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第680章 多國使團(下)

兩國使團陸續抵達西京,爲了表示重視,朱瞻壑也親自前去迎接。

說來也巧了,黑羊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都比較年輕,對這次出使大漢也十分重視,竟然不約而同的都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擔任使節。

比如黑羊王朝的使節名叫賈汗沙,他是黑羊王朝的蘇丹伊斯坎達爾的弟弟。奧斯曼帝國派來的使節名叫穆法斯,他是奧斯曼蘇丹穆拉德二世的弟弟。

這兩個使節都十分年輕,和朱瞻壑年紀差不多,見到他這位大漢太子時,也都表現的十分熱情,不過這兩人也都十分謹慎,剛見面時只是試探了幾句,並沒有直接表明他們的來意,估計也是想親眼看一看大漢的虛實才會做決定。

於是朱瞻壑就將兩國的使團安排到西京的驛館中居住,任由他們在西京自由活動,相信用不了太長時間,他們就會主動找上自己。

除了這兩國的使團外,還有另外一個使團也終於抵達西京,也就是沙哈魯派來的談判使團,兀魯伯能否順利迴歸,就要看他們談判的成果了。

“太子,帖木兒使團到了,咱們不去迎接嗎?”

李齊看着低頭批閱奏本的朱瞻壑,終於忍不住問道。

前兩個使團朱瞻壑都是親自迎接,結果這次帖木兒的使團到了,但朱瞻壑卻連動都沒動。

“不是已經讓禮部的官員去迎接了嗎,由他們看着辦就是了。”

朱瞻壑頭也不擡的回答道。

“殿下您這是要晾一晾帖木兒使團嗎,要不要我將他們也安排到驛館,到時三方見面,肯定十分精彩。”

李齊也立刻猜到了朱瞻壑的用意,於是開口提議道。

“這個辦法不錯,你去安排吧,但也要注意分寸,不要讓他們打起來了。”

朱瞻壑終於擡頭微笑道。

李齊已經將銀行的事交由戶部的人主持,畢竟銀行已經走上正軌,上頭有朱瞻壑把持大方向,一般也不會出錯,而李齊現在擔任着詹事府的詹事,相當於王府的長史,負責協助朱瞻壑處理各種政務,只要不出意外,他日後肯定能接楊士奇的班。

“是,屬下這就去辦!”

看到自己的建議得到採納,李齊也欣喜的道。

跟着朱瞻壑辦事,其實並不容易,因爲朱瞻壑的想法太多,有時又會犯懶,許多事情都交給手下人去做,因此李齊幾乎是從年頭忙到年尾,而且還必須儘量的表現自己,不能讓人認爲自己只是個沒有想法的辦事機器。

李齊剛走,就見朱高煦和楊士奇邁步走了進來,這讓朱瞻壑立刻站起來道:“父親您怎麼來了?”

“我和楊尚書商量了一下,關於割讓喀布爾的具體細節,等下你和他們談判的時候,有些地方也要注意一下。”

朱高煦說話之時,旁邊的楊士奇也拿出一份地圖,上面有不少的標註,顯然都是朱高煦和他商量出來的結果。

談判的事朱高煦已經全都交給朱瞻壑處理了,一方面是他懶得在這種事上費口舌,另一方面也是想鍛鍊一下朱瞻壑這方面的能力。

當然朱高煦也並不是完全放手,比如在割讓喀布爾這件事上,他還是很上心的,之前在白沙瓦時,他就對喀布爾的地形做了詳細的研究,現在剛好用得上。“喀布爾的地形複雜,除了主城外,還有幾座堡壘,這些區域也都必須劃給我們……”

朱高煦指着地圖上的標註,給朱瞻壑詳細的講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朱瞻壑也聽得十分認真,喀布爾的位置十分關鍵,只要控制了這裡,就能與白沙瓦互相響應,它們就像是大漢的兩根觸角,使得大漢將勢力延伸到中亞地區。

等到朱高煦講完自己的想法後,這才笑着向朱瞻壑問道:“現在三國的使團都已經到了,瞻壑你接下來打算怎麼做,是不是馬上就和帖木兒的使團展開談判?”

