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

現今軍界當中,主要就是兩大派系,一個是保定軍校出身的軍官,而另外一個就是陸士軍校出身的軍官,前者主要集中在北洋軍,而後者多數在南方各省軍隊當中。但是不管是國內派軍官還是留學派軍官,基本上都是學習日本陸軍爲主,大多數人對日本陸軍是極爲推崇的。但是也有少數幾個人對日本陸軍卻是評價不高。

其他人先不提,而蔣方震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陳敬雲還只是聽說,但是今天聽蔣方震親自提出來卻是另有一番感覺。其實蔣方震說國民軍不應該以日本陸軍爲師,而是應該選擇學習德國陸軍陳敬雲心裡也是贊同的。

但裡面卻是有着很大的問題,德軍之所以強,是建立在士兵的高素質以及大批優秀職業軍官的前提上,另外還有更重要的是德軍的武器裝備別說是中國陸軍學不了,日本陸軍都難以望其項背。這關乎到了整個國家的教育以及工業水平,不是嘴巴上說學就能學會的。

其實關於向誰學陳敬雲是沒什麼意見的,前期建設部隊的時候頭一點就是培養大批的合格軍官,訓練出一支能夠作戰的部隊來,國民軍到目前爲止還沒什麼資格討論軍隊該往那個方向發展。至少頭幾年的話,陳敬雲對國民軍的要求就只有一點,那就是能夠擊敗國內其他軍閥的部隊,至於以後和列強打仗之類的那是以後的事,得放在以後考慮。

不過對於蔣方震提出的福州軍校內日本教官過多的問題陳敬雲還是作出了調整。

“近期內福州軍校還會繼續擴大,以便招收浙江方面的學生,新增加的教官除了我們自己人外,看看能不能招收其他國家的教官,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之類的都可以!”國民軍接管了浙江後,陳敬雲整合浙江軍隊的同時也把浙江陸軍小學裁撤,學生以及老師等全部合併到福州軍校當中,陳敬雲對軍校的看法始終是一致的,那就是隻建立一所軍校,必須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喊要他一聲校長,這是建立嫡系軍隊中所必須的一步。

蔣方震點了點頭,隨後道:“都督放心,此事我會辦妥的!”隨後他又道:“還有國社黨在國民軍中開辦的掃盲班效果很大,對士兵以及士官的素質提高很有效果,我建議由教育司專門成立下屬部門負責開設軍中掃盲班。”

不料話說完陳敬雲卻是打斷了他的話道:“國民軍中的掃盲班系統乃是國社黨方面的事情,教育司就不用插手!”

國社黨開辦的掃盲班教士兵識字只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士兵中宣揚國社黨,從而建立士兵對陳敬雲個人的效忠。這種事情必須由國社黨來完成,參謀部的教育司插手的就不妥了。

聽到陳敬雲如此明確反對,蔣方震有些不理解,他剛到福州不久,對國社黨雖然有所耳聞但是瞭解的不深,自然不太明白陳敬雲在國民軍中大力推行國社黨的原因。

“不過既然效果很大,那麼我會讓黨部那邊讓他們加大力推行掃盲班的!”陳敬雲又是說了一句。

聽到這話,蔣方震也是點了點頭,雖然沒能把這個掃盲班的系統抓到教育司手下來,但蔣方震關心的是它的作用,至於歸教育司管理還是歸國社黨管理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此時,陳敬雲也是翻看着手中的規劃書,然後問道:“你上面說要新成立一個高級軍官培訓班?”

蔣方震回答道:“是的!現在福州軍校中有三個月期的正式班,然後還有一個月期的速成班。這兩種學習制度在前期時對於培養大量的低級軍官效果是很大,但是現今我軍已經渡過草創時期,據查福州的正式班已經先後畢業五期,每一期都有一百多人(每個月招收一期),加上軍中的多數低級軍官也都經歷過速成班的培訓,目前我軍的低級軍官已經得到初步充實。但是我軍的中高級軍官卻極度缺乏,我研究過杭州方面的戰事簡報,認爲我軍的營級別以上軍官的指揮素質有待提高!”

蔣方震看問題還是很準的,現在國民軍的基層軍官已經不比當初那麼缺乏了,經過福州軍校的培訓已經讓國民軍的的低級軍官得到了初步提高,但是國民軍的中高級軍官卻依舊素質低下,這個問題陳敬雲也是知道的,但是高級軍官的培養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時間來慢慢完善。

陳敬雲一邊聽着,一邊翻找到了關於高級軍官培訓班的內容,粗略看了一邊後道:“既然如此,那先籌備起來儘快開辦!只是這方面的師資怕是不好解決吧!”

蔣方震道:“對於高級軍官培訓班的師資力量,除了福州軍校那邊的少數外籍教官外,另外我軍的高級將官也可以適當前往教學,我、陳儀、沈綱以及王麟甚至是都督您都可以親自前往講學!”

