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

“是嗛嗛者,奚足以營?於時改轍,立言圖功。”————————【聯綿字典】

琅邪國,開陽縣。

“宣高,你可得想清楚了,那一千萬不僅是錢,還有我等急需的麥粟!”軍帳之中,昌豨瞪着席上一名頗有威嚴的魁梧大漢,氣勢洶洶的說道:“送上門來的錢帛,你真的捨得不要?”

那漢子長得高大結實,頷下生長着密密匝匝的絡腮鬍子,細密的貼伏在頷部周圍,像是一蓬蓬雜草。

此人正是徐州牧陶謙手下騎都尉臧霸,他的聲音也猶如他那鬍子一樣粗狂又沙啞:“這是朝廷給琅邪順王的賻錢。”

“那又如何?如今青徐等地盜賊叢生、流寇遍地,琅邪國無兵無將,拿什麼看管如此多的錢糧!”昌豨聽了,大搖其頭,不以爲然的說道:“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如今我等既奉使君之命,安鎮琅邪,既是保此間百姓、更是保王室安寧。我們將這筆錢糧引爲軍資,諒彼等也不敢說什麼!”

座中除了臧霸與昌豨以外,還有孫觀、吳敦、尹禮等人,他們都曾是泰山郡有名的任俠勇壯。自黃巾寇亂以來,臧霸、孫觀隨陶謙四處征討,雙雙拜爲騎都尉。由於都是同鄉故友,彼等便收束部衆,在今年的時候聽奉陶謙調遣,趁琅邪順王薨逝、國內大亂之際,引兵攻入琅邪國都開陽,逼走琅邪相陰德。

本來他們進兵琅邪,是爲了打通陶謙與公孫瓚之間在青州的聯繫,在如今曹操勢大,陶謙再難進兵兗州的情況下,唯有走琅邪入青州,陶謙才能與盟友公孫瓚在青州達成軍事上的東西呼應。

後來隨着曹操在徐州攻勢迅猛,陶謙手下兵馬部將節節敗退,以致州內士民騷動。尤其是下邳相笮融,畏懼曹操兵勢,裹挾黎庶、軍資,退走廣陵,由因其貪慕廣陵富庶,故而設宴謀殺了廣陵太守趙昱,縱兵大略後逃亡江東。由此導致了相對穩定的徐州後方起火,徐州最重要的兩個郡國紛擾不停,即便是這個時候曹操已經退兵,陶謙仍是焦頭爛額、疲於應付。

也正是這個時候,昌豨、孫觀等人見陶謙似乎大勢已去,一個個本來就對陶謙無所謂忠義的豪強們,不免生起了自立的心思。尤其是昌豨,他本來就是泰山賊寇,屢次攻打彭城等地,對陶謙只是暫時依附,此時窺見徐州虛弱,很快就打起了壞主意:“有了這筆錢糧,再加上琅邪國,我等兄弟大可擴充部衆,編練精卒。那時無論是北進青州、還是南下徐州,皆將有一地爲我等所有。”

“曹操剛屠戮彭城不久,笮融便叛逃,禍亂下邳、廣陵等郡,徐州損失慘重,聽說陶使君爲此還大病了一場。”孫觀着意看了昌豨一眼,兩人眼神短暫接觸了一下,旋即移開,不懷好意的笑着說道:“陶使君今年六十有二了吧?如此大把年紀、老來又遭遇如此多的挫敗,誰知道還能活多久?”

