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

四月十一號,越南共和國,河內。

何銘侖踩着滿是泥水的街道,臉上露出的滿是厭惡的神情,這種踩在泥水街道里的感覺彷佛就跟他早年去北平的時候一樣,那鬼地方也是一樣,幾乎整個城市都是充斥着骯髒兩個字,以至於讓何銘侖對北平的厭惡僅次於倫敦。而現在,讓他最厭惡的城市還得加上河內。

“那些法國人在河內待了這麼多年,怎麼就不修一條幹淨整潔一些的街道啊!”何銘侖把穿着長筒軍靴的腳從足足有半腳深的泥漿裡拔出來,拔出來時似乎還看見了泥漿中有着諸多不堪入目的各種垃圾。

旁邊的一個同樣身穿着作戰服的少尉開口道:“這些野蠻人那裡知道乾淨衛生的重要性啊!上尉你就別抱怨了!”

“該死的天氣,該死的越南人!”何銘侖再一次咒罵着,然後轉頭對着身邊的一隊士兵大喊:“陸戰隊的兄弟們,加油趕路,勝利就在我們的眼前了!”

何銘侖上尉所率領的這支小部隊穿着的軍服和常見的中國陸軍軍服不同,中國陸軍的軍服標準顏色是棕綠色,而這支部隊的軍服顏色則是偏向於灰綠色,雖然遠遠看上去差不多,但是差別依舊很大,而這種灰綠色軍服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的作戰軍服的顏色。

在中國的諸多軍種中,地面人員的作戰服主體顏色都是以綠色爲主,當然還有一些細節上的不同,比如海軍陸戰隊的作戰服褲子中還有兩條黑線,陸軍則是沒有。而衆多軍種中的禮服,軍官禮服的差別就非常大了,中國陸軍的禮服還是以棕綠色爲主,而海軍則是以藏青色爲主,空軍的是以白色爲主,作爲三大軍種的下屬分支,警衛師的軍官禮服則是以棕綠色爲主,但是袖口多了金邊,而海軍陸戰隊的則是藏青色爲主調,但是褲子卻是天藍色。

軍種齊全的中國軍隊各種軍服是非常多的,包括三軍的作戰服,常服,禮服,而三軍中又會細分士兵軍服、士官軍服、軍官軍服、將官軍服等。

眼前的這支穿着灰綠色作戰服的部隊就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第三師,屬於海軍中僅有的三個陸戰師之一。

海軍的陸戰隊和陸軍的野戰部隊自然是不同的,從軍官培養到作戰方式再到作戰任務都是不一樣,陸軍的野戰部隊是爲了進行大規模地面戰爭而建設的,但是海軍陸戰隊的首要任務就是從海上登陸敵國領土,至於登陸之後的作戰還是屬於次要的。

中國海軍的三個陸戰師當年的建設目標,就是爲了登陸日`本本土、登陸琉球使用的,原本當年海軍還想要建設更多的陸戰隊,和現今的日`本海軍一樣建立一直龐大的海軍陸戰隊,試圖包打登陸作戰以及登陸之後的大規模野戰,不過這讓陸軍方面堅決反對。

用陳儀的話來說就是:“掩護陸軍登陸纔是你們海軍的事,登陸之後的地面戰就是我們陸軍的事了!”

爲了限制海軍大規模發展陸戰部隊,陸軍方面不但明面上反對,最後甚至出現了在軍事裝備上對海軍陸戰隊進行限制,比如坦克,軍用卡車,火炮等方面。最後搞得海軍不得不自行研發陸戰隊所需要的各種武器裝備,但是新式武器的研發所需要的資金可不小,而且海軍艦政司那羣人設計軍艦,設計艦載機也還可以,但是讓他們設計坦克明顯就是專業不對口了,讓一大羣造艦專家去設計坦克,這多少有些滑稽。加上海軍的主要資金投入還是軍艦上面,陸戰隊只是次要的而已,最後被迫接受了陸軍的提議,把陸戰隊的規模限制在三個師,但是海軍方面也提出了要求,要求陸軍裝備部方面配合海軍設計研發陸戰隊所需要的各種裝備。

對於這點陸軍方面纔算是勉強答應了,而陸戰隊所需要的各種裝備,實際上陸軍一直都有研發,因爲中國陸軍規模龐大,除了考慮大規模地面野戰外,也是充分考慮過登陸作戰,並專門建設了數個渡海登陸作戰的師,比如第四十七師、第二十一師、第三十三師這三個師就是中國陸軍中的兩棲部隊,不但進行渡海訓練等,所裝備的武器也都是比較適合登陸作戰以及兩棲作戰的裝備,這一點和海軍陸戰隊所需要的武器裝備是相同的。

裝備上雖然因爲各種原因需要陸軍的支持,但是其他的訓練體系卻是不一樣的,比如軍官的培養上,海軍方面可是專門設立了陸戰學校以培養陸戰隊的軍官。

這一次對東南亞各國的作戰中,由於陸軍是主力,海軍只是配合作戰,但是總不能讓陸軍獨領風騷海軍什麼都不幹不是。所以爲了撈取戰功海軍方面就是沒有讓陸軍的兩棲部隊配合,而是以自身的陸戰隊發起登陸作戰。