“我打算先晾一晾帖木兒使團的人,順便讓他們和另外兩國的使團碰一下面,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朱瞻壑嘿嘿一笑道。

“殿下伱這麼一搞,簡直把三個使團放在火堆上烤啊,我看最遲明天,他們就會爭搶着來見您!”

楊士奇聽到朱瞻壑的話也不由得笑道。

“這個辦法可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李齊提出來的。”

朱瞻壑笑着解釋道,這可不是他的功勞。

“李齊這個人不錯,好好培養一下,日後肯定是個棟樑之材!”

楊士奇難得誇讚一個人,顯然他對李齊真的很滿意。

與此同時,帖木兒使團也終於進到西京城,然後在禮部官員的安排下,入住進接待外賓的驛館。

這次的使團由貝孫忽擔任使節,他認爲兀魯伯之所以被俘虜,全都怪自己,所以他有責任把大哥接回國,這才強烈要求擔任使節。

沙哈魯理解兒子的心情,但他卻深知貝孫忽性格暴躁,並不適合與大漢談判,所以又派了一個名叫火者的官員擔任副使,這個火者是沙哈魯身邊的重臣,性格十分沉穩,有他主持談判,沙哈魯也十分放心。

貝孫忽與火者來到驛館,剛進大門,一眼就看到了兩面旗幟,一面是黑羊王朝的黑羊旗,一面是奧斯曼帝國的新月旗。

除此之外,還能看到一些黑羊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人在驛館裡走動,這些人看到進來的帖木兒使團時,也並不意外,反而露出幾分意味深長的微笑,顯然他們早就知道沙哈魯會派人來。

“他們怎麼在這裡?”

貝孫忽看到這兩國的人也是眉頭一皺,他雖然鎮守在撒馬爾罕一帶,但也知道黑羊王朝和奧斯曼都是本國的敵人,他父親沙哈魯之所以遷都赫拉特,主要就是爲了應對這兩國的威脅。

“糟糕,他們肯定知道我們敗給大漢的事,這是要來與大漢結盟!”

火者一下子猜到了這兩國的意圖,甚至他還預感到,這兩國使團的到來,很可能會讓他們與大漢的談判更加困難。

第234章 瘋狂的北京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第229章 舊港求援839.第839章 逃難(上)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575.第575章 名利雙收第147章 陶家三代追夢人574.第574章 朱高燧立大功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第85章 刻意抹掉的關鍵信息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384.第384章 騙子第2章 大明“李世民”936.第936章 救人(上)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第272章 準備禮物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841.第841章 逃難(下)976.第976章 漢軍vs瓦剌483.第483章 大明情報網(上)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938.第938章 阿伊麗的請求438.第438章 移民(下)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第263章 官船商用720.第720章 七絃琴與荷馬史詩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607.第607章 冒險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第148章 鑽進牛角尖的陶穹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440.第440章 郭縣令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782.第782章 草原移民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338.第338章 菊池氏607.第607章 冒險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840.第840章 逃難(中)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第65章 大驚喜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第21章 世子上街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640.第640章 朱高燧也不容易320.第320章 大烏龍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437.第437章 移民(中)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709.第709章 劃分利益391.第391章 懸山島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451.第451章 父子對質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538.第538章 餘百戶的毒計(下)906.第906章 又見金先生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第163章 合歡樹757.第757章 朱瞻基巡邊(上)634.第634章 稱帝?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598.第598章 瞞不住第76章 武臣入閣340.第340章 師出有名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第150章 拜訪侯府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824.第824章 接見使團第128章 朱高熾也中毒了第38章 木秀於林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806.第806章 封賞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437.第437章 移民(中)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第90章 古代審美的變遷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896.第896章 穆法斯戰敗648.第648章 吳家寨769.第769章 商談(下)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