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卷 第三十三章 佛教大興

唐三藏離開大唐國十幾年,每日裡晚上誦經,期盼能早日到達西方靈山,取得真經,帶回東土,教化億萬生靈,指引他們修佛止殺,減少殺孽。經過很多妖魔的考驗,他也習慣了那種擔驚受怕的日子,也相信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所以在後來的一段時間內孫悟空與師傅唐三藏的關係還是比較和諧的,只是被欺騙戴上金箍圈的陰影早已在孫悟空心中種下,不論唐三藏怎樣關懷,也難以讓孫悟空相信他是真誠的,對此唐三藏也唯有苦笑,這也是西遊結束之後,兩師徒再也不曾見面的原因。

又過了一段時間,打了最後一隻妖怪之後,終於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當然唐僧師徒是不知道的,他們只是一心向着靈山前進,試想靈山位於九重天,如果在地面上行走,怎麼可能尋到,唯有誠心打動佛祖,才能被接引上去,求得我佛真經。

終於如來算到時機到了,就讓佛陀去接引師徒四人過來,四人登上西天靈山,就是孫悟空也是一陣激動,他自然不是爲踏上這裡而憧憬,而是他終於能脫困了,豬八戒,沙和尚,小白龍也差不多,畢竟其中或多或少都有些貓膩,只有唐僧傻不楞登,一心向佛,來求取真經,可是東勝神州乃是道門大本營,就算他想大傳佛法,也得問問老子同不同意,這次取回真經,不過在凡俗界爲佛教打下赫赫威名,讓佛教的盛名到達一個巔峰,日後就可以壓下玄門,除了原本的西牛賀州大本營,南儋部洲,北俱蘆洲都可以傳道,至於東勝神州就看佛門手段了。

此時的孫悟空道行已經有了大羅金仙中期,本來資質就不錯,又歷經那麼多的打鬥,道行有所突破,也算是因禍得福,豬八戒,沙和尚也到了太乙金仙巔峰,只需此次分封,便可以位列大羅金仙層次,至於唐三藏還是肉體凡胎一個。

如來佛祖分別給四人加封,唐僧封爲無量功德佛(這是金蟬子稱號),道行一瞬間便提升至金仙層次,這是他一路感悟,鑽研佛法所得,由如來佛祖強制性灌注法力,所以纔是這個道行,在如來示意下,他的本體金蟬子金身顯露,所謂吃了唐僧肉長生不老也不是胡扯的,畢竟佛教也不能拿白話忽悠人,便是煉化了這金身,可以得到大羅金仙道行,自然長生不老,下面妖怪理解錯了,這可怪不得佛門,總不能佛教給每一個妖怪解釋一番吧。唐三藏被如來點醒真我,真靈迴歸,本體金蟬子甦醒,道行提升至大羅金仙巔峰,只差一步便可斬屍,至於玄奘法師還自稱三藏,等於是金蟬子(或者無量功德佛)化身,日後回一趟大唐再回靈山修行。等於是兩人分立,不再合爲一人。

孫悟空看着如來佛祖,一臉的不服氣,可是他也知道,如來是秒殺他的人物,還是莫惹的好,只是嚷嚷着讓如來去了他的金箍圈,如來淡然一笑,伸手一指,金箍圈脫落,孫悟空大喜之下哈哈大笑,就要遁出,返回花果山逍遙,可是如來佛祖卻留下他,封了他一個鬥戰勝佛,他心中不願,可是如來說自有天機,他也不敢違抗,功德落下,道行提升至大羅金仙巔峰,與金蟬子都差不多,卻是唐僧雖然是取經人,可是孫悟空這位護道人出力最多,功德無量,倒也不算偏倚。孫悟空想要斬去一屍,還要再看機緣,身上披了一副袈裟,看起來不倫不類。

