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辛勤耕耘,黃大勇的民辦學校越辦越好,決定開始資助一些貧困山區孩子,校長黃大勇讓辦公室主任劉斌找有關部門,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聯繫方式與地址,每人寄去一本書一支筆,並隨書標註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繫地址以及郵箱等信息,學校老師對校長這些做法有些不理解,爲什麼送一本書和一支筆,還要留下聯繫方式,在不解與質疑當中,校長黃大勇着急的等待着什麼,每天都去看門口的信投箱,或打開自己的郵箱,有一天,終於有一位得到書的孩子給校長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校長黃大勇高興極了,當天就給這個孩子寄去了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同時毅然放棄了對那些沒有反饋消息的學生的資助。
這時學校其他老師才明白,校長黃大勇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
人要懂得感恩纔會幸福,父母創造了孩子,並以辛勤勞動掙得的血汗錢供養着孩子,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凝結着父母的心血。
感恩是社會和諧的關鍵。的確如此,感恩可以增強人們的社會歸屬感,增強作爲好公民的責任,使人們對善意更忠誠。當今社會需要以多種形式將感恩貫穿於各種文化中。對每個人的貢獻表達感恩,從而使社會變得更加和諧、團結。公開表達的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感恩會使人們保持樂觀並有共同目標感。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事,如果父母一味的溺愛,孩子不懂回報,即便走上社會也會遭遇碰壁,甚至可能無法無天!孩子感恩的對象,莫過於恩情最深的父母!
播種善良,才能收穫希望,一個人可以沒有讓別人羨慕的姿容,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銀”的日子,但離開了善良卻足以讓人生擱淺和褪色——因爲善良是生命的黃金。
做人,不要丟掉善良;世界可以混亂,內心,不可亂;有些話,能不說就沉默,藏在心裡更適合;有些傷,能不揭就放下,無聲忘記更明智;有些事,可以看透,但不要看破;有些人,可以看穿,但不要戳穿。給事留一個機會;給人留一個空間,給己留一份尊嚴。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包容別人,就是寬恕自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需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夢想;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價值。有些事,不能強求;有些緣,不能強結;有些人,不能強留;有些路,不能強走;有些理,不能強通;有些觀念,不能強爲。
要懂得,快樂,源於心態;美好,源於懂愛;豐富,源於知識;成熟源於磨礪;財富,源於積累。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出開心快樂,相信,好人有好報;好因有好果;努力就一定有收穫。
人無完人,事無鉅細。做人即要昂首挺胸,更要低頭思過。仰俯之間,不僅是一個姿勢,更是一種態度、一種素質。
善良的心,像黃金一樣閃光,像甘露一樣純潔、晶瑩,善良的心胸是博大、寬宏的,能包容宇宙萬物,造福人類蒼生,行善而不求回報的人經常能夠得到意料之外的回饋,這是因果循環的自然規律。
善良之人經常造福於他人,實質上也在造
福於自己,善良如雪蓮,聖潔高雅,善良像陽光,溫暖明媚,成爲人生最溫暖的底色,善良是可以傳遞的,溪流一樣漫過田野和山谷,盪滌生命的塵埃,善良是可以延續的,綿延成心的路標,指引你的走向,安放你的靈魂,溫暖自己,芬芳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時刻創造條件啓發孩子學會用感激、感恩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付出,讓孩子先從感恩父母開始,比如讓孩子知道父母爲自己做事後要說謝謝等,通過這種小的事情、小的情緒讓孩子熟悉這種感恩的狀態,並最終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
感恩之心,是心靈成長的營養劑,通過感恩教育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着別人付出給自己帶給的快樂,當孩子們感到他人的善行時,就想到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爲上得暗示,使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有一天有位投資人劉小斌打算給黃大勇的民辦學校投資一千萬,當他跟這個外語學校的財務副校長聊天的時候,卻意外聽見這位副校長抱怨手下員工能力很差,學校校長心胸狹窄,投資人劉小斌立刻告訴他說:我覺得投資你們學校的風險太大了,你找別人融資吧,再見!
