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但是,在戰爭之中,死個把人本身就是一種常事.......

王綰說完,整個書房中安靜的落葉可聞,羣臣都很沉默,他們在分析,在思考王綰之策到底可行不可行。

王綰說的是一種方略,但是這個方略太軟了,不管是嬴政還是嬴高都不滿意,只是這個時候,不適合他們親自下場爭論。

氣氛逐漸凝聚,嬴高將目光看向了尉繚以及李斯,他心裡清楚,不管是李斯還是尉繚他們的看必然與王綰相左。

這是他們的出身就註定的。

一方是儒家,一方是法家以及兵家,從根本上來說,他們的觀點本身就是對立的,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這一刻,李斯察覺到嬴政與嬴高的目光,隨即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王相之言,臣不贊同,韓國乃天下中樞之地,是我大秦東出掃滅山東六國的根基樞紐之地,不能留下動亂禍源。”

“我大秦一旦東出,攻打諸國,韓地一旦動亂,我大秦銳士必將腹背受敵!”

與此同時,一旁的國尉尉繚也是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臣也認爲王相所言的武王滅商,不足效法。”

聞言,嬴政目光流轉,最後落在了尉繚的身上,語氣肅然,道:“武王滅商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不足效法,國尉可有合適的理由?”

聽到嬴政詢問,尉繚朝着嬴政慷慨激昂,道:“當初武王滅商,就是因爲留下了殷商根基,以至於後來有了管蔡武庚叛亂!”

“若非周公鼎力平亂,又豈會有周室天下,況且這華夏大地已經歷經春秋與戰國八百年紛爭,當今天下時勢已經不同於夏商周三代。”

“當今天下,人心向一。多年以來,天下一統早已經才成爲人心所向,其勢已成,則成法不可守!”

“若是韓國宗廟社稷皆存,又如何向天下人宣告韓國已經滅亡,假以時日,韓國王族必籠絡韓人抗秦自立。”

“到時候,戰亂復起,山東諸地皆如此,如此惡性循環不止,我大秦縱然是席捲山東六國,又何談真正的一統天下!”

這一刻,書房中氣氛凝聚,嬴高笑了笑,他心裡清楚尉繚與李斯的話都很有道理,就算是他承諾張良保存韓人宗廟,也只是一個權宜之計。

一旦大秦滅韓,到時候韓國的一切都將消失,韓王宗室都將抹除。只有將韓國的痕跡消除,才更有利於大秦治理天下。

這個時候,嬴高依舊在保持沉默,嬴政的目光落在了蒙恬與王翦的身上,由於滅國大戰即將開始,嬴政下詔召回了蒙恬。

當見到嬴政的目光看過來,王翦與蒙恬對視一眼,王翦示意蒙恬先來,於是蒙恬朝着嬴政一拱手,道。

“王上,末將贊同李相與國尉之言,而且韓國一直有術治癖好,末將以爲其稱臣絕非真心,大概率是權宜之計。”

“若是滅韓之後,依舊存韓國社稷與都城,一旦山東情勢有變,舉兵向秦之前鋒,必然是韓國無疑!”

與此同時,王翦補充,道:“王上,末將以爲以秦韓兵力對比,滅韓不應該出動大軍主力,偏師便可以滅韓。”

“末將以爲我大秦主力,當應對滅趙大戰!”

趙國乃大秦死地,而趙人與大秦血海深仇,滅趙一戰,必然是最慘烈的一戰,這一刻,嬴政也是微微點頭。

只是嬴政並沒有最後開口,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嬴高,語氣輕描淡寫,道:“太子,你覺得諸位愛卿所言如何?”

“稟父王,兒臣以爲諸位大臣所言各有各的道理!”

嬴高放下手中的茶盅,坐直了身子,這一刻,他的臉上的神色一下子變得肅然:“老師說的很有道理,滅韓當偏師爲之。”

“我大秦東出,兼併山東六國,是爲了開闢前所未有的大業,祖宗成法又如何,天下人的目光又如何。”

“此番東出,兒臣以爲不必效法武王,也不必效法其他,我大秦只做自己!”

