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

“秘密事之載心兮,雖過失猶弗治。”————————【楚辭·九章】

長安城很久沒有遇見這樣猛烈的春雨了,伴隨着隱隱雷鳴,風雨嗚鳴,闕樓上的陶瓦彷彿都不堪重擊,發出玉碎冰破一般的聲響。

時辰已晚,各處閭里即將關閉坊門,開始宵禁。馬休與馬鐵爲跪伏在地、彷彿已不省人事的馬超撐着傘,一邊焦急的看向北宮門下的值房,北宮門司馬似乎要過來逐人了。

忽然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從身後踏着雨點疾馳而來,馬休往後看去,只見四五名蓑衣斗笠的騎士朝他們趕了過來。透過防雨的青銅提燈所發出的光亮,隱約能在厚厚的一層蓑衣之下看到緹帛所制的軍服。

執金吾緹騎。

如今整個長安的防務盡在執金吾、城門校尉手中,當今執金吾司馬防爲人整肅有威嚴,宵禁時刻還有人逗留在外的,都會被依律嚴懲。馬休兩股戰慄,他是頭一次這麼害怕面對區區四五名騎兵,現在他已經不再是平狄將軍的兒子,而是一個叛賊的家屬,在這個敏感的時候還聚集在北宮門前,傳出去怎樣都洗不乾淨!

“你可是馬超!”

一聲厲喝嚇得馬休等人渾身激靈,彷彿被冰冷的大雨淋了個透。

馬超似乎做了一場很奇怪的夢,在夢裡,他彷彿獨自一人站在涼州的荒野上,雨後的彩虹掛在湛藍的天邊。在不遠處是整裝待發的羌漢聯軍,旌旗蔽天、號聲驚雲,韓遂的身影在這時悄然來到他身邊。面對害他闔族陷入險地的仇人,馬超在夢裡居然沒有一點憤怒、或者說,他的憤怒針對的是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他轉頭看着韓遂,嘴脣似乎不受控制的說道:‘今超棄父,以將軍爲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爲子。’

恍然之間,他又夢見了不久之前的一次經歷,那是夕陽西下的長安城,他騎着一匹借來的駑馬奮力追趕着前方那人的身影。可是憑他騎術再如何精湛,在本就落後一段距離的情況下,居然仍追不上那人座下其貌不揚的醜馬。他將那匹醜馬稱作‘神駿’只是戲弄蘇則的話,卻沒想到龐德居然識馬無誤,馬超眼睜睜的看着那人在奔馳的馬背上毫無風度的放聲大笑,那是他從未見過的景象。

他勒馬停住了,興許是知道自己再也追不上蘇則,興許是天色漸晚,這夢境也快要消失了。

“他醒了麼?”夢境之外似乎有人在說話。

另一人的聲音較爲沉穩,慢慢的沖淡着馬超眼前的夢境:“昨夜才送來,哪有這麼快?就算是身體康健的常人,淋了雨也得大病一場不可。”

“我去看看。”

馬超條件反射的從牀上坐了起來,他狠狠按着自己的額角,努力想回憶自己夢到了些什麼,但是隨着思緒的逐漸清晰,那些彷彿真實發生的夢境逐漸變得零碎、再也記不清楚了。

“這不是醒了?”一個陌生的聲音從身旁響起,馬超皺眉看去,只見一長一少兩個男子正前後站立在門邊。後面的那名年紀約在二十多歲的男子看到馬超甦醒,不禁面露驚愕,而前面的那個年輕人卻是得意一笑。

這年輕人身材清瘦,他像是獲勝了似得衝身後那人打了個手勢,徑直走到房間的另一邊,‘譁’地一下推開了側門。側門外是一條觀賞休息用的廡廊,廊道外是一片還算開闊的庭院,庭院裡栽種着兩株棗樹還有幾種不知名的花草灌木。雨水從草葉尖、屋檐上時不時的滴落下來,發出‘叮咚’的聲響。

清新溼潤的空氣從庭院裡吹了進來,讓人精神一振。

那人在門邊深吸了一口氣,無不愜意的轉過身來,上下打量了馬超一會,很是滿意的說道:“到底是西涼健勇,捱了一頓打、又淋了那樣大的雨,居然只睡一覺就好了。”

這個年輕人相貌還算清秀,只是眼角上挑,與整體的樣貌大有違和。馬超從未認識過這樣的人,他彷彿經過了一場宿醉,頭腦還有些不靈光,他遲疑道:“敢問二位足下是?”

