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

“故州閭之士,皆譽皆毀,未可爲正也;交遊之人,譽不三週,未必信是也。”————————【人物誌·七繆】

“這……過了幾個月,想必都大抵粗熟了,可堪一用。”穆順沒怎麼留意這件事,有些含糊其辭。

“嗯。”皇帝復又對朱皓說道:“秘書監掌司禁中典籍,這是件利於千秋的事情,你得好生與將作監接洽,儘快辦成。”

“臣謹諾。”朱皓答道。

“不過這些書似乎還少了點……”皇帝心裡有些遺憾,他知道這個時候的豪族家裡都藏有經書,有些甚至是秘而不宣的遺世孤本。光是蔡邕家裡就藏有上萬卷書,更別提扶風馬氏、弘農楊氏這樣數百年的家族積累了。

如果能讓他們把這些書都交出來,或是借出來供朝廷抄錄……

皇帝眼睛不由眯了眯,深覺這是個好主意,只是現在還不方便實施下去,畢竟書籍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每個豪族高門保證權勢的傳家寶,擁有一份正統、稀少的經書孤本,就等若是掌握了鑽研與解釋的權力。是故經書在許多成功的士族眼中,甚至比土地錢財還重要,想要他們自願獻出來,除非皇帝有孝武皇帝等人的權勢,不然就得另尋時機。

皇帝暫時將此事放在一邊,像是剛注意到似的,擡眼看向坐於末位的那兩個新面孔。

“今日新入的秘書郎,許近前一看。”

司馬懿與韋誕聞言,立即躬身垂首,以小步趨近,贊拜唱名之後,兩人直接跪坐在中庭的地板上。

皇帝先是對韋誕囑咐道:“聽聞你素有才名,又善書作文,故許你入秘書監。如今乃父授職郡守,赴任武都,家無長輩,你更不得因此耽誤學業。”

韋誕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出色的政績,只是守家之主而已,皇帝讓他入秘書監,除了讓赴任武都的韋端安心以外,更多的還是想借張昶與韋誕的關係進一步籠絡韋端,因爲韋誕的書法師從張芝,兩家有過一段往來,張芝的弟弟張昶也算是韋誕的半個書法老師。

“臣謹諾。”韋誕尚不明這些關係,但並不妨礙他理解自家在皇帝眼中的賞識。

說完了韋誕,皇帝這纔將視線轉向另一人,看到他那一副溫良恭儉、謙遜有禮的模樣。皇帝心裡忍不住哂笑,要不是早已熟知對方大名,自己恐怕就被對方這副人畜無害的樣子給迷惑了。

“你就是司馬懿?”皇帝明知故問。

司馬懿恭敬的垂首答道:“正是臣懿!”

“你在黎陽勸服趙威孫,說其歸朝,足以見勇略才智,執金吾有你這麼個兒子,真是司馬氏之幸事。”

皇帝對司馬懿毫不吝嗇的褒獎不僅是讓司馬懿,更是讓在場所有人都驚訝不已。

司馬懿勸服趙威孫的過程,只是司馬防在黃琬等關東士人的指使下所暗中進行的佈置。由於這其中牽涉到趙威孫的立場左右搖擺不定、並暗有脅迫當時的度遼將軍耿祉的行動。

爲了表現出他們二人是徹底真心歸服大義,而不是什麼利益所趨,所以這些事都沒有直白的躍然於朝廷章奏之上,只是直接給了參與者司馬朗、司馬懿兄弟恩賞而已。

衆人大抵知悉司馬懿在此事中所顯露的智略,但沒想到皇帝會對司馬懿如此看重與褒獎,隱隱之間,楊修、桓範等人心裡不乏有了好勝之心。

“此皆耿、趙二公勤於王事,感佩忠義之故,實非臣一人之功。故臣惶恐,得入秘書本是慚愧至極,怎敢當陛下如此誇讚。”

司馬懿怕的就是這個,他不知道皇帝爲什麼會這麼看重他,褒獎過頭了就是捧殺,這讓他以後與楊修等人的相處必將困難重重,會很難融入他們的圈子裡去。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圈子,秘書監內部有拉幫結派的趨勢他都看在眼裡,但都沒放在心上,只要他們都是以皇帝一人爲核心,無論是楊修、還是法正、亦或是王粲,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不足以成爲另一個核心對皇帝造成威脅。

但是司馬懿不一樣,以他在歷史上長袖善舞的能力,皇帝很擔心他會搞拉幫結派這一套。而皇帝又不願意冷藏他,白白浪費了對方的才幹,至於把司馬懿丟在太學,皇帝也不放心。

只有將對方放在自己身邊,時時盯着,當個近臣纔是目前皇帝對司馬懿最合適的安排。正是着眼於此,所以皇帝纔不願意讓司馬懿低調下去,至少要給他在秘書監樹幾個敵人。

“你的智略我都看在眼裡,早在司馬公還是京兆尹的時候,我便曾從他口中得知仲達爲人。秘書監裡也不乏能人俊傑,我拜你爲秘書郎,一是爲了酬功,二便是望你能與衆人互相熟稔,精進學業,日後長成,方可爲我效力。”皇帝沒把司馬懿的謙詞當回事,顧自說道。

見事不可爲,司馬懿只得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臣謹諾。”

皇帝輕輕一笑,把話鋒一轉,復又對法正等人說道:“你們平日裡喜歡爭論學術,談經論典,這是件好事,但也不能因此傷了和氣。今後司馬懿與韋誕二人以後將與你等共事,爾等切不可冷落了他們,要彼此扶持纔是。”

楊修、法正等人聽了,立即唯唯應下。

只是他們心底仍舊產生了些許疑問,起先一開始他們只把司馬懿當作普通的豪強子弟來看待,即便在黎陽有過一番成就,衆人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上,畢竟那次還有其兄司馬朗的參與,衆人也都下意識的認爲大部分是司馬朗的功勞。

沒想到幾番話下來,皇帝竟然對司馬懿這麼看重,這導致許多人都對司馬懿產生了這樣那樣的好奇,甚至還有些不服氣。

畢竟想在皇帝之下,結交俊才,有心做秘書監衆人領頭羊的可不是一個兩個。

王輔則是一臉看好戲的樣子,他盯着司馬懿眉間凝重的神色,突然很想看看這個自信滿滿的人,今後會如何與秘書監衆人相處下去。

好了,明天換地圖,正式開新劇情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