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元昭元年

原本,新年改元第一天,朝廷就應該公佈新的年號,不過因爲太康天子是臘月崩逝,一下子許多事情壓下來,禮部衙門忙不過來,便沒有來得及。

一直到臘月十六,年節休沐結束之後,禮部的幾個郎中侍郎才聚在一起,翻了不知道多少古書,給出了一個“元昭”的年號,意爲一元復始,天地昭昭。

當初太康天子改元的時候,禮部給出了許多年好,他都不滿意,這太康兩個字,還是李信給他取的,不過如今新天子還是個少年人,也不像是他父親政變奪位,因此這會兒沒有太多的話語權,也就認下了元昭這個年號。

大晉皇帝的年號,一般一個皇帝就只用一個,除非碰到了特別大的變故,才能中途改元,比如說武皇帝因爲一統天下,前後有垂拱和神功兩個年號,而承德天子執掌朝綱近二十年,也只有承德一個年號。

不出意外的話,元昭這兩個字,就會陪伴新帝一生,一直到他睡進帝陵中爲止。

這一年,是元昭元年。

前後持續了十年的太康朝,終於徹底落下帷幕。

時間很快,到了元昭元年二月,路邊的野花開始抽芽,萬物萌發。

這個時候,新天子即位已經過去了兩三個月,因爲李信以及葉家都站在天子這一邊,這兩三個月的時間裡,京城裡可以說是風平浪靜,如果非要說有什麼變化,那就是遺詔裡定下的四大輔臣,如今每個人家中都是人滿爲患,幾乎是每時每刻都有人拜訪。

而朝廷登基大典,也確定了時間,定在了二月二十七。

尚書檯以及禮部衙門還有宮裡的蕭正等人,都在忙裡忙外的準備大典。

登基大典,主要的目的是是祭告天地,坐實“天子”的身份,定下正統。

朝廷上下都是一片忙碌,有些人忙着新君嗣位的事情,有些人忙着上下奔忙,到處跑路子,想要在新朝裡佔據一席之地。

這其中有人跑天子母族謝家的路子,有人跑四位輔臣的路子,還有人跑靖安侯府的路子。

冷清了一段時間的靖安侯府,這段時間裡也有了門庭若市的景象。

不過這個時候,靖安侯爺並沒有理會朝堂上的事情,他也沒有心思理會這些上門的投機客。

因爲,被派去龍虎山的謝岱,押着龍虎山的人回京了!

龍虎山一脈,從張天師開始大興,張天師之後,龍虎山張家世代被封爲天師,朝廷更易而天師不易,幾乎與某個聖人世家同列,地位極其崇高!

而在整個太康朝的十年當中,龍虎山一直有人在京城活動,但是每年到了年節附近,張家的人都會返回龍虎山祭祖,因此太康天子崩逝的時候,龍虎山張家竟然沒有一個在京城!

後來還是李信與謝太后提起,謝太后纔派了羽林衛去龍虎山拿人,一來一回差不多兩個多月時間,謝岱帶人悍然闖進龍虎山,終於把張家的人帶回了京城!

說起來,李信的“本職”,其實是兵部尚書,本來不該他來管這件事,但是自新天子即位以來,他這兩個月時間一次兵部都沒有去過。

兵部曾經的老侍郎謝雋早已經告老還鄉,如今的兵部的兩個侍郎分別是寧陵侯葉璘以及侍郎錢笙。

錢笙雖然也是士族出身,讀書世家,但是論勢力自然是比不上葉璘的,因此李信不去兵部,實際上是把兵部交給了這位葉家的四爺打理,畢竟葉璘以後是不太有機會掌兵的,他在兵部做個幾年,將來很有機會做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上,李信也算是讓他提前體驗一番。

而他這個無所事事的兵部尚書,則是跟朝廷上了份奏書,專門負責調查龍虎山的事情。

如今的李信,已經把太子太保前面的“太子”二字摘了去,乃是貨真價實的一品太保,正兒八經的帝師,而且他又手握禁軍,謝太后尚且要對他客客氣氣,尚書檯的幾個老頭,自然是不會在這種不牽扯自身核心利益的事情上得罪李信,因此文書很快下發了下來,由李信專門負責調查龍虎山之事。

於是乎,在謝岱等人快要回京的時候,靖安侯爺就已經在羽林衛大營等候了。

這天中午,謝岱一行近千羽林衛,終於從西城門進城,押着大概七八輛馬車,來到了羽林衛大營門口。

面無表情的靖安侯爺,就穿着一身黑袍,坐在羽林衛大營門口等着。

謝岱眼尖,還沒有靠近,就看到了李信的身影,他連忙下馬,快步走到李信面前,深深低頭抱拳。

“下官,見過太保。”

