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孔子、麒麟、仙帝

不久,天儒門的傳法大會,正式開始了。

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走上高臺,這人身高九尺六寸(1.86米),年逾古稀,鶴髮童顏,眉峰如劍,眼神似電,他只是掃視了臺下一眼,就讓衆人鴉雀無聲!

緊接着,臺下衆人全都躬身行禮:“拜見夫子!夫子安好!”

秦笛這才醒悟過來,原來上臺的乃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這是一位大人物,被稱爲“萬世師表”,“大成至聖仙師”。

秦笛睜大眼睛仔細看,然而他卻看不出孔夫子的功力,究竟到了哪一個層次!

按理說,他練樂樂眼功,即便是仙王巔峰,也逃不出他的眼光,可是夫子的境界,竟然看不出來,對他來說,這簡直是一件怪事!

秦笛心想:“難道說,孔夫子不聲不響,竟然進階仙帝了?他到底證道成神了沒有?如果證道的話,是否完成了第三步證道?眼前的一切看着神奇,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沒想到在世間被批成弱雞的儒門,竟然擁有一位貨真價實的仙帝!”

秦笛原本對天儒門有些懷疑,不知道儒家怎麼能大宗門,敢跟道家、佛家和魔門分庭抗禮,可是在這裡他見到孔夫子,心裡的懷疑一下子消退了!

不管是哪個宗門,只要能擁有一位仙帝,那就是了不得的事情,更何況天儒門除了孔夫子之外,還有堯、舜、禹三位仙帝呢?加起來至少有四位仙帝了!既然有這麼多仙帝,就算是玉帝,也不敢欺上門來!

這時候,孔夫子站在高臺上,開始揚聲講話,聲若金石:“很難得,能在這裡見到這麼多的後輩!

子在天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可回。

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惜。

話說我們天儒門,上宗三皇五帝,中承三官大帝,下有諸聖大賢,可謂源遠流長,人才濟濟。

諸位或許不知道,儒門六藝,原出自鴻蒙金書!

昔年鴻鈞講道,在座的不僅有人族,還有龍、虎、龜、鳳和麒麟這五大聖獸。

其中龍、虎、龜、鳳聽講時居於外圍,各自得了一頁鴻蒙金書。

麒麟立足的地方,距離鴻鈞很近,斗膽搶到了兩頁金書。

隨後龍歸於東方,虎歸於西方,龜去了北方,鳳飛往南方。麒麟則留在了中央星域。

後來,五老帝君開荒拓野,向四個方位開闢出二十八宿,分別碰到了龍、虎、龜、鳳,並且與它們結盟,每人分享一頁鴻蒙金書,先後證道成爲仙帝。

麒麟將兩頁金書吞入腹中,在五大聖獸中顯得格外醒目,因而到多位古仙人的圍攻,身受重傷,不得不隱藏起來。

後來,黃帝統一了中央玄黃大星域,找到了重傷之後久久不愈的麒麟,只得到一頁鴻蒙金書,又給麒麟逃走了。黃帝憑着那一頁鴻蒙金書證道成爲仙帝。

以後又過了很多年,一直沒有人見到麒麟。

直到兩千五百萬年以前,有一位仙王名叫“哀公”,西狩途中捕獲了麒麟。

那時候的麒麟已經病入膏肓,骨瘦如柴,看上去根本不像是麒麟了,因此當時沒有人認出來,看它身上也沒有肉,便將其拋棄路邊。

我那時還是一位普通的天仙,駕仙車途徑該處,一眼看出了麒麟,當時心中悲嘆,唱了一首歌,名曰‘獲麟操’:‘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羲我心憂。’

唱完之後,我將麒麟放在仙車上,準備找一個風水寶地,將其埋葬了。

誰知道仔細一看,卻發現麒麟並沒有死!

從那以後,我小心翼翼的呵護麒麟,想盡辦法給它治傷,然而它的傷得自於多位古仙人,那些人用各種神器重傷了它,所以總也治不好。

直到後來,有一天,麒麟口中吐出一頁鴻蒙金書!