交友就像投資。投資當然要考慮回報,如果你找了個朋友,而朋友最後沒有給你回報,只能證明你投資失敗,你要找那些比你強大的人做朋友,尤其記住,在朋友落難時,一定要施以援手,因爲,與自己一起笑過的人易忘記,與自己一起哭過的人最難忘,這就是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有意義。
這位投資人劉小斌堅持的一個做人原則:一個單位領導班子不團結,這樣的單位是沒有希望的,一個單位的職工沒有好的修養也是不行的,人永遠不要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得人善言,如獲金珠寶玉,見人善言,美於詩賦文章,言不中理,不如不言,一言不中,千言無用,口舌禍之門,滅身之斧也。
一個小缺點能讓你失去成功的機會!如果一個人能在背後誇獎別人,能坦誠說出自己的缺點,那麼說明這個人充滿愛心和正義感,有很強自省能力,敢於直面現實。這樣的人能力一般都很強。要想獲得別人的信賴,就要做到:從不在背後說人壞說、從來都不傳播流言蜚語、學會由衷的讚歎別人、容忍別人的不好、更不能狗眼看人低。不要背後說人,不要在意被說,一無是處的人沒得可說,越是出色的人越會被人說,世間沒有不被評論的事,也沒有不被評說的人,別人的嘴我們無法去控制,但我們可以抱一顆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紛擾,心靜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心清才能看到萬物的本質。
沉澱自己的心,靜觀事態變遷。與人相處,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讓,勿究。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但是,對於那些專門揭他人之短、傳他人之私的“長舌頭”或“大嘴巴”而言,搬弄是非往往是他們心存隱疾的表現,從精神分析理論來看,亂嚼舌根與謾罵他人是一種“殺人不見血”的攻擊行爲,喜歡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人一般都缺乏自信,沒有安全感,需要靠否定別人來尋求安慰,他會不斷尋找別人的
缺點和失敗以證明自己比別人強大。
修煉口德,就是修煉自己的氣場,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這是應該具有的修養,有了這樣的修養,就能化腐朽爲神奇,風生水起好運來。出言不慎,駟馬難追,不知而說,是不聰明;知而不說,是不忠實。君子言簡而實,小人言雜而虛。贈人以言,重於珠玉;傷人以言,甚於刀劍。語言切勿刺人骨髓,戲謔切勿中人心病。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快樂之時說話,沒信用的多;憤怒之時說話,失禮節的多。面責人之短,人雖不悅,未必深恨。背地言其短,令人不悅,懷恨甚深。不必說而說,是多說,多說易招怨;不當說而說,是瞎說,瞎說易惹禍。君子一言當百,小人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侮。對失意者,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喜聞過者,忠言日至;惡聞過者,諛言日增。
恨一個人,你永遠得不到幸福,而愛,可以讓你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寧靜。
中國有句俗話:“寧在人前罵人,不在人後說人”,沒有完美的人,人人都有缺點,別人有缺點有不足,你可以當面指出讓他改正,但千萬不要當面不說背後亂說,這樣的人,不僅會令被說者討厭,同樣也會令聽者討厭。如今,不說刀下留人,要說嘴下饒人,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在背後說三道四,沒有不透風的牆,終有一天你所說的那些話會傳到被說者的耳朵裡,對他造成的傷害是你難以相像的。
寬容是善良,擁有愛心是善良,不亂說話也是一種善良。
善良是人性中最美好的美德,行善積德的人,令人佩服,一個人有了善良的心,才能完善自己的人生,善良是人性中最爲寶貴的生命之光,說別人的壞說就是堵了自己認識世界的一條路!
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口德與己。責人不必苛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肚量與己。才能不必傲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內涵與己。鋒芒不必露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深斂與己。有功不必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謙讓與己。得理不必搶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寬和與己。
人生一個夢,生活靠顆心,只要心態不老,只要信念不消,不管多遠的路,都會有盡頭;不論多深的痛,也會有結束。選擇其實很簡單,往自己心裡感到踏實的地方走,靜下心聽自己的心聲。用一顆美好之心,看世界風景;用一顆快樂之心,對生活瑣碎;用一顆感恩之心,感謝經歷給我們的成長;用一顆寬闊之心,包容人事對我們的傷害;用一顆平常之心,看人生得失成敗。忙碌裡,誰都有難處,現實中,誰都有苦楚,人生,總有太多的糾結,讓我們無助;總有太多的奈何,讓我們無可,心若輕鬆,路才順當。
身爲朋友,懂得珍惜對方的一切,懂得禮尚往來,金錢是友情的試金石,也是友情的護駕船,好的友情都很貴,都應該珍惜。
黃大勇民辦學校的融資就是因爲財務副校長背後說人壞話而成爲泡影,給學校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