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

“先事而綢繆,後事而補救,雖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

在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後,孫策、孫賁等人方纔帶着兩千多殘兵退入平輿城中。

郭嘉與田疇也沒有指揮騎兵攻城的念頭,只是派人通知了張超一聲,然後便光明正大的在城下安營紮寨。

大帳之中,汝南太守劉艾端坐主位,越騎校尉田疇與軍師祭酒郭嘉在下首相對而坐。此時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一名斥候揭帳而入,稟報稱已經在後方追上了河南典農校尉張超,並以劉艾的名義勸其收兵返歸,如今正在帳外。

此時郭嘉很不像樣的斜靠在簡陋的木製憑几上,斜睨一眼,說道:“爾等是在何處追上張校尉的?”

“稟祭酒,是在上蔡城郊。”斥候一五一十的說道。

“上蔡?”郭嘉不禁啞然失笑,扭頭看了看劉艾與田疇,譏諷着說道:“咱們這典農校尉打仗的能耐未見得有幾分,逃亡的本事倒不小。”

郭嘉是前將軍朱儁一手提攜,可以說是與張超互爲同僚,按理說出了這等事,怎麼也得爲張超說幾句好話,爲何反其道而行之了?

田疇沉着的思考着其中關礙,尚未發話,在行軍佈陣期間一言不發的劉艾先開口了,言語之中有些揶揄:“即便是再好的箭手,也會有脫靶的一天,何況張超早年也是前將軍麾下剿除黃巾的干將,一時失察,也不是不可原諒。”

“張校尉臨陣潰逃,釀就大禍,如不嚴懲,衆將士何以歸服?”郭嘉不以爲然,義正言辭的說道。

劉艾盯了郭嘉半晌,若不是對方的坐姿與氣勢太過隨意,不似作僞,他倒還以爲對方是在開玩笑。於是劉艾輕點了點頭,斂了笑,沉下臉說道:“那就用不着見他了,將其拿下關押,解除印綬,留待朝廷處置。”

如不出意外,這次戰後他也將承擔一定的軍事職責,汝南不比四面安靖的弘農,南邊就是荊揚、東邊正對着的就是徐州牧陶謙所置的沛相劉備、北邊則與袁紹一系的曹操、朱靈隔着一個陳國。若是不先拿張超立威,以後怎麼統率手底下的部衆?

更何況,劉艾在來時揣摩聖意,認爲朝廷既有人不放心將整個關東的軍事交由朱儁,那麼皇帝的心裡肯定或多或少也是有這個心思的。既然自己受皇帝指派來到汝南,就得想辦法分化朱儁的勢力,以防萬一纔是。

郭嘉一手拿起茶碗,像是看清了劉艾的想法,笑眯眯的說道:“李通、許褚這兩位率部曲來投的義士,劉府君最好還是見上一見。”

“這是自然。”劉艾頷首道,無論是爲了接下來的戰事,還是爲了在戰後方便治理汝南,對於李通這等本地豪強,就得示之懷柔。

“謹諾。”斥候聽兩人下了決斷,爽利的答應一聲,轉身出去了。

田疇不禁擡頭看去,正好與郭嘉似笑非笑的眼神撞在一起,恍然明白了什麼——郭嘉這是想借張超向朝廷示好!

可他這麼做的意圖又何在呢?保護前將軍朱儁,污身自保?抑或是,保護自己?

今年才二十來歲的田疇並未見識過多少政治詭詐,不禁爲此事而陷入深深的疑惑之中。

便在此時,李通與許褚兩人揭帳進來了,他們二人此時都只是朱儁授封的都尉,在見到劉艾等人以後,無不執禮甚恭。

“此戰多謝劉府君相助,不然我等這次可就危矣了。”許褚聲如洪鐘,魁梧的身材讓衆人眼前一亮。

“想必足下就是譙國許褚?果然是倒曳牛尾的猛士,傳言不虛,艾今日算是見識了。”劉艾眼裡流露出欣喜,親近的招呼道:“二位先坐,不必拘禮。”

兩人分別坐在田疇與郭嘉的下首,甫一落座,李通便出聲發問道:“前日軍報上說,府君率領的援軍要今日才能來,爲何是昨晚就到了?”