正是有了這一頁金書,才讓我的功力突飛猛進。

我的功力提升之後,治療的手段也開始多起來,此後一千多萬年,我每天彈琴,爲它梳理氣機,慢慢的,麒麟身上的傷漸漸好起來。

它跟我一起生活,有時候也出去轉一圈,與龍、虎、龜、鳳交流,順便從四靈那兒帶回來一部分鴻蒙金書的內容。

而我在進階仙王之後,也曾親自登門拜訪五帝。

因此之故,我們天儒門,跟五帝宮關係密切。

堯舜禹三官大帝,乃是五帝傳人,各自得到一部分鴻蒙金書的傳承。三人接受了我的邀請,願意做天儒門的太上仙尊。而我則將自己珍藏的鴻蒙金書,拿出來與他們分享。

再後來,我整合了三皇五帝堯舜禹的部分傳承,再加上親手掌握的一頁鴻蒙金書,盡力糅合在一起,開創出禮、樂、射、御、書、數這六大法門,然後招收弟子,成立天儒門。這便是天儒門的歷史。

所以說,我們天儒門有着豐厚的底蘊,不是諸位當潛心研究,仔細鑽研,學無止境。”

秦笛聽到這裡,禁不住點了點頭,心道:“按照古書記載,“西狩獲麟”發生在春秋末期魯國西境 大野澤。《左傳·卷十二》載:哀公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麟,以爲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

《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哀公十四年春,西狩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以爲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

《兗州府志·聖裡志》載:“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鑰商獲麟。”“折其左足,載以歸。叔孫氏以爲不祥,棄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爲乎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子貢問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爲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之。”

據考證“西狩獲麟”發生在春秋魯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書,也恰恰在這一年脫稿,這時孔子已71歲,從此已不再著書。這證明了至今仍在鉅野流傳的“孔子獲麟絕筆”的故事是真實的。

傳說孔子出生時也有異象。在公元前551年(魯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親 顏徵在懷了孕,祈禱於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時,頭頂長得有點像尼丘山,幫取名孔丘字仲尼。

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死,他心中感慨,揮筆寫下輓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孔子感麟而憂,在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駕鶴西去。孔子離去後,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爲流傳。唐代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的詩句。”

第27章 宗門積分第654章 有敵夜襲第323章 三生島第586章 赤帝嫡傳第815章 仙草種子第210章 方九符第79章 丟失的青龍訣第823章 天風吹我墮異界第274章 亡魂花第568章 青帝宮第184章 雲怡築基第345章 師侄敖影第140章 紫府結構第55章 七階大陣第355章 悽風冷雨第145章 掌門更替第145章 掌門更替第224章 巨型火脈第680章 仙音門內第24章 釣靈魚第587章 鳳鳴谷第653章 仙火海第661章 又見仙棺第620章 四十九位仙帝第116章 七個洞天的煩惱第465章 夢幻法影第346章 掌門師蘆第588章 仙爐鳴響第547章 天仙大劫第375章 半賣半送第860章 雲水七式第360章 珍寶島第717章 祭劍十三訣第1084章 永樂大帝第293章 聖山仙宮第438章 仙音退敵第365章 蝴蝶島第1030章 紫金紅葫蘆第311章 衝破重圍第205章 教學相長第1082章 鴻蒙紫氣第412章 鬼修靈寶第1079章 仙帝周森第243章 陰鬼宗滅門第411章 又見鬼見愁第479章 祖巫刑天第3章 齋戒靜坐第17章 初次修煉第77章 木師蘭星裳第121章 內門長老第647章 三千仙劍第372章 四聖宗聯會第143章 東窗事發第1073章 后土論玉帝第257章 極端延壽之法第277章 四藝大比第340章 仙音門第473章 廣真君的後人第146章 牽引靈脈第574章 羅布仙山第994章 仙音神威第1090章 一座神宮第569章 天仙師涓第930章 再見范蠡第434章 廣招門徒第129章 救治同門第805章 深入寶山第6章 醉花陰第422章 鎮神塔仙劫第332章 后羿神箭第471章 天葬銀、酆都城第917章 鎮元子第406章 雲神眷顧第703章 迷霧殺機第985章 養由基第1091章 世上英雄本無主第501章 大憲仙法第48章 靈種釣竿第836章 天馬第633章 廢棄的仙宮第521章 自相殘殺第373章 半仙階傳送陣第1062章 鑄箭!神箭!第784章 五色神光第130章 收集靈火第1054章 連斬二仙王第626章 荒丘鬼火第67章 外海歷練的目的第69章 品嚐靈魚第647章 三千仙劍第636章 改造仙山第227章 獻出火脈第943章 敵後小分隊第745章 天道鐘聲第1005章 天庭密探第915章 長春觀第102章 遍覽丹書第795章 宇宙輪迴?第950章 大帝之命第672章 驟見綠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