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禁海

“林政君號”若能試航成功,將成爲淮東造船技術的新突破。

下水試航之事,從軍司到船場及靖海水營都極爲重視。雖說“林政君號”是民用船型,等試航成功,纔會在此基礎上建造戰船,但從護船武衛到船工、水手,都是從靖海水營抽調骨幹。又從船場抽調匠師隨船觀測航行情況,胡致庸之子胡喬中任船正,負責“林政君號”的試航任務。

當世航海主要還是依靠經驗進行航行,傳統叫比景法。絕大多數海船非要照着熟悉的海流與海岸線航行,纔不會迷路。測星術仍給正統視爲邪法,只有當世極少數船匠才掌握。

林縛心裡早就建立了經度、緯度的概念,他所認爲的幾乎是常識性的問題,對當世人來說,卻是一門極難掌握的高深學問。

陳恩澤、胡喬中等人能脫穎,不是偶然,也不是他們跟林縛關係親近,而是他們在當世軍隊裡,要屬於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受林縛的薰陶最深,在各自的領域,表現出極高水平的專業水淮;年齡雖少,都已有幾分儒將風範。

淮東的船政學校正式開設招募學員才半年時間,在較爲粗陋的牽星板法給林縛與葛福改爲更精準的垂矩法之後,靖海水營包括黑水社船社,能指導船隊在茫茫海洋裡進行直航的人才十分的稀缺。

新船型的試航,結構強度倒是其次,船型對風浪的適應性纔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林縛甚至要求“林政君號”有通過夏季颶風區的能力,這樣的試航任務,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勝任。

胡喬中站在船首,率全船成員向碼頭檢視“林政君號”下水試航的林縛等人行禮後,便傳令下水試航。

巨大的船體從船軌上緩緩滑動,斜探入江水裡,發出巨大的傾軋聲,船頭緩緩破開的浪花彷彿盛開的白蓮。碼頭內外以及對岸看熱鬧的民衆,只當下水便算造船成功,看着大船浸入江水,緩緩駛離碼頭,便轟然叫好,揮舞着、拍手鼓掌,異常的興奮。

“今日是政君的滿月酒,你們都把手邊的事情放一放吧,”林縛笑問道,“是不是現在都隨我過江去?”

“那是應該要討杯酒喝!”孫敬軒、胡致庸、葛司虞等人都應好,隨林縛同乘船到北岸去。

船行江心,“林政君號”纔將船帆漲滿,往下游江口行去。

“三個月的時間是不是太少了些?”葛司虞站在船首,望着順江而下的“林政君號”,頗爲擔憂的說道。

Www⊕ T Tκan⊕ ¢〇

當前的工匠,積累技術,更多的是依賴經驗,很不善於理論總結,因而一般的新船型也許要經過十幾年,甚至一兩代人才會最終成熟。

林縛給“林政君號”的試航時間只有三個月,三個月後,觀音灘船場將要同時再建造兩艘改進型的巨船。

“也許三個月的時間是短了一些,只是我還嫌三個月時間太長了,”林縛說了一句聽上去很矛盾的話,側頭跟葛司虞解釋道,“我今天就會簽署禁海令,授權靖海水營攻擊一切在長山島以南海域出沒的未報備海船,司虞以爲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啊!”葛司虞微微詫異,沒想到今日就要揭開東海逐鹿的序幕。

“從今而後,從浙閩出海的所有船隻,不僅浙閩水師的戰船,包括漁船、商船、貨船、渡船等等,都將是靖海水營的攻擊目標,”林縛緩緩說道,“不僅僅海上目標,明州府、晉安府以及浙南諸府近海的碼頭、船場、塢寨都將是靖海水營的攻擊目標!靖海水營的戰船將是兇狠的狼,將是惡虎,迫使浙閩水軍不得不出海來,跟靖海水師在海上決鬥!具體的作戰計劃,秦先生他們在制定,大概明後天,大家就能看到了……”

葛司虞一心撲在工造事務上,孫敬軒、胡致庸二人對林縛今日會簽署禁海令,揭開與浙閩爭雄東海的序幕,倒不覺得奇怪。

周普與騎營主力從泗陽調了回來,葛存雄與靖海第三水營大部從山陽調了回來,駐守觀音灘一線;新造的四艘津海級戰船優先補給第一水營。

第一水營在九月之前完成六營滿編制增兵,戰卒增至三千六百餘人。加上崇城步營,淮東在嵊泗諸島集結的戰卒首次達到萬人規模;包括輜兵、船員、水手在內,嵊泗諸島的總兵力達到一萬三千餘人。

黑水洋船社的船隊在九月之前也完成武衛護航編制。

黑水洋船隊的遠海船隊在剔除千石以下的船隻之後,總運力還維持在二十四萬石左右,分編四支船隊。

步軍司親衛營給林縛抽調精銳組建海東行營後,就沒有獲得補編,一直保持四營編制,這次給林縛直接編入黑水洋船社當護航兵。每支船隊編入一營甲卒,將黑水洋船社所屬海船就徹底變成武裝商船。

高麗海軍已經頻繁出現在登州以東海域,承擔從崇州直航津海運糧重任的黑水洋船社,必然要有足夠的兵力進行護航。

黑水洋船社的這次改編,除了將商船改編成武裝商船外,更主要的是將慢速海船都剔除出來。在廣闊無垠的大海上,運糧帆船隻要保持航速優勢,想要擺脫高麗水軍戰船的追擊,是相對容易的事情。

如此一來,靖海第二水營的護航任務減輕,可以抽調部分主力駐守江門,成爲嵊泗防線的預備水營兵力。

從淮東到山東膠州灣的近海運糧航線,悉數改從鶴城、山陽兩地發船。鶴城漁場的平底漁船,都改到更北面的大豐、延清一帶駐泊。

這樣就確保在鶴城及長山島以南的海域,就只有靖海水營的戰船與黑水洋船社的武裝商船能合法通過,出現這一海域的其他船隻都將是靖海水營可以攻擊的目標!

