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

嶢關位於溺河以南,在嶢、蕢兩山之間。

夜色深沉,關牆上的守軍大多已經懈怠,躲在隱蔽處睡覺。

牆上燃燒的篝火也因無人看管而逐漸熄滅,篝火能照亮的範圍愈來愈小,這給了徐晃極好的機會。他領着兩百人暗藏利刃,摸着黑一直走到關牆附近,尋了個稍大一些的豁口,依次鑽了進去。

沒料到這動靜驚醒了一名守軍,他下意識的摸向身邊的兵器,大聲喝道:“幹什麼的!”

徐晃眼疾手快,一刀劈死那人,引着手下人齊聲大喊,一直往尚未反應過來的守軍殺去。較爲機靈的守軍大驚,一邊大聲鼓譟,一邊圍了上來,刀槍亂舞,死命擋住徐晃等人進攻。

“敵襲!快去告訴劉將軍,剩下的人跟我來!”守軍中跳出一人,身上還穿着些許甲冑,手裡拿着一把大刀,顯然是個軍中頭目,瞅準了就往徐晃的胸口砍去。

徐晃冷笑一聲,站在原地不動,等到勁風撲面,那把大刀離自己不過一尺距離之後。才往旁邊一躲,手起刀落,那名頭目慘叫一聲,立刻倒地身亡。

其餘守軍大驚失色,紛紛丟下武器作鳥獸散,徐晃也不追趕,急忙命人四處喊叫,做出一副朝廷大軍入關的假象,又讓人四處縱火,驅趕守軍往關後跑。

嶢關大亂,守軍紛紛逃竄,正在酣睡之中的劉雄鳴被人從好夢中叫醒,接報大驚。他無比慌張的說道:“這可如何是好!我當初就說了朝廷之師接連剿賊,不可得罪,你們偏不聽我!”

那部將此時說道:“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稍晚一刻,我等皆死矣!”

劉雄鳴無奈,只得點齊剩餘兵馬,看到身邊聚集着千餘人,膽氣稍稍足了些,與部將試圖往關門處殺去。就在他們要殺奔關門時,忽然路上竄出數十敵軍,手裡引弓搭箭,對着就是一頓亂射,好幾人立時死於箭下。

這時遠處山上突然出現無數火把,遙相吶喊,又聽這身邊呼聲,似乎真是朝廷大軍連夜趕來了。劉雄鳴頓時失了方寸,大叫一聲,轉身便跑。

守軍看到劉雄鳴慌然遠遁,也不抵抗,紛紛四下而逃。

徐晃也不管山上做疑兵的王昌是否趕到,立即帶着人乘勝追擊,試圖就地殲滅劉雄鳴。突然,只見前面傳來一聲吶喊,正在逃跑的敵軍突然有百餘人扭頭衝殺回來斷後。

徐晃立即應戰,他此刻的臉上再也不見一絲沉穩氣度,舉刀大喊:“活捉劉雄鳴!”

他此行帶來的羽林郎與虎賁郎在混戰中大顯身手,很快將敵人殺散。不管來犯之敵如何爲劉雄鳴拼死賣命,但畢竟是疲勞乏累,再是勇猛也抵不住徐晃的衝殺。

徐晃持刀左殺右砍,吼聲連連,緊追着那個爲首的頭目不放。那頭目見劉雄鳴已然遠去,便忽然棄陣逃脫,徐晃哪能讓他就此離開,往前一奔,衝其後背,順勢便是一刀看下。

頭目被砍翻在地,徐晃眼瞅着劉雄鳴已追之不及,只得留在原地收兵,整頓部衆,並狠狠地對左右說:“把他捆起來!”

徐晃就地坐着,後面王昌也正好帶了人走過來,兩人一併審問。

王昌起初由於心中對徐晃夜襲的計策尚存疑慮,是故藉故充作山上疑兵,不願攻城,沒料到錯失大功,心裡實在悔恨。此時他不明具體情況,看到眼前人渾然不似傳言中興雲吐霧的仙人模樣,不禁問道:“你是劉雄鳴?怎麼像個種田的。”

那個頭目頓時罵道:“你說老子是,那老子就是!你說不是那就不是,反正都是一刀子,要殺就殺,盡說些什麼廢話!”

王昌大怒,心說你不是劉雄鳴還在我面前硬氣什麼?他忍不住往徐晃看去,也有些埋怨他未提前告知,害他出了這個醜。

徐晃這時提着刀,站了起來,把這個頭目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點頭笑道:“你倒是個有種的,我現在問你,你們軍中是誰提議佔據嶢關的?”

“自然是我家劉將軍!”

這句‘有種的’在王昌耳中倒像是在罵自己,王昌登時發作道:“反賊就是反賊,什麼狗屁劉將軍,你給我好好說話!”

“你撒謊。”徐晃冷冷說道:“就劉雄鳴今天奉頭鼠竄的樣子,就不像是能出這個主意的人。“

“這有什麼奇怪?我家將軍能興吐雲霧,是神仙一樣的人物,有什麼計謀是他想不出來的?”

徐晃說道:“劉雄鳴招攬流民,據險對抗,你還爲他這樣效忠,真是愚不可及。”

頭目冷哼一聲,不屑說:“劉將軍若不接納我等,帶我等在山下墾荒耕作,我等恐怕早就死了,爲其效忠,又有何不可!”

“若是別的人這麼說,我倒還信幾分。”徐晃看着頭目的手,道:“但看你這一身的匪氣,顯然就是從別處流竄來的賊人,而劉雄鳴手下大都是普通流民,哪有像你這樣的?快老實招了吧,搶佔嶢關,到底是誰的主意?”

那頭目像是被說中了心事,猶疑了幾下,仍固執的不肯說。

一旁的王昌看怒了,一腳將其踹倒,不住的罵道:“什麼東西也敢在我面前裝強項?老子告訴你,管那出主意的人是劉雄鳴還是誰,今天過後都得死!”

徐晃皺了皺眉,被王昌這麼一攪和,也知道再問不出什麼來,索性一刀揮去,砍斷了頭目的脖頸,將他了結。

他四面眺望,只見東方逐漸發白,嶢關上下的死屍也被整理乾淨。雖然他有心仍想追趕劉雄鳴,但對方的部衆已經殺散,也不知道他連夜逃了多遠。

徐晃心裡覺得後悔,嘆口氣說:“未能克竟全功,實在可惜。”

衆人歇了段時候,徐晃準備將此地戰況回報後方的蓋順,卻一時被王昌給攔下。

他慫恿道:“雖然我等拿下了嶢關,但到底是讓賊首跑了。眼下對方遭此一敗,肯定人心惶惶,如此只要再趁勢追擊,便可迫其歸降,如此豈不是大功一件?”

徐晃哪裡不知王昌心中所想,遲疑道:“我等又是山路跋涉,又是奮戰一夜,已成疲師,恐怕難以追擊。”

王昌立即說道:“我手下正好有一百人,先前充作疑兵之用,未有參戰,此時大可讓我領他們做前鋒。”

徐晃暗自分析完利弊之後,當即答應道:“我領剩下的一百多人當做後隊,把關內存放的旗幟拿走,在山道上以爲疑兵。只不過在臨去前,還得先派傷兵留守,再讓人回去稟報纔是,”

“這倒不急,不如待我等迫降劉雄鳴之後,再一併上報。”

“好。”

我發現自己寫戰爭情節真是個廢

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