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第949章 一意孤行

昨晚安營紮寨時,因爲準備不足,近半的將士沒有帳篷,只能在野外露宿,甚至連吃的都沒有,同時還要忍受蚊蟲的叮咬。

不過餓着肚子在野外露營的將士並不是最慘的,最慘是最後趕到的通州衛,這一衛將士來到龍虎臺最晚,而且也沒有帶帳篷和乾糧,所以只能在大營的最外圍休息。

但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大營裡不但沒住的沒吃的,甚至連飲用的水都不夠,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卻不能一天不喝水。

特別是出征的將士走了一天的路,就算隨身攜帶着一點水,也早就喝光了,現在一個個都是渴的嗓子冒煙,如果再不喝水的話,說不定就要渴死了。

龍虎臺這裡雖然有水源,但出征的大軍數量太多,導致水源也十分緊張,連飲用都不夠,特別是通州衛來的太晚了,最後的一點水也被其它營分光了。

通州衛的將士渴的要死,卻找不到水喝,最後終於鬧將起來,剛開始他們倒還很有理智,只是要求上頭給他們分一部分水,至少能捱過今晚再說。

這件事被王振得知後,他派自己的心腹馬順前來處置,結果這個馬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面對鬧事的將士,他非但不安撫,反而將幾個帶頭的將士抓起來要問罪。

這下終於捅了馬蜂窩,飢渴難忍的將士們抄起武器,就要把馬順給剁成肉泥,結果這個馬順一看情況不對,扔下身邊的護衛,自己一個人騎馬跑了。

但隨馬順一塊來的護衛可就倒了大黴,被憤怒的通州衛當成出氣桶,除了少數幾個逃出生天外,剩下的全都被打死。

而且通州衛這邊發生的動亂,也影響到周圍的駐紮的軍隊,他們聽到喊殺聲,以爲是敵軍前來襲擊,於是紛紛跳起來準備防禦,但因爲無人指揮,導致軍中發生了踩踏,其中死亡上百人,數千人受傷。

“國公,事情就是這樣,就因爲缺水一事,導致通州衛鬧事,最終影響到其它的將士,引發騷亂才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

鄺埜最後苦笑着向張輔講述道。

做爲兵部尚書,他本應該負責大軍的後勤,可這次朱祁鎮只給兩天的時間,說句難聽的話,兩天時間連給牲口準備草料都不夠,更別說給幾十萬大軍準備糧草了。

“那些鬧事的將士怎麼處理?”

張輔沉默了片刻,這才向鄺埜問道。

“唉,這件事已經驚動了陛下,陛下親自下旨,將鬧事的將士全都抓起來問罪,並且還讓我們封鎖消息,今天依然還要繼續趕路。”

鄺埜嘆了口氣回答道。

本來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大軍應該停下來休整一下,最少把飲水和食物的事情解決了再出發,可朱祁鎮卻根本不管這些事情,固執的要求大軍繼續趕路,估計他真以爲瓦剌人見到他立刻就會望風而逃,所以他纔想早點抵達大同。

“那飲水和食物怎麼解決?第一天就出了這麼大的亂子,如果再這麼走下去,恐怕不出三天,軍隊都要譁變了。” 張輔說到最後時,也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他打了這麼多年仗,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帶兵的。

“國公,我與王佐王尚書商量了一下,決定從周邊的州縣徵調一批糧草過來,應該可以暫時緩解一下軍中的缺糧之危。”

鄺埜猶豫了一下這纔開口道。

從周邊州縣調糧,這只是權宜之計,畢竟越是往北,靠近邊境的州縣越窮,有些州縣一年產的糧食,連自己都不夠吃,需要從南方調糧救濟,現在把他們存儲的糧食抽調走了,如果不及時補充,恐怕這些州縣也會餓死人的。

“也只能如此了,另外還有飲水的事,寧可走的慢一點,也要尋找有水源的地方紮營,這次還只是通州衛,下次就可能是整個大營的將士一起鬧事!”

