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太急躁了

瓊海在準備過節,在瓊海憲委級,司局級官員則在過劫。

朱允熥這個老大不在家,沒個能敲定全盤的人,什麼事情都得商量着來,某些還需等待南京的回覆。

連日來,內閣會議三日一開,一開一日,無數的提議被拿出來,否決,修整,再否決,再商議……只求將事情做的更好,更妥善,不負朱允熥的信任,不負自己手中的職權。

入夜,又是一輪內閣會議,眼看着洪武二十八年就將到來,軍機處的徵兵方案還沒敲定,今夜說什麼也要將事情給確定下來。

“我個人的意見,就目前而言擴軍還是當穩,兩個基礎團是最大數!”黃子澄率先說道。

按照瓊海國三三制的軍制,基礎圖不設後勤人數一千,標準團加後勤一千五百人,加強團兩千五百人。

如今擴軍第一步,可能要從基礎圖開始擴充!

“1+3計劃,四年時間要組建兩個師,現在擴軍兩個基礎團,加上我們已有人馬,也就一旅人馬,整訓至少一年,剩下三年擴編五個旅,形成兩個師是否太急躁了。

雖然有了老兵會很快,可老兵的數目會不會太少?

我能理解其中的壓力,一兵員一戌級,兩千人就是二千戌級配給,但二千人的配給都出了,再多一千又如何?”

常森難得開口。

他不能開口,哪怕知道這會壓榨瓊海國不多的國力,可身爲軍機首座,他就必須爲軍機處代言。

其他體系一個個發展的紅紅火火,軍機處憋了近兩年,如今難得有機會,要是這裡都不爭,以後他怎麼帶領瓊海國軍隊?

威望都沒了,他還拿什麼支持朱允熥?

“這不是一個戌級的問題,是一千人的配給,戌級配給雖少,可架不住人多,我瓊海國目前上上下下,享受戌級配給纔多少人?一次增加三千,資源拿不出來,打臉嗎?還有軍隊開訓,就不需要其他物資了嗎?”沈秀和反駁道。

瓊海國也就今年稍微富裕了一點,但大建還在,三四年內很難看到收支平衡的可能,除非亞龍灣自由港開始運行。

三千人戌級,瓊海國上下官員加起來都沒這個數。

如何養兵?

對古往今來各方勢力而言都是一整套難題……縱然是最終弄出來兵役制度,也是妥協的產物。

春秋戰國時期,將爲貴族,兵爲常隨,以車乘爲尊,以甲衣爲器,非存亡之際根本輪不到手持木棍的老百姓上戰場。

漢唐情況大差不差,兵力稍有增多,但也是廣設軍田,戰兵多爲小地主階級,戰時爲兵,閒是務農,一月能保持七八練就算是精兵,像出名的陷陣營,虎豹騎乾脆就是募兵制,非大勢力大財力可以培養。

宋代生產力沒變,卻通過經商,以海外諸國財富養育大宋,這才能養活數百萬廂兵,但也僅僅只是兵員,沒有經過操練的兵員,再多那也只是裝備了武器的農夫。

如今到了明朝,其實一切都沒變,衛所制某種意義上算是倒退!

可不怎麼做,真的難以養活那麼多兵卒!

如今瓊海的焦點,也是矛盾點,就是如何找尋到生產力與脫產兵卒之間平衡點。

軍機處希望多招募人手,培養強兵精銳,爲日後所圖謀,這其實不僅僅是軍機處的想法,內閣十一人至少有七八人多有此想法。

支持的未必是冒進,反對的未必是私心,實乃是瓊海國的物資纔剛剛豐富,遠遠沒到能讓三千人徹底脫產的地步。

“我有一個提議!”

眼看着話題都僵下去,解縉舉手道,“根據審計數據,我瓊海國每季度的糧食產量以四成的速度上升,短期內看不到上升的瓶頸,開年第一季瓊南會有兩萬畝水田加入,總體第一季度的產量不說翻倍,上漲七成還是有的,等到第二季結束數據還可以翻倍。

現在難以滿足三千人,可過了年中,別說三千人就算是四千人都行。

是否可以在一次性配給上做些文章,我相信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一次性取走配給,而且在選拔的時候,是否可以多考慮孤兒,分階段將配給下發,用時間來均衡此事?”

