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敢問父王,文信侯比之商君武安君又如何?【求收藏,求推薦】

聞言,嬴高在心裡默默盤算秦王政此話的用意何在。他不是真正的八歲,自然清楚如秦王政這般人物,一言有千意。

若是不能理解清楚,必然落得不好的印象,這對於嬴高的謀劃,將會有不小的影響。

“父王,兒臣以爲文信侯就像是一顆參天大樹,具有穩定朝廷的作用,而父王初加冠,不宜有太大的動作。”

“不如父王派人向文信侯傳話:若是文信侯收回《呂氏春秋》,文信侯還是文信侯,丞相還是丞相!”

……

“若是文信侯不收回怎麼辦?”這一刻,都沒有輪到秦王政問,王賁下意識就問了出來。

隨着王賁出口,大廳之中衆人的目光紛紛望向了嬴高,一剎那間,大廳之中氣氛由剛纔的輕鬆,變得緊張。

畢竟,這句話問的是文信侯與秦王政對立,應該如何去處理文信侯。

放眼大秦,甚至於放眼整個中原,文信侯呂不韋與秦王政都是兩大巨人,任何一個都有剁一跺腳,中原大地抖三抖的赫赫威勢。

察覺到彙集過來的目光,嬴高臉色在驀然之間徒的一變,整個人身上爆發出凌厲的殺機,道。

“若是文信侯非要與父王作對,想要推行《呂氏春秋》,那便殺無赦——!”

“兒臣願化身利劍,殺盡天下任何與父王爲難的人!”

聞言,秦王政目光犀利如劍,深深的看了一眼嬴高:“你可知道,文信侯是何人,那在大秦數十載,根深蒂固,威望如日中天……”

這一刻,嬴高能夠察覺到秦王政心中的不確定,以及那種面對強敵的忐忑。

這不是說秦王政不夠強大,而是揹負着偌大的國家,以及文信侯呂不韋以往的陰影,讓他變得瞻前顧後。

“哎!”

心中嘆息一聲,嬴高不想讓他的父親,他的偶像在他的面前露出軟弱的一面,隨及直視着秦王政,道。

“兒臣自是知道文信侯,其在大秦爲相二十年,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幾乎沒有人可以比擬。”

“但是,兒臣敢問父王,今日之文信侯,比之惠文王之時的商君,昭襄王之時的武安君如何?”

“轟……”

嬴高一番話,如晴天霹靂,就像是平地一生驚雷,讓秦王政頭頂之上的烏雲轟然碎裂,露出了一道空隙,陽光燦爛。

畢竟在當時,商君變法大成,帶領大軍收復河西失地,雪大秦百年恥辱,讓大秦從一西域蠻邦,成爲了中原大國。

而且結束了天下卑秦的時代,一手開啓了天下畏秦的時代。

可以說,商鞅不論文治武功,都是獨一份的。在當時,只要商君登上大秦公位,必然是從者如雲。

而武安君白起,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其轟動一時的戰績,讓世人交口稱讚。

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坑殺四十萬趙軍。

白起擔任秦軍主將三十多年,攻城七十餘座,爲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爲武安君。

可以說,不管是功績還是戰績,文信侯呂不韋都遠遠不如。

在場的每一個簡單之輩,都清楚商君變法訓練新軍,以至於商鞅在秦軍之中地位不低,聲望赫赫。

而武安君白起,作爲大秦戰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在秦軍之中地位不下於當時的昭襄王。

呂不韋雖然也有戰功,但相比於商鞅與白起,他在軍中的根基太淺。

他們都清楚嬴高的意思,既然惠文王能夠不畏懼商鞅赫赫威勢,一出手便是車裂,昭襄王不懼白起軍中威嚴,賜劍自殺。

如今的秦王政,對於呂不韋的要求,根本不算苛刻。

“還算回答的不錯!”

良久之後,秦王政恢復正常,他略帶驚奇的看了一眼嬴高,道:“高,你有何事,可以對父王說,只要父王能夠應允,都可以答應你!”

聞言,嬴高心知機會只有這一次,若是錯過,不知道何時纔能有這樣的天賜良機。

心中念頭閃爍,嬴高沉默了一會兒,對着秦王政,道:“稟父王,兒臣本想從軍,在戰場上廝殺,建功立業。”

“但是兒臣只有八歲,恐怕也上不了戰場,所以,兒臣想爲吏,爲父王的江山,與我大秦的天下出一份力。”

這一刻,嬴高目光之中滿是激動,因爲只有成爲了秦吏,他纔算是在這個時代。踏出了堅實的一步。

聞言,秦王政沉默了一會兒,對着嬴高,道:“以你的才學,爲官一任也不是不可以。”

“大秦雖有十二歲的上卿,但是你是本王的兒子,大秦的公子,必須一步一步來。”

“沒有功勞,沒有戰功,就沒有爵位,得不到升遷。”

“所以,從今天起,你就在孤的身邊做一個郎中,等到一段時間之後,再言其他——!”

“諾。”

點頭答應一聲,嬴高滿臉的歡喜:“兒臣多謝父王!”

