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

“若夫推己以議物,舍狀以貪情。”————————【後漢書·郭躬傳論】

建安二年九月廿八。

陳留,雍丘。

九月初的時候前將軍朱儁便已擊敗朱靈的幾營部衆,糾集了揚威將軍樊稠、陳相種邵所部一共萬餘人,團團包圍了雍丘。本來朱靈與張邈等人餘部只有二千餘人,憑朱儁與樊稠二人完全可以將其一舉攻破。但朱儁有他自己的想法,一直以來按兵不動,似乎沒有把擒獲張邈的功勞看在眼裡。

朱儁戎馬半生,立下大小戰功無數,自然不屑於這點功績,也不願意向樊稠這麼一個庸兒分享隱情。可相比之下還算正當盛年的樊稠,卻不捨得眼睜睜的放棄這塊肥肉,眼見着曹操接連平定了濟北、東平、濟陰等郡國,黃河以南的兗州郡縣只剩下雍丘一縣。

攻守之勢易轉,本該是建功的大好時候,朱儁卻偏要按住他!

樊稠氣惱異常,他這些天來求見朱儁二十餘次,賈詡等人來了之後又訪求了對方數次。除了見到賈詡本人以外,其餘幾次都吃了閉門羹,沒有人在乎他這個堂堂揚威將軍、赤亭侯的意見和求戰之心,樊稠固然在軍中饒有威名,但這點聲名,又如何比得上沙場征戰半輩子的朱儁?

最後還是涼州老鄉、當年西涼軍中一起出生入死、舉旗造反的故人賈詡‘好心’給他指點了迷津:“人之老矣,便雄心不再,畏難畏禍。前將軍如今持節督關東軍事,算上豫州兵馬,麾下共計數萬大軍聽其調派,其人早年又屢立大功,得封萬戶。試問如此權勢,又是個老臣,非陛下一力提拔,誰在這個位置上不會心憂長遠?”

“他是怕功績立多了,國家會忌憚他?說的也是,如今關東就屬他位高權重,兵多糧足,任誰都會忌憚幾分。他能有這一份算計,也算是有心了,不過……”樊稠嘀咕了一句,繼而又疑惑道:“既然他有這個謙抑的心思,又何必要帶兵攪陳留這一灘渾水呢?如今雍丘遲早是要攻下的,他不想拿這個功勞也不成,苦捱着時日做什麼?”

賈詡看着樊稠方頭方腦的模樣,輕輕捋須,一如當年他在軍中爲李傕、郭汜等人畫策時的樣子,慢條斯理的說道:“攻下雍丘,等若是徹底告結兗州之戰,而況城中有賊首張邈、張超等人,也是一大功。這份功績,他不肯拿,卻能選擇讓誰去拿。”

話畢,似是擔心一根筋的樊稠聽不明白,賈詡復又循循善誘的說道:“近的不說,足下何不想想,前將軍一直要等的是誰?”

“曹操?”樊稠登時就明白了,一副懊恨的樣子,就彷彿是他東奔西走,到處碰壁而一無所獲,實際上朱儁的心思卻如此昭然若揭。

“這個老貨!”樊稠越想越氣,從席榻上霍然站起,雙眼似要噴出火來:“我自奉詔入關東以來,對他也沒有什麼失敬之舉,何故他功勞立夠了,不想要了,寧肯給別人都不給我?我是天子詔書赦免、封拜的揚威將軍!連天子都不究過往,怎的在他眼中,我涼州故將就那般用不得麼!”

賈詡眉頭抖了一抖,沒想到樊稠自己思維發散,想到了這一層。誠然,朱儁的確看不起、甚至是從未將樊稠等董卓舊部當做友軍,只是礙於朝廷的詔命,這才捏着鼻子與之共處。然而朱儁此爲的真實意圖卻並不是因爲這個,只是賈詡不肯坦白相告,見樊稠自己胡亂猜想,賈詡也索性順水推舟,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好像也是很胸悶的樣子。

樊稠看到賈詡沉默即默認的態度,又想起朱儁對自己的冷淡、以及種邵對自己不屑一顧的態度,更是覺得自己的猜想無比正確。此時雖是深夜,但他心火難滅,實在是忍無可忍,匆匆辭別賈詡以後,便帶着幾名親兵再一次往中軍大帳走去。

這一次他可不那麼客氣了,樊稠直接粗暴的推開值守帳門的衛兵,排闥闖入朱儁的臥寢。

扈從跟樊稠推搡吵嚷的聲音很快將睡夢中的朱儁吵醒了。

“三更天了。”朱儁年齒已高,精力不比從前,一到天黑就想睡覺,如今被人吵醒,心裡登時不悅。他其實已聽清楚了外面是樊稠的聲音,隔着一道屏風,卻故作不知,惱怒着問道:“是哪裡來的老革不識禮數,敢來這裡吵鬧?”

“是我樊稠!”樊稠絲毫不給面子,大聲的回道。

‘庸奴!’朱儁忍不住以手拊褥,氣惱的想到:‘此子僥倖逃過一死,得遇赦免,這才安分多久?就忘了審慎處事、將功改過,反倒鬧到我臥寢中來了。這涼州舊將果然個個都是豺狼的性子,性情暴虐,目無法紀!’

“哼。”朱儁冷哼了一聲,冷着聲音,不高興的問道:“樊將軍夤夜來此,究竟是有何貴幹?鬧出這麼一番動靜,幸而沒有出什麼事故,若是將兵因此受到驚擾,你難逃此咎!”

樊稠卻沒有被這句話恐嚇到,受到賈詡臨行前指點的他嗓音更加響亮了:“我軍圍城半月,眼見豫州、河間等處各有捷報,而此間攻城之議,仍無定論。如今局勢變異,就連曹鎮東都奪回了兗州,而君侯仍連一個雍丘都打不下,末將是擔心將軍會誤了此生赫赫威名!”

朱儁在黑暗中摸索了一回,吩咐道:“掌燈!”

但他沒有披衣下牀,繞過屏風與樊稠相見的意思,而是重新又躺了下去。

時近深秋,夜裡寒氣重,賈詡從長安來時,還特意帶了皇帝賞賜給朱儁的幾條被褥。尋常的被褥裡都是塞的絲、絮,貧寒之家甚至只能塞麻、乾草,根本很難保溫。而這種御賜的被褥又厚又軟,蓋起來能徹底隔絕寒氣。

據說這種被褥裡面加的是從西域傳來的白疊子——也即皇帝新賜名的‘棉花’,由東西織室結合上等蜀錦絲綢縫製而成,一經推出便風靡關中。但由於上林苑的棉花纔開始大規模種植,產量並不高,所以僅僅只是當做御賜之物,賜給了公卿大臣。在外的方伯、諸侯們,也就只有幷州刺史劉虞、以及朱儁本人才有這個殊榮。

朱儁躺在暖和的棉被裡,兩手擱在棉被上,無意識的撫摸着細滑的蜀錦被面,掌心處傳來淡淡的暖意,這代表着皇帝對他一如既往的信重。同樣功高的如皇甫嵩,此時仍舊身爲驃騎將軍,時時在御前參與軍謀。所以要說他是因爲擔心功高震主而不敢下令攻城,那就大錯特錯。

他按兵不動,是有他自己的謀算,可如今樊稠誤打誤撞的一番話卻提醒了他一點。

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