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孰對孰錯

此時的薛子川是崩潰的。

他本來以爲,今天就是他成名的時候,他可以擺脫身上這個三甲身份的束縛,從此魚躍龍門,前程似錦。

可是,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少年人,居然在關鍵時候反水了!

雖然薛子川跟李信之間,沒有任何書面上甚至是口頭上的約定,但是此時在這位薛御史看來,李信分明就是反水了!

而且是致命的反水!

要知道,他們告是不是別人,是當朝的柱國大將軍,是兩代執掌了三十多年兵權的平南侯府!

誣告這種級別的大將,本來罪名就不小,更何況還是一個執掌了兵權的大將。

本來聽到薛子川說話的時候,三省裡面的宰輔各個都有些緊張,但是此時,李信這個少年人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這些宰輔們都鬆了一口氣。

朝廷並不想跟南疆打仗,最起碼暫時是不想的。

如果任由薛子川胡說,那麼朝廷就會陷入一個尷尬的處境,不打吧下不來臺,打了又損失太重。

還好,這個年輕的校尉很懂事。

面對薛子川的嘶吼,李信面色平靜,對承德天子彎身道:“陛下,此行南疆,內衛的幾個兄弟沿途跟着微臣,幾乎寸步未離,陛下大可以詢問他們,就知道微臣有沒有被平南侯府收買了。”

薛子川臉色幾乎漲成了豬肝色,他激憤的從地上站了起來,伸手指着李信,渾身顫抖。

“禍國奸賊!”

龍椅上的承德天子不悅的皺了皺眉頭:“咆哮金殿,像什麼樣子?”

薛子川渾身一軟,再次跪了下來。

“陛下,臣……臣……”

他此時心情激憤,整個人的心思全都亂了,磕巴了好幾句,竟然硬是說不出話來。

就在這個時候,一旁已經花甲之年的門下侍中桓楚,突然咳嗽了一聲,出班彎身道:“陛下,老臣有話要說。”

承德天子不敢怠慢,微笑道:“桓相直說就是。”

大晉也是羣相制度,門下省侍中,尚書省的左右僕射,中書省的中書令,五個人統統都是宰輔,這門下侍中雖然只是正三品,但是卻是不折不扣的宰相。

這位桓相,是門下省兩位侍中之中年紀比較大的一位,從先帝朝開始就是朝堂重臣,在京城裡頗有些影響力。

跪在地上的薛子川眼睛一亮。

他是文官,這位桓相也是文官,想來是桓相看不下去這些武官胡作非爲,顛倒是非,要替自己說話了?

桓楚低頭抱拳道:“陛下,現在南疆匪逆猖獗,南蜀餘孽一而再再而三的掀起叛亂,復國野心不死,幸賴南疆有李大將軍鎮守,才保證了這麼多年不失,如今南蜀餘孽再生是非,平南軍旬月之間便把他們鎮壓了下去,可朝廷裡卻有人胡亂言事,老臣懷疑……”

說到這裡,桓楚淡淡的看了薛子川一眼。

“老臣懷疑,有些人去了一趟南蜀,就被旁人收買了,妄圖憑藉口舌之利,顛倒是非,要我朝廷自毀西南柱石。”

本來薛子川是監察御史,有風聞言事的權力,也就是說他可以沒有證據就瞎說,所以就算他告狀不成,自己也不該有什麼罪過,可是這位桓相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把薛子川打到了萬劫不復的地步。

朝廷暫時並不想打仗,這是幾位宰輔還有承德天子的共識,在這個時候,他們不允許薛子川這麼個攪屎棍出來擾亂局勢。

承德天子看了桓楚一眼,呵呵一笑:“桓相也認爲,李慎是我大晉的西南柱石?”

桓楚微微低頭,聲音平靜:“最少現在是。”

承德天子看了一眼頭髮花白的桓楚,心中有些感慨。

不管是他,還是這位白髮蒼蒼的桓相,還是承德天子本人,心裡都很清楚,將來總有一天,朝廷是要跟西南翻臉的,到了那個時候,此時的薛子川就會成爲英雄,而替李慎說話的人,都會揹負罵名。

文人都是愛好清名的,所以一衆文臣當中,沒有人出來補這一刀,只有這位桓相,不顧自己的名聲,站出來毅然決然的向薛子川捅出了這一刀。

因爲他希望這件事儘快解決,不能再擴大下去了。

承德天子明白了桓楚的意思,他懶洋洋的揮了揮手,淡然道:“桓相說得對,有些人去了一趟南疆,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左右,把薛子川拿進大理寺,擇日開審。”

薛子川心裡恐懼到了極點,想要開口說話,但是顫顫巍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就被左右的近衛營架了出去。

這就是朝堂的黑暗之處了,在整個長樂宮裡,包括承德天子在內,有許多人心裡都很清楚,薛子川說的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事實,也清楚這位監察御史是被冤枉的,但是沒有一個人會站出來替他說話。

御史臺的御史大夫手捧朝笏,出班低頭道:“陛下,御史臺出了這種勾結南蜀餘孽的叛逆,是臣等的失職,請陛下責罰。”

承德天子眯了眯眼睛,呵呵一笑:“西南叛亂平定,是一樁喜事,朕心情不錯,就不計較這麼多了,御史臺上下,罰俸三個月罷。”

御史大夫恭敬彎身:“多謝陛下仁慈。”

承德天子環視左右,起身伸了個懶腰。

“諸卿還有別的事要奏麼?”

