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

朱高煦與朱瞻壑聊了大半夜,直到天色將曉,這才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上午,朱瞻壑從睡夢中醒來,然後吃了一頓不算早的早飯,這才又找到朱高煦,卻只見朱高煦已經來到碼頭,正在與張忠一起指揮將士們卸船,準備馬上趕往北京。

畢竟朱高煦不遠萬里從天竺回來,爲的就是參加朱棣的葬禮,現在距離朱棣去世,已經快過去一年了,朱高煦也不忍心讓父親一直等着自己。

朱瞻壑也理解朱高煦的想法,於是也幫着上前指揮,順便也和張忠閒聊了幾句。

然而就在這時,忽然只見李齊滿臉焦急的跑來稟報道:“世子,大事不好了!”

“什麼事?”

朱瞻壑也是一愣,李齊一向都是個穩重的性子,很少見到他這麼失態。

“陽武侯薛祿率領兵馬,封鎖了天津城的各個道路,嚴禁任何人離開!”

李齊擦了一把額頭的汗水稟報道。

“薛祿?他沒事包圍天津城做什麼?”

朱瞻壑一愣,暫時沒能反應過來。

“下官也不清楚,但我擔心他是衝着王爺來的!”

李齊說到這裡,扭頭看了一眼旁邊的朱高煦道。

“薛祿這小子一直和我不對付,但如果沒有上頭的命令,借他幾個膽子,也不敢派兵包圍天津!”

朱高煦已經聽到了李齊的稟報,這時也冷笑一聲道。

“爹,我去見見那個薛祿,看他到底要做什麼?”

朱瞻壑也心頭火起,朱高煦纔剛回來,就有大軍包圍了天津,這是要給他們父子一個下馬威嗎?

“等一下,我和你一起去!”

朱高煦倒是沉得住氣,說完命令身邊的護衛集合,並且牽來他的戰馬,隨後他率領着幾百護衛,與朱瞻壑一同離開了碼頭。

天津本來就是依託港口發展起來的一座城市,城市與碼頭是一體的,但現在整個天津城已經戒嚴,街道上幾乎沒有什麼行人,幾個主要的街道都有軍隊把守。

朱高煦和朱瞻壑的隊伍,很快被一道關卡攔下,只見朱高煦拍馬上前,掃視了一眼關卡後的將士道:“薛祿在哪,讓他滾過來見本王!”

“王爺息怒,陽武侯馬上就到,末將也是奉命行事,還望您不要見怪!”

把守關卡的將領倒是十分客氣,上來就賠罪道。

雖然朱高煦已經離開大明多年,但他當年的威名還在,更何況朱瞻壑這個世子在大明的威望更高,因此他們這些將領可不敢得罪。

朱高煦冷哼一聲,但也沒有爲難這些人。

不一會的功夫,就見關卡後一隊人馬飛奔而來,爲首的是一員鬚髮花白的老將,正是陽武侯薛祿。

“哈哈~,王爺,多年不見,你風采不減當年啊!”

只見薛祿來到關卡前,但卻沒有下馬,而是在馬上拱手道。

“多年不見,你倒是老了許多!”

朱高煦擡眼看了看薛祿道。 他不喜歡薛祿,但也不得不承認,薛祿這個人有勇有謀,是個極難對付的傢伙。

“王爺說的是,末將年紀大了,本來早該回家含飴弄孫了,可惜陛下委以重任,我也沒有辦法,還望王爺不要怪罪!”

薛祿再次客氣的道,他是跟隨朱棣起兵的老人,自然見識過朱高煦的勇武,因此這時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廢話少說,我那個大侄子皇帝派你前來,到底所爲何事?”

朱高煦撇了薛祿一眼問道。

“陛下有旨,先皇駕崩日短,陛下又剛剛登基,京城局勢不穩,因此特此通知漢王殿下,讓您不必進京,擇日迴轉天竺便是!”

薛祿笑呵呵的回答道。

“陽武侯,我來天津的時候,陛下可沒說不讓我父王進京!”

