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

“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伏虎林應制】

張魯眉頭一抖,連聲說道:“快說!”

“請屏退左右。”閻圃毫不顧忌的看了李休、姜合等人一眼,意思簡單明瞭。

不僅是李休心驚不已,就連心裡有鬼的姜合等人也是眼神飄忽,閻圃將彼等的神色皆收入眼底,不聲不響的等着張魯下令。

張魯的眉頭皺起,似乎也很是煩悶,他把手一揮,道:“爾等都下去!”

接着,他便將閻圃引入內室,對這個自己手下最信任、也最有智謀的功曹說道:“閻公可有良計授我?”

閻圃這才慢慢悠悠的說道:“敢問師君一句話,今時今地,我軍真要與朝廷死戰不可嗎?”

這話把張魯給問住了,他猶豫了下,模棱兩可的說道:“非是萬不得已,誰願與如今的朝廷相抗?”

閻圃擡眼看向張魯,說道:“在這個關頭,師君還要瞞我不成?”

張魯一愣,接着咬了咬牙,把心一橫,乾脆的說道:“是,我尚且心存僥倖。不瞞閻公,早在朝廷抵達陽平之時,我便已派駱曜趕往劉君郎處,命其與我母一同佈置、謀殺劉焉。等劉焉一死,益州大亂,我再帶着漢、巴之兵南下,扶立劉瑁登位。那時即便漢中已失,只要我據守劍閣、白水等處,彼等便只能望關興嘆!”

說着,他又嘆了口氣,似乎不願與閻圃炯炯發亮的目光對視,低下了眼瞼,說道:“可誰知道,計策尚未有所成效,朝廷之軍便進展如此迅速,不僅攻克陽平,甚至還派出奇兵、斷我一臂……誒,想我張魯稱雄巴、漢,如今落得此等境地,安知非命啊!”

閻圃靜靜地聽着張魯說話,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那欲言又止的模樣引得張魯心裡好奇,說道:“閻公這是何意?”

“師君。”閻圃看了張魯一眼,他是巴西豪強出身,與張魯這個走底層路線發展勢力的五斗米道本來沒有什麼交集,只是誰讓他的母親有一年生了重病,全靠張魯才得以救治。

後來閻氏由此信奉了五斗米道,並利用自家在地方上的勢力爲其庇護。閻圃其人也爲張魯當初所勾畫的,諸如‘寬宥犯法者’、‘義舍’、‘少勞役’等寬惠的治民藍圖所吸引,甘願爲其效力。閻圃一路上追隨着張魯走到今天,從最開始與其君臣相得、共建起****的政權,到張魯爲駱曜畫的大餅所迷惑、一步步讓這個政權有覆滅之危。

想起最初的一時熱血、壯志,閻圃心裡再多感慨,也終究化爲一聲長嘆,爲其謀劃道:“官軍既能奪陽平,如何不能奪下劍閣、白水?縱然彼等一時受阻,師君又如何能擔保以一己之力,壓服益州豪強?這可不比漢中區區一郡,何況我等又是乘敗而來,彼等更不會心服,還會引起諸地反叛、拿師君的人頭以迎王師。”

“哼,他們敢!我先殺了一批不服的,看誰還跟與我作對。”張魯臨了還是很狂妄。

閻圃深深吸了口氣,緩緩說道:“若是刀兵真的有用,師君當初設計殺太守蘇固、以及誅殺爲蘇固報仇的趙嵩、陳調等漢中豪強之後,直至今日,漢中爲何仍有不服師君者?”

張魯一點就透,立馬聯繫起來:“閻公的意思是說……李伏?”

李伏早在多日前就藉故前往成固,之後便再無訊息,張魯還以爲他已經死在官軍攻城的戰鬥裡了。如今經過閻圃這麼一點撥,他頓時發現了其中的蹊蹺之處,連帶着李休也被他懷疑了起來:“李伏與李休素來交好,如今李伏疑似投敵,這李子朗看來也有貳心,其剛纔勸我留守南鄭,恐怕也是不懷好意。”

張魯臉色極爲難看,他此時沒有流露出遭受手下背叛的憤怒,反而很是沮喪,像是被人瞬間抽走了脊樑了一樣。他治理漢中快四年,尚且還未將這一郡之地的豪強抓在手裡,以後若真是依駱曜的話得了益州,又如何能不被那些豪強欺瞞呢?真要把他們殺光麼?