“聽了諸位大臣之言,兒臣也赫然有了新的想法,兒臣以爲大秦滅韓,毀其宮殿,滅其王族,斷其傳承。”

“而且一旦我大秦滅韓,當迅速設立郡縣,然後普及秦法,廢除韓國文字,律法,信仰,甚至於包括風俗習慣等。”

........

“兒臣還是那句話,韓王一族不能投降了殺,但是他們可以死在戰火之中,甚至於韓國宮殿,也可以毀於戰火中。”

說到這裡,嬴高朝着嬴政肅然一躬,道:“父王,在戰爭年代,天下人心對於統治者,對於戰爭的行爲將會有極大地包容。”

“在戰爭中,屠殺十萬人,天下人只會稱之爲暴秦,同時也會懼怕,倘若是在大秦兼併六國之後,無緣無故的屠殺十萬人,就算是六國王族,也會讓朝廷無法得到民心。”

“兒臣一直都認爲,一旦六國王族在大秦一統天下之後殺,朝廷以及父王必然會留下污點,成爲天下士子攻訐的重點。”

“但是,戰爭之中,刀光劍影,死個把人本身就是一種常事........”

此話一出,衆臣爲之臉色驟變,他們都認爲自己足夠狠辣,但是與這位相比,還是大有不如。

“王上,太子之言有理,但是這樣做,不利於對於山東其餘諸國的征伐,這意味着戰爭的難度,將會提升無數倍!”

最後,王綰還是硬着頭皮陳述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嬴高的態度太過於霸烈,這對於大秦而言,並非是好事。

大秦已經霸道了很久了,在王綰看來,滅六國還是要徐徐圖之。

.........

