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

從中國大力發展空軍的那一天起,中國同時也就把本土防空作爲了戰略任務來發展,爲此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高品質更新就在

由於日`本的存在,就使得了整個二十年代以及三十年代期間中國的沿海地區都面臨着來自日`本海軍的嚴重威脅,這種威脅除了日`本海軍會對中國沿海地區尤其長江三角洲、上海進行大規模炮擊外,還有來自海軍航空兵的空襲,陳敬雲可是防着日`本人某一天對上海也來一個珍珠港式的空襲呢。

基於此,本土防空一直都是空軍的重點發展方向,之前是依靠大量通用戰鬥機進行本土防空,後來又是專‘門’發展了f7高空高速這種本土防空戰鬥機,準備隨時攔截敵人的戰略轟炸機對沿海地區進行大規模空襲。

現在f10噴氣式戰鬥機服役後,中國空軍沒有把它當成了前線戰鬥機使用,甚至都不算投入前線,而是作爲了本土防空戰鬥機來使用,要不然也不會首先裝備第三十六聯隊了。這個第三十六聯隊可是嫡屬於第五航空軍,而第五航空軍也是中國空軍的本土防空軍。

爲了進一步提高f10噴氣式戰鬥機的火力,使之能夠對敵軍的大型轟炸機造成威脅,所裝備的火力也不是中國空軍之前各種戰鬥機的制式武器:十二點七毫米航空機槍,而是裝備了二十毫米的航空機炮,巨大的威力足以摧毀那些帶有厚重裝甲的戰略轟炸機。

“現在三十六聯隊已經完成了換裝,不過f10戰鬥機的數量還是不足,長江三角洲和廣東那邊也可以適當的進行換裝這款飛機!”陳敬雲一邊看着天空中的f10戰鬥機進行飛行表演,一邊說着。

伍世鍾道:“嗯,廣州那邊的第十二聯隊之前也已經試裝了幾架f10戰鬥機,上海的第二十七聯隊也已經有換裝計劃了!”

第五航空軍下屬的部隊還是非常多的,單單是在長江三角洲就有三個一線聯隊的編制,廣州那邊也有一個,此外在山東也有一個,這五個聯隊之前是裝備f4戰鬥機以及f7戰鬥機的。高品質更新就在而第五航空軍中裝備的f4戰鬥機大部分都是早期型號,‘性’能比不得那些改進了多次的f4戰鬥機後續型號。

這些早期的f4戰鬥機到了1941年的今天,‘性’能已經顯得比較落後了,在本空防空中已經無法勝任他們的工作,所以第五航空軍在進行f10戰鬥機換裝的時候,也是優先換裝f4戰鬥機的聯隊。

中國的f4戰鬥機雖然說到目前爲止都沒有參加過什麼大規模的戰場,只是在一些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上使用過,哪怕是對俄作戰也是隻限於在二線戰場上支援作戰,論起名氣是遠遠不如中國空軍的上一代主力戰鬥機f3戰鬥機。更加別說目前已經成爲中國空軍主力的f5戰鬥機以及海軍的f8戰鬥機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f4戰鬥機就是中國海空軍在三十年代中後期到戰前的一種過渡型號,然而不管怎麼說,這都不影響f4戰鬥機是中國空軍在三十年代中後期甚至到了1941年都還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而這同樣也說明了它的優越‘性’能。

所以這些f4戰鬥機儘管已經被中國海軍和空軍當成了二線戰鬥機,但是他們依舊還是中國海軍以及空軍的重要組成,在一些地區還是主要戰力。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的還是中國一些現役主力戰鬥機的數量不足,f5戰鬥機和f8戰鬥機以及f7戰鬥機在兩年都只算是和平時期的大規模量產,真正算得上戰時大規模生產還是1941年6月以後。而同時中國空軍和海軍的規模非常龐大,新式戰鬥機短時間內也無法全部滿足中國海空軍的需求,所以存量非常多的f4戰鬥機依舊大量服役也是正常的。高品質更新就在

不過依舊停留在前線參戰的f4戰鬥機也只限於一些後期型號了,那些早期型號也是逐漸轉爲訓練機使用,爲海空軍訓練飛行員。

同時,有着極多存量,並且已經逐步退出一線的f4戰鬥機也是中國在二戰期間最爲重要的對外貿易戰鬥機。f4戰鬥機不但在中國大規模服役,同時還服役於衆多國家空軍之中,比如泰國、朝鮮、伊朗、芬蘭這幾個和中國有着準軍事同盟的國家,此外歐洲的西班牙、土耳其、葡萄牙也都是購買了不少中國的f4戰鬥機,理由也‘挺’簡單的,因爲二戰期間各國都是在大規模擴展軍備,而各國的先進戰鬥機基本都是隻會提供給盟友,很少提供給中立國的,畢竟他們自己用都不夠,那麼會往外賣啊,中國也同樣如此,戰