“越騎營的馬好,自然跑得比一般騎兵要快些。”田疇淡淡的說道,言語裡帶着一絲自豪:“饒是如此,到底是來晚了,不然昨夜之戰,當不至於此。”

李通挑了挑眉,似乎有些詫異於越騎營的實力,他剛纔在來的時候就已暗中觀察過越騎營的騎兵,自然辨得出田疇所言非虛。如果光是一個越騎營就有這樣的實力,那麼朝廷的南北軍又該何如?

看來自己這一步算是走對了。

劉艾有意拉攏自己與李通、許褚二人之間的關係,主動問計道:“如今敵軍據守城池,我軍士氣不振,騎兵難以攻堅。入冬在即,無論是前將軍、還是國家,都盯着汝南的戰事,若是沒個戰果,恐怕不好交代。”

許褚面露難色,這個問題他也想過很多次,但一直沒有個頭緒。前些天張超手下部衆整肅的時候什麼方法都用盡了,尚且沒能拿下平輿,如今又能想出什麼好主意來?

劉艾似乎也認爲五大三粗的許褚拙於軍謀,一開始就沒把期望放在許褚身上,反倒是目光炯炯的盯看着其貌不揚的李通。

李通下意識的看了眼田疇與郭嘉,沉吟道:“有一事正要說與府君知曉,我等昨夜遭遇敵襲,受困難走。屬下那時於亂軍之中聽見敵將孫策、程普的名號,忽然念及張校尉與敵將似乎有一段淵源,故而便請張校尉代爲陳情。這也是無奈之舉,沒想到程普居然答應了放開生路……”

郭嘉一聽這話,立刻來了精神,從靠着的憑几上挺起身子,做出一番恍然大悟的模樣,好像是剛想起來似得:“張超和程普?啊,我記得了,孫文臺曾在前將軍麾下爲將。”

“可張超如今已經被關押……”劉艾面露一絲悔意,猶豫着說道,只是他轉念一想,郭嘉在朱儁手下的時日也不短了,如何會不知孫堅與朱儁的關係?可見一開始那麼幹脆的同意捉拿張超,就是想在這個時候把他再請出來‘戴罪立功’,這樣一來,自己的面子往哪擱?

郭嘉似乎沒有接觸到劉艾意味不明的目光,毫不在意的說道:“戰場之上何來的情誼?我也未曾聽聞程普與張超相交合契,這回放了張超,多半不是給他面子,而當是心存顧慮,不想把關係弄僵。”

孫氏雖然形同袁術家將,但依然保存着一定的獨立性,如今袁術要與朝廷爭奪汝南,夾在中間的孫氏定然不想爲袁術背下叛逆朝廷的黑鍋……

“既然彼等有意結好,不欲死戰,不若派人入城互通款曲,勸其來降?”劉艾壓下心中的怨氣,建議道。

“彼若真欲降我,又何必在城下鏖戰多日,昨夜又何必趁間襲我?”郭嘉說道,回頭看向劉艾,臉上滿是坦誠的笑意:“不過是想兩面討好罷了,只可惜張超身在囹圄,不然,可使其從中說和,或有成效也尚未可知。”

在郭嘉目光的逼視下,劉艾好似想到了什麼,他深吸了一口氣,用果斷的語氣說道:“不用了。”

“不用?”不僅是旁人,就連郭嘉也是訝異了一瞬,他正色道:“這可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府君可得三思。”

“孫文臺爲何與前將軍交惡,郭祭酒莫非不知?要勸其來降,得先將此事了結才行。”劉艾意味深長的看向郭嘉。

郭嘉咧嘴笑了,可臉上卻沒有半點笑意,他舉了舉茶碗,像是略有深意的舉起酒爵致敬:“劉府君說的是,那我等就在城下稍待兩天,再做打算吧。”

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