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

“孤知道……”李威感受着碧兒身上的溫軟,停了一下,又低聲說道:“可還有人呢。”

外面的月色正明,一縷明亮的月光照了下來,李威扭過頭,看着兩個小蘿莉,說道:“你們在聽什麼。”

兩個小蘿莉呵呵大樂,然後向旁邊翻了過去,不知道她們在想什麼,就在邊上相互抱着,一邊笑一邊滾來滾去。

“這兩個小鬼頭……”李威停了一下,又說道:“今天晚上不行。”

碧兒嬌澀地點頭。

李威又說道:“選一個好日子,就在這一兩個月內選。孤讓劉羣出一下宮,到你家中去一趟,讓你家人選。順便送一些禮物過去,權當聘禮。雖然不能明媒正娶,可不能馬虎,再讓她們離開……”

指兩個小蘿莉的。

“嗯,”碧兒再點了一下頭,低聲道:“殿下,妾身很喜歡。象在夢中,又覺得不真實。”

下面的話沒有說出來,雖然現在她在東宮地位很高,可出身寒了,自己一直沒有與她圓房,小姑娘心裡就有些不安……李威也沒有解釋,拍了拍她的後背說道:“睡吧。”

一路行軍都是很累了,於是眼睛立即合上。

……

但還有人沒有入睡,狄仁傑見到了周興、周重威。

周重威一臉的慚愧,說道:“僕有負兩位。”

大約知道事情嚴重,二人也逃了回來,但沒有回長安,卻在城外,託了一個熟人,向家人討要了一些錢財,然後離開。周重威盯得緊,也沒有想到此節。後來發現不對,追了下去,兩人又不知逃到哪裡。

“討了多少錢?”

“討的錢多,大約一千多緡錢。”

“再盯着,事情過了後,他們還會回來。”

“是。”

略略有些遺憾,回到家中,魏元忠正在等候,寒喧了一下說道:“徐舍人已經去世。”

“什麼時候發生的事?”狄仁傑放在嘴邊的茶杯立即再次放下。

“大約是在四月末,徐舍人身體弱,當地天地又是溼熱,心情鬱悶,然後一直病重。消息是陸馬帶回來的,我讓他將這條消息封鎖,又通知徐家母子,勿要着急。”

“你做得很對,”狄仁傑說道。

太子回來了,事情並沒有結束,還有很多事要做,做得好,是一次轉機。做得不好,還會繼續僵持。可即使是狄仁傑,心中未免產生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那是堂堂的中書舍人,並不是裴炎原來的起居舍人,那麼自己這些人呢?

兩人眼睛對碰在一起,狄仁傑說道:“難。”

“但消息瞞不了多久,太子早遲會知道。”

“太子早就料到這結果,所以去年不安。不過還要勸解……魏君,不用擔心,太子這一行,有許多益處,陛下這樣做法,寒心的人會多,有些人也會選擇。可太子已經是幾千萬唐朝百姓心中的將來,陛下不能倒行逆施。所以選擇的結果……”

……

消息瞞得嚴,李威不知。

跑了一下回來,幾個弟弟與李令月正在等他,李威說道:“你們來了,正好,我帶了一些禮物給你們。”

將禮盒打開,一些來自南詔與益州的小玩件,長安城中很難看到的,又擺不上臺面,所以進貢的物品當中也沒有。四個人看了很喜歡,不過李旭倫不服氣地說道:“大哥,你偏心。”

“四弟,我爲什麼偏了心?”

帶的禮物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差不多。

“爲什麼小妹有四隻孔雀?”

“四隻孔雀?”李威詫異地看着李令月,正衝他擠眼神,忽然笑了起來,說道:“你去看看我的苑中有幾隻?”

跑去看,只有兩隻,李旭倫不解,李威說道:“大明宮有很多,去向母后討要吧。”

“……我還是不要了,”提及母親,李旭倫立即嚅嚅地道。

然後李威呆在東宮,象南詔一行,沒有發生過一樣。十分淡定,但在百姓眼中,不是淡定,是氣度。幾場戰役,已有羽林軍回來,聽得清楚,後來還發生了一些事的,比如大會盟,比如朱雀,比如一千多部族的酋長相送,送了幾百里路,聽得不真切,於是最後一批羽林軍回來就開始詢問。

李威只是想避過風頭,實際上不是這樣的,這一次出行,唐朝、吐蕃、南詔的政局,都會有影響,甚至歷史走向已經逐步在改變……

淡定的還有一個人,裴行儉依然如故,不過他心裡面清楚。下了值,聽到宮城方向有侍衛吹響了號角,低聲說了一句:“號角已經吹響了。”

……

因爲有一個閏五月,到了六月末,每天到了傍晚,天氣就沒有那麼熱了。

李威讓父親喊到了大明宮。

“你跟朕來。”

“是。”帶到一處小宮殿裡,裡面有幾個官員,只穿着綠色的官服,品級都不是很高的。還有許多工匠,赤着胳膊。殿中一個大爐,裡面冶着銅水。大爐旁邊,還有許多模型。模型有大有小,模型邊還有一些箱子,裡面裝着許多活字。

“弘兒,是不是這樣的?”

