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

“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禮記·樂記】

孫觀自身難保,吳敦這邊的處境也不好過,他沒能跟着昌豨衝出敵陣,慢了半拍,被夏侯淵組織左右兩翼夾在一處。身邊一些有分量的老人勸他應立即往中心殺去,配合孫觀一舉搗滅臧霸,興許還能又一線生機。但另一些擔心覆滅的人卻勸他應趕緊追着昌豨而走,不宜久守此地,更有些人勸吳敦留在這裡僵持,這樣既能試圖給孫觀打開一道口子,又能等昌豨回軍從這裡突破。

吳敦是個沒主見的人,各種聲音、各種人物在他耳邊左一句有一句的吵嚷着,讓本就忙亂的他更加六神無主。這一猶豫,便浪費了最佳的時間,他眼看着孫觀的部衆消失在人羣裡,知道臧霸是鐵了心要與他們決絕,心中大恨。此時他也沒見突陣出去的昌豨有何舉動,兀自帶兵移了出來。

昌豨在出城時便已想過敵我雙方兵力懸殊,自己以寡擊衆、以弱吉強,根本不是青州兵的對手。所以他一開始就想好了退路,這一次用兵有機會勝利則罷,沒有機會就藉此突圍出去。或是逃往莒縣與董昭匯合,或是直接逃進泰山郡,在羣山之間重新做賊寇,憑自己的威名很快就能再拉起一支隊伍。那時候只要來圍剿他的不是視他若仇敵的臧霸,昌豨無論是戰是降都會有更多的選擇。

於是在見到孫觀那邊沒有廝殺的動靜後,昌豨當機立斷,將大旗插在地上,率領剩下的本部兵馬向北逃去。吳敦見到昌豨盛氣凌人的出城交戰,結果只是虛晃一槍,氣得面色發青,可他這時已被夏侯淵率部死死咬住,一路殺到水邊。

“臧霸呢?臧霸呢?”吳敦潰不成軍,即便被逼到水邊也聚不起背水一戰的勇氣,他擡頭四顧着,卻沒能從曹軍中看到臧霸的身影。

夏侯淵搖了搖頭,他來時已得到曹操的刻意叮囑,無論臧霸在不在此,昌豨等一干人等都要死。而如今臧霸解決掉孫觀之後,已經領兵追擊昌豨去了,對昔日的好友置之不理,儼然已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昌豨想先往北逃至東安,一邊休整一邊坐視曹軍與董昭的戰事,之後再選擇是否往北邊的泰山郡蓋縣逃去。

殘兵一路北逃,在渡過沂水之後,昌豨見後方的追兵不見蹤跡,正欲傳令全軍暫時休息,卻見前方突然迎着趕來一支打着袁氏旗號的兵馬。

“董公仁?”昌豨不知道董昭突然趕來是爲了什麼,他有些心虛的像是被抓了現行,此時兵馬疲憊,他只好硬着頭皮迎了上去。

“昌將軍何故在此?”董昭訝然道,看到昌豨一副敗兵之將、麾下人仰馬翻的樣子,眼中驚喜一閃而過。

昌豨正低着頭,沒有注意到董昭的神色有異,顧自拿出剛想好的理由回道:“曹軍攻勢猛烈,陽都城小,我實在難以守禦,所以只好在城破之際,率衆突圍,往莒縣投靠董公。還望憑董公之智,莒縣之堅,一同爲袁氏守住琅邪。”

他心裡想着,既然此行一頭撞上了,索性就先跟着董昭走。莒縣是琅邪國曾經的國都,城高池深,袁譚又留下一批糧草,遠非陽都可比。只要堅守到曹操親臨,他直接向曹操提出投降,跳過臧霸這一環,相信曹操定不會被臧霸說動。若是最後實在堅守不利,他仍然可以逃到泰山去,中間不過是多走一程罷了。

他算計的頗深,恍又想起一事,忙道:“是了,董公,臧霸現今還在後面,我麾下已然疲累不堪戰鬥,不妨先行後撤,再做打算?”

“喔?臧霸在後面?”董昭正與身旁幾人說些什麼,聽到這裡不由轉過頭來,對昌豨笑着說道:“我聽聞曹操大軍皆在開陽,陽都城下臧霸、夏侯淵等兵只是偏師一旅,不足爲慮。故而想趁着彼等圍城之機,伺機突擊,與將軍裡應外合,大破敵軍。誰知將軍去……誒,事已至此,將軍還是將麾下都喚起來,隨我一同……咦,遠處如何起了煙塵?”

昌豨認真的聽着董昭說起他領兵趕來的原由,心頭起了一陣悔意,真要如董昭所言,自己早就反敗爲勝了。早知當時就應繼續據守,等待轉機,可他轉念一想,若是轉機沒等到,等到曹操親率主力過來了怎麼辦?他心頭思索着,思緒忽然被對方打斷,聽到臧霸追過來了,頓時吃了一驚,下意識的回頭看去。

後背登時吃了沉重的一擊,昌豨哇的吐出一口血,感覺自己的脊柱都要被砸斷了。他震撼不已的回頭看去,見董昭已撥馬退後,兩名涼州面孔的壯士手持鐵錘,一左一右的虎視着他。身邊的部衆親兵見此皆吃了一驚,忙不迭站了起來,可他們才長途狂奔了一陣,又在地上蹲坐良久,才一起來就生理性的頭暈目眩。而這時那兩名涼州士兵沒等昌豨作何質問,鐵錘一掄,狠狠地往頭上砸去。

昌豨被砸的眼冒金星,鮮血直流,耳朵裡嗡嗡嗡的轟鳴不斷,依稀聽見董昭一邊慢悠悠的指揮部衆包圍自己疲憊無力的屬下,一邊很惋惜的說道:“早知將軍如此不堪用,我又何必苦心設想奪城、獻城等事?”

“你要降曹……何不與我……”昌豨意識開始模糊了起來,他的身後突然開始慌亂不停,像是董昭已經下令將他的親信誅殺,又像是有另一支兵馬追了過來。

“我也想與將軍一起啊。”董昭擡手阻止了人繼續砸昌豨的意圖,語氣十分無奈的說道:“你看我帶來的這支兵馬,彼等都是麴將軍的舊部,麴將軍蒙冤被殺,是我保下了彼等。如今他們失望於袁氏,想與我歸順朝廷,我豈有不允之理?只是昌將軍你不一樣,有人非要你死,我怎能……啊,臧宣高來了,你去問他吧。”

“臧霸……”昌豨恍惚的轉過身去,他的雙眼早已被額頭流下的血水打溼,在紛亂的人羣中,他只能模模糊糊的看見一個熟悉的人影。

那道人影什麼話也沒說,昌豨的意識已經開始堅持不下去了,他渾身癱軟無力,雙膝一彎,徑直跪了下去。

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二百零七章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