從一開始,嬴高就沒有想過被秦王政外放,亦或者成爲三公九卿一般的人物,畢竟他的身份,他的年齡,都是一種限制。

如今的大秦,只有戰功與考覈,纔是升遷的最好辦法。

但是,嬴高也清楚,他只有八歲,而且又是大秦公子,一旦出去,必將代表大秦王室的臉面。

任何錯誤,都會被無形中放大,他也不敢放自己去當一個小吏,至少要等到自己讓他放心。

雖然郎中秩比三百石,只是對於嬴高而言,這已經足夠了。

第87章 新鮮出爐的三川郡守第977章 韓王的失落,張良一剎那的激動!第949章 現在朝廷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是十年後朝廷會有!第324章 大秦中央大學監院扶蘇第644章 封賞之法,尉繚之言(第三更)第977章 韓王的失落,張良一剎那的激動!第289章裁軍之議!第781章 滅樓蘭山國以分之,以全會盟之意。第453章本王倒要看看誰敢動我戎狄!第416章 一如愚公移山,祖祖輩輩,矢志不移。第864章 本將親自去處理。(第三更)第317章 韓非之死,告誡李斯!第536章 我等皆爲秦人,願爲大秦而戰!(第一更)第397章 秦王諸子都有成爲儲君的資格。第1102章 不舉事尚能存趙,舉事趙國必滅。(第四更)第939章韓國是我趙國的兄弟之國,韓王是孤的手足兄弟!第61章 不知不覺間,嬴高便已經是咸陽王城之中最明亮,最耀眼的少年!第391章 竊取天下文運,爲大秦強續五百載!第783章 換旗!第563章 烏孫只是一步閒棋!(第三更)第288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310章 不知公子,如何用我范增?(第三更)第370章 殺白馬立誓,勘定邊境!第419章 爲占城稻欲平極南地!第544章 斬首七萬,大秦無敵!(第二更)第72章 見韓王【求收藏,求推薦】第1126章 浩瀚大趙,何至於此!(第三更)第1028章 大秦第一次簡略版人口普查第660章 敗軍之將,何以言勇!喪師之王,何以獨斷!(第三更)第150章 嬴高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776章若非孤之子,否則便是孤當世大敵!第210章 商羊其人,野心勃勃。【第二更】第307章 新府落成,籌謀蔗糖。(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第840章 求賢,在大秦只有父王可以做!第344章 十五萬蟒雀軍,西海郡守尉尉常寺第418章 發行教育特別國債!第939章韓國是我趙國的兄弟之國,韓王是孤的手足兄弟!第1078章兩位不應該給孤一個解釋麼?第716章對於齊墨一事,亞相有何看法?第407章 三事同行,只爲大秦東出!第518章 商賈崛起的好處與壞處(第一更)第522章 這是一個父親的請求!(第二更求推薦,求訂閱,求月票)第170章 號曰:斬龍!第25章 國無二法,秦無二君。【新人新書,求收藏,求推薦】第467章 嬴將下令:目標戎狄。第81章 軟禁一郡之守!第737章努力決定一個人的成長,天資決定一個人的上限。第39章 我只是一柄劍!【求收藏,求推薦,】第724章 武安對武安!第588章 本將攜大秦天威而來,要麼跪着生,要麼站着死!(第三更)第747章 本將的手段確實下作,但是它能讓將士們減少傷亡。第467章 嬴將下令:目標戎狄。第784章有些事,縱然是不想,也不得不做。第586章 設一州以牧民。(第一更)第573章 只要大秦將士立下戰功,孤絕不吝嗇封賞!(第三更)第790章 諸王會盟。第632章 大秦武安君,當真是氣吞萬里如虎!(第四更)第681章 先築姑臧城,再修玉門關!(第三更,求推薦,求月票)第844章離囚,下令舉國的祭司集結,傳令聯軍朝着國都推進!第566章 他還不是王,故而不需要揹負王的枷鎖!(第一更)第93章 八歲孺子要逆天!第622章 有人看上了西北!(第三更)第146章 若我爲主,一千鐵鷹銳士隨行。第244章 秦軍的目標是邯鄲!第280章 巴適上門!第674章 溫兄,可聞西域之地?(第二更)第1099章 請武安君壯我趙國!(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第1071章王叔有沒有興趣,隨孤一同看一看我大秦江山的無限風光?第694章 范增遇刺(第二更)第784章有些事,縱然是不想,也不得不做。第242章 恆乾進退兩難!第249章 王翦用兵,李牧的冷漠。第1092章一人智短,三人計長。第150章 嬴高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492章 政治與帝王權術不是一個概念!(補2)第548章 一王之下,五部同強(第二更)第989章我們必須要從全局出發,不能只盯着中原。第120章 父王,這逐客令只怕是針對的是你!第261章 人間屠夫公子高【第一更】第717章他要藉機,重揚齊墨之名!第379章不爲秦臣便爲秦鬼!(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第1084章嬴高麾下第一步卒第556章 兵法大道,從來都是以殺止殺!(第三更)第24章 既然來了,有話就直說!【求收藏,求推薦】第610章大王,這大秦使臣彬彬有禮,有大國氣象。(第一更)第569章 嬴將所求,不該拒絕!(第四更)第244章 秦軍的目標是邯鄲!第1044章故而,只有你。(第二更)第95章 《告國人書》第301章 萬勝軍達到函谷關!第884章此時此刻,最好的辦法不是死戰,而是臣服於大秦儲王。(第二更)第406章 道家外丹派以及長生!第759章 風起,蟒雀吞龍旗獨舞!第6章 你我沒有師徒緣分【求收藏,求推薦】第335章讓在春暖花開之際,滋養這一片水土。第128章 若是老秦人反對,孤親自去找他談談!(二)第414章 我有一丹,可羽化飛昇。第699章 俠以武犯禁。第852章 光是大秦軍容,便嚇傻了滇王等人。第516章 瀝青混凝土路面纔是大秦馳道的歸屬!(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