豬八戒封爲淨壇使者,是個美差,也是掛名的,道行也提升到大羅金仙,不過只有初期修爲,沙和尚封爲金身羅漢,道行也是大羅金仙,不過比之豬八戒要低一些,小白龍加封爲八部天龍廣利菩薩,也有大羅金仙道行。

卻說,三人上了靈山,爲什麼加封也就罷了,連道行也提升那麼多呢?本來這道行唯有苦修才能提升,當然如果你老師沒事就講道,也不是不能進補,可是像這樣直接以功德補得,卻不多見。此事乃是因爲師徒四人一路爲求取真經,此事天道自然看在眼中,準提說的對,天道最爲公道,既然你們一心要求得真經,教化東勝神州生靈,此事自然功德無量,畢竟佛門也是道法,只不過不是玄門,只要教化了生靈,天道都要給予獎賞,譬如即便是窮兇極惡之徒,只要維護一方生靈,也可以聚攏一方氣運,得到救護生靈的功德。四人間接推動佛教大興,教化億萬萬生靈,每一個佛教大興中教化的生靈,功德都要分給他們一部分,自然就得到很多功德,道行提升也算是正常。雖然玄門老子等人心中不滿,那是他們的問題,涉及到氣運之爭,天道可不會多管。

四人分封之後,幾位徒弟盡了最後一份恩情,將唐三藏送到了大唐,四人受到一番款待,便相繼離去,孫悟空朝着大唐都城長安冷笑一陣便折回花果山,豬八戒,沙和尚都是無根無腳的人物,便跟着孫悟空去了,至於小白龍,先是回了趟西海,經過一番計較之後,便真的回了西方,做他的廣利菩薩。

不久唐三藏也告辭唐王,回了靈山修行,如今的他可不是之前一心救世的玄奘法師了,他是金蟬子轉世,在金蟬子迴歸之際自然知道了其中的秘辛,所謂的西遊不過一場遊戲,斬妖除魔,救苦救難更是一句笑話,要到東土傳道,那可是玄門的大本營,連佛門都是從道門裡面脫出來的,還想另作他想,那是找死,就是現在這種狀況也不敢肯定老子就不會報復,畢竟老子可是聖人中城府最深的。所以三藏法師將從靈山取得的真經留下之後,便立即離開,免得被道門找上門來。

此次佛門可謂大獲全勝,靠着西遊,在凡俗之間建立很大的威信,爲佛門的大興打下基礎。

混沌西方極樂世界,準提佛母到來,所有弟子都一起施禮,準提做道人打扮,可是所有人都知道西方教雖然接引道人是教主,可是準提纔是出力最大的,那可真是豁出臉皮不要,纔將如今的佛教弄到大興,心中都存着幾分恭敬。

準提與接引見禮過後,接引問道:師弟不在斜月三星洞苦修,怎跑到這西方極樂世界?莫非有什麼事情?準提眉頭微皺,言道:道兄,你我二人同生與西方,在紫霄宮中得到道祖傳法,纔有瞭如今的西方教,可是如道兄所言,我西方先天不足,鎮壓氣運差了東方許多,如今西方教大興,可是你我卻要未雨綢繆一番,免得將來落得與截教一般下場。說完,準提臉上閃過憂色。

接引臉色發苦,苦笑道:師弟,你我又能怎樣?我們脫玄門而出,本就惹得東方聖人不喜,後來師弟度來幾位菩薩,佛陀,更是近乎撕破臉,此事恐怕難以作爲。接引道出實情,毫無責備之意,畢竟他也是個在幕後的老總,知道準提一心是爲了西方教。準提搖了搖手中的七寶秒樹,正色道:道兄,貧道這些年也想過補救之法,我西方沒有靈寶鎮壓氣運,只能借功德鎮壓,可是功德只有那麼許多,即便我西方教大興至極,也難以撼動玄門地位,還會鬧得不死不休,非要滅我西方教,如今我們只有一處地方謀取,若是此處佔住,我西方教就多了幾分勝算,不至於跟截教一般。接引聽完,臉色更苦,顯然他也猜出來幾分。