昨日海軍陸戰第三師以第四巡洋艦隊、第三航空艦隊等所組成的第二特遣艦隊的支援和配合下,在河內進行了大規模登陸,越南共和國的軍事力量在新獨立的東南亞各國中雖然稱得上強悍,但是面對中國的強悍軍事力量的打擊,根本沒有絲毫反抗之力,在灘頭敢於反擊的越軍一個旅僅僅是支撐了三個小時不到就全面崩潰,而那個時候投入登陸的只有陸戰第三師的區區一個營而已,更多的部隊還在船上沒下來了。

不是每個國家的部隊都能夠在衆多艦炮的打擊下和數十架飛機的打擊下能夠堅持下去的,如果是換成日`本或者英軍或者美軍的部隊,也許中國登陸部隊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才能夠登陸成功,但是越軍之前不過是游擊隊,哪怕是獨立建國後,組建爲了越南國防軍,也得到了不少中國的軍援,但是本質上他們依舊沒有擺脫游擊隊的性質,玩大規模野戰根本就力不從心。

中國登陸部隊只用了半天時間不到就擊潰了越軍的灘頭反擊部隊,剩下的半天時間都是用來了建立臨時碼頭,卸下第三師大量裝備了。

到了夜間,第三師以一個團的兵力就是再一次擊潰了越軍河內的主力部隊,到了第二天第三師主力就已經是徹底控制了河內。

如何快速的作戰再一次充分體現了現代工業國家的部隊和落後農業國部隊的戰鬥力差距,打起來根本就是碾壓的效果。

作爲首批攻進河內的部隊,何銘侖上尉率領的這支陸戰連得到了命令,趕赴越南共和國政府所在地,逮捕當局要員。

不過當何銘侖趕到越南共和國總統府所在地的時候,卻是發現不少人已經逃走了,只剩下了少數幾個沒能及時逃走或者不願意逃跑的人員,當然了裡頭大多數都是親華的官員。

中國在東南亞各國中的影響力可是不小,各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親華人員,雖然越南共和國的阮安同近一年來大肆打擊其他勢力,試圖削弱中國在越南共和國的影響力,不過時間太短,陳敬雲又不是老毛,可不會坐看這些親華勢力輕易的被阮安同除掉。

“這個阮安同啊,其他的都還好,就是野心太大,如果他沒有整天想着統一越南,又怎麼會弄出今天這事來!”嵩山號上,海軍中將陳季良搖着頭嘆氣着,陳季良早年就極爲反對扶持這些民族獨立分子,認爲這些獨立分子遲早有一天會走上對抗中國的道路:“如果當年就知道這麼個結果,去年我們還不如直接佔領了東南亞呢。”

陳季良在海軍中,並不算得上是核心派,和早年裡共和國海軍的其他高層將領一樣,他同樣出身於前清海軍,並且還是福州人,武昌起義時期他投身革命,隨後和絕大部分海軍軍官一樣隨大流加入國民軍海軍處。而且也和當年絕大部分海軍軍官一樣,他並不是對陳敬雲存在着什麼好感,也不是對國社黨有什麼好感,而是純粹因爲陳敬雲掌控了中國海軍而已,當年的這羣海軍軍官絕大部分都是爲了中國海軍的發展以及自身的發展而投靠陳敬雲的。

建國後陳季良被公派到英國留學,在英國海軍實習期間,以軍事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了舉世聞名的的日德蘭海戰。和當年中國海軍另外十餘個同樣參與了日德蘭海戰的軍事觀察員一起,爲中國海軍提供了最詳細的海戰資料,成爲了中國海軍研究日德蘭海戰經過的重要資料。也讓中國獲得了日德蘭海戰的寶貴經驗,對後續的海軍發展立下了巨大的功勞,並直接影響了中國向美國訂購了兩艘高速戰列艦。

回國後又是中國插手俄國內戰期間,中國海軍派遣了一直特遣艦隊前往海參崴支援俄國白`軍作戰,當時陳季良在這支特遣艦隊中的dd12歲安號驅逐艦就任中校艦長。

第一次中日戰爭中,他任職第二巡洋艦隊下轄的cl05復昌號巡洋艦上校艦長,1927年晉升海軍少將。

第二次中日戰爭中,他任職第四巡洋艦隊司令,並參與當時讓無數海軍將領名揚海外的中日海空大戰。

憑藉着這一份資歷他才能夠在衆多阻力中順利在1938年晉升中將,要不然的話他就得和衆多老派軍官一起下崗了。

這數十年來陳敬雲一直都在努力扶持新派海軍將領,弱化舊派海軍將領的勢力,薩鎮冰和程璧光兩人的相繼退役更是可以看做是老一派海軍將領正在失去海軍中的影響。

現在海軍的核心將領,是自1915年後陳敬雲所設立的南京海軍軍官學校出身的將領居多,前清派系的將領因爲年齡的問題已經陸續退役了。

陳季良算得上是比較幸運的一個人了,晉升了中將後按照海軍傳統先後擔任了數個職位,並與今年調任到第二艦隊任職副司令。東南亞各國爆發戰爭後,中國海軍緊急組建了第一特遣艦隊,也就是也第一航空艦隊爲核心的艦隊,前往泰國灣、同時還組建了第二特遣艦隊,也就是轄第三航空艦隊的嵩山號以及第四巡洋艦隊,並搭載陸戰第三師準備對河內進行登陸作戰。

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054章 戰損(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133章 籌餉處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67章 關餘貸款第511章 F1戰鬥機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314章 D5系列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918章 F5對P51(二)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315章 B3轟炸機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213章 大戰(三)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9章 密議(一)第351章 蔡凝(二)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212章 大戰(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