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前期安排

次日,朱允熥召開會議,將常森帶來的消息傳遞了一波,同時就下月全面會議做出前期安排。

行政這一塊,重點再三。

教育部,吏部,就第一二批學員進行考覈,會議之前就人流分配做出安排,會議結束之後各部人員儘快到位。

工部這邊在現有基礎上,弄出燧發槍,全手工製作至少完成五十支。

財政儘快落實新一輪配給制。

審計這一塊,解縉需儘快完成交割,同時完成二十七年上半年所有數據統計,繪製成各類詳細圖表。

司法這一塊,第一座法院儘快落實,朱允熥離開之後要爲法院掛牌。

軍機處,完成招兵和講武堂所有工作,會議結束之後立刻執行,期間若存在別有用心者,野戰,內衛教導隊負責鎮壓。

一道道命令下達下去,在場所有人都清楚,如果朱允熥真的要召回南京,他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多了,最好是做好朱允熥洪武二十八年無法回來的準備,同時還有下一個三年計劃,不然瓊海如今的勢頭必定受到影響。

討論了一日,大致明白工作後,朱允熥也沒休着,第二次清晨便打馬新城,農田,工坊各地,開始了長達半個月的巡查,相對於審計的數據,如今盤子還不算大,朱允熥更希望眼見與分析相結合,策劃方案之時做到心中有數,腦中有方案。

……

時間一點點過去,大量的數據匯入書房。

朱允熥近乎白日視察,夜晚整理,整個瓊海國也在這種氛圍中開啓輪軸轉的模式。

受此影響,各方面進度加快。

五月十九,海口至亞龍灣直道全數貫通,全長五百八十六華里,水泥路面鋪設一百三十三華里,架設馳軌三十里,十三個驛站,五個軍馬驛地址選定,沿途圈出五十六個開墾區。

根據就現在的鋪設速度,水泥路面全數澆灌可在八月前完成,馳軌鋪設十月之前可完成,總體工程進度提前兩月。

同期工部彙報了海口至鐵區的直道方案,預計全場六百七十里,沿途設二十三座驛站,六座軍馬驛,需架設橋樑六座,分三十一個點開工,每個點需勞力五百人,按照海龍直道的進度,貫通需十個月,水泥路面鋪需十三個月,馳軌鋪設十六個月。

五月甘八,四月南下汶河遷徙隊伍第一批二千三百人,在十二艘千料大船運輸下抵達瓊州,從南渡河碼頭登陸,加入到南渡河碼頭修建工作中,解放二千熟練勞動力前往亞龍灣修繕亞龍灣碼頭,期間消耗林天麓全包,同時林天麓彙報,他已經在大五指峰黎族自治區和三亞境內召集黎族強壯一千兩百人。

五月底六月初,海口超過四萬三千畝的早稻完成收穫,晾曬之後獲糧六萬九千多石,以布匹,鹽油,銅錢與民間換取早稻十三萬四千多石,存糧首次破二十萬石,這還不算之前分配到各地的口糧,跟着對於夏稻播種,西南農墾區五萬畝,東南農墾區六千三百多畝,據此推算夏稻收穫後可獲得九萬石稻米,民間收穫十五萬石,瓊海對於外來糧食的需求將進一步降低。

六月初一,學堂就第一,第二學員的考試正式開始,閉門三天,考試範圍包括但不限於,行政,審計,司法,韜略,一場搶人大戰與四大體系中展開。

六月初十,經過提純,生豬實驗的青黴素得到驗證,實驗範圍擴張到各類家禽身上,開始實驗刀傷等傷勢的治療。

六月十三,常向東於會議前兩天登上了瓊海國。

同日,朱允熥在新城給新城第一建築羣,瓊海行政中心建築羣的會議廳掛牌。

瓊海行政中心建築羣,位於新城的中央,整體呈現南北走向,佔地八百多畝,先後歷時二十一個月修建,如今已經完成中央議政廳建設,其他工程按照進度表還需要一年左右。

建築羣中央爲議政廳,天圓地方設計,比奉先殿還要龐大,是最先建成的建築,以內部三十六根水泥立柱建造,外圍八十一根,頂部爲木材,採用了迴音壁技術,樣式參考了後世影院的形式。

