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地圖(2)

張越走到二樓,找到堪輿室,然後推開門,點燃門口的連枝燈,燈光很快就照亮了整個房間。

堪輿室不大,估摸着也就四五十平方,兩側牆壁上,懸掛着兩幅巨型帛布地圖。

一副是關中堪輿圖,一副是居延堪輿圖。

張越走到關中堪輿圖前,凝視着這副西元前的地圖,嘴裡嘖嘖稱奇:“真是不可思議!兩千多年前的古代,地圖測繪技術居然發展到如此程度了!”

在這副地圖上,張越看到了無數線條和符號。

有粗細不等的線條,蜿蜒流轉,看上去應該是河流。

有延綿起伏的線條縱橫南北,貫穿東西,這大約是山脈?

一個個紅黑線框,密佈於地圖各地。

線框旁邊,有着文字註解,以某某軍、某某校尉、某某都尉名之。

看樣子應該就是漢軍在關中的佈防點了。

更誇張的是,在這副地圖上,張越還看到了許多鄉亭的名字。

一個又一個鄉亭,就像一張蜘蛛網,將整個關中的基層,聯繫成一體。

每一個看到這張圖的人,都應當明白,在漢室,皇權是下到村亭的!

轉身看向對面的居延堪輿圖。

在這裡,他見到了一個個障塞,星羅密佈的沿着浚稽山以南一字排開,遠方還有一個代表着要塞的符號,矗立於大漠之中。

那是範夫人城,現在大漢帝國的最北端。

它就像一顆釘子,死死的嵌入了匈奴人的腹心,釘在了漠北的關鍵地區。

這座要塞,可能在史書上的名聲不彰,遠沒有輪臺城的名字那麼響亮。

但在此時的漢室,這座要塞卻遠比輪臺城的名字更加響亮,就連關中的三歲小孩也都聽說過這個要塞。

因爲,這座要塞有一個傳奇般的故事。

十餘年前,漢軍有一個姓範的都尉奉命出擊匈奴,他率軍打到了漠北,在黃沙與綠洲之間,建起了這座城市。

城市建成後不久,這位都尉不幸染病去世,一時間城中人心惶惶,加上漠北的嚴冬即將來臨,許多人都想撤回長城,去溫暖的南方越冬。

關鍵時刻,都尉的夫人,身穿孝衣站了出來。

她召集全軍將校和士兵,對他們說:“此城先夫爲陛下所建,輕易棄之,先夫於九泉之下,如何瞑目?願守此城,以待來年……”

於是,這位都尉夫人,帶着兩千多漢軍士卒,在這座城市,忍受了整整一個冬天的嚴寒。

又在春季,抵禦了匈奴人數次亡命攻擊。

直到夏天,有漢軍遠征至此,愕然發現,在這個匈奴的腹心之地,竟然有一座飄揚着黑龍旗的帝國城市。

居延都尉以聞,上奏朝堂,天子聞之大喜,封都尉夫人爲君,將此要塞命名爲範夫人城。

從此大漢軍隊,就有了一座在匈奴咽喉的要塞。

十餘年來,漢匈圍繞此城,爆發了數次戰爭。

有時候,匈奴人會奪取此城,但漢軍旋即就會組織反攻。

雙方你來我往,鮮血灑滿了大漠。

凝視着這副居延地圖,張越握緊了拳頭,在心裡說道:“總有一天,我將提兵百萬,滅亡匈奴!”

匈奴,不僅僅是大漢的敵人。

更是限制了漢民族擴張的最大的一個障礙。

掃清了這個障礙,漢軍至少可以並有西域,統治和主宰整個東北亞地區,並建立起諸夏文明圈。

甚至說不定,可以繼續西進,去與貴霜的大和尚們交流一下,到底是佛祖厲害,還是泰一神主宰一切?

說不定,還可以去印度洋洗洗軍靴!

是故,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匈奴都必須死!

