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滿剌加港

第228章 滿剌加港

滿剌加港。

港口一座簡易的草棚下,張忠帶着一幫商人坐在右邊,對面是一羣滿剌加本地的商人。

“#@¥%@#%……”

對面的滿剌加商人似乎十分憤怒,爲首一個又叫又跳的說了一大堆,滿臉都是憤怒之色。

“大公子,他們說咱們壓價,以前朝廷購買他們的商品可比咱們出的價高多了。”

一個通譯十分簡略的將對方的話總結了一下說道。

“告訴他們,朝廷是朝廷,我們是我們,現在就這個價,不想賣就算了,咱們的貨拉到天竺去賣,收益更大!”

張忠冷哼一聲吩咐道。

當初朱棣爲了顯示大明的恩德,人爲的提高藩屬國的商品價格,導致下西洋的船隊無利可圖,但張忠他們可不是朝廷的官船,價格當然是自己說了算。

通譯答應一聲,剛想把張忠的話翻譯過去,但張忠忽然又加了一句道:“帶點氣勢,不要被對方壓住了!”

“小人明白!”

通譯十分機靈,說完對着滿剌加的商人又拍桌子又罵娘,吐沫星子亂飛,把對面的滿剌加商人罵的一愣一愣的,剛纔的氣焰也一下子被打壓了下去。

看到通譯的表現,張忠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個通譯是他特意挑選的,不但嗓門大,而且精通多國語言,可以用幾十種語言罵街,據說可以罵上幾天都不帶重樣的,絕對是個難得的人才。

滿剌加的商人剛開始被罵懵了,但反應過來後,也立刻開始還嘴,張忠又命其它的通譯幫忙,雙方就在這個簡陋的棚子裡罵個不停,完全不像是做生意,反而像是要打仗一樣。

對於這種場景,張忠早就習慣了,自從離開大明後,他們跟隨鄭和的船隊來到南洋,一路上也與各個小國做生意,這讓張忠也很快成長起來。

對於張忠來說,這些海外小國都是蠻夷之地,一個個畏威而不懷德,你越是表現的強硬,才能爲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若你稍有一點仁慈之心,反而會被對方示爲軟弱可欺,到時對方會想方設法的佔你的便宜。

滿剌加國是南洋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也是下西洋航線上,最重要的港口,這裡商人云集,船隊將在這裡出售相當一部分商品,因此更不能表現出半點的軟弱。

罵到最後,別人都罵累了,唯有張忠身邊的那個通譯還中氣十足,指着對面的滿剌加商人罵了一個狗血淋頭,滿剌加語、渤泥語、真臘語輪着罵,罵得對方沒一點脾氣。

“好了,告訴他們,價格現在由我們定,他們愛買不買!”

張忠最後制止了身邊的通譯,然後再次吩咐道。

通譯急忙將張忠的話翻譯過去,結果對面的滿剌加商人又是一陣激憤,隨即又說了一大堆。

“大公子,他們不同意,還說要去找鄭內宮告狀。”

通譯稟報道。

“告訴他們,請便,或者他們直接去找鄭內宮交易,看看官船能賣給他們多少貨物?”

張忠冷笑一聲道。

鄭和的官船雖然又大又多,但這次主要是拉人,畢竟朱高煦要去獅子國,所以鄭和的船上全都是將士和軍中的物資,當然也有一部分貨物,但全都交給張忠他們代賣了,畢竟官船需要遵守朱棣定下的規矩,根本賣不上價。

