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

“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爲風雨,見怪物,皆曰神。”————————【禮記·祭法】

山上屯堡依地形錯列布置,彼此由遠有近,有道路互通,一旦有人進攻,其他各屯也能就近相援,既能避免出現大軍擠在一處無法施展開來的窘境,又能照顧到各個險要之處。

當然,雖然這些屯堡各依山勢,但無論是對方的羌氐義從、還是雜兵郡兵、抑或是精銳的南北軍,首要攻拔的目標還是山路上的這一處由校尉楊任親自帶兵鎮守的屯堡。負責正面應敵的他這些天來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相比之下,紮營在他後方的校尉楊白卻是因此被分擔了大部分的壓力,顯得輕鬆自如。

楊任有些遲鈍糊塗,尚且沒往心裡去,倒是身邊有幾個自認聰明的卻不肯吃這個虧,經常在楊任耳邊說些怨言,比如這兩天攻防結束後,清點戰損,死傷竟有上千人,這比以往的損失還要大:“將軍!朝廷虎賁之精銳,無論衣甲、兵卒皆遠勝於我等。勉力守禦,已屬艱難,若是東面那位還不增兵援甲,或是遣人助守,那接下來可就難打了!”

“要楊白出兵?”一個都尉冷笑說道:“他現在巴不得待在自家屯堡裡安臥酣睡、就等着山下的官軍攻上來與我等難分難解、俱有損傷的時候坐收漁利呢。哪裡還會另外出兵助我?”

楊任皺着眉頭,很是苦惱的樣子,不知是在苦惱楊白作壁上觀、有意保存實力的行徑,還是在苦惱不知該如何向義憤填膺的下屬們勸解。沉吟了半晌,方纔徐徐說道:“我等同奉五斗米道,教友信摯,豈能妄生猜嫌。何況這東西二屯,互爲依仗,脣亡齒寒,若我等真處於危急,彼等豈會不援?”

“這兩日虎賁軍幾次都翻過寨牆殺進來了,尤其是那個叫王昌的都尉,簡直張狂無比!”一人忿然說道:“若不是咱們幾個合起力來打了回去,這個屯堡早就易主了。而那楊白一點動靜都沒有,這算哪門子的‘脣亡齒寒’!”

“夠了。”楊任終於找到立威的機會,沉聲說道:“他是校尉,陽平附近除了張將軍,就屬他最爲權重。你別一口一個楊白的亂叫,注意分寸,小心被旁人聽了去。”

他本意是想提醒對方不要口無遮攔,誰知這卻被視爲了訓斥,被訓斥的那人是楊任的親信,此時不禁啞然無言,好半天才氣急說道:“將軍!我這可是爲咱們着想,當初我等隨師君攻入漢中,是將軍你帶着我等率先拿下南鄭,最後卻因那楊白僥倖殺了蘇固,才得獲首功!此人最喜歡看別人費力賣命,然後在關鍵時候跑出來撿現成的,這種人如何信得?”

楊任見對方似乎被傷透了心,自知失言,剛纔好容易塑造的威嚴形象立馬瓦解,低聲解釋道:“我的意思是,彼等固然有種種劣跡,但他好歹也是個校尉,你也不能……”

“哼!”那人再也受不住,拍案站了起來,他知道楊任糊塗,又不善言辭,容易得罪人。平常的時候彼此親近,倒也還罷了,在這個時候還拿話擠兌他的不是,偏向外人,這人氣憤起來,又如何忍得?

“那將軍就等着楊校尉的援兵吧!”說完他便轉身離去了。

楊任緊皺眉頭,忍不住說道:“此人今日未免太過分了。”

“還請睿鑑,彼是見東邊的楊校尉將所有小屯、小寨裡的駐兵都調集至他所在的屯堡中,這無疑是聚兵自守,不管我等死活,所有彼才心有怨懟。”有人好心勸道。

“他又如何曉得。”楊儒自以爲是的說道:“我等此行不過三四萬兵馬,而朝廷有八萬之衆,縱有天險可恃,也是捉襟而肘見,不得不度力而行。如今陽平關城有兵馬兩萬,山上僅有一萬餘人,而各處屯堡壁壘不下數十,雖可接連聲氣,但卻會使我等分兵。故楊白將兵馬集聚一處,也是爲了防止分散實力的緣故。”

見他還不明白,其餘幾人也頓時沒有繼續說下去的念頭了,紛紛藉機告辭。楊任如此糊塗,也難怪楊白會從陽平關城中移軍駐在山上。跟張衛比起來,楊任這些天爲楊白頂在前頭消耗敵軍實力,還無怨無悔,簡直是太好欺負了。

想到這裡,軍中不免有人回想起當初張衛、楊任、楊白三人佈置防務的時候,山上本該只由楊任一人帶八千人負責所有屯堡,可最後沒想到楊白與張衛爲了爭奪主導權,二人失和。所以楊白才帶兵負氣上山,從楊任手中搶過了安排屯堡、設兵防禦的權力。

如今楊任這裡若是遇險,以楊白的性情,定會在一旁等着兩軍殺個你死我活,纔會出來以奇兵的姿態扭轉戰局。至於陽平關城內的張衛,這麼多天下來,也不知是張衛太過相信山險難克、還是厭恨楊白,兩者之間從未有過任何聯動與響應,彷彿山上的死活與張衛無關似得。

三個將軍,一個公報私仇、一個心懷鬼胎、還有一個糊塗闇弱,這仗怎麼打得過!

有些人心裡這般想着,出帳回營往四下一看,四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大霧,此情此景,不免讓人心裡更加悲涼。

山中的夜間永遠比平地上要寒冷,乳白色的霧氣在山間緩緩團聚、瀰漫而上,由遠處、高處看,會發現這羣山皆爲霧海淹沒,只餘下幾隻孤零零的山頭,如島嶼一般錯落分佈着。霧海茫茫、汽濤滾滾,月光照在這一片霧海之上,那股空寂清遠的氛圍,宛如人間仙境。

但這種美景若是將視線轉移到山中,那就不怎麼美妙了。

林間的白霧濃郁的連月光都照不透,兩個人走在一起,往往間隔數步就看不見對方的下半身了。山林中的夜間是死一般的寂靜、還有在霧中又冷又溼,讓屯堡內放哨巡視的兵卒們人人發抖,既是心理上的怕、又是生理上的冷。

“這麼大的霧,路都看不清,我衣服都溼透了!”一個放哨的兵卒強打精神,故意做出一副滿不在乎的神色說道:“我看山下的那批人這時候是摸不上來的了,咱也沒必要巡這勞什子的夜。”

“就、就是!這麼冷的晚上,無論他們還是咱們,這時候都在被窩裡躺着呢,也、也就咱兩個……”說到這裡,回話的小兵畏縮的往四周的濃霧中瞧了一眼,低着聲說道:“也就咱幾個大半夜的還要來巡視,此時離天明還早,咱兩個不如找個地方躺着去?”

還未等到迴應,只見那人突然神情嚴肅起來,把手一擺,止住了另一人將要說的話。

“聽,這是什麼聲音?”

兩人屏息靜聽着,濃濃的白霧之中,不知從哪個方向隱隱約約傳來一陣喧譁。兩人的心猛地提了起來,轉身就像往回走去,可這個時候卻發現四周濃霧一片,早已辨不清來時的路了。

也就在這時候,兩人緊接着便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腳下的土地開始發生微微的顫動,眼前如帷帳一般的濃霧也彷彿被風吹過的水面,抖出陣陣褶皺。

“好像是……”這個兵卒一臉見了鬼似得表情,驚疑不定的說道:“馬蹄聲?”

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