李威走了過去,看了看活字,活字不會錯,並且活字有大字,中字,小字之分,這也有一些妙用,倒是自己當時沒有想起。說道:“正是,有幾號字更好,還是父皇思慮得對。”

“書籍是國家的根本之一,需要掌握在宗室手中,有的書能印,有的書不能印。能印多少,送於何人,皆有講究。卻不能出售。朕反覆思量,於是放在內宮之中。”

這分明就是自己送了一萬緡錢後,後宮有了用度,於是不經三省六部,在吃獨食,難怪這麼多天沒有聽到動靜,李威心中不恥地想。

這一回他想錯了,吃獨食只是一部分,李治對書籍能迅速低廉傳播,還有種種顧忌的。

帶着兒子走了出來,又說道:“朕一直沒有想清楚,你母后也沒有想清楚。等它出來,朕會與幾位宰輔商議,甚至你說的那個符號,事關更大。”

“父皇高瞻遠矚……”

“弘兒,你不要應付我。雖然你有一些小聰明,可畢竟年青氣盛了。有的事不是你所想的,太宗皇帝雖然說過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卻不能誤解,這是指善待百姓。舟還是舟,水還是水。你某些想法,想要大家平等。如果真平等了,王室地位不保矣。”至少李治說出這番話,不惡,在開導李威。

“朕又聽說了大食的事,有什麼白衣哈里發,貴族選舉國王。仍然是貴族,可是弘兒,你看好了,這種制度必不會久遠。”兒子動不動說是從遠方百姓聽到的種種知識,這讓李治好奇了,於是也關注了一下。就聽到大食這種制度。

李威默然,歷史記得不知,大食哈里發又聽胡應講過,但知道後來黑衣大食擊敗了白衣大食。黑衣大食什麼制度又不知道了。

“君是舟,民是水,要善待百姓,可操舟的永遠是君,卻不能讓水操舟。比如大河,有瀑布,有險灘,有暗流,讓水操舟,舟準會沉沒。甚至水本身也會氾濫成災。因此大禹治水,歷朝歷代興修水利。孔子說,尊卑貴賤,也是這個原因。世間那有永遠的平等?”

李威這才悚然一驚,正色道:“父皇教導得對。”

想要平等,許多人在夢想,連李威也知道,這是永遠不可能的,人也是生物,也在進化,進化就脫不了弱肉強食,只不過開化得越多,吃法更文明。父親說得很含糊,也聽出許多他沒有想明白。可是在這時代,能有這想法,已是不易,至少某種程度上,比自己還要高明一些。

看到兒子的表情,知道他悟出一些,李治沒有在上面繼續說了,又說道:“那個鳥……”

“是球。”

“就是球吧,有沒有制好?”

“父皇,那個球製造起來容易,一兩天就制好了。皆是兒臣貼身侍衛一手製作的,如果父皇想看,隨時可以拿出來。不過南方各酋眼看要來到京城。他們只是不開化,不代表着他們沒有智慧。因此,等他們離開後,兒臣立即製作。”

“這樣也好,”李治點了一下頭,至少得讓一些重要官員明白,否則京城傳得狠,自己做太上皇,也不是不行,這個兒子手腕不算太硬,有時候很心軟的。比如他對老二的態度……但自己才四十幾歲,就這樣做了太上皇,總有些不甘心。再過十年八年,五十來歲,退下去,也可。對兒子動向瞭如指掌,看到他在用錢,只似自保,沒有“招兵買馬”,又拿出鉅款,給自己用,給自己立名,稍稍安心一些。所以纔對兒子教導,才說了這些話。

至於徐齊聘的死活,只是水中一道風景,看一下也可,過了也就過了。甚至很少爲他思考過……

“還有一件事,朕給你破例一回。”

“父皇,何事?”

“那兩個妓子……”李治說完五個字,又沉吟起來,那兩個妓子李治印象不惡,甚至某些方面,比名門閨秀做得更好。可這是皇家,很想也賣兒子一個人情,話到嘴邊了,又猶豫不決起來。

第88章 聖戰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137章 春雷(九)第109章 越權第129章 朱魏來投 拭鏡神秀第76章 東都洛陽 初見父母第74章 火耗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44章 脫變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240章 立志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106章 奇兵第211章 渡(上)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238章 滅口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166章 探(四)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118章 問琴(中)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139章 定(一)第69章 煙塵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175章 合(三)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166章 探(四)第240章 立志第97章 等(上)第11章 一去無跡(二)第153章 問鼎(五)第5章 願春暫留第213章 渡(下)第135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下)第215章 烏龜第118章 問琴(中)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133章 春雷(五)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240章 貴妃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104章 會戰(五)第288章 名門動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243章 祥瑞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97章 等(上)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11章 渡(上)第251章 砥柱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96章 火燒大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