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在大秦當老師的日子【1】

“坐!”

一揮手,嬴高登上臺階,頓時身影出現在了衆人眼中:“諸位能夠來到三川郡,參與到這一件事之中,都是緣分。”

“齊有稷下學宮,孔聖亦有七十二賢士,三千弟子,然而,我巍巍大秦卻無一學術興盛之地。”

“故,嬴高奏請父王,於洛陽開十萬畝荒土,建立一所學校,培養人才,興盛一方。”

“今日我等能夠共事,嬴高很榮幸!”

對於這些人,嬴高很是感激,除了大秦朝廷派遣來的人以外,嬴高確實感動了,畢竟他只是一個八歲的孩子。

處在一個讓人不放心的年紀。

……

“彩!”

“彩!”

“彩,彩,彩……”

當嬴高一番話出口,整個學社之中爆發出了巨大的喝彩,驟然之間,便將氣氛提升。

嬴高目光炯炯,一直在看場中的衆人,安靜的等着,一直等到歡呼喝彩聲沉寂,方纔轉身用筆寫下了一行字。

手中的木劍落在鐵板之上,嬴高目光如炬,在這一刻爆發出無上神采,此舉是劃時代的改變。

嬴高心裡清楚,學校一出,不僅影響大秦,更能夠影響華夏千秋萬載,一念至此,不由得生出一絲豪氣。

“在座的諸位,皆乃識字之輩,對於大篆也極爲了解,只不過,想必爾等對於授課,也是一無所知。”

“所以,高在此舉行這一次培訓,就是讓爾等知道,如何去做一個師者。”

木劍在鐵板上點了點,嬴高肅然,道:“今日,嬴高送給即將成爲講師,成爲夫子的諸位一句話。”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我們的目的是,在秦法之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子進行培養,使之能夠成爲一時俊傑。”

聞言,衆人紛紛將嬴高的話,進行簡單的記載,特別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讓衆人受益匪淺。

他們對於夫子這一職業,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瞭解,一時間,衆人心下激動萬分。

……

說到這裡,嬴高看着激動的衆人,道:“爾等有不解之處,可以站起來向我提問,嬴高自會一一解答。”

“諾。”

點頭答應一聲,公輸仇站起身來,對着嬴高一拱手,道:“大人,學校之中授課,是彼此招收學子,還是……”

聞言,嬴高輕笑一聲:“公輸先生問得好,我可以明確告訴爾等,有道是:學而優則仕。”

“格物,醫科,農科,法科,都可以自行招收學生子,但是,國學一科的學子,必須兼修農科與法科。”

“同樣的,格物,醫科,農科,法科四科學子,必須兼修國學。”

……

“大人,學子入學之後,多久算結業?”一箇中年人站起來,對着嬴高,道。

“以三年爲期,每一年都會進行考覈,三年之後,進行考覈,成績通過者,將會有學校頒發證書。”

“成績不合格者,留級復學!”

“學校畢業學子,可以通過大秦朝廷的選拔,進入朝廷,步入仕途。”

……

“大人,對於招收的對象,有何界定?”馬興目光幽深,他心裡清楚,這纔是這一次學校建立的麻煩之一。

“呼……”

長出一口氣,嬴高撇了一眼馬興,他心裡清楚,這便是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要不然,就算是建立學校,也只不過是給世家大族貴族培養人才。

嬴高之所以推出學校,就是要不斷出手,打破這一階層,從而放大士這個階層,讓大秦光芒萬丈。

士,不同於士大夫。

而春秋戰國,便是士這一階層活躍的最耀眼的時代。

心中念頭閃爍,犀利的目光掠過衆人,嬴高一字一頓,道:“先行招收識秦篆的學子,但是嬴高相信,十年之後,三川郡之中必然是通過考覈者,才能入。”

“等到我們的講師數量達到一定的數量,便會建立蒙學,郡學,從小開始培養……”

……

嬴高雖然只是說了寥寥幾句,但是話語之中透露而出的驚天志向,讓衆人震驚,一時間,愣怔了。

“大人,對於所有講師如何安置?”

撇了一眼詢問之人,嬴高,道:“只要是講師,一旦入秦,由官府提供一座三進府邸。”

“同時每一位講師位置不同,俸祿不同,但是,絕對不會是低於大秦正常俸祿的標準,這一點,諸位可以放心。”

……

有道是千金買馬骨,嬴高必須要豐厚的待遇來吸引人,要不然,學校發展太慢,將會影響他的佈局。

而且,嬴高不缺錢。

畢竟劍南商會的收入,秦王政可以收入囊中,甚至於景瑜都可以安然無事的收入囊中,但是嬴高不可以。

所以說,對於花錢一事,嬴高根本不在意,只要大秦強盛,錢財沒有還可以再賺,畢竟秦王政也不會餓了自己。

“大人,齊國學宮叫做稷下學宮,我們的學校,叫做什麼名字?”突然,一個年輕人站起來,道。

聞言,嬴高微微一愣,一直以來,他都在忙碌,卻將這件正事給忘了。

心念電閃,在這之前,嬴高本來是打算讓秦王政取名的,畢竟巴結大佬,就應該這樣毫無痕跡。

對於名傳千古的事情,沒有人不在乎,特別是像秦王政這樣的帝王。

只是問題已經到這一步,嬴高若是不回答,反而不好。

一念至此,嬴高微微一笑,道:“就叫三川大學。”