接引行禮道:師弟,此舉將會讓東方聖人徹底遷怒我們,日後更難作爲!準提點點頭,苦笑道:師弟又豈會不知,只是此舉也是無奈,否則難道眼看我佛教盛極而衰?接引想了想,嘆息道:也罷,師弟儘管去吩咐便是,不過容貧道推演一番,你我也好有個準備。準提知道師兄接引道人道行僅次於老子,當然跟耶和華半斤八兩,分不出高低,就點頭同意,靜等結果。

接引掐算一陣,突然神色一驚,這種神態對於一向苦瓜臉的接引,可謂驚世駭俗,準提忙問道:道兄!怎得!莫非有什麼不妥?接引搖搖頭,疑惑道:這倒不是,只是貧道推演之時,似乎冥冥中感應到一種殺伐之氣,看到一片血光,莫非此舉日後會成爲我佛門隱患。準提一驚,想了想,眼中露出果斷,狠聲道:既然如此,那道兄,不如你我合力推演一次,此舉不容有錯,即便是傷了元氣,你我也要做過一場!接引想了想,沒有拒絕。

二人頭頂顯出雲光,接引頭頂一尊金身,慈眉善目,準提頭頂一尊金身,喜怒哀樂,各有千秋,只見兩人一同掐訣,對着頭頂的金身一指,那金身突然面對着,身軀之上閃出萬丈金光,只見兩尊金身突然化爲一團金色的液體,從金光散出之處開始融合,過了半日左右,原地金光散去,顯出一尊三百六十五頭,三十六臂的法身,三百六十五合周天之數,三十六亦爲小週天,正爲天道金身,只是此金身必須兩人合力纔可以化出,若是聖人對戰,豈會給他們時間,所以這化身也只是個雞肋。那天道金身所有眼睛一同睜開,開闔之際道道大道軌跡流轉,所有手指一同掐算起來,端坐雲光之下的準提接引元神逐漸清明,對於未來如同混沌劃開,重開天地,一縷縷清晰起來,兩人只見前面一團雲霧,正待雲霧散去,看清分明之時,突然那金身一震,竟然要分開了,兩人正要再施法,那金身已經化爲兩個,兩人臉色蒼白睜開雙眼,準提怒道:可恨!還是差了一絲!說完看着接引道人。

接引深吸一口氣,嘆道:師弟,此舉恐怕有失,貧道彌留之際,看到我佛門弟子被淹沒在血光中,不過終究也是我西方教唯一機會,師弟自去安排吧!準提神色一震,但是也唯有嘆息一聲,告辭離去。接引在準提離去之後,目光擡起,看向混沌中八景宮方向,眼中一道精光劃過,心中道:三人一起出手了嗎?否則怎會連師弟都看不出絲毫端倪?看來三人不和另有究竟,卻要防範一番!接引雙目閉上,打坐修行。

八景宮,煉丹爐下,老子,原始,通天三人分立三個蒲團,頭頂雲光散開,各託一個法器,老子頂着扁拐,原始頂着玉如意,通天頭頂青萍劍,三人云光交接一處,三個法器之前青氣繚繞,一個模糊的人影右手擡起,做劈砍之狀,不過整個右手已經化爲青氣,連臂膀之處也有些模糊,過了一陣,三人一同出了一口氣,那青氣似乎再也堅持不住,散了開去,化爲三道,迴歸三人云光之中。