滿剌加的商人看到對方絲毫不怕自己去告狀,也一下子全都蔫了,其實他們早就去告過狀了,但鄭和說張忠他們是商船,與朝廷無關,根本不管。

這些滿剌加商人背後,也都有當地的權貴支持,如果遇到其它的商人敢這麼強硬,他們早就派人直接硬搶了。

但對面可是大明的商人,去年蘇幹剌謀反,剛好遇到鄭和的船隊經過,直接就被鄭和給滅了,蘇幹剌被大明皇帝處死,人頭也剛送回來,現在就掛在港口的旗杆上。

所以面對大明的商人,這些滿剌加的商人也沒有絲毫的底氣,當然他們也可以不買,但滿剌加這裡可不止他們,另外還有其它國家的商人,他們可都眼巴巴的等着和大明交易呢。

因此最終這些滿剌加的商人也只能低頭,沒辦法,誰讓大明的商品都是硬通貨,錯過這個賺錢的機會,那就只能眼紅別人了。

看到這幫滿剌加的商人屈服,張忠也終於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只搞定了這幫本地的商人,港口的其它商人也就只能跟隨,再也別想和他討價還價了。

商品的定價談好了,接下來的幾天裡,雙方就在港口開始交易,滿剌加的商人主要是以黃金和香料,換取大明的絲綢、瓷器和布匹,以及一些手工藝品等。

等到滿剌加的商人與張忠他們交易過後,港口的其它商人這才蜂擁而上,畢竟這裡是滿剌加的地盤,只有當地的商人交易過後,才能輪到他們。

經過半個月的交易,張忠他們賣掉了十五船的貨物,換到了無數的黃金和白銀,另外還有香料、珠寶等貴重的貨物。

這天傍晚,張忠來到大福號,找到鄭和商議道:“鄭內宮,我們賣出去十五船的貨物,換來的金銀和貨物集中起來,應該能裝滿十艘船,我打算讓這十艘船先回大明。”

“伱是不是擔心安全的問題?”

鄭和聽到張忠的話也立刻猜到了他的來意。

“正是,這一路上並不太平,雖然實力大一些的海盜都被您清剿的差不多了,但還是有一些小股的海盜出沒,我擔心這十艘船回去時遇到危險,所以想請您派幾條船護送。”

張忠也不繞彎子,直接說明了來意。

他之所以打算讓這十艘船帶着黃金白銀和貨物回去,主要是想這些船回去報喜,畢竟勳貴們拼了老命下西洋,就是爲了賺錢,現在這第一批的收益送回去,肯定能堅定他們的信心,減輕朱瞻壑身上的壓力。

當然最重要的是,看到這些收益後,朱棣估計也會動心,那道封鎖大明沿海的海禁,說不定也會因此而鬆動,畢竟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擋住那麼多勳貴的財路。

(本章完)

第66章 兄弟齊心第246章 流言蜚語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第54章 新的財路911.第911章 又見朱瞻坦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第184章 時運不濟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404.第404章 遭遇風暴794.第794章 車上閒談(上)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第186章 賣地747.第747章 蘇伊士港(上)第114章 東廠的誕生(下)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406.第406章 佛母(上)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401.第401章 牧民289.第289章 別羅裡之戰(下)911.第911章 又見朱瞻坦第209章 祭祀東陵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979.第979章 回京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592.第592章 撐起大局的張皇后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第26章 過勞肥541.第541章 選址747.第747章 蘇伊士港(上)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第207章 祭祀孝陵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時勉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383.第383章 天津開海(下)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736.第736章 內奸(上)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第258章 交權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901.第901章 七年(中)第193章 自願報名第94章 中年危機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第86章 鄭和回來了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第272章 準備禮物第56章 差點被毀的永樂大典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909.第909章 兒子(上)920.第920章 三重領土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390.第390章 來歷不明的和尚第73章 詔獄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敗(中)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738.第738章 女校(上)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第23章 常家兄妹第220章 曹賊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第18章 “沒安好心”朱高燧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第7章 大蒜加酒(上)第62章 初版三國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528.第528章 夾龍谷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654.第654章 算學教材第242章 京官(下)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第135章 內閣成立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472.第472章 一個教訓(中)第596章 對質朱高燧(上)469.第469章 自爆(上)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735.第735章 海倫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