,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對這樣的變化目瞪口呆——難道這些人都沒看到法國人的十二萬大軍就陣列在佛蘭德爾的北線嗎?

————

“我說過,這就是自由。他們儘可以自由地去屠戮無辜之人,或是自由地將他們的國家送上窮途末路。”路易將密探送來的信件轉手交給菲利普,菲利普躬身接過,一旁的科隆納公爵走上前,爲國王繫上佩劍,現在,這位年少的公爵,受國王寵信的程度只在王弟菲利普之下,人們經常在國王的身邊看見他,無論是接見大臣,還是處理公務,國王都不會對他避諱,最令人嫉妒的是,國王在這樣重要的時刻——在他的軍隊前,向荷蘭宣戰的這一刻,依然將科隆納公爵帶在身邊。

科隆納公爵今年十一歲了,距離成人也不遠了,人們都知道,他是國王的私生子,出生的時間甚至早於王太子路易,雖然國王沒辦法讓他繼承自己的位置,但他一出生就是科隆納公爵,雖然沒有領地,也實在沒什麼可抱怨的——據菲利普所知,法國宮廷裡的人們都在猜測,國王是否會在擁有領地的貴族中爲他選一個妻子,就像是盧森堡公爵那樣,從自己妻子手中獲得一塊領地,是當時的貴人們常用的辦法,只有菲利普略微從國王的隻字片語中知道,國王有意讓科隆納公爵與托斯卡納大公的女兒結婚,那位公主的父親正是加斯東.奧爾良,她的母親則是洛林公爵的妹妹,也就是加斯東臨終前陪伴在他身邊的那位夫人。

這位夫人當然不會對路易抱有多大的好感,而且那位小公主在67年出生,現在也不過三歲,說起婚事來爲時尚早,但奧爾良體系原本就有對那不勒斯的繼承權,而作爲托斯卡納大公,美第奇已經統治托斯卡納地區一百年,如果有他們的支持,科隆納公爵就能有更多的籌碼來繼承和獲得那不勒斯地區——至於那位瑪格麗特.奧爾良公主,路易只能希望她擁有一個聰明人應有的理智,那不勒斯王后已經是個很好的頭銜了,哈布斯堡家族不會接受一個商人的後裔,而其他的國家暫時並未出現上佳的人選,她總不見得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充入奧斯曼土耳其的後宮吧。

不過這些都是對荷蘭的戰爭結束之後的事情了,路易已經嚐到了戰爭帶來的甜蜜——在龐大的武力威懾下,身份、血統或是爵位,又或是如同跗骨之蛆的羅馬教會,擺在桌面上或是隱藏在陰影中的敵人,都不值一提……路易放下手,正好按在科隆納公爵的肩膀上,路易現在的身高已經超過了五法尺五寸,約六英尺,肩寬腿長,是個相當偉岸的美男子,科隆納公爵今年十歲,但也已經有四法尺左右了,他繼承了來自於父親與母親的優點,生得眉目秀美,皮膚白皙,在天賦上,無論是表世界還是裡世界都是同齡人的佼佼者,有時候甚至成人也無法與其相比。可以說,除了在出身方面有些瑕疵,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挑剔的地方。

菲利普在一旁捧着國王的帽子,心想他的兄長爲了這個孩子殫精竭慮也不是毫無緣由的,也許正是因爲心懷歉疚,小盧西得到的愛甚至要比小路易更多些,而路易對小盧西的愛,也同樣在小盧西身上得到了回饋——科隆納公爵對國王的濡慕之情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雖然他的出生伴隨着陰謀與算計,路易卻從未在他的生命中缺席過,就連無法獲得正式的承認,不能稱路易爲父親,在科隆納公爵這裡都變成了甜蜜中小小苦澀,不但不會奪去他對父親的愛,反而顯得他們之間的感情更加醇厚深沉了。

“菲利普?”國王在那裡站了好一會兒了,也不見菲利普將帽子捧過來,不由得好奇地問了一句,菲利普這才反應過來,連忙端着帽子走上前去。

路易一邊微微低頭,讓菲利普給自己戴上帽子,一邊打趣說,如果奧爾良公爵再這麼不稱職,他就要剝奪他服侍自己更衣的權利,將這份工作交給科隆納公爵了,而菲利普則半真半假地呸了一聲,“那他肯定還得要個凳子。”

“孩子長大的額速度可是很快的。”國王感嘆地說,他的視線短暫地與奧爾良公爵碰觸在了一起,兩人一同莞爾,很顯然,他們也都想起了他們小時候的模樣,穿着小裙子依偎在母親的身邊,沒想到他們終有一日會並肩在戰場上奔馳戰鬥。