經過近三個月的部署,淮東已經調整好對浙閩東海岸攻擊的勢態,孫敬軒、胡致庸曉得,林縛今天不簽署禁海令,也遲不過幾天。

與奢家東海爭雄就此拉開序幕,淮東要展開全方面的襲擊,迫使浙閩水師出海作戰,消耗其大型海船及打擊其造船能力。在將浙閩水師的精銳戰船消耗光之後,奢家在東線部署再多的兵力,也派不上用場,然而纔是淮東強行攻打岱山、昌國等島的機會!

東海戰事一旦拉開帷幕,觀音灘船場將主要集中建造新的戰船,以彌補戰爭消耗。然而戰事拉開帷幕後,淮東的資源消耗也將急劇增加。

雖說與海東之間的商路已經打開,但海東的資源再豐富,也要有船運回來。

一旦觀音灘船場的造船能力主要集中在建造戰船上,爲了滿足海東航線的用船需求,造載量大、航速快的超大型海船則更合適。

造一艘“林政君級”商貨船,載重量能抵十八艘千石船。加上航速的加快、裝御貨速度的提高以及適航時間的增加,一艘“林政君級”商貨船年運輸能力,差不多能抵三十艘千石船。

還有一點相當關鍵,那就是節省人力。

一支三十艘千石船的運輸船隊,船員水手加上護航的武衛,少說需要七八百人。

一艘“林政君級”的商貨船,船員水手也只需要二三十人,護航武衛再多,百餘人也足夠了。節約下來的船員、水手,就可以去補彌水營的不足。

這也是在戰事越發緊張之時,林縛也抽出這麼多資源試製超大型海船的根本原因。

奢家的根基極深,便是將浙閩水師完全殲滅,也不能算將奢家的出海作戰能力完全打垮,對嵊泗諸島以南海域的爭奪,將是長期而殘酷的。超大型海船在後勤補給上的優勢將越能明顯的體現出來。

宋佳站在一旁默然無語,淮東與浙閩總有在東海分出雌雄的時候,奢家沒有徹底的貫徹棄陸走海的策略,也許就要嚐到苦果了!

孫敬軒這兩年一直主持觀音灘船場,他對淮東水師的戰船相當有自信,叉腰站在林縛身側,迎着江風,感慨道:“若是當奢家將浙南、閩北連成一片之後,就暫時放緩從陸地擴張的勢頭,繼續徹底的貫徹棄陸走海策略,集中力量發展水師,也許將會是不同的結果吧……”

林縛看向宋佳,問道:“你覺得呢?”

宋佳微微一嘆,說道:“奢文莊不可能繼續走棄陸走海之策,奢家將重心重新轉移到陸上,是必然選擇。先打垮淮東,對奢家沒有好用,只會促使元氏提前放棄燕京,遷都江寧!”

“宋姑娘真是高見,我一時感慨,倒忘了津海糧道這茬了。”孫敬軒笑道。

津海糧道勉強支撐燕北防線的同時,也在源源不斷的將南方的資源往北輸送。

津海糧道一旦無法維持,元氏很可能會果斷放棄北線,遷都江寧。包括燕南在內的北線大片土區很可能會落入東胡人的手裡不說,元氏遷都江寧後,也將集中更多的資源跟兵力,先打浙閩。

這個形勢對奢家來說更爲不利。

奢家佔據東閩而欲圖天下,所能走的道路本來就極窄,就沒有那麼多的選擇;甚至還比不上淮東。

第65章 雪中送炭第40章 敗仗跟蠢仗第83章 引蛇出洞第17章 公府治政(四)第二十章 誘殺第一百三十七章 時局糜爛(一)第10章 淮西第24章 潘家舊部第16章 誰能知心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69章 信陽第10章 迎娶第81章 兵分兩路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64章 潰擊第30章 重遊清江浦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62章 臨戰第9章 拔營第112章 政軍並舉第30章 以緩待急第71章 棄都第98章 虞東第66章 獻平虜策第89章 決斷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58章 軍功交易第112章 謠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87章 兵聚鶴城西第三十七章 夫人之誤(二)第139章 借刀第41章 勤王北上第5章 狗官第137章 配刃第104章 兵力算法第24章 潘家舊部第5章 狗官第118章 金蟬脫殼第122章 滯敵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74章 大戰將臨第六十一章 襲營第35章 螳臂之言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十三章 攪局當然一巴掌第17章 使臣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二)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92章 雜魚第29章 兒女之議第128章 太后第85章 津海之利第42章 東西虛實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38章 臣子忠心第31章 江島佈局第97章 晉安攻守第107章 戰起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18章 喝斥第64章 軍功賞爵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85章 逃都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23章 歸塵第37章 親衛營新卒第62章 臨戰第55章 閨房秘語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49章 人心惶惶第4章 分歧第18章 弱國邦交第143章 分肥第31章 疑形第2章 禁海第112章 荊州攻防第64章 殘城廢土第131章 夜下血流第33章 迷離第64章 贈人利刃第77章 東海攻略第36章 對壘第41章 海東行營第166章 殺身滅族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9章 問政殺心第122章 勸降第102章 未雨時第96章 軍食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73章 青州軍第36章 受降第151章 騷亂第69章 江門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