天子都這個姿態了,自然沒有人敢說話,於是承德天子打了個哈欠,懶洋洋的說道:“既然這樣,那就散了吧。”

說罷,承德天子看了一眼李信,呵呵笑道:“李校尉莫要走了,朕還有許多關於南疆的事要問一問你。”

這是李信預料之中的事情,他對着承德天子彎了彎腰,躬身道:“微臣遵命。”

大太監陳矩上前走了兩步,高聲唱道:“散朝……”

百官魚貫走出大殿,站在最前面的幾個宰輔自然走在最後頭,頭髮花白的門下侍中,緩緩的踱步到李信面前,面帶微笑的看着這個少年人,然後他伸手拍了拍李信的肩膀,聲音有些老邁。

“李校尉年紀輕輕,看事情就能夠看的這麼通透,不像那個御史,被眼前的事情矇蔽了眼睛,真是難得。”

李信對着這個老頭拱了拱手。

“桓相誤會了,下官只是看到什麼就說什麼,並沒有桓相說的這麼複雜。”

老頭子呵呵一笑,搖頭道:“你與薛子川同行,按理說他看到了什麼,你就應該看到了什麼,但是你們二人的口徑卻截然不同,說明你想的比他想的多。”

李信搖頭道:“誰對誰錯,現在還說不清楚。”

桓楚眯了眯眼睛:“沒有什麼說不清楚的,你活着,他死了,便是你對他錯。”

老桓相負手在後,緩緩朝着大殿門口走去。

“好了,陛下還在等你,快去罷。”

第二百一十二章 周遊藝的心路歷程第五十二章 寧陵葉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線第一百零六章 姬盈死了?第四百零六章 我說話很直第六百章 長安你說實話第一百四十九章 陛下請您進宮第三百二十四章 未來主人翁第二百二十三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三十一章 葉老頭第九十三章 你們投降罷!第九十三章 講道理第二百九十三章 勝算幾何?第九十九章 慈母多敗兒第十八章 葉家父子第六十四章 天底下最氣人的事第六十九章 入牒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鄉下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教你烤串兒第一百九十四章 帝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不配姓肖第五百六十章 認輸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義兄弟第二百一十七章 全靠嘴第三百九十七章 月光下的故人第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四十三章 做一些應做之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師徒與父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禍事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沐英回京之時第二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十章 不靠譜的錢笙第五百五十七章 純陽真人的故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超先帝趕武帝!第二十五章 道不同第二百二十六章 沐英回京之時第二百章 天命在苗!第一百三十八章 北疆不設防!第二百四十九章 李慎又要回來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全在沐家肩上第九章 高個子和矮個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國舅爺第四十九章 三個可憐人第二百零七章 話術的威力第二百九十章 魏王類陛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立儲第四百七十七章 偶遇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幕戰!第三百零二章 袖手旁觀第三百九十二章 勳貴第一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小公爺心裡苦第二百二十二章 代天子受俘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天時間到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舊時故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此心安否?第六百一十四章 京城京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沉重的聖旨第一百章 信任第一百一十七章 早招安,心方足!第一百四十九章 度日如年第一百八十四章 宮裡出事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圍攻大理寺!第五百零五章 碰一碰第二百五十七章 罷相第五十八章 樂於助人李長安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專家李長安第六十五章 互起殺心第二章 新生與老去第七十八章 有人夜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老公羊守高臺第一百五十五章 腳踩初陽入未央第一百零四章 李侯爺,造反嗎?第二百零六章 請陛下降罪!第二百六十五章 快活能幾時?第一百零四章 李侯爺,造反嗎?第六百二十四章 你以後要做什麼?第一百六十九章 最後一場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告狀精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太情願的低頭第四十二章 餃子第九章 高個子和矮個子第兩百章 千年道統第六百二十六章 第一個麻煩第二百四十二章 作戰計劃第四百九十三章 同意否?第二百二十八章 株連舉族!第一百九十七章 人是會變的。第二百一十章 不如同去第三百三十九章 得罪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葉老頭的智慧第一百八十二章 兒女雙全第一百三十二章 足夠漂亮第一百八十一章 身後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未央宮流血事件!第二百六十一章 恫嚇第六十五章 互起殺心第六章 人不可以無信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進第五十二章 刺王殺駕第三百三十八章 給你座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