但接下來的儀式,不單菲利普,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伴隨或是跟隨國王,因爲沒人能夠奪去太陽王的光芒,哪怕只有一絲。

御帳矗立在一座丘陵上,在丘陵下的平原上,是國王的軍隊,這些強壯而又戰意十足的小夥子,按照軍團與軍種的區分,身着統一的制服,制服上的鈕釦,肩膀上的肩章,還有火槍上的刺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路易騎着一匹高大的白色駿馬,將斗篷半搭在身後,徐徐走過他們的眼前,慢慢地,馬兒的步伐越來越快,越來越快,一身皇室藍色的國王就這樣在森嚴的陣列裡奔跑了起來,一邊奔跑,他一邊高呼:“法蘭西萬歲!”

“法蘭西萬歲!”士兵們立即跟着一同呼喊道,他們起初還有一些拘謹,但國王已經摘下了帽子,“更大聲些!”他喊道:“讓我們的敵人也能聽到,好小夥子們,更大聲些!”

士兵們的呼喊聲由此一聲高過一聲,他們一邊呼喊着法蘭西萬歲,也在呼喚着國王萬歲,路易十四萬歲,雖然有些混亂,但就像是拍擊在岩石的波濤,反而更令人心血澎湃,國王的馬速已經快到了一個令人擔心的地步,彷彿一道白色的閃電,在灰色、皇室藍色與靛青色的密林間往返穿梭,每一次掠過都會帶來更爲巨大的訇然迴響,御帳前的將領和大臣已經緊張地站了起來,但他們誰都不敢阻止,哪怕只是跟上去……他們都要擔心被士兵們的巨濤吞沒。

國王則如同被他們承托起來的白色帆船,時而隱沒,時而出現,而那些呼喊聲則如同勝利的前奏,一次次地將國王送上峰頂浪尖。

彷彿又是在一瞬間,轟隆聲由遠及近,國王的白馬在他們眼前縱躍上丘陵,國王停在御帳前,他轉向軍隊,舉起雙手,丘陵下的轟鳴聲曳然而止——甚至會讓人以爲自己突然聾了——但這只是因爲士兵們看到了他們的國王。

科隆納公爵的眼角發紅,胸膛起伏,這就是他的父親!他的國王!他幾乎就要高喊出聲,只能憑藉着最後一絲理智死死地控制住了自己。

奧爾良公爵的心中卻掠過了一絲慶幸,慶幸自己沒有在兄長受傷的時候,在母親和主教先生的勸說下接過攝政國王的權柄,不然他哪怕可以保住性命,也永遠不可能與自己的兄長站在一起,共享他的榮光,親眼目睹此刻宏大而又輝煌的景象。

路易則在上萬人的注視下,向着北方伸出手臂:“阿姆斯特丹,諸位,”他的聲音在丘陵上回蕩着:“出發,往阿姆斯特丹!”

——————

“阿姆斯特丹完了。”查理二世說:“荷蘭完了。”

距離他足足有十步遠的地方,坐着形容狼狽的威廉三世,這個年輕人聽了查理二世的話,就算再有城府,也不免露出了憤懣的神色,“荷蘭不會完的,”他說:“不要低估荷蘭的人民,爲了得到自由,他們奮戰了八十年,現在他們依然可以繼續與任何一個敵人戰鬥,英國,法國……西班牙,任何一個敢於統治他們的人都會如坐鍼氈。”

“就像你?”查理二世詼諧地反問道。

“我不想統治任何人,”威廉三世說:“我只願意領導他們,服務他們,而不是掌握着權柄,爲自己謀私利。”

“都一樣,”查理二世寬容地說:“都一樣,孩子,對於民衆來說,並沒有太大區別,因爲他們的眼睛從來就只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耳朵也只聽到自己想要聽到的,他們幾乎都沒接受過教育,只懂得隨波逐流——你大概還不知道,我也是剛知道,威廉,荷蘭的首相,那位約翰.德.維特先生,幾天前的晚上,被一羣暴民拖出市政廳,在一個小廣場上,和他的兄弟一起,被割得活像是一條去了鱗片的魚。”

他平靜地說完,就看到威廉三世昏厥了過去,雖然威廉三世與那位首相先生是仇敵,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威廉三世之所以還能夠保持冷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因爲荷蘭還有約翰.德.維特,那位首相先生雖然對奧蘭治的後人始終保持着警惕與忌憚,但他也和威廉三世那樣,忠誠於荷蘭共和國,只要有他,荷蘭的局勢就不會糜爛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您不該告訴他,”查理二世身後的巫師淡淡地說:“之後他一定會想方設法地逃走。”