就連張魯自己也知道,‘殺光豪強’完全就是一個做不到的笑話而已。

“在下很久以前便曾說過,駱曜此人,至微至陋,但有小智、不可與之謀大事。”雖然不是很想在這個時候放馬後炮來刺激張魯,但閻圃還是不得不說自己當初爲了勸張魯保持清醒花費了多大的努力,到頭來還被駱曜教唆挑撥:“師君如今落得這般下場,此人多半難逃其責!”

“啊?”張魯眼睛一瞪,看了看閻圃,說道:“可漢中這情勢閻公你也見到了,如今不依駱曜之計,佔益州爲己用,我等將無路可去了。”

閻圃輕蔑的一笑,對駱曜那個幼稚的想法嗤之以鼻。早在朝廷兵臨陽平的時候,他就已爲張魯預想好了後路,就因如此,所以他纔對駱曜、李伏等人私下裡的小動作視而不見。

“如今陽平已陷,師君之弟尚無音訊,不過據逃兵來稱,其已爲朝廷招撫。可見師君即便有擅領郡縣、斷絕棧道之罪,朝廷也沒有非殺不可的意思。”閻圃說到一半,忽然停住,擡眼看向張魯。

“蘇固非我所殺,論起來,還是我殺了張修、爲了蘇固報了大仇呢。至於攻打漢中、阻絕道路,那全是劉焉一個人的主意,我那時只是其部下一個司馬,不奉命又能如何?”張魯沉吟道,本來擰着的眉頭緩緩舒展,眼角帶着笑意,當即拍了拍大腿,驚喜的對閻圃說道:“按這麼說,朝廷還可能會赦免我?”

“唯唯。”閻圃對張魯拱手執了一禮,說道:“朝廷之軍如山洪奔下,勢不可擋,楊昂、申氏等人豈會赴死來救?至若退據益州,更是可笑至極,師君還記得去年南下尋親的來敏麼?至此細思,安知彼等不是奉朝廷遣派?朝廷謀算益州之心久矣,如今唯有一降,才能保全身家,甚至是保全五斗米道,還望師君三思。”

張魯臉色驟變,尤其是當閻圃提到來敏之後,心裡僅存的那最後一絲僥倖也沒了。如果朝廷真的佈局縝密,那他再頑抗下去就只有死路一條,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直接降了朝廷,至少朝廷會像對張衛那樣,念在歸降有功,留他一命。

只是,張魯想到,這種種分析,到底是閻圃這幾天想出來的,還是在來敏南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打不過官軍,於是早想好了讓自己現在歸降朝廷?

他猶疑着胡思亂想了一會,最終還是決定相信閻圃與他多年的交情絕非李伏那等人可比的,不然以對方的智謀,又何必在這個時候害他?但張魯轉了轉念頭,還是試着說道:“還是閻公才智高絕,如今看來,歸降王師,確爲不二之選。我這便讓人預備……”

“且慢。”閻圃嘴脣輕動,又道:“今日若是因勢而降,必爲其所輕,不如暫依巴郡杜濩等處聚兵據守,然後遣使與王師說情歸降,則得功必多。”

“好、好。”張魯再無疑慮,連聲說道:“就依閻公之計!”

於是沒等到第二天,張魯立即召集手下,不顧李休等人抗議,宣佈帶領餘部翻山趕往巴郡。在動身的時候,張魯忽然拉住閻圃問道:“李休此前獻計欲害我,我想除之,如何?”

“不可。”閻圃勸道:“此人既與李伏交好,難保其不會與王師私下有往來,若是此刻斬殺,無異於得罪王師。”

張魯有些不情願的說道:“哼,倒是便宜他了。”

見張魯雖然面色不忿,但好歹聽進了話,這讓閻圃稍放寬心,接着,又提及一事,道:“姜合、李庶二人近來行跡詭異,恐有預謀,師君得多留心防範纔是。”

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