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輕翻柳陌(二)

李威的制書到了洛陽後,引起了轟動。本書實時更新DU⑤⒏сΟm

吞併,大家心知肚明。

放高利貸,民間也有不少,連朝廷前些年都參預進來。

但武承嗣這個農莊的管事,做得太狠了。這是什麼樣的利息?

道理同樣很簡單,不是爲了錢,象這樣利滾利下去,那個農戶一輩子也償還不清,甚至有可能一年後,能拖成幾千緡錢。那個管事這樣做的用意,還是爲了人,爲了部曲。

這幾年,唐朝發生了許多變化,比如棉huā與jīng耕細作的種植方式,單位效益提高,卻需要更多的勞力。還有航海以及少量的海外移民,也帶走了一些勞動力。賣的東西多,出現了一些作坊。皇帝從青海俘獲回來大量的部曲,可犧牲了許多將士,而且青海也在移民。

因此部曲越來越緊張。

比如那戶人家,即便將田地吞併過去,還可以尋找生路,比如投奔青海,或者到作坊煤礦裡尋找一份生路,同樣可以養家餬口。所以變着法子,將利息算高,讓他們背上大量的債務。還不起錢,還是欠的周國公家的錢,往哪裡逃?只好乖乖地做武家的部曲。不然怎麼辦?吞併了田地,也沒有人來耕種。

說白了,又要白得地,又要白得人,也沒有想將他們往死路上bī。若不是遇到了皇帝,也許堅持一兩個月後,這一家老老小小乖乖地成爲了武家的部曲。

這種情況各地都在發生,而且皇帝出巡,也似乎刻意沒有去管,也不好管,牽涉的利益太多。

只是武承嗣這個管事做得太狠,這是什麼樣的利息?京城中最黑心的放高利貸商人,也不會有這麼黑法。

而且外戚名聲一直不大好,這份制書一到洛陽,上諫彈劾的疏奏就象雪huā片一樣。

武承嗣大爲恐懼,立即來到上陽宮,伏在武則天面前,說道:“太后,請救侄兒。”

“嗣兒,我問你,你要這麼多錢做什麼?”

“那是下面人在懷州胡作非爲,我一直沒有去過,不知道。”

“當真不知道?本宮還告訴你一件事,你的那位管事,居然殺死兩名僕役逃罪,還有,陛下又留下了韋弘機盤查帳冊,事情越來越大,以韋弘機的經營能力,什麼樣的帳面查不出來?”

武承嗣臉sè發白,道:“太后,侄兒知錯了。??⑤

閱讀本書最新章節”

“你會太平無事,難的是本宮,”武則天嘆了一口氣。這個兒是有意將事情鬧大,不然憑藉武承嗣的那個管事,有什麼本事一年能從四十萬緡錢變成兩百萬緡錢?就是對懷州幾萬戶全部用那種高的利息發放高利貸,也搜刮不到這麼龐大的財富。

算能搜刮成功,朝廷也不會真的將四十萬緡jiāo給一個管事去漁ròu百姓。

兩百萬緡是一個笑話,但自己必須做出一些退讓,此事才能甘休。

這纔是自己這個兒的真正用意。

“太后,侄兒不懂。”

“去吧,好好想一想,”武則天不悅地說道。

武承嗣知趣的立即起身告辭。

出了這檔子事,武則天心煩意躁,連批閱奏摺都沒有了心思,看着李首成說道:“李內shì,你說我這個兒子,倒底想要做什麼?”

李首成俯身答道:“依奴婢之意,非是他故,大約陛下想借機調幾個人回京。”

這個老太監跟隨武則天身後已經很長時間了,居然一語中的。

“他想這幾人回京,明說就是,何必讓本宮臉上難看?”

李首成不敢回答了。當真明說,就能容易回到京城?

武則天在室內踱來踱去,就是自己做出讓步,畢竟是外戚身上發生的事,給自己還是帶來負面影響。

踱了一會兒,說道:“上次弘兒對本宮說,有一件大事,要本宮協助,你看是不是水利?”