三人不分先後睜開雙眼,原始略帶喜色道:大師兄,怎樣?老子點頭道:此事已成,就看那兩位道友如何作爲?原始嘴角露出冷笑,眼神中滿是憤恨。通天看了兩人一眼,問道:此舉真的有必要嗎?豈不是讓他們佔了便宜,我玄門更受打壓?原始面色露出不悅,可是也沒有訓斥,畢竟此次是他好說歹說才勸來的。老子略微掃了一眼通天,眼中露出一絲冷意,‘佔便宜?天道至公,一啄一飲,自有定數,即便我們不爲,他們也落不得好處,如今只是讓他們自取死路而已,師弟也莫要負氣,我等聖人,終究只是麪皮之爭,無須太過偏激!’通天眼神一閃,深深看了老子一眼,起身道:兩位師兄,貧道回道場去了。說完,不待兩人迴應,便離去了。原始有些不滿,可也沒有多言,也告辭離去。

老子等兩人離去,眼中閃過精光,還帶着一絲疑惑,‘還差了些?究竟差了什麼?’

;

封神卷 第二十八章 故交第八十九章 輪迴出 諸聖現第二十四章 我自有我道封神卷 第四十五章 細說緣由第十四章 緣分封神卷 第八十二章 烙印封神卷 第七章 較量封神卷 第四章 一年之約封神卷 第一百零三章 塵歸塵,土歸土封神卷 第八十章 質問封神卷 第九章 驕傲第二十六章 洪荒第一小器鬼封神卷 第七十章 帝君第四十四章 二講風波封神卷 第四十四章 印記封神卷 第三十六章 各顯神通封神卷 第九章 驕傲第五十四章 天庭出第一百一十章後事第二十九章 大禹治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頓悟封神卷 第五章 英才凋零封神卷 第四十三章 九曲黃河陣第五十八章 煉寶第二十六章 出手封神卷 第五章 還願第一百一十五章 未來?第七十章 煞氣意志封神卷 第九十一章 血戰連天第一百一十章後事第十六章 人皇交接封神卷 第五十一章 金仙再聚第六十二章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第一百一十章後事封神卷 第二十八章 故交封神卷 第六十四章 得寶封神卷 第十六章 鯤鵬態度第一百一十五章 未來?第四十六章 威逼西崑崙第一百零一章君子成人之美下第九十三章 十六年後封神卷 第七十二章 斬仙之謎第十九章 逐鹿之戰(下)封神卷 第二章 老子化胡封神卷 第五十八章 生機第三十章 與巫族的持久戰封神卷 第五十一章 金仙再聚第十六章 人皇交接封神卷 第二十二章 殺殺殺封神卷 第十四章 古武皇朝封神卷 第四十五章 細說緣由第二十七章 盤王殞封神卷 第九十一章 血戰連天封神卷 第六十五章 封神第十五章 連環策劃第九十四章 風鵬第十章 求解第一百零四章牛大王封神卷 第九十三章 價值封神卷 第五十五章 破陣(一)封神卷 第四十八章 聖人大盜第二十四章 地婚有變第六十九章 長生訣封神卷 第十八章 有沒有資格第六章 迷茫與堅定第二十三章 印法非凡第七十五章 不入樹海封神卷 第八十七章 非死不可封神卷 第四章 一年之約第六十章 交易封神卷 第八章 黑起封神卷 第九章 槍與刀的碰撞封神卷 第五十七章 密談(下)第一百三十章 巫妖退場第七十四章 老子瘸了第一百一十章後事第十九章 逐鹿之戰(下)第七十章 煞氣意志封神卷 第二十章 假手於人第二十一章 皇天封神卷 第八章 傳召封神卷 第二十五章 鋪路封神卷 第十三章 一笑傾城封神卷 第六十九章 脫出第九十二章 嫦曦與嫦娥封神卷 第八十八章 籤榜(上)封神卷 第四十三章 許仙第六十五章 造人前夕第三十五章 洪荒詭異封神卷 第七十八章 策反第七十章 煞氣意志封神卷 第五章 還願第二十四章 地婚有變第三十五章 洪荒詭異第八章 大戰將起 鯤鵬苦修第五十四章 天庭出封神卷 第八十九章 籤榜(下)第一百三十章 巫妖退場封神卷 第四十二章 交鋒封神卷 第二十章 子牙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