這一刻,嬴高也是有些無奈,這個名字太爛了,只是他是一個起名廢,本來他打算將學校建在咸陽。

甚至於,連名字都想好了。

只是事不由人,在洛陽之中,嬴高的選擇不多,不是以洛陽命名,就是以三川郡這個名字命名。

第87章 新鮮出爐的三川郡守第295章 政治上的成長!第726章他行事,皆爲利益!第261章 人間屠夫公子高【第一更】無題第 697章 范增手段之凌厲!第659章 祖先之地,豈能遺失。(第二更)第227章 備車,前往關外大營幕府——!(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1】第41章 臣作《呂氏春秋》,是爲了讓秦法成爲天下範本。第422章 范增的建議【第三更】第654章 看來本將還是心慈手軟了!(第一更)第388章大秦秦學教材的編寫準則!(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第135章 大秦正在一點一滴的改變!第303章 我們蒙氏歷來只忠誠於秦王!第157章 萬事俱備,嬴高劍指河套!第337章 本將打算讓羌人認祖歸宗!(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第758章 臣,請王上三思!第107章國與家,大家與小家!第731章赴湯蹈刃,死不旋踵——!第945章 兒臣請父王,修改金布律!第1005章鹿盧劍,秦王佩劍。第1080章這是一種希望。第177章 河套屬秦,終章。第281章老夫親自出馬!第7章 與王離的初識【求收藏,求推薦】第495章生爲男兒,自當沙場橫行!(第三更求推薦,求月票,求訂閱)第42章 和稀泥的公子高!【求收藏,求推薦】第385章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第一更)第6章 你我沒有師徒緣分【求收藏,求推薦】第412章 越寵愛越要本分!第1100章 臣道的極致,也是危險的頂點。(第二更)第249章 王翦用兵,李牧的冷漠。第867章 嬴高的告誡與諸將的訴求。(第三更)第839章 三道‘殺’字,代表着大秦將士的憤怒!(第三更)第817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第1027章 這是孤對你的期望!第505章 既然如此,嬴將的選擇是?!(第二更)第79章 大秦公子連屁都不是!第1037章區區韓國,根本擋不住十萬蟒雀軍。第772章輕描淡寫的背刺諸位公子一刀!第757章若趙王一意孤行,那便滅趙!第375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977章 韓王的失落,張良一剎那的激動!第858章 嬴字王旗下的炮灰軍團第644章 封賞之法,尉繚之言(第三更)第962章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第563章 烏孫只是一步閒棋!(第三更)第207章 誰不想,乘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求推薦,求收藏)第331章以嬴姓族人,經略青涼!(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第846章 諸王之謀,蒙毅求教!第1013章 伐秦第一積極分子與大秦第一‘戰神’。(第三更)第662章 七日之後,嬴將請大月氏王慷慨赴死!(第二更)第1072章這一次儲君西行,乃是寡人的意思!第915章 在盡忠的同時知曉做事的邊界。第499章 坐鎮西北四郡,手握四十萬精銳的大秦儲王。第726章他行事,皆爲利益!第248章 虛虛實實,都是爲了勝利!第995章當年的齊墨做不到,今日他黃石公也做不到。第985章春秋戰國五六百年,你何時看見過真正的相安無事?第912章農家不是農家的農家,而是大秦的農家。第489章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第一更)第618章在自然力量面前,個人力量太過於脆弱。(第二更)第670章 全盤接受,只求大秦儲王立即退兵!第816章 王離第1131章大秦儲君極度怕死!第298章 本公子的府邸有點小了!第446章 以帶罪之身,掌三軍主帥!第670章 全盤接受,只求大秦儲王立即退兵!第126章 你可知道他欠了劍南商會多少錢?第433章 大學之中遇扶蘇!第852章 光是大秦軍容,便嚇傻了滇王等人。第1095章 各種消息都佐證,趙國已經病入膏肓。第1118章 安陽之戰9第391章 竊取天下文運,爲大秦強續五百載!第551章 設武威郡,治所姑臧!(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409章大秦朝廷官吏再一次洗牌!第627章用一句話來說,那便是讓消息飛一會兒!(第二更)第952章 在我大秦,一王鎮壓天下,你當有此心!第775章 宴會之上,好一副兄友弟恭之象!第1102章 不舉事尚能存趙,舉事趙國必滅。(第四更)第100章 斷絕師徒關係,許封侯之言。第428章 騎兵三寶與水泥第532章 雖然是一個人,卻與神無異!(第二更)第550章 大纛傳令:萬勝軍出擊,蟒雀軍萬歲軍合圍。(第二更求訂閱)第380章 磨劍二十載,一招出世天下驚!第156章 本公子要河套之內,皆爲秦土。第1064章 控制輿論以及救治災情!第73章 生而知之的奇才(求推薦,求收藏)第1801章 我從盛世而來,自是知曉盛世模樣。第515章 當商議成了生意!(第二更)第1014章 老屍埕的天真之言!第644章 封賞之法,尉繚之言(第三更)第7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757章若趙王一意孤行,那便滅趙!第139章 一場血雨腥風籠罩在大秦上空。第260章 大將軍,救命啊!(第三更)第10章 王翦之問,嬴高之答【求收藏,求推薦】第600章 臣以爲武安君此舉並無不妥!(第一更)第706章 歷來合縱長都下場悽慘!第229章 李牧之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