李信從站了起來椅子上,然後再寬大的袖子裡取出了一份文書,遞在了謝岱手裡。

“這是尚書檯的文書,幾位宰輔都加了印,龍虎山的事情,由本侯全權接手。”

謝岱自然知道如今的尚書檯意味着什麼,他接過這份文書看了看之後,雙手捧着奉還。

“回太保,此次下官前去龍虎山,將龍虎山張家嫡系五十三人盡數帶回了京城,都在後面的馬車裡,太保如果要提他們,隨時可以帶走。”

李信點了點頭,開口道:“把他們押送到我府上去。”

謝岱有些愕然。

他擡頭看了李信一眼,低着聲音說道:“侯爺,按規矩應該押到刑部,或者大理寺大牢,再不濟也要押到京兆府去……您的侯府,似乎不太合適……”

他這話的意思是,靖安侯府沒有司法權。

大晉的司法權,一般是三法司和地方衙門纔有,三法司是御史臺,大理寺,刑部,而京城的地方衙門就是京兆府了。

除了這些地方以外,其他的任何衙門,都是不能審訊犯人的,哪怕是三禁衛這種天子親軍也不成,更不要說靖安侯府這種不算朝廷編制的私人宅邸了。

李信面色平靜。

“這些人三法司審不得,你只管送到我府上就是了,有什麼事情我擔着。”

“有尚書檯的文書在,你怕什麼?”

謝岱咬了咬牙,低頭道:“那下官……這就去辦。”

說着,他就要把這七八輛馬車,押送到靖安侯府去,李信對着他的背影說道:“記得留一百羽林郎給我,我有用處。”

謝岱停下腳步。

“下官知道了。”

於是,幾百個黑衣羽林郎,在謝岱的帶領下,把這七八輛馬車,從羽林衛大營門口,送往永樂坊的靖安侯府。

靖安侯府的後院,足可以容下數百人,關幾十個人輕而易舉。

七八輛馬車,被再一次開動。

其中一輛馬車的車簾,緩緩打開,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家,從車簾裡探出頭來,深深地看了李信一眼。

第三百五十章 一諾千金!第一百三十四章 你妹很好第三百章 院是人非第三十七章 分房子第二百八十章 讓年輕人爭去第五百八十章 劇本與導演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嘉與李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其心可誅!第二十二章 你可以去告我第一百三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頭太大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請柬第四百零二章 餵魚第三百九十三章 君臣默契第二十章 北征第三十章 長者相召第一百八十八章 李信最擅長的事第四十七章 北征最後的阻礙第五十五章 不進去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無羽林衛第二百四十五章 口吐芬芳第二百四十五章 祁陽李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生第六十章 我親自試一試!第四十章 好你個反賊!第二百八十章 臣去殺人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九句真話一句假話第五百零八章 三代英傑第一百一十五章 愣着做什麼?第五百七十章 賭輸了要認第十一章 報復有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神器更易第三百六十八章 貴人來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逼婚第一百五十一章 絢爛的煙花第一百二十七章 鋃鐺入獄第一百三十一章 熱血之花第三百九十七章 月光下的故人第九十二章 太康天子的手段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幫你站的高一點第五百一十一章 義兄弟第二十章 北征第一百二十章 後會有期第一百七十九章 拿人手短第五百三十八章 殺過去!第二百七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愧殺我等第一百七十九章 佈局謀篇第六十四章 夜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安知天雷不會復現?第四百八十八章 正面第三百三十一章 葉老頭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能把皇帝當朋友第一百四十六章 正面鏖戰!第四百零三章 信任第四十章 態度第六十五章 走門路第四百零四章 分頭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念決萬人生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霍光故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翻臉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摸魚兒第一百七十章 你意欲何爲?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好騙了!第四百零六章 我說話很直第二百九十九章 九句真話一句假話第一百一十章 都可以談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片漆黑第一百三十五章 好一個李家!第二百零六章 李太傅?第一百三十八章 朕也有苦衷第四百七十三章 感情用事第五十九章 若一去不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君臣相得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人之下 天下第二第三百六十章 出淤泥而不染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頗爲傷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晉相國第一百零八章 李信最信任的兄弟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事件的推手第三十八章 賣炭翁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讓賊不敢南望!第二百零四章 告老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合時宜的聲音(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五章 逼婚第二百二十九章 陛下慢走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家過年第二百八十章 讓年輕人爭去第五十章 祖傳猛將兄第四百零六章 我說話很直第二百一十六章 臣參尚書檯!第四百零二章 餵魚第八十六章 陪“葉茂”讀書第一百零九章 陛下,不好了!第七十七章 這世道第五百二十五章 熱情好客李長安第一百一十一章 拿性命去填!第九十章 如此囂張!第三百二十六章 兄弟殊途第二百六十三章 賢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