張輔說到最後也是連連搖頭,他昨晚已經給朱祁鎮上書,但到現在都沒有任何迴應,顯然對方根本沒有理會他的建議。

不過說來好笑,張輔對飲水的擔心竟然是多餘的,因爲接下來的幾天,忽然天降大雨,而且一連幾天不停,飲水的問題一下子解決了,但道路卻變得泥濘不堪,大軍前行變得十分困難。

另外大雨的到來,也讓七月份的氣候驟降,再加上帳篷不足,晚上大軍安營紮寨休息時,只能讓將士們儘量擠到帳篷裡,結果一個帳篷塞滿了人,別說躺了,連坐着的地方都沒有。

就算是這麼硬擠,還是有不少將士沒有帳篷,只能鑽到車馬的身下躲雨,但降溫再加上雨水,導致這些將士出現了凍傷,再加上飢餓和勞累等因素,竟然導致不少將士死在了路上。

同時還有不少將士染上了風寒等病症,以營中的條件,這些疾病傳染極快,甚至開始向疫病的方向發展。

面對這種情況,張輔和鄺埜、王佐等大臣也終於忍不住了,多次上書請求撤軍,畢竟以現在大軍的情況,就算到了大同,也根本沒有打勝仗的可能。

甚至就連王振的一些心腹,也紛紛勸說王振,認爲現在天降大雨,大軍不適合前行,理應撤軍休整。

奈何王振卻一意孤行,非但不同意撤軍,反而罰鄺埜和王佐跪到外面的草地上,以此來警示百官,要不是張輔年紀太大,再加上在軍中的威望過高,說不定也會被一同罰跪。

鄺埜和王佐一直跪到天黑,才被人攙扶進帳篷,其中鄺埜身體弱一些,跪的時間太長,再加上淋雨,導致受了風寒,一下子臥牀不起,但王振卻讓人把鄺埜放到車上,繼續拉着他隨軍前行,對外還宣稱鄺埜是失足落馬受傷,把自己的責任撇一乾二淨。

對於王振的作法,朱祁鎮知道的很清楚,但他和王振好到同穿一條褲子,甚至王振的一些做法,就是經過朱祁鎮默許的。

就這樣大軍冒着大雨,踏着泥濘、忍着飢餓和寒冷,一路走一路有將士倒斃在路邊,最終在十幾天後,到達了之前明軍戰敗的陽和。

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374.第374章 科舉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第169章 三方合作881.第881章 乾清宮(上)374.第374章 科舉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472.第472章 一個教訓(中)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489.第489章 興和之戰(下)622.第622章 美洲是個圈套?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510.第510章 儒報(上)第44章 假英雄變真英雄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587.第587章 陰損的手段440.第440章 郭縣令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679.第679章 多國使團(上)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797.第797章 見面407.第407章 佛母(下)864.第864章 帝國的延續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第140章 天閹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680.第680章 多國使團(下)771.第771章 商談(上)909.第909章 兒子(上)第17章 好弟弟(下)616.第616章 談條件611.第611章 張氏兄弟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869.第869章 發瘋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820.第820章 敗家子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第235章 狗屁不通支運法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519.第519章 文爭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第24章 寧津促織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706.第706章 蘇伊士運河第114章 東廠的誕生(下)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第60章 慣偷朱瞻圻第4章 高僧與舍利846.第846章 移民安置(上)289.第289章 別羅裡之戰(下)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443.第443章 將計就計502.第502章 朱棣的處罰737.第737章 內奸(下)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959.第959章 我爲拯救大明而來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積極性817.第817章 雙喜臨門494.第494章 問罪第214章 溥洽保守的秘密816.第816章 新星號354.第354章 大內氏(上)953.第953章 攔截844.第844章 廣州港第220章 曹賊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第262章 金銀財寶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第228章 滿剌加港第265章 堵住戶部的大門812.第812章 白鯨896.第896章 穆法斯戰敗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第160章 胡濙第193章 自願報名688.第688章 交趾叛亂與內書堂456.第456章 兩位布政使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第61章 死奸商906.第906章 又見金先生505.第505章 新聞報(中)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第52章 你想要什麼?666.第666章 鐵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