這時旁邊的朱瞻壑終於忍不住了,當即向陽武侯大聲質問道。

說實話,朱瞻壑現在一肚子火,朱瞻基收走他手中的權力時,他就已經說要來迎接朱高煦,結果當時朱瞻基還十分高興,甚至催着他來天津,結果朱高煦到了,他竟然不讓他們父子回京城,簡直是欺人太甚。

“世子息怒,老夫也是奉陛下的旨意行事,而且世子您再仔細想一想,陛下可曾答應過要讓漢王進京嗎?”

薛祿依然不慌不忙的向朱瞻壑反問道。

“這……”

朱瞻壑一愣,仔細的回想一下這段時間他和朱瞻基說過的話,對方好像真的沒有答應過要讓朱高煦進京,只是催他來天津迎接。

“薛祿!本王不遠萬里從天竺回到大明奔喪,你真的要擋我進京的路?”

朱高煦兩隻眼睛緊盯着薛祿,眼神中帶着毫不掩飾的殺氣。

其實也不怪朱高煦生氣,他可是接到朱高熾派人去報喪,然後才從天竺趕回來,這一路上光是坐船就坐了大半年,遇到了幾次風暴,還損失了兩條船。

結果好不容易回到大明,朱瞻基竟然不讓他進京,以朱高煦的脾氣,哪裡咽得下這口氣?

“漢王殿下,不是老夫要擋你的路,而是陛下有旨,我不得不從!”

薛祿目光堅定的盯着朱高煦道。

其實薛祿也不理解朱瞻基爲何要下這樣的命令,但正所謂軍令如山,薛祿只知道君王有命,他身爲臣子自當遵從,因此也是毫不退讓。

“好一個不得不從,記住你今天的話!”

朱高煦語帶威脅,但說完就直接調轉馬頭,率領護衛撤回了碼頭。

旁邊的朱瞻壑也緊緊跟隨在父親身後,這時的他除了憤怒之外,同時也對朱高煦十分佩服,對方的變化的確很大,如果放在以前,恐怕朱高煦會不管不顧的衝殺過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暫避鋒芒,畢竟他們現在只有幾百護衛,薛祿手下的兵力未知,但絕對遠超他們。

看着朱高煦離開的背影,薛祿卻是冷笑一聲低聲道:“漢王啊漢王,看來年紀越大,你的膽子也越來越小了,這口氣竟然也能忍下來!”

朱高煦一路上都沉着臉,一句話也沒有說,回到碼頭時,張忠也立刻上前詢問情況,朱瞻壑就將薛祿封鎖天津,禁止他們回京城的事講了一遍,這讓張忠也皺起眉頭。

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0章 古代審美的變遷第597章 對質朱高燧(下)410.第410章 搬救兵664.第664章 作坊(下)567.第567章 榆木川(中)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392.第392章 假和尚514.第514章 賭徒羅儉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第164章 一對苦命人407.第407章 佛母(下)542.第542章 大戰在即794.第794章 車上閒談(上)876.第876章 黑海海峽之戰(下)第119章 朱棣的決斷(上)482.第482章 搞平衡?917.第917章 英雄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607.第607章 冒險343.第343章 壹岐海戰(上)473.第473章 一個教訓(下)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535.第535章 束手無策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579.第579章 朱高熾病了(下)659.第659章 夜校(下)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第201章 陳年舊案718.第718章 家事(下)645.第645章 足利滅亡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982.第982章 一身兩帝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營414.第414章 盤問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第279章 又見朱高燧623.第623章 殺人滅口(上)第5章 相士325.第325章 遼東總兵805.第805章 黃色火藥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751.第751章 開羅之戰(下)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486.第486章 設局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第269章 表示一下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第68章 借個“太子”玩玩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798.第798章 海倫懷孕了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949.第949章 一意孤行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410.第410章 搬救兵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829.第829章 邊市商人第80章 當面對質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682.第682章 買人質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第180章 巧合第33章 頭上沒毛,嘴巴不牢第36章 有反賊855.第855章 君士坦丁第186章 賣地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第258章 交權436.第436章 移民(上)第59章 重錄永樂大典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來的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