蔣方震的話裡頭也是帶有一絲歧視的味道,那就是說的人裡頭清一色的都是留學派,沒一個是本土高級將領。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以前在浙江的時候他被那些本土派噁心到了,以至於讓蔣方震對國內軍校出身的軍官都沒什麼好感。

“另外我還寫信邀請了陳延甲先生和溫濟忠先生前來擔任教官,他們兩人畢業於美利堅西點軍校論起學識來不比我等差多少!”蔣方震除了推薦了這兩個西點畢業生外,又推薦了一個在他德國留學時的同學叫司徒鈞。

聽到蔣方震竟然邀請了這些人後,陳敬雲有些驚訝啊!要知道這年頭在西方國家軍事院校學裡中國的留學生並沒有多少,更多的是選擇了前往日本,然後不管是日本留學生還是西方國家的留學生陳敬雲都想要,這大半年來陳敬云爲了邀請高級軍事才人得到福州任職,親自寫的信都有數十封了,然後效果卻是不怎麼好,很難招攬到什麼人才。然而這個蔣方震剛來沒幾天呢,就一下子邀請了好幾個人來,陳敬雲都有些納悶了,說起名氣來自己應該不比蔣方震差吧,怎麼他能請人來,而自己就請不來呢?

對於這樣的納悶陳敬雲想不通,不過也沒什麼關係了。

“這幾人的資歷僅僅擔任教官,別人怕是要說我陳敬雲小氣了,這樣,先到參謀部那邊任職掛中校軍銜當參謀,有空了就去福州軍校那邊講學,等適應了後再另行安排!”國民軍裡的參謀部各參謀分三個等級,分別是一等參謀、二等參謀、三等參謀,分別對應上校、中校、少校軍銜,因爲參謀部裡的參謀人數沒有限定,參謀又分成了多個等級,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被用來當成臨時部門來安置衆多暫時沒有去向的中級軍官,而陳敬雲口中的這個中校軍銜的參謀也就是二等參謀了。

陳敬雲這麼一句話說下來,蔣方震也是露出了滿嘴笑容,雖然暫時沒有實職,但是也有中校軍銜,而陳敬雲也答應了另行安排,如此一來,幾乎已經是確定了下來後續的調職中會優先考慮這幾個人。

他剛纔的那一番話雖然說是邀請那幾個朋友來當福州軍校當教官,但是如果陳敬雲真要把他們請過來的話,單憑一個教官是不可能打發的,就算不是部隊裡的實職主官,那也應該在司令部那邊給一個職位。如今聽見陳敬雲滿口答應了下來,他也算是安心了,心裡想着那幾個朋友總算有個出路了。

這年頭雖然各個軍閥們都在拉攏着人才,但是不管是北洋還是國民軍又或者是其他省份,還是要靠人際關係的,比如在北洋,沒有人舉薦的話就算蔣百里過去頂多也就是一個教官,有人舉薦的話恐怕也就是一個保定校長的位置,要想真正的當團長、旅長、師長這樣的職位,沒點過硬的關係還真不行。

國民軍裡面也是如此,現在國民軍中的部隊營級別以上的主官幾乎清一色是陳敬雲嫡系,後面陸續投效過來的各方人才基本都待在司令部中任職,這些人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沈綱,他也算是較早進入國民軍的了,之前一路升上來當作戰司司長,後來擔任暫編第一軍副參謀長,現在回到福州後有消息是會繼續擔任作戰司司長,也有消息說沈綱會被陳敬雲提起來外放到部隊上,但是終究是沒個準信。

現在蔣方震的那幾個朋友有了蔣方震的親自舉薦後,日後也能被陳敬雲注意上,慢慢升起來還是有很大希望的,如果沒人舉薦的話,要想被上頭注意到就是很難了。

蔣方震帶着滿意笑意出去了後,陳敬雲又是把蔣方震帶來的報告書翻看了一遍,然後把一些決定而有必要注意的地方記了下來,並寫上相應的批示,而這個改動過程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後纔算初步完成。

“於處長,把這報告書轉交蔣司長,讓他根本原計劃再重新規劃一份送過來!”陳敬雲放下了筆後,站起身來又道:“今天還有什麼安排嗎?”

於世峰接到報告書後道:“中午和安總長有個午餐,然後下午的話海軍處宇文濤處長會過來彙報相關事宜!”

聽了後陳敬雲看了看手錶上的時間,發現現在已經是差不多十一點了,當即道:“我先回後院一趟,然後中午時分你把安華林領過來!至於海軍處那邊過來彙報事項的話,把幾個總長也一起叫過來!”

於世峰一邊記着一邊道:“是,我現在就派人去通知他們!”

待於世峰出去後,陳敬雲也是起來,然後離開前廳往後院而去。

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3章 所謂漂亮第36章 軍服肩章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1003章 兄弟(二)第848章 空襲!!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207章 空襲(一)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191章 伍世鍾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461章 方大山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