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

夜已經深了,阿赦知院滿臉笑容的回到自己的大營,當他進到帳篷時,只見帳篷裡已經有人在等着他了。

“丞相,事情可還順利?”

帳篷中的人看到阿赦知院進來,立刻上前一步問道,阿赦知院官拜瓦剌丞相,或瓦剌平章,反正自從大元敗退到草原後,官職就胡亂封賞,許多都是直接挪用中原的官職,之前朱棣一場北征下來,可能要俘虜一堆的宰相或尚書。

只見帳篷中的這個人大概三十多歲,身形消瘦、五官清奇,一身長衫帶着一股中藥味,看起來不像是蒙古人,反倒像是個漢人。

“古大夫放心,脫脫不花根本沒有其它的選擇,所以他已經答應我,幫我們拖住東路軍,這樣一來,兀良哈那邊就不用擔心了!”

阿赦知院得意的回答道。

眼前這位古大夫,真的是一位大夫,雖然他是漢人,但因爲醫術高明,在瓦剌十分有名,許多貴族生病,都爭相請他診治。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古大夫還有另一重身份,他其實是大漢派到草原上的細作,專門負責收買一些瓦剌貴族,阿赦知院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

“丞相出馬,果然非同凡響,有脫脫不花相助,咱們的大事就更有把握了!”

古大夫聞言也興奮的一拍巴掌道。

“古大夫,我還是要再問一句,您確定大漢會出兵?”

阿赦知院忽然臉色變得十分嚴肅,再次向古大夫問道。

“丞相放心,在計劃完成之前,我會一直陪在丞相您身邊,若是大漢的軍隊不來,我的項上人頭您隨時都可以拿走!”

古大夫十分肯定的回答道。

做爲大漢安插在草原上最重要的細作之一,古大夫能夠動用的財力物力也相當龐大,比如這幾年爲了拉攏阿赦知院,他給對方提供了相當大的財力支持,也正是有了這些支持,才讓阿赦知院有底氣反叛也先。

“好,我相信先生您肯定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不過大漢許諾我的事,事後大漢不會食言吧?”

阿赦知院說到最後時,眼神也一下子變得銳利起來。

阿赦知院之所以背叛也先,除了也先猜忌他,甚至想要除掉他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就是大漢向他許諾,只要殺掉了也先,就讓他取代也先的位置,成爲瓦剌太師。

“丞相,我們大漢遠在海外,之所以出兵,主要是爲了解決大明內部的一些問題,至於草原上的事,實在沒有精力去理會,就像當初太宗皇帝幾次北征,可最終依然無法改變草原上的形勢。”

古大夫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這才接着說道。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草原永遠都是草原人的草原,我們大漢並不想做那些勞而無功的事,當然了,我們也更願意看到一個對大漢友好的草原首領,甚至如果日後條件足夠的話,幫助您成爲整個草原的大汗也並非不可能!”

“好!大漢果然爽快!”

阿赦知院聞言也大爲高興的道,對於古大夫的話,他還是很相信的,因爲之前對方答應的事,從來沒有食言過,這讓他也對大漢產生了幾分信任。

天色已晚,古大夫也告辭離開,在他回到自己的住處後不久,很快一隻信鴿藉着夜幕的掩護飛離了這裡。

半個月之後,準備完畢的瓦剌大軍,終於開始對大明露出了爪牙。

其中最先發動進攻的正是脫脫不花與兀良哈的東路軍,這支大軍共有三萬,其中大部分都是兀良哈和科爾沁諸部,脫脫不花只是名義上的統帥,但其中這些部落卻對他的命令陽奉陰違,甚至各部各自爲戰。

對於這種情況,阿赦知院似乎也聽之任之,畢竟也先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他真正的指揮這支大軍,而且他們的目的也只是拖住遼東的明軍,好爲中路軍和西路軍爭取更多的機會。

所以脫脫不花率領着這三萬人抵達遼東後,很快對廣寧城展開了進攻。

不過因爲各軍之間缺乏配合,進攻廣寧的計劃也十分不順利,甚至圍攻了三天三夜,卻拿廣寧城一點辦法也沒有,最後只能放棄廣寧城,到周圍的一些據點之中搶掠一番。

脫脫不花進攻遼東的同時,也先也率兵殺向大同,大同右參將吳浩率軍在貓兒莊一帶迎敵,卻兵敗身死,也先的大軍直驅大同城下。

四天後,大同總督宋瑛、駙馬都尉井源、總兵官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四員將領各率兵一萬,奔赴陽和防禦。

當時也先手下的騎兵只有三萬,而大明卻有四萬大軍,又佔據着地利之勢,這要是放在朱棣在位時期,甚至可以把瓦剌騎兵全殲。

但僅僅過去二十多年,大明的兵制已經敗壞的不成樣子,哪怕是邊軍,戰鬥力也急驟下降,四萬對三萬,明明佔據着地利和優勢兵力,可最終的結果卻是明軍慘敗。

大明四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其中宋瑛、朱冕戰死,石亨單騎逃回大同城內,監軍太監郭敬,更是藏身到草叢中才逃得一命。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這個太監郭敬,之前爲草原大開方便之門,將各種兵器箭弩賣給了瓦剌人,甚至他還和也先關係不錯,向對方出賣了不少大明的軍事情報。

所以後世許多人都懷疑,這次明軍的慘敗,正是因爲郭敬與也先勾結,將明軍出賣給瓦剌,這才導致了全軍覆沒之禍,這也是爲什麼軍中主帥都戰死了,郭敬卻能活着回來的原因。

隨着明軍的戰敗,也先也殺到大同城下,城中明軍只能據城死守,根本不敢出城半步,這也導致也先四處搶掠,周圍的一些明軍據點紛紛被攻破,大同的戰局一片糜爛。

這個消息也很快傳到北京城中,導致城中一片譁然,甚至朝堂上也因爲這件事爭吵不休,有人主張派兵支援,有人卻主張派人講和,哪怕付出一定的糧食財物,只要瓦剌願意退兵,這些代價都是值得的。

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927.第927章 殉葬?第209章 祭祀東陵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591.第591章 陛下駕崩了572.第572章 朱高熾要選妃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870.第870章 軍事與經濟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976.第976章 漢軍vs瓦剌676.第676章 邀請811.第811章 歸途562.第562章 漢王妃賜刀第185章 招攬張興第240章 宋禮404.第404章 遭遇風暴第256章 一封信485.第485章 大明情報網(下)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868.第868章 迎接第23章 常家兄妹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466.第466章 目光短淺的倭人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第185章 招攬張興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第241章 京官(上)第155章 陶大仙人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第233章 糧船北上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972.第972章 身陷絕地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332.第332章 德里蘇丹國986.第986章 二十年626.第626章 朱瞻基追上來了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76章 武臣入閣795.第795章 車上閒談(下)第252章 做票大的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459.第459章 報仇(中)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437.第437章 移民(中)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663.第663章 作坊(上)485.第485章 大明情報網(下)第29章 養成系青梅竹馬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395.第395章 布政使黃逸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867.第867章 一場舞會(下)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384.第384章 騙子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第22章 促織第30章 一車促織490.第490章 朵顏三衛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第91章 暢談海外諸國658.第658章 夜校(上)589.第589章 重啓海禁?848.第848章 出兵821.第821章 生靈塗炭第32章 朱瞻基回來了805.第805章 黃色火藥902.第902章 七年(下)681.第681章 奧斯曼使節第60章 慣偷朱瞻圻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43章 變故突起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65章 大驚喜738.第738章 女校(上)第62章 初版三國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第58章 拿去融了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503.第503章 報紙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522.第522章 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