“別這樣,”查理二世說:“我相信你們。”他又看了一眼威廉三世:“而且我不說,他一樣會不斷地想要逃走,這樣也許會讓他安分一點……”他看了一眼巫師的臉色:“也許。”他補充道。

“要加錢。”巫師說。

第一百零七章 裡世界的面紗(2)一百七十章 佛蘭德爾攻略第五百三十九章  白色與紅色(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國王的再一次御駕親征(9)第一百二十章 頭生子與王后(4)第五百零六章  上帝的旨意(上)第兩百一十九章 荷蘭的黑巫師們第兩百六十八章 法蘭西的教育工程第三十二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愚蠢嗎?不!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八十九章 聖但尼(11)第兩百八十章 裡世界的戰爭(3)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郡主的修羅場第三百四十一章 怎樣說服一個頑固的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雙灣海戰(5)第三百章 腓特烈與大郡主(2)第兩百三十二章 陸地上與海上的戰爭(7)第三百五十一章 熱鬧滾滾的叛亂活動(8)第四百二十七章   魔鬼的末日(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大利之王第兩百二十四章 德維特兄弟的屍體第五百二十二章 巴勒莫(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瓦羅的真正用途與國王的實驗結果第兩百四十一章 必須的決斷第四百八十一章  法國王太子的固執(上)第兩百零九章 亨利埃塔的勸說與查理二世的決定(5)第三十九章 魔藥大師第三百七十八章 國王的巡遊(7)第五百五十六章  威廉三世向我們告別(上)第五十五章 怪物以拉略第五百六十四章  利奧波德一世向我們告別(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霍夫堡(6)第四百零七章 木匠約瑟(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國王與兩位血族親王的談話(下)第八十一章 國王的想法(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熱鬧滾滾的叛亂活動(6)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年後(2)第四百六十五章 巴塞羅那伯爵(下)第兩百六十九章 波蘭國王路易一世!(3)第三百八十四章在餘波中沉醉第一百零八章 裡世界的面紗(3)第十五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風花雪月的凡爾賽第兩百七十五章 蒸汽鐵甲船第三百九十九章 布盧瓦皇家醫學院的特殊研究項目第四百一十七章 托萊多的暗流第五百四十一章 五年後(上)第五百五十章 別了,蒙特斯潘夫人(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博斯的最後一夜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國國王向我們告別(中)第十五章第三百零四章 國王的再一次御駕親征第四百二十九章 回報(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五年後(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孩子們的第一場婚禮(4)第兩百九十七章 一場滑稽戲(3)第六十三章 巫師維薩里的過去與巫師界的一角(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郡主堡第四百九十四章  法國人與西班牙人(2)第兩百七十八章 裡世界的戰爭第五十三章 兩個叛逆的戰爭第五百一十六章  意大利之王(5)第五百零五章  聖地亞哥騎士團的大首領三歲半(下)第兩百二十一章 風雨欲來的荷蘭第九十四章 國王來到敦刻爾克(中)第兩百五十二章 瓜分荷蘭第十五章第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法國人與西班牙人(3)第兩百三十六章 阿姆斯特丹!(3)第九十二章 國王給予的權力第兩百九十四章 奧比涅夫人與裡世界與羅馬教會的關係(4)第三百六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小歐根第三百四十三章 熱熱鬧鬧的叛亂活動第兩百七十一章 國王的親子時間(2)第四百五十二章  卡爾薩瓦之戰(下)第三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來自於米萊狄的提點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十年後的約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五百年後人們所看到的番外四——太陽王八十歲誕辰的盛大慶典(續)第四百五十四章 阿多尼斯之路(上)三百七十六章 國王的巡遊(5)第一百六十一章 孔蒂親王與利奧波德一世第一百六十四章 霍夫堡(2)第九十二章 國王給予的權力第一百七十一章 法蘭西的巫師第一百五十章 黑死病第五百七十九章 路易十四向我們告別(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這就是我們的國王!?(中)第一百六十章 倫敦的黑死病(3)第兩百六十九章 波蘭國王路易一世!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上與陸地上的戰爭(2)第四十七章 主教與達達尼昂先生的談話第五章 兩個亨利埃特第三十八章 國王第二次離開巴黎第二十六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雙灣海戰(完)第三百八十四章在餘波中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