“這個方法我們也考慮。”

聞言黃子澄解釋道,“以目前的倉儲,一次性下發三年配給,倉儲是完全足夠的,不足的部分主要在於接下來的訓練過程中,按照教導團制定的訓練方案,每日的訓練量與消耗纔是關鍵。

尤其是肉食這一塊,我們瓊海難以支撐!”

“肉食?”

解淪看向常森,“這裡面需要的肉食很多嗎?我倒不是很清楚!”

“大食堂目前,每旬的口糧,人均是十六斤穀物,蔬果十斤,魚肉二斤,豬肉一斤,鹽油三兩。

這些可滿足勞力的日常消耗,卻無法支持教導團給出訓練方案。

從目前教導團每旬的消耗來看,個人一旬稻米需十八斤,蔬果十二斤,魚肉四斤,豬肉三斤,鹽油五兩。

若是集訓,野外訓練,考覈,還需要增加,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配備武器,火藥,軍裝。

而後者纔是大頭!”

黃子澄有軍機行走的頭銜,對軍中消耗還是清楚的。

同時在他看來,也是錨定堅持一點,要麼不練,練就要出精兵,“另外,年中還需要挑選一團的水師海員,海上的情況遠比陸地複雜,陸地上都給出這個待遇,那麼海員的待遇還要增加。

我不反對1+3規劃中的大規模擴軍計劃,只是受限於當前的條件,二團人馬是比較合適的!”

“根據擴軍的方案,我們施行的是集中新兵訓練制度,初訓三個月,一個連的教導老兵可帶出一個團的新兵。

新兵結束後,將設立新的番號,每班一老兵三新兵的配置。

目前教導老兵有一千人,擴充三千人,以一帶三的模式,最短九個月就可以形成戰力,這是最完美的擴軍方案!”

聽完黃子澄的話,常森解釋到。

“意思我大概聽明白了!”

一直沒說話的羅貫中說道,“不如折中一下,二千五百人,暫定的建制還是兩個團,每個團的根基還是一班一老三新,同時保留教導隊,優中選優,時刻保證五百人的教導隊爲我軍最強部隊,實驗最新的戰法,戰術,同時讓教導隊成爲普通軍卒跨入軍校,士官的第一道門檻,二位覺得如何?”

“保留教導隊?”

常森沉默,目光看向一旁的徐增壽和張青。

第576章 自我培養第487章 掀起起義第301章 淚眼婆娑第451章 失分點第490章 毫無遮掩第1章 穿越大明王朝第194章 大明勳貴第416章 昏迷第193章浩浩蕩蕩第435章 彙報第570章 蹩腳樣子第275章 不能蠻幹!第184章 稀罕事第177章 誘人的味道第107章 不熟練第479章 算術科?第429章 賺點路費第43章 活罪的減刑第259章 添丁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89章 齷齪第344章 突擊培訓第87章 傳統勢力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438章 代表高消費第48章 撕破臉面第28章 傳旨第143章 有何用處第145章 捧上雲霄第569章 階梯型第420章 盟友第12章動靜第437章 平層第8章物價第324章 厭惡第68章 調理身體第314章 夙願第553章 梯田澆灌第497章 負責人第425章 基礎第27章 出言相勸第185章 配合演戲第257章 不瞭解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317章 老不死第490章 毫無遮掩第383章獲得爵位第60章 常態第581章 沒辦法講通第448章 颶風來襲第18章手段第578章 孝敬第140章 搭建第100章 修繕水利第268章 反噬第376章 有效第521章 集訓名單第383章獲得爵位第548章 發展的成果第488章 抱團第114章 反駁了第377章 黑暗面第479章 算術科?第322章 親自下場第162章 災民的問題第552章 屬性第563章 錯誤信號第159章 無知之人第304章 偶遇第519章 一顆定心丸第506章 策劃書第515章 公告牌第247章 彈劾第559章 猜測第239章 完美的時代第411章 合理第301章 淚眼婆娑第27章 出言相勸第75章 不參假第298章 喜笑顏開第230章 勞有所得第147章 自然交接第140章 搭建第430章 解釋第69章 生活的根本第121章 好事第271章 臣子的根本第206章 齊活第224章 賞賜第299章 榮耀第361章 通告第113章 匯合第387章觀景臺第298章 喜笑顏開第187章 完全不同第527章 休息之地第46章 勢必要一個說法第532章 西山發展第233章 無底洞第226章 完善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