“啊,這裡是執金吾司馬公的家中。”那年輕人很不見外的說道,指了指仍站在門邊的青年:“這位是司馬公的長子,原晉陽令司馬朗。”

司馬朗面上閃過一絲不悅,他反手將房門關上,邁步走到馬超附近揀選了一個位置坐下。擡手朝向那名坐在側門邊觀賞庭間雨後風光的年輕人,語氣沉穩:“這位是衛將軍的次子,秘書郎王輔。”

原來他就是王輔,馬超難掩心底的驚訝,怔怔的看着對方。王輔的聲名他早有耳聞,此人是皇帝的表兄,父親衛將軍王斌是現朝廷今最有權勢的大臣。外戚王氏向來深受聖眷,京中無人不想投於門下,馬超如今的困境看似艱難,但只要走上了王輔這條門路,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王輔看完了庭院裡的植物,又開始打量起房間內的佈置,他撇了撇嘴,忽然問道:“誰教你的?”

“什麼?”馬超不明白。

“還有什麼?當然是負荊請罪啊!”王輔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睜大眼睛問道:“這招太妙了!既解決了蘇則,又與馬騰劃清界限,本來廷尉正楊沛已經上疏要將你全家入獄的,這會的功夫,恐怕承明殿如何也不會同意了。”

“是我對不住他,向他賠罪是理所當然的。”馬超皺了皺眉,對方將此認爲是自己故意爲之,讓他覺得是侮辱:“沒有人教我怎麼做。”

司馬朗聽出了馬超語氣裡的不滿,接口說道:“無論如何,馬家能有轉圜之機,全在於你昨夜之舉。”

馬超聽聞,心裡油然鬆了口氣,可一想到蘇則已與他決裂,又如何也輕鬆不起來。

“今天清晨,皇甫公從郿縣傳來的軍報中,有好事,有壞事,你想先聽哪一個?”王輔挑眉看向對方。

司馬朗無奈的看了王輔一眼,輕輕搖頭不語。

馬超一臉茫然,心裡卻擂起了鼓,他緊張道:“好事是什麼?”

“好事就是,尊君馬騰始終在郿縣城下,不曾遠離、也不曾作惡。”王輔觀察着馬超欣喜的臉色,緊接着潑了盆冷水:“壞事就是,蘇氏塢的確被羌兵攻破,家中老幼無存。”

馬超剛提起的心又一次重重跌下,蘇氏塢確被洗劫,那麼不論罪魁禍首,蘇則仍會將責任怪到馬騰這個聯韓遂入寇的始作俑者的身上。難道他們就再也沒有轉機了麼?

沉默了半晌,馬超開口問道:“我與二位足下素未相識,爲何要……?”

王輔張口笑道:“我這是受人之託……”

“是聽說了你負荊請罪的義舉,大爲感動,所以出手助你一回。”司馬朗立即截斷了王輔的話,終於嚴厲的瞪視了對方一眼。

王輔揚了揚眉,也不再說。

看着馬超疑惑的神情,司馬朗板着臉,以不容置疑的語氣繼續說道:“你不用多想,等事情了結過後,何去何從,皆由你自行而決。”

說完便拉着王輔走出去了,馬超怔忪的看着他們離去的背影,心裡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奇怪。

“你本不該來這裡的。”司馬朗擰着眉,一把鬆開了王輔,與他對視着:“你來這,只會讓馬超心有疑慮,這會耽誤大事!”

“負荊請罪嘛,我就是想見見他能不能成事,難道你不想讓我見他?”王輔彈了彈衣服上看不見的灰塵,渾不在意的說道:“仲達託我照看馬氏一家,我也儘量出手保全了,不然昨夜裡誰還會讓他在北宮門跪着?”

司馬朗眉頭一抖,略有不滿的看了王輔一眼:“且不說馬氏兄弟能否保全,如今朝堂之上並不安穩,你不去承明殿看顧着,還有閒心到這裡來?”

王輔慢慢收斂了不正經的笑臉,靜靜注視着司馬朗:“仲達安排的事我自然會做,你難道還不信他麼?”