左右二十坐席,前後十八排,合計三百六十張席位。

加上朱允熥一座,黃子澄,解淪,解縉,常森獨立坐席,合三百六十五張坐席,周天星辰之數,對應一年的每一天。

左右坐席,八六六劃分。

中央八座,對應行政兩位副總理,六部尚書坐席,其十八排對應各部司局級官員作爲。

左側六座,爲軍機坐席,對應兩位副座席位,剩餘四位對應軍機處四大部門。

右側六座,三三分開,對應審計,司法席位。

令設六個等待區域,區域內亦席位。

完成揭牌工作,朱允熥帶着一衆人馬,開始視察尚未完成的工程。

按照朱允熥對瓊海國行政中心建築羣的規劃,徹底落成之後的行政中心建築羣,主建築當有五座。

中央會議廳,除開是朝會舉辦的主場所外,二層爲朱允熥辦公場所,左側爲輔助朱允熥理政的屬官隊伍,右側爲小會議室,南北露天,北爲休息之地,南爲午餐場所,整個會議廳內工作人員加上武力保證將達到五百人,不過朱允熥不會居住在這裡。

會議廳的北面,也就是整個建築羣北方爲軍機殿,是未來軍機所在,附設軍機各部建築物,與會議廳之間以花園草木隔開。

南面爲行政建築羣,總理殿一座,各部部門六座,外加一座對外的行政中心。

東面朝陽的建築羣爲司法建築羣,西面爲審計建築羣。

徹底建成之後,這裡就將是瓊海的政治中心。

搞這麼大,往後逐鹿中原之後這些建築如何處理,朱允熥考慮設立陪都,同時在沒有對中原完成深入改革之前,他是不會移居南京的。

帶人觀看了一遍未來的辦公場所,各系各部官員對於這座原本只存在圖紙上會議中心紛紛露出滿意的神色。

同時內心誕生自豪感,這也就是他們瓊州,若是換了中原同樣的建築物羣搞下來,不知道要浪費多少人力物力,唯有他們瓊州建造的不僅快而且還養活了數千青壯,並且一掃中原建築的陳舊感。

新穎的設計,人性化的考慮,樸實的質感,開放式的建築羣,方方面面都闡述着瓊海國與中原的不同?

……

第423章 對比參照第551章 悲慘第432章 配套措施第225章 培養起來第285章 風帆無力第149章 期望第228章 香火供奉第390章收成第408章 建築風格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第121章 好事第75章 小意思第403章 說一不二第468章 取名的藝術第56章 兩貫藥錢第79章 不被信任的人第485章 不懂珍惜第556章 念頭第516章 一場考驗第405章 主動融入第197章 充滿了信心第563章 錯誤信號第464章 無法阻攔第94章 保持下去第195章 做的不錯第75章 不參假第481章 打個招呼第420章 盟友第277章 果腹第91章 把握全局第366章 待宰的感覺第487章 掀起起義第65章 難以糊弄第393章心悸第22章 重點培養第278章 整理第257章 不瞭解第79章 不被信任的人第214章 得勝歸來第11章寶鈔第568章 支持第484章 培訓第336章 亂七八糟第230章 勞有所得第2章 常家第503章 枷鎖第36章 後悔第122章 經驗不足第277章 果腹第347章 憑實力第231章 意圖第473章 綁定第408章 建築風格第246章 金庫第491章 鴻學第450章 死亡第524章 支柱產業第190章 分配第234章 得以生存第445章 漁港第461章 彪悍之氣第182章 能傾訴的對象太少第571章 戲碼第33章 承受不起。第107章 不熟練第335章 憑空而生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35章 太過危險第30章 教訓第315章 不敢觀望第570章 蹩腳樣子第99章 安安分分第472章 罕見第34章 目光灼灼第58章 羨慕非凡第275章 不能蠻幹!第215章 節約人力第302章 驚恐的目光第183章 不需要過多猜測第455章 後會無期第466章 支持第358章 一筆餉銀第264章 賑災的失敗第201章 主動第316章 突破第158章 不解第199章 微乎其微第371章 贍養第6章 老人第481章 打個招呼第231章 意圖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569章 階梯型第19章飯菜第239章 完美的時代第560章 心理預期第575章 再度效忠第46章 勢必要一個說法第550章 洋洋灑灑第318章 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