懷州離洛陽並不遠,李威這一行說是察看旱情,然而旱情早就過去,要麼察看一下民間的疾苦,看百姓需要什麼,意義並不大。當時下詔出巡,是以進爲退,作出妥協之舉。當了皇帝,這一行完全沒有必要。

李威堅持要出巡,大家也拿他沒有辦法。

但這一行消息卻源源不斷地返回了洛陽。要麼安慰一下百姓,這沒有什麼人注意,可另外一路所行,皆在詢問水利,卻瞞不過有心人的。??⑤

閱讀本書最新章節對此,大臣也沒有排斥,不是不修水利,是在朝廷有限的費用下,如何不勞民的興修水利纔是關健。又不知李威葫蘆裡賣的什麼yào,連裴炎都不敢表態。離開懷州,又讓李義琰巡撫準南與山南道,劉仁軌巡撫江南道,韋弘機巡撫河東與河北道。更是針對了水利。

可無論賣的什麼yào,想要動全國xìng的水利,必須自己配合。

其實無需此問,也證明了她此時的不快。

李首成只好答道:“大約是。”

武則天又轉了轉,說道:“你將朱敬則喊來謹見。”

……

李威此時也在做着兩難的選擇。

這不是在懷州城外帳蓬裡彈奏一曲,而是在滎陽城外,是當着這麼多老百姓的面,公開與鄭家這位小娘子出遊。又不是其他人家的nv兒,自己是皇帝,一舉一動,必須三思而後行,鄭家的mén風嚴謹,真嚴謹或是假嚴謹不去計較。至少表面是如此。

若是同意,也是一種默契的承諾。

還有一個辦法,裝傻賣乖,我不懂你們鄭家的用意。該怎麼談還怎麼談,又能怎的?

但如今他名聲如日中天,普通老百姓將他的智慧誇大了十倍有餘,即便是鄭家與劉仁軌他們,也將他能力誇大了一倍多。能不能這樣做?

鄭宮楚不知道眼前這個皇帝陛下在與自己爺爺鬥智鬥法,認爲只是一個簡單的出遊,說完後,害羞地垂下頭。

狄蕙看到李威遲疑的神情,第一個反應過來,低聲在李威耳邊說道:“陛下,答應比不答應好。”

“如你言,”李威只好答應下來。不答應,這幾天自己用的功夫有可能全白費了。然後看着鄭宮楚說道:“那麼有勞鄭小娘子。”

“臣妾不敢。”

首先來到鴻溝,也就是楚漢的分界線,在滎陽的東南面,是chūn秋戰國時魏國開挖的一條運河,並不是一條很深的大溝,這是爲了運輸與灌溉的,後來歷朝歷代陸續地擴建,從滎陽東南的黃河引水,一直向南溝通了濟水、汝水、淮水與泗水,是河南道一條重要的運河。但因爲滎陽的地理位置,楚漢之爭時,多次是在滎陽這段鴻溝發生的戰鬥。

因此,後人爲了弔唁,在運河兩邊修了一些亭子,塔樓以作紀念,作爲旅遊區,滎陽這一段鴻溝最有觀賞價值。

登上了一個亭子,眺望遠方,運河裡有一些帆船在行駛,河堤兩邊更種植了一排排河柳,綠蔭低垂,半黃半綠時刻,綠蔭下滿是蒼黃的野菊。水sè澄明清寒,天上浮雲翻滾。

伏在欄杆上,鄭宮楚說道:“陛下,此時觀賞鴻溝,乃是最佳時節,能讓人感到那種古戰場肅殺。”

李威笑笑不語。

無論背景如何肅殺,這裡是中原,到處是人煙。真正想看肅殺,去青海,或者漠北,這裡是看不到的。但這個大小姐沒有出過遠mén,不能算是無病呻yín。

鄭宮楚又說道:“看到此時此景,臣妾不由地想到了陛下的一些事蹟,特別是萬里馳騁,居然從幾十萬大軍中殺出重圍,臣妾悠然神往。”

李令月道:“是啊,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是大哥做不到的。”

“小妹,不得胡說,那一次我能逃出來是僥倖。比起祖父,我什麼都不是,走,我們去看看虎牢關。”

這纔是李威悠然嚮往的,也是真正的本事,當年,竇建德率十幾萬大軍,號稱三十萬,氣勢洶洶而來,李世民只率領三千五百名將士,於虎牢關前一戰,擊斃竇軍數千人,生俘五萬,活捉竇建德,此一役,也標誌着李唐真正走向一統天下的開始。

