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

第372章 局勢變化

畫出橫斜吟裡腸,孤山風月在扶桑。

先生可毀千秋譽,猶有梅花渡海香。

一休和尚指着一幅梅花圖,證據輕緩的詠出一首《畫梅》詩。

朱瞻壑不懂詩詞,但也能聽出這首詩是以梅詠志,不但在詩中表明自己的出身,而且還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可以說極爲巧妙。

“好!好詩!”

朱高熾聽後也大爲讚歎道,這首詩雖然不能說是傳世之作,但也在水準之上,更難能可貴的是,竟然出自一個日本僧人之手,這讓他對這個一休和尚也大爲讚歎。

隨後朱高熾請一休坐下,三人邊品茶邊聊天。

一休這才發現,這位大明太子雖然體型胖大,但卻極有才學,對詩詞歌賦都有很深的造詣,這讓他也更加敬畏。

一直聊到天色將晚,朱瞻壑和一休這才告辭離開。

回去的路上,朱瞻壑向一休問道:“你最近有沒有什麼打算?”

“有,我打算先去臨濟院,參拜一下祖師,然後再去少林祖庭拜訪!”

一休神情堅定的道。

一休屬於臨濟宗的傳人,臨濟宗是禪宗五大流派之一,始於臨濟義玄大師,他在河北正定建有臨濟院,廣爲弘揚希運禪師所倡啓“般若爲本、以空攝有、空有相融”的禪宗新法,因此被稱爲臨濟宗。

而禪宗的祖庭則在河南少林寺,始於達摩祖師,因此一休打算先去臨濟院,然後再渡過黃河,去少林參拜。

“好吧,我會幫你安排一下的,走的時候告訴我一聲,我給你送行。”

朱瞻壑知道一休向佛之心十分堅定,於是也沒有多說,而是答應給對方提供必要的幫助。

比如一休需要換取大明僧人的度牒,否則他根本不算是合法的僧人,也根本無法在大明境內自由活動。

“謝世子!”

一休誠懇的道謝。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朱高熾竟然多次召一休進宮聊天,順便還從一休那裡,瞭解了許多關於日本的風土人情。

朱瞻壑也幫一休辦理了度牒,朱高熾得到一休要去拜訪禪宗祖庭,也同樣提供了不少幫助。

也就在科舉的前兩天,一休向朱瞻壑告別,獨自一人離開了京城。

“瞻壑,你的這個辦法靠譜嗎?”

張忠這天找到朱瞻壑,有些擔心的問道。

科舉要開始了,招募讀書人去天竺的計劃,也要準備實施了,只是張忠對這件事還是有點不放心。

“靠不靠譜,總得試一試,而且就算舉人中願意去天竺的人不多,但還有那麼多秀才、童生,另外還有數量龐大的小吏,總能湊夠去天竺的人!”

朱瞻壑卻笑呵呵的回答道。

爲了招募讀書人去天竺,他還特意查了一下資料,比如大明每次各省的院試,一般會錄取數萬名秀才,而秀才的錄取率並不高,甚至還不到十分之一。

換句話說,大明最少有幾十萬到上百萬讀書人,這麼多人中,哪怕只有百分之一人的願意去天竺,那也有上萬人。

要知道大明所有官員加在一起,也不過才幾萬人,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武將,因此朱高煦手下如果有一萬文官,足夠他統治面積小得多的天竺了。

“好吧,科舉到四月份纔出結果,現在還有將近兩個月,這兩個月咱們要做什麼?”

張忠聽後點了點頭,於是再次問道。

“很簡單,現在只需要放出消息,讓這件事在讀書人中開始發酵,等到科舉結束,咱們再正式張貼榜文,等到有舉子願意與咱們接觸後,再向全國各州府也張貼榜文,招募那些秀才、童生等,當然功名不一樣,待遇肯定也不一樣。”

朱瞻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計劃。

他打算先從落榜的舉子身上打開突破口,然後再向其它讀書人招募,至於小吏,恐怕要放在最後了,因爲如果太多的小吏離開,肯定會影響到各地官府衙門的穩定,萬一影響太大,恐怕不好收場。

“好吧,那就按你說的辦!”

