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來破城(第五更,求訂閱啊!!)

宮城火起,就是動手的時候到了。

藏在魏王府的羽林衛,整整齊齊的換上純黑色衣甲,侯敬德一馬當先,帶着他們朝着永安門方向衝去。

與此同時,葉璘領着平南侯府的家將,從陳國公府衝了出來,這位葉四少黑巾蒙面,一身衣甲,看起來像是一個土匪山賊。

永樂坊是京城治安最好的一個坊,每時每刻都有坊丁巡邏,金吾衛的巡街使也片刻不停,黑臉侯敬德一馬當先,路上但有坊丁或者金吾衛詢問,都被這個黑臉大漢一刀捅死,熱血灑滿了侯敬德的衣甲。

不過羽林衛的衣甲是純黑色的,看不出血跡,只能聞到一股血腥味。

小半個時辰之後,羽林衛兩千人並葉家一千多人,正是在永安門門口匯聚。

李信從城樓上走了下來,深呼吸了一口氣,沉聲道:“陛下新崩,宮裡本就亂,現在禁宮火起,已有大亂之相,咱們這個時候衝殺進去。”

說着,李信微微低頭:“小弟統兵粗糙,勞煩二位兄長了。”

侯敬德爽朗一笑:“事已如此,多說無益。”

他騎在一匹馬上,從懷裡取出那份明晃晃的聖旨,對着身後那些羽林軍粗着嗓子說道:“今夜宮中有變,我羽林衛奉聖旨入宮平亂,今日宮中俱是反賊,兄弟們,平亂之後,我等都是功臣,封妻廕子,衝!”

說着,侯敬德一馬當先。

跟在李信身後的一個少年人,見狀也是熱血翻涌,拔出羽林衛的橫刀,就要跟着衝上去。

李信一把拉住他的衣領。

“你留下來。”

少年陳十六昂着頭,大惑不解:“郎將,既是入宮平叛,兄弟們都上了,我爲何要留下來?”

李信怒氣衝衝的看了他一眼。

“你成家了未?”

陳十六的兄長陳初一未有子嗣,跟隨李信前往北地,死在了小陳集,陳十六替補入了羽林衛,李信經常讓他跟在自己身邊做個跟班。

這一次衝擊禁宮,死亡率極高,李信有些不太忍心這個少年人跟着一起上了,因爲他如果死了,陳家就算是斷後了。

李信再也無顏面對陳家村裡那個農婦還有那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

這個從陳家村裡出來的少年人,仰着頭對李信咧嘴一笑:“郎將,我知道您是爲了我好,可是羽林衛裡未成家的到處都是,他們都上了,我沒有理由不上。”

他在羽林衛裡訓練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已經對這個集體有了一些歸屬感。

少年人再一次拔出橫刀,回頭對着李信憨厚一笑:“郎將,我信你的爲人,我若是死了,你會幫我照顧好阿孃阿妹,是也不是?”

李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去你孃的!”

“老子跟你一起衝就是!”

李信抽出腰裡的青雉劍,惡狠狠的緊了緊拳頭。

他是羽林衛的郎將,衣甲比起普通的羽林軍高級不少,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很難死的。

陳十六熱血沸騰,跟在李信身後,嗷嗷叫的衝了上去。

永安門對這批人不設防,因此皇城外城對他們來說也就等於不設防,其中有內衛出來喝問,也被侯敬德拿着聖旨殺了。

不過一柱香功夫,他們就衝到了內城的城門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裡纔是真正的皇宮入口。

皇城外城,只是各種官署衙門所在,六部衙門等等都在外城,只有內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羣臣上朝的地方。

衝進了內城,今天晚上的事情就算成了。

內城的城門叫做正午門,這個正午門,是不輪值的,完全由內衛把手,由此就可以看出,內衛與羽林衛,在天子心目中,還是有親疏之別的。

此時,正午門的守衛並不多。

一來是因爲內宮起火,許多人被叫去救火去了,二來是因爲天子大行,內衛要維護內城的各個宮殿,保證后妃們的安全,因此正午門並沒有太多人護衛。

充其量不過三四百人。

但是即便三四百人,也很麻煩了。

如果是攻城,十倍的人數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內宮不是沒有人了,皇宮內城至少還有一兩千個內衛在,只要短時間內不能拿下正午門,守軍就會越來越多。

而且作爲天子最後的屏障,正午門的城樓非常高,羽林衛沒有宮城器械,想要強攻正午門是不可能的。

只要賺開城門,纔有機會。

侯敬德高捧聖旨,大聲道:“宮中有人意圖不軌,羽林衛奉天子詔令,前來衛護禁宮,開門!”

城門上的內衛往下看了一眼,都看到了侯敬德手裡的聖旨,一個內衛的校尉略做猶豫,對着侯敬德大聲道:“侯將軍,非常時刻,無天子或者太子詔令不得開城門!”

侯敬德大怒,指着自己手裡的聖旨,大聲道:“瞪大了你的狗眼看一看,這是什麼?”

這個校尉再次猶豫了一下,然後開口道:“你扔上來,我看一看!”

侯敬德破口大罵。

“好你個閹狗,這個時候還敢與爺爺們爲難,丟拋聖旨是大不敬的罪過,這個責任是你擔,還是我擔?”

這個校尉咬了咬牙,大聲道:“那就請候將軍稍等片刻,卑職已經派人去詢問太子了。”

侯敬德怒罵道:“內宮到處起火,顯然賊人已經開始行動,再不開城門,必夷你三族!”