聞言,嬴高看了一眼王綰,嘴角浮現一抹笑意,這便是這個時代的大臣,縱然是太子又如何,甚至於君王都改變不了他們的觀點。

在嬴高看來,這是一件好事,大秦朝廷需要乾綱獨斷,也需要集思廣益,畢竟現在他們在做的事情是一件開天闢地,前所未有的大事。

這意味着,這樣的事情沒有先例可以效仿,除了他之外,沒有人知曉這樣做對與錯,最重要的是,雖然他知曉,但是他只能把控大局,細節方面還是需要王綰等人鋪排。

第595章 這纔是中央帝國的赫赫兇威!第679章 想要改變自身處境,只能靠自己,我大秦從來不吝嗇封賞!!第308章 只要原料充足,尚工坊可以在短時間製作出來。第787章 大破樓蘭王城。第231章 合縱之術,李牧之傲。第563章 烏孫只是一步閒棋!(第三更)第433章 大學之中遇扶蘇!第241章 東望峰之上,嬴高冷漠如秦劍。第965章 韓相,新鄭如何?第462章 尉繚的愛子心切!第893章稟嬴將,屬下的意思是滅國!(第一更)第312章 兒臣求一道詔令!第419章 爲占城稻欲平極南地!第271章 一錢的專利費!(求票,求收藏,求訂閱)第441章 陷入兩難的秦王政!第439章 嬴高的狠辣反擊。(第二更)第1110章 安陽之戰(1)第972章 他可是荀子的徒弟,李斯的師弟啊!第130章, 天下能與王上爭雄者,只有三公子!第263章 尉繚入秦第763章 堆積如小山一樣的彈劾奏報!(第三更)第279章,給他們一個造化又如何!第529章 死中覓活纔是冒頓唯一的機會!(第二更)第454章 坐擁河西走廊的大月氏王的滔天自信。第531章 怒火中燒的五部衆!(第一更)第576章 空曠的書房中,秦王政第一次感覺到了孤獨!(第一更)第1072章這一次儲君西行,乃是寡人的意思!第521章 老師,馳道肯定賺錢!(第一更)第423章 燕太子丹不過爾爾!【第一更】第370章 殺白馬立誓,勘定邊境!第46章 兒臣以爲當與文信侯開誠佈公的談一次【求收藏,求推薦】第616章 大秦儲王安敢如此欺我!(第四更)第1025章布大義於天下,弔民伐罪。第725章 武安君可想北狩漠北?第1121章將軍可有興趣前往?第549章 決死之心,戰陣之道。(第一更)第702章 這一次本將不要殺雞儆猴,而是要雞猴一起殺!第575章 生在帝王之苑,這便是他與生俱來的責任!(第五更)第1093章趙國相當棘手。第82章 戰場近在咫尺。第409章大秦朝廷官吏再一次洗牌!第466章嬴將入幕府,一聲令下西海封鎖!第6章 你我沒有師徒緣分【求收藏,求推薦】第560章 大蟒起於青萍之末,勢成於西北戰場!(第二更)第398章 鄧陵兄,我考慮考慮!第73章 生而知之的奇才(求推薦,求收藏)第382章 我敢斷言:公子高絕對看中了秦墨之術!第441章 陷入兩難的秦王政!第747章 本將的手段確實下作,但是它能讓將士們減少傷亡。第406章 道家外丹派以及長生!第391章 萬勝軍下山,公子高以身作餌!(第三更,求收藏,求訂閱)第205章 建立蒙學,讓這大世昌盛。第1055章 蕩平韓地,趙王問策廉頗。第441章 陷入兩難的秦王政!第1098章 請武安君爲趙國計,出兵勤王。第84章 兒臣以爲,父王不可辱!(求推薦,求收藏)第1章 公子高第415章 趙括並非無能,只是因爲他的對手如神!第732章 不到最後,誰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被算計了。第674章 溫兄,可聞西域之地?(第二更)第860章三日之後,大軍誓師出征。(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298章 本公子的府邸有點小了!第995章當年的齊墨做不到,今日他黃石公也做不到。第384 章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第二更)第1063章 一月之後,靖夜司的消息。第889章 我王希望可以與大秦儲王聯姻!(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47章 七日連續大戰,早已人困馬乏。(第一更)第454章 坐擁河西走廊的大月氏王的滔天自信。第832章 咸陽宮中羣臣心思各異!第564章 大秦儲王真正做到了一人壓一國。(第四更)第451章 此去西北,本公子必勝!第575章 生在帝王之苑,這便是他與生俱來的責任!(第五更)第617章一人之下,唯公子高獨尊。(第一更)第812章妾身願意入武安君賬下,爲武安君赴死。第823章 不合格。第1075章 輿論飛起,華陽太后薨。第87章 新鮮出爐的三川郡守第335章讓在春暖花開之際,滋養這一片水土。第1095章 各種消息都佐證,趙國已經病入膏肓。第396章 給墨家鉅子帶話,本公子要見他!(第一更)第80章 竊葬!第779章 二十年後,這方天下將迎來一個盛世!第903章 本將以劍開道!(第三更,求推薦,求訂閱)第805章 七日之後,我等共同見證奇蹟!第621章合黎山之謀!(第二更)第745章 誘其出手,化爲主動。第758章 臣,請王上三思!第939章韓國是我趙國的兄弟之國,韓王是孤的手足兄弟!第665章我大秦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度。(第三更)第975章 酒尚溫。第173章 蒙恬首勝第312章 兒臣求一道詔令!第49章 一樁婚外情惹來的殺機。第1118章 安陽之戰9第12章 秦王政的驚訝!【求收藏,求推薦】第1082章 蒙寥的分析。第27章 大秦未來的二代們【求收藏,求推薦】第414章 我有一丹,可羽化飛昇。第603章 令兩水改道,以浩蕩之勢滅十萬精銳。(第四更)第458章 武將不多,文吏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