張忠再次點頭道。

他其實很想早點回天竺,但他也知道,這件事急不來,只能慢慢籌劃。

而且只要開了個好頭,日後再想招人就容易多了,因此只能按照計劃一步步來。

正說話時,忽然有下人跑進來稟報道:“世子,宮裡送來一份公文!”

“公文?”

朱瞻壑有些驚訝,畢竟公文怎麼會送到自己府上,而且還是從宮裡送來的,難道是朱棣讓人送來的?

帶着心中的疑惑,朱瞻壑接過公文看了一下,果然發現這是朱棣讓人送來的。

而當看到公文上的內容,朱瞻壑也終於明白了原因,原來這是一份從日本行省發過來的公文,是楊允親手寫的,上報了日本行省的一些情況。

朱瞻壑將公文上的內容詳細的看了一遍,隨後眉頭也皺了起來。

原來在朱瞻壑離開後,日本那邊的局勢發生了一些變化。

本來足利幕府陣兵於大內氏的邊界,卻不敢進攻,而大內氏和大明也無力主動進攻,於是局勢就這麼僵持了下來。

但就在前段時間,足利義持忽然在鎌倉一帶集結了大批水師,並且召集工匠,開始仿照大明戰船的樣式,想要打造一批新的戰船。

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足利義持在積極備戰,說明他想要打破現在的僵局,而且他打造水師,目標顯然不是大內氏,而是大明佔據的九州島。

楊允得到這些消息後,也察覺到不妙,於是立刻上書朝廷,讓朱棣拿主意,而朱棣估計也拿不定主意,於是讓人把公文送到朱瞻壑這裡,讓他幫着參謀一下。

“瞻壑,發生了什麼事?”

張忠看到朱瞻壑看完公文後沉默不語,於是好奇的問道。

“沒什麼,日本行省那邊的局勢有些變化,皇爺爺想讓我拿一下主意。”

朱瞻壑擡頭回答道。

“那朱勇不會有危險吧?”

張忠立刻問道,朱勇就在日本行省鎮守,所以他肯定也十分擔心。

“放心吧,足利幕府做出積極備戰的姿態,但以我的估計,暫時還打不起來。”

朱瞻壑笑道,他覺得足利義持這麼大張旗鼓的集結水師,反而只是在掩人耳目,真正的目的很可能不是九州。

(本章完)

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868.第868章 迎接643.第643章 掃平日本的開端813.第813章 抵達威尼斯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914.第914章 安排485.第485章 大明情報網(下)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第181章 打消懷疑567.第567章 榆木川(中)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455.第455章 劉勉的處境335.第335章 對馬島之戰(上)343.第343章 壹岐海戰(上)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407.第407章 佛母(下)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第149章 滿城皆知422.第422章 圍堵唐賽兒896.第896章 穆法斯戰敗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第86章 鄭和回來了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301.第301章 保命底牌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攏861.第861章 偶遇307.第307章 破寨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89章 “世子勇擒女飛賊”455.第455章 劉勉的處境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874.第874章 黑海海峽之戰(上)729.第729章 錦衣衛謝鋒(上)第244章 開銀行634.第634章 稱帝?335.第335章 對馬島之戰(上)462.第462章 好事809.第809章 新火器307.第307章 破寨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565.第565章 朱棣病重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第11章 陰溝裡翻了船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937.第937章 救人(下)第48章 翻盤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第148章 鑽進牛角尖的陶穹824.第824章 接見使團第241章 京官(上)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438.第438章 移民(下)900.第900章 七年(上)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341.第341章 收一點利息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461.第461章 內鬥的錦衣衛319.第319章 朱高燧喊冤第73章 詔獄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492.第492章 分配俘虜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第34章 老子打兒子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第10章 多好的孩子923.第923章 引入外力964.第964章 永順伯薛綬837.第837章 技術擴散801.第801章 西紅柿和辣椒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421.第421章 抓捕綁匪351.第351章 菊池氏投靠第94章 中年危機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第212章 朱瞻圻的變化918.第918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762.第762章 來歷不明的倭人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485.第485章 大明情報網(下)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952.第952章 太監喜寧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794.第794章 車上閒談(上)701.第701章 蒸汽機的應用875.第875章 黑海海峽之戰(中)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