這個時候,李信也上前一步,對着那個正午門的校尉大聲道:“你信不過侯郎將,還信不過本將不成,羽林衛兩個郎將都在,你怕什麼?”

其實這個時候,葉璘出面是最好的,但是葉璘不肯揭開面紗,那也沒有辦法。

李信一把接過侯敬德手裡的聖旨,對着樓上的校尉怒聲道:“我等退後五十步,你將城門打開一道縫,放我一個人進去,我一個少年人,總不至於一己之力打開宮門罷?”

那個校尉終於點了點頭,開口道:“好,那就李郎將一個人過來。”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氣,回頭對着侯敬德低聲道:“我一動手,你們便立刻衝進來。”

侯敬德有些猶豫,問道:“李兄弟,你沒問題罷?”

李信狠狠咬牙:“內城城牆足有近十丈高,不騙開城門,咱們永遠沒有機會,這個時候,不行也要行了,信我!”

侯敬德霍然點頭。

“我自然李兄弟!”

李信跳下烏雲馬,雙手捧着“聖旨”,一個人孤身朝着宮門走去,走到宮門口的時候,宮門打開了一道縫。

李信拋下手裡的聖旨,腰中的青雉劍驟然出竅。

他雙手持劍,沒有砍人,而是狠狠地朝着宮門上巨大的門栓砍過去。

這門栓足有碗口粗細,是實木所制,堅硬無比,但是在青雉劍下,被李信直接一劍砍成兩段。

那個下來迎接李信的校尉目瞪口呆,愕然道:“李郎將,你這是做……”

他一句話沒有說出口,李信的劍尖已經劃過了他的胸口。

鮮血飛濺!

這一下,所有內衛都傻了。

他們終於有人反應了過來,驚慌失措的叫嚷道:“羽……羽林衛造反了!”

他們一股腦朝着李信衝了過來,想要閉合宮門。

這些人足有二三十個人,李信一個人肯定是擋不住的,而且他剛纔兩劍,用盡了渾身力氣,此時也沒有多少還手的可能了。

但是他剛纔把烏雲馬留在了沐英旁邊。

沐英也很懂事,李信一出劍,他就乾脆利落的跳上了烏雲馬,連聲音也不出,直接用匕首紮在了烏雲馬的臀部上。

烏雲馬吃痛之下,當即就驚了,惡狠狠的朝着正午門衝了過去。

烏雲有大宛馬血統,五十步的距離幾乎瞬間就到,它足有兩米多高,一兩千斤,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狠狠地朝着那些人衝了過去。

二三十個人,被撞的人仰馬翻。

正午門……開了!

侯敬德眼中精光大盛,他大聲嘶吼。

“羽林衛,隨我衝!”

葉璘聲音低沉:“衝!”

打開了正午門,並不是事情的結束,內宮裡還有足足一兩千個內衛!

一場血戰,剛剛拉開序幕!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太子殿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陛下請您進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以後出門小心點!第一百四十六章 正面鏖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太急躁了第八十二章 兄弟父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專家李長安第一百三十章 要贏啊!第四百一十四章 師徒兩個的算盤第一百六十九章 耳聰目明(第五更,求訂閱!!)第七章 入土爲安第二百七十四章 位尊而德薄第一百零二章 讀書人手段第二百二十章 冷酷無情黔國公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晉臣第二百九十一章 可愛的太子殿下第八十五章 美差第九章 進宮第二百八十二章 殺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全靠嘴第三百六十八章 貴人來了第九十六章 半日得半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努力掃除絆腳石第一百一十二章 君臣相得第一百六十七章 不夠狠第二百零六章 請陛下降罪!第四百七十四章 過去現在和將來第一百六十章 便宜弟弟第一百五十五章 彩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善始善終第二十八章 種老將軍第六十七章 不得不信第二十一章 是誰救了你第八十九章 無人還她公道第五百五十章 我有點害怕第一百三十四章 京中故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耍流氓第一百五十七章 滾滾大勢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口棺材引發的後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君臣相得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們不一樣第四百九十五章 全在沐家肩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口棺材引發的後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盛情難卻第二十七章 真他孃的威風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吳道行第五百一十七章 殺氣騰騰第二百六十五章 罪過太輕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信的預案第六章 人不可以無信第九十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一十章 羽林孤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經驗上的碾壓!第八十九章 西南大旗第一百九十七章 人是會變的。第三百章 人往高處走第三百一十八章 曾經的少年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此爲止?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已經死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佳婿第四百九十章 謀身第一百六十九章 耳聰目明(第五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四章 總有人要上第八十章 憤怒的天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小人與大事第二十一章 搶自家人生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皇帝的果決第七十三章 大太監第二百零七章 未央宮裡第二百一十四章 趨炎附勢第四百二十九章 翻臉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開心的小公爺第一百五十六章 爲天下讀書人發聲!第二百二十九章 陛下慢走第一百五十章 你腿斷了第五百二十章 大勢在我第三百三十一章 葉老頭第一百四十二章 愧殺我等第四十四章 師叔與四叔第十三章 不可小覷古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聖母心的二五仔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太情願的低頭第四章 請問青樓怎麼走?第一百四十七章 噩耗連連第一百五十九章 送禮第八十五章 美差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妹之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吳道行的真實身份第一百九十六章 送上門的“小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信守承諾!第一百五十七章 另一對父子第三十二章 自己去搬第三百五十六章 您配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耳聰目明(第五更,求訂閱!!)第二百零八章 硬升官第五百零九章 我要知道他去哪了第二百一十章 羽林孤兒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平古道第五百七十八章 趨炎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