這樣想着,張越就走到堪輿室的案几前,坐了下來。

案几上,堆滿了大量的竹簡。

張越拿起來,看了看,基本都是兵書和法家經典。

至於一些重要的資料和檔案,張安世應該早就拿走了。

但……

“好東西啊……”張越愛不釋手的撫摸着這些竹簡,這些可都是張安世看過和註解過的書簡。

太學生們的書就已經能結出拇指大小的玉果。

當朝尚書令,法家巨頭張湯的愛子,跟着當今天子二十餘年的漢家巨頭張安世的書簡,又該結出怎樣的玉果?

怎麼着,也比太學生們強吧?

拿着這些書簡,看了一遍。

張越笑的更開心了。

“張安世也有大志!”張越放下書簡,輕聲說道。

這些書簡之中,張安世做了無數註解和筆錄。

字裡行間,透露了無數信息。

雖然沒有明說,但,張安世是一個鷹派,一個主張對匈奴要除惡務盡的戰爭販子,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

這說明什麼?

“張安世特地在這裡留下這些書簡,無非就是想告訴我……”張越輕笑着道:“我與他是同志……”

換而言之,這些書簡,是張安世特地留下來,給張越看到的。

他的目的,也很簡單。

建立同盟!

這個同盟,張越自然很有興趣加入。

至少,在對付匈奴人,滅亡匈奴帝國這個事情上,他與張安世的意見完全一致,目標完全相同。

志同道合,所以是同志。

而作爲一個來自後世的公務員,接受過系統教育和培養的統治階級。

張越立刻就想起了偉人的教誨: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

所謂政治,不就是這樣的嗎?

黨同伐異!

“或許我也該嘗試,建立起一個統一戰線,一個緊緊圍繞在長孫身邊,以扶保長孫爲己任的統一戰線……”張越託着腮幫子想了起來。

“若我打算這樣做,那麼……這地圖的事情,就是一個很好的楔子……”張越站起身來:“或許我應當藉助這個機會,以‘共同繪製天下地圖’爲幌子,將所有可能的和潛在的‘朋友’都拉進來……”

“張安世就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

想到這裡,張越就笑了起來。

所謂政治團體,首先,就必須有共同利益連接。

至少也得有一個共同理念作爲聯繫。

不然,那就是雞同鴨講。

繪製地圖,敬獻天子,大家一起排排坐,赤果果,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至少,在這個過程中,張越能知道,誰可以做朋友,而誰又不可以當同志。

換言之,這是一次分辨誰是自己人,誰是潛在敵人的遊戲。

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八百零一節 不忘鬱夷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六百五十六節 共識(2)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見第五十二章 土豪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四百一十節 崩壞的世界(1)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覺悟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三百九十二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六百八十九節 喝熱水運動(2)第兩百零八節 學潮 (2)第三百零二節 煽風點火(1)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六百三十節 烏孫來使(2)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兩百二十八節 大棒(3)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五百五十五節 封侯非我意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三百七十九節 佈局樓蘭(2)第四百三十八節 千萬別給朕面子【新春快樂】第七百五十五節 官商(1)第三百三十六節 兩小無猜第五百七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三百一十五節 ‘正義’無敵?(1)第一百二十九章 餘波 【求首訂】第七百九十五節 節操喪失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七百九十六節第八十一章 面聖(2)第五百九十四節 火龍燒倉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三百二十節 影響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六百九十六節 繁榮第五百七十四節 搶婿第四百三十七節 奈何張越有高達 【除夕快樂】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兩百二十八節 大棒(3)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八百五十一節 呦呦鹿鳴(2)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四百九十四節 各方的反應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四百五十六節 心軟的天子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2)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三百八十二節 劉進的感激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八百三十四節 馬仔(2)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六百九十六節 繁榮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七十七章 醞釀反擊第七百一十二節 全民大練兵(2)第六百八十節 普世價值(2)第六百二十八節 匈奴的陰謀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