臧霸忍不住皺了皺眉,座中就屬他的資歷、名望最大,衆人也都奉他爲帥。這次昌豨等人說是勸他出手劫奪這筆價值千萬的賻錢,其實是在逼他選擇叛出陶謙、割據青徐。昌豨對陶謙沒什麼情誼,可臧霸卻不同,他在起家平黃巾的時候便在陶謙麾下,深受器重,哪怕他心裡也有佔據山頭、稱霸一方的想法,此刻也不願意對故主落井下石。

昌豨知道臧霸聽不慣這些,也不願逼迫太甚,於是選擇了陳說情勢:“宣高,就算陶使君身體康健,如今徐州內亂未平、人心不安,西邊兗州有平東將軍曹操日夜欲報殺父之仇,南邊的後將軍袁術據說也對徐州有意思。若非揚州九江等郡未定,後將軍怎麼也不會錯過下邳、廣陵無主內亂的機會,從淮南進兵徐州。”

“後將軍與陶使君曾不是盟好麼?”尹禮在衆人的勢力中最是弱小,一般輕易不敢說話,此時是說到了不解之處,故而好奇問道。

“盟好又如何?一時盟好,豈能一世盟好?”昌豨立即不假思索的說道,卻未曾注意到臧霸看向他的眼神微微變了幾分,他繼續說道:“後將軍自陳留一敗,接連丟了南陽、豫州等地,折損兵馬無數。如今手中唯有一個根基未固的淮南,若是不想着開拓,那便只能坐守死地。”

臧霸忍不住看了昌豨一眼,似是沒料到對方會有這樣的時局觀,按往常來說,昌豨判斷時局的能耐可不如他。

“我與諸位兄弟一樣,都想着在這亂世之中謀求一片基業自立。琅邪的確是個好地方,東有大海,北、西有泰山,可謂三面險阻,南邊的徐州又富庶可得。我等若能據得青徐之地,則富貴可期,這毋庸贅言。”臧霸想了想,先試圖穩住這一幫兄弟,而後說道:“只是這錢乃朝廷賜給琅邪順王的賻錢、是喪儀,且不說我等擅自劫奪有失人道,但說是天使現在琅邪籌辦葬禮,我等豈能冒此不韙?”

“朝廷現今偏安關中,即便有所振作,也是對徐州力不能及。就算我等拿了賻錢又如何?朝廷還能派兵來打我等不成?”昌豨止住了臧霸欲言的動作,無所畏懼的說道:“就算是朝廷有詔邀擊,放眼身周,誰家不是各打各的?又有誰會聽從朝廷的詔令?”

“是啊。”向來與臧霸友好的吳敦此時也附和昌豨,出聲說道:“朝廷若是當真強力,這筆賻錢又爲何不是用的都內錢、水衡錢?”

“你們也莫要爲難宣高了。”憨直的尹禮忍不住說道:“陶使君給宣高寫了信,說是請宣高約束師旅,來日必有重謝。陶使君待宣高不薄,此時豈能做不義之事?”

臧霸跟着點了點頭,沉着臉說道:“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名’字,如今開陽城內除了天使以外,還有不少徐州等地豪強大姓。一時劫奪倒是快意,可得罪了本地豪強,以後我等又該如何立足?諸君還得深思。”

“宣高的意思是?”昌豨輕蔑的笑了一聲,問道。

“明日弔祭禮後,我會親自去找嗣王與琅邪相,陳說我等軍資困難,若是彼等識趣,這錢自然會乖乖送上。”臧霸微微眯着眼睛,斟酌着說道:“若是彼等不願,陶使君也會給我等主持公道。下邳、廣陵內亂未平,想必陶使君也不願意徐州北面再出事端。”

這是一個折中的法子,並沒有真正的將臧霸等人推到陶謙的對立面,與昌豨等人最初的想法大爲不同。可是見臧霸堅決不願意對陶謙揹負‘不義’之名,昌豨縱然再不情願,也只好作罷。

出帳之後,孫觀自然而然的走到昌豨身邊,與他一路攀談道:“臧奴寇不願意出頭,這事可就不好辦了。”

昌豨面色遲疑了一下,旋即搖頭說道:“未料到此人如此看重‘名義’。”

當初臧霸的父親遭人誣陷下獄,臧霸結合少年勇健劫奪囚車,孫觀當時在列,與其一同亡命東海,兩人相識尤甚。此時聽昌豨說起來,孫觀想起自己與昌豨所謀之事,隱隱有些內疚,不由得悵然道:“臧奴寇原本就是個氣節之士啊。”

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