我是不信你。

這句話司馬朗藏在心裡沒有說出口,但他的表情無疑已經出賣了他。王輔輕笑一聲,雙手負在背後,心底也沒了耐性:“看在仲達的份上,我也敬你一聲兄長,但你若是時時都這般小看我,事情可就做不成了。”

像是聽到什麼趣事,司馬朗刻板的臉上終於笑了一回,他衝王輔點了點頭,又往一旁伸出了手,示意先行。

王輔也哼笑一聲,顧自往前走去,他本就不喜歡司馬朗的性格,每每與他相見總是讓他不可避免的想到自己的兄長。誰讓司馬懿遠在郿縣,自己在長安謀事之餘,居然還要多與對方商量。他這樣想着,徑直出了這座府邸,登上車駕,往北闕甲第駛去。

今日的確如司馬朗所言不甚安穩,原是皇甫嵩作戰失利,三輔驚擾不安,極大的影響了主事者王斌的威信。有人建議應立即將皇甫嵩召回,固守長安;有人建議請天子回師,派勁旅來援;趁這個機會,太尉董承也開始爲自己造勢,試圖接替皇甫嵩挑起大梁。

承明殿內爲此爭執很久了,今日卻是先從馬騰家眷如何處置的問題開始爭起。

“馬騰坐事,其家眷無辜,未必要苛以嚴法。”衛將軍王斌睜着一雙渾濁的眼睛,看着一旁的司空趙溫,鎮定的說道:“廷尉正要求下獄治罪,議不可行。”

“叛臣之屬,豈無株連的道理?楊沛列舉漢律,多有可效之處,當初李陵降於匈奴,其母弟妻子盡皆伏誅。”太尉董承眯着眼睛緊盯趙溫,這是他頭一次感受到楊沛代掌廷尉職權的好處,像是報復性的催逼道:“若留彼等在長安,不加治罪,則人心如何能安?長安士民驚惶已久,總得給他們一個交代纔是。”

“打退韓遂,就是最大的交代。”侍中楊琦輕輕咳嗽一聲,他其實認爲馬騰反叛的動機並不充分,眼下朝廷在關東勢如破竹,中興天下指日可待,馬騰犯不着因爲區區的幾年交情就跟着韓遂搏命。不僅如此,馬騰在妻兒盡在長安的情況下,仍要跟着造反,這裡面的疑點實在太多了。

出於這些疑點,尚未得到一個正確答案的楊琦並不願意貿然處置馬超等人,如今局勢危殆,殺了馬超等人,不就等於將馬騰往絕路上逼麼?

“老夫以爲,可以讓執金吾多派緹騎監視馬超等子弟,不得使其擅自出府。至於治罪,大可留到日後再說。”這是楊琦的觀點。

趙溫慢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任由那茶香在口齒間縈繞不散,也不肯擅自開口說上一句話。

他拿着茶碗衝尚書令吳碩擡了一擡,吳碩猶豫了一會後,道:“馬騰叛逆成性,在皇甫公麾下難忍軍規,又爲短利所誘,妄以爲三輔富庶易得,這才鋌而造反。如此賊人,我等豈能輕易放過?不單其本人應從重治罪,即便是其家屬,亦不得放過。”

聽了這番話,趙溫略有些失望,前段時間董承爲王斌的權勢所蓋過,吳碩還曾有過轉換門庭、改投王氏的舉措。可是直到那個人的到來,吳碩便又改了主意,重新與董承走到一起。

從董卓到王允、從王允到董承,趙溫親眼見到吳碩連續換了三四個靠山,每一次換靠山都將時機把握得極準,不僅避免了政治清算,而且往往能更近一層,備受新主倚重。趙溫本還想着吳碩能夠做一個風向標,提示朝堂公卿,沒想到對方這一次竟沒那麼好的運氣了。

想到這裡,趙溫仍沒有表態,他太陽望了一圈,只見承明殿內寥寥數人,王斌、董承、楊琦、吳碩都表了態度。趙溫細細思索着,將目光轉到末座一人的身上:“文若,你可有高見?”

“他非是承明殿中人,旁聽已是違制,豈能容他說話!”董承投桃報李,率先表達出異議,他的態度引起了吳碩感激的一瞥。

“兼聽則明,多聽一人說話,也沒什麼不好。”王斌的語氣不容置疑。

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尚書僕射荀彧的身上。

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