來到虎牢關前,昇平已久,虎牢關看不到幾個士兵,有的關牆都因爲年久失修出現了塌陷,看到這情形,李威隱隱有些擔心。爲什麼後來安史一luàn,沒有多久就攻克了洛陽,也與中原這種不設防備有關的。

但沒有作聲,就是修葺,也要錢的,沒有錢,什麼事都辦不起來。然而國庫裡空dàngdàng的,即使知道,說了也等於沒有說。登上了關樓,四下裡看了看,北近黃河,南連嵩嶽,山嶺jiāo錯,只有這一條大道溝通東西。這一關橫欄於此,無疑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道:“好惡的地形。”

“大哥,哪裡惡了?”李顯問道。

“地勢險惡。”

當然,李顯的眼力是看不出來的,又指了指遠處一片山道,說道:“哪裡大約就是當年李績、程知節與秦叔寶伏兵的地方。”

是指李世民與竇建德第一戰的,竇建德大軍前來,李世民命令大軍繼續圍困洛陽王世充,自己率三千五百名jīng兵前來虎牢關,據險而守。但爲了奪其氣,率領五百士兵出虎牢關東,讓李程秦三人伏於虎牢關東二十里山道上設圍。自己只帶着尉遲敬德四人前往竇建德大營,在竇營三裡前遭遇竇建德大軍的斥候,於馬上執弓shè斃一將,乃大呼:“吾乃秦王也。”

竇建德不知是真是假,只好派出五六千人追趕。幾人失sè,李世民讓餘者徐而退之,與尉遲敬德殿後,追兵至,立即用弓斃其將,追了沒有多久,讓李世民shè斃十幾名大將,尉遲敬德也擊殺了十幾個追兵,追兵不敢bī,李世民又yòu之,於是進入埋伏圈,大破追兵,獲其勇將石瓚與殷秋。爲後面的虎牢關大捷佈下了伏筆。

轉過頭,對鄭宮楚說道:“與祖父相比,我相差遠矣。”

“但陛下是守成之君,如此勇猛,卻是千古難有。”

婉兒拽了拽李威的衣袖,那意思是說這個鄭小娘子還是不錯的,對你十分仰慕,就不要再排斥了。

李威依然是一笑。鄭家這個小娘子算可的,長相清麗出衆,舉措得當,十分婉約文靜。就連身上搽抹的香脂都是那種清淡的脂粉,隨着八月高涼起的風吹拂,若有若無地送入自己鼻子中。一身白裙,隨風裙袂飄飄,無論長相氣質或者談吐,皆是上等。但李威不以爲意,長相自己數位妻妾中,楊敏、婉兒、狄氏姐妹,以及幾年後的韋月皆是國sè天香,談吐,幾個nv子大多不弱,才情,有幾個nv子能及婉兒?本來可有可無的,也不是很情願,但昨天晚上鄭家這個掌mén人對鄭家nv子出嫁的隱隱高傲態度,還是讓他極其的不舒服。對這mén親事,比當初對裴雨荷進入東宮,內心還要排斥。

但沒有說。

正在此時,遠處一人騎着一匹快馬,向虎牢關飛奔而來,來到關前,翻身下馬,伏在地上大聲對城牆上的李威喊道:“臣民參見陛下,臣民是朱少卿府上的僕役,有事要見陛下。”

朱少卿,肯定是朱敬則了,李威狐疑地下了閭牆,心中想到,洛陽難道發生了什麼事?

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40章 立志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87章 前夕(四)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461章 等多時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171章 探(九)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79章 合(七)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263章 中了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143章 定(五)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66章 去紈絝吧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240章 貴妃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225章 人心所向 遼東紅玉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67章 圖窮(中)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264章 曲江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118章 問琴(中)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03章 會戰(四)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279章 分相權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109章 越權第100章 會戰(一)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255章 殖民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154章 問鼎(六)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191章 象墓(下)第473章 暗滴蛟珠淚(五)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256章 圈地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176章 合(四)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06章 奇兵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212章 渡(中)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16章 夜來風雨(一)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38章 春雷(十)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360章 射日墜(二)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268章 人選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182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上)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212章 渡(中)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105章 兵臨城下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44章 脫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