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

“乃遣使巡國中,求百姓賓客之無居宿、絕餱糧者賑之。”————————【屍子·卷下】

此人名叫馬畢,扶風馬氏的嫡傳,年輕時曾就學大儒,入朝擔任郎中一職,皇帝將太學重設並改制以後,徵辟四方大儒賢士。許多勢力爲了在太學擁有影響力,無不搶着安插自己人進去,馬日磾也不例外。馬氏除了馬日磾以外,還有許多承繼馬融衣鉢的子弟,只是太學明經科博士就只有那麼多,馬畢最後也只得到一個明經教習的職守。這個位置雖然清閒,但是權重,幾年來默默無聞,很少引人注目。如今奉了馬日磾的囑託,特意告病出京,就是爲了給馬訪提個醒。

“子謀!”馬畢厲聲說道:“馬德衡給你寫的信件,你看過沒有?”

那是早在許久以前,馬日磾從皇帝對待各地郡縣守令貽誤放賑的態度中嗅到一絲異常,特意囑咐馬宇給馬訪傳信,讓他在天災的時候收斂些,不要給朝廷拿住做了榜樣。

馬訪自然是看過的,但他一直沒將此當回事,此時面對着馬畢咄咄逼人的發問,縱然心頭不悅,仍不敢發作道:“看過了。”

“多久之前給你通的氣,爲何還沒半分收斂的樣子!”馬畢就知道會有這一遭,不然他也不會甘冒風險來扶風帶話了,他勃然怒道:“唆使地方拖延賑災倒還罷了,這總有個制度頂在前面,可以當作託辭。可這回哄擡糧價,肆意兼併,可都是你的主意?關中是朝廷的根本所在,斷不容有任何紛擾,國家一直在讓平準、均輸二監盯着關中物價,用意爲何,你還不明白?”

“物少而價貴,物多而價賤,這是天理。”馬訪梗着脖子反駁道:“朝廷要將糧谷以低價賣就隨他,反正糧食就這麼多,關中幾十萬受災的人都要買,價錢可不就上去了?朝廷若要因此降罪,那天下間的商賈誰還敢作買賣?”

“你是真以爲朝廷平不了物價?”馬畢皺着眉頭,苦口婆心的說道:“均輸令麋竺在東海的巨億家財靠的就是行商,他會不比你明白這裡頭的道理?”

馬訪遲疑了下,猶自說道:“太倉沒有足夠的糧谷,麋竺手段再厲害也無可奈何,何況扶風不比京兆,就以傅睿的能耐,給他三十萬石糧他也不會用。”

他之所以這麼說是有一定底氣在的,右扶風傅睿幾次想出面代朝廷調控物價,每每都以失敗告終,一方面是由於他能力中庸,身邊又有一干本地出身的郡吏曹掾掣肘,頒佈的公文沒有人買賬;另一方面還是因爲右扶風此前擔負了收復益州的大部分糧草轉運工作,府庫餘糧爲了給百姓提供賑濟都十分勉強,根本不能平抑物價。

但馬訪所不知道的是,傅睿面對着地方宗族勢大難制的現象,雖然能力不行,卻好在有個對上級坦誠相告、不掩過飾非的習慣。他早已將此間的情況據實以封事的形式密報給皇帝,只是傅睿本以爲皇帝會替他主持公道,誰知接到的卻是發還回來的封事,末尾只寫着‘知道了’這三個硃色小楷。

這當時就讓傅睿大驚失色,他本來就只因爲傅燮遺澤而得授官職,並不瞭解皇帝的爲人。光憑這語焉不詳的三個字,更是讀不懂皇帝的心思,不知道該怎麼做纔好,又驚又懼之下,做起事也變得束手束腳了起來,反倒是間接縱容了馬訪等人的氣焰。

馬畢嘆了口氣,他雖然沒有馬訪對傅睿的瞭解深厚,但此時卻是帶着另一樁壞事來的:“關中久旱不止,溪流乾涸,農桑灌溉不足。朝廷得知此況,近來已經在徵調人手深挖昆明池、鼎湖等禁苑湖澤的溝渠,要將其中的水放於漕渠之中,以灌溉京兆附近數萬頃田地。”

“這、這跟我等有什麼關係?”馬訪忽然有些心虛。

馬畢深深的看着馬訪的眼睛,似乎要一眼看到對方的內心深處,他緩緩說道:“詔令一出,緊跟着都水使者孔融、太常陳公便上疏奏報,說三輔附近有些鄉里豪強放縱驕奴堵塞、私挖地方溝渠,將水引爲私用,不管黎庶死活。國家聞言大怒,責令司隸校尉裴茂徹查,說是要對私行破壞溝渠的行爲嚴懲不貸。”說完,馬畢再度看了馬訪一眼:“我等雖遠在長安,不熟悉家裡事,但依你的脾性,這種事你應當沒少做。”

“我、我……”馬訪徹底慌了神,他早在三四月旱情初現的時候就開始着手於此了,這種事也不止他一家這麼做,三輔許多豪強都有這麼做過,只是規模不一,有的甚至只是底下的人打着家族的旗號去幹的這種事。他們這麼做一來是爲了保證旱災來時、自家的田地裡能有充足的灌溉用水,再是打着讓那些百姓過不下去,最後不得不將田地低價售賣,並將其納爲隱戶的念頭。

馬訪對底下人做這些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馬氏家大業大,就算是他也管不了所有的旁支近親狐假虎威。本以爲自己在小吏中間打好了關係,足以瞞混過去,誰知朝廷還是知道了此事,這一下等若是直接打到了七寸。若是不好好想想怎麼應付司隸校尉派來詰問的佐吏,恐怕沒等物價平抑,自己這些人就得先被平了。

“司隸的佐吏還要些時日。”馬畢是提前從馬日磾哪裡一得到消息就趕來了的,司隸校尉裴茂從奉詔、派人前往三輔各地還需要費一番功夫:“在此,你得派人去將溝渠恢復原樣,只要縣吏不說話,縱然是佐吏到了也查不出什麼。”

馬氏在茂陵的勢力龐大,根深蒂固,近半的黎庶幾乎都要靠馬氏過活,只要把事情做乾淨了,這事就不會損害到自家身上。

“還有,扶風的谷價也給我降下來。”馬畢帶着近乎指令的口吻對馬訪說道:“朝廷以多少價售賣,我家也要緊隨其後!”

“什麼?”馬訪不情願的說道:“我等大可不賣,也不至於賤價!”

“你還不明白!”馬畢厲聲喝道,心裡想着怪不得對方碌碌半生只做得一個郡丞:“朝廷低價售糧,不單是要平抑物價,更是要博取仁義之名!”

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十八章|寸心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