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

“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漢書·帝紀四·顏師古注】

長安城,漢陽邸。

邸舍,是指各地州、郡、國、縣等地方行政機關派駐在首都的辦事機構,用以提供地方上計吏入長安時食宿、並且用來及時觀望朝廷局勢,這是自秦漢發源的邸舍制度,同時也是後世‘駐京辦事處’的前身。

漢陽邸就是涼州漢陽郡設立在長安的郡邸、辦事處。

在趙謙死後的第二天,觀望許久的馬騰、韓遂這才款款而至,他們一來就受到了朝中上下的熱情歡迎,皇帝第一時間召見了他們,親口許諾不咎昔日之罪,並賜下封賞,拜韓遂爲涼州刺史、馬騰爲平狄將軍。

朝廷的這番表現讓馬騰徹底放下心頭顧慮,開始放心享受在長安的日子。

馬騰的安心自有他的理由,韓遂的憂心也有他的道理。

朝中巨擘之一、司徒錄尚書事馬日磾早已默認馬騰的身份,是屬於扶風馬氏的旁支。今後憑藉馬日磾的關係,馬騰說什麼也能飛黃騰達,而別看韓遂坐鎮一方,待過幾年,誰家日子過得好還不是一目瞭然?

韓遂擔憂自己今後可能會屈居馬騰之下,心中隱隱有些妒忌,看向馬騰的眼神也就有些不自然了:“足下承先人遺澤,光耀門第,實在是讓小弟愧煞。”

馬騰注意到了韓遂在稱呼上的改變,樂呵呵的笑道:“若非朝廷寬赦、司徒馬公睿鑑,我又何能重返官身,迴歸宗族?”

韓遂手把着杯盞,若無其事的說道:“是啊,想當初我等起兵,彼此扶持,共歷艱難。如今既已安定,足下今後長居京畿,小弟不日就要趕赴金城,以後再要相見可就難吶。”

馬騰沒聽懂韓遂話裡的意思,正欲細問,只聽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鬧。

“你又出去亂跑?”馬騰厲聲道。

話音剛落,卻見馬超牽着馬打庭下經過,身後還跟着十數名同樣牽着馬的騎士。

“阿翁!”馬超把繮繩甩到蒼頭手上,邁步走了進來,說:“我剛與令明他們去了城北遊獵。”

“這裡是長安,多得是豪強望族,你少給我惹事。”馬騰告誡說道。

“什麼人惹得什麼人惹不得,我難道還看不出來麼?”馬超忍不住叫屈,忽然又低聲說道:“令明又跟阿翁你說什麼了?”

馬騰看到他這樣子,就知道對方一定是在外面闖過禍,細問之下,原來只是策馬外出時踩了農人的麥子:“若是尋常人家的麥,且不用管他,若是寄託在別家門下的,就得遺金致歉。切不可鬧出人命,我父子才歸順不久,即便有馬氏家名,但終歸得謹慎些。”

韓遂見馬騰一本正經的以馬氏後人自居,全然未曾想過馬日磾是不是真心接納,不免感到好笑:“幸而朝廷未有愛農惜物的律令,不過也無妨,足下門第高貴,朝廷正是倚重足下的時候,再如何也不會罰到足下。”

馬騰久居羌旅,雖常自稱是馬氏之後,但由於出身卑微,又參與叛亂,故而這麼些年根本無人承認。直到這次歸順之後,得到了馬氏當家人馬日磾的背書與接納,他這才能正式以馬援後人自居。

無論是返祖歸宗、還是攀附豪強之家,都讓馬騰的階層提升了無數個檔次,遠在韓遂之上,再也不會出現以往與韓遂在涼州平起平坐的情形了。

馬騰爲名利所惑,還沉浸在重返豪族階層的喜悅裡,一時竟無暇顧及到韓遂話裡的譏諷。

韓遂覺得無趣,轉頭對馬超說道:“馬健勇這些天還是白身,可以沒什麼顧忌,等到入學之後,那就得處處時時都要講規矩了。”

馬騰笑臉一收,接着說道:“文約說的是,陛下已經下詔,特許你入太學讀明經。太學明經科的學子多是簪纓世家出身,你可得好生結交,絕不能給我惹出事來!”

“太學?”馬超驚道:“不該是入宮去做郎官麼?龐德都是羽林郎。”

龐德做過郡吏、州從事,不過是涼州南安郡的小豪強罷了,以前跟隨在未得到馬氏承認的馬騰身邊,馬騰還會高看他一眼。現在自己的身份與形勢都不同以往,自己的立場和態度自然發生了改變。

“他哪能跟你比?”馬騰說道:“入太學後多結識簪纓良俊,過三年無論策試能不能過都不幹緊要,我自會給你尋一個軍職。龐德成了羽林郎再如何也不過只是征戰封將吧?哪能及你?”

馬超猶自不情願:“可那經書我自幼就看不慣,這下還讓我學三年……當初新息侯不讀《齊詩》,不照樣成就功業?”

“你年未及冠,是該讀些學問,我家雖出過新息侯這等戰功起家的勳臣,但其後還不是靠馬南郡以經學傳家?”馬騰睜着圓目,說道:“就連當今司徒都是博學之士,我也不要你做博士,至少這經書得疏通略懂吧?不然以後別人將如何看待我家?”

馬南郡就是指大儒馬融,門生千人,盧植、鄭玄都是他的學生。扶風馬氏就是靠着馬援創下的基業,馬融光大的聲望,這才成爲關西數一數二的豪門望族。

話及於此,馬超也不好反駁,沮喪地退下了。

馬騰見馬超離去後,這纔對韓遂說道:“這小子,什麼時候才能讓我省心?”

韓遂笑了笑,沒有接話,他說:“令郎得入太學,可以說是足下恩蔭。可這龐德……他本不過曾爲涼州從事,還是足下的一員部將。足下可有想過,陛下是如何得知此人姓名、又是何故拔擢?”

這個問題馬騰也曾想過,他對此的解釋是:“想必是要分我之勢,可龐德非我親信,不掌親兵,陛下調走他,這對我並沒有什麼關礙之處,我反倒能將龐德的人收入麾下。”

“沒這麼簡單。”韓遂沉聲道:“你手下帶來的那幾千兵馬本就歸順於你,陛下不往裡面安插人手,反倒還調走龐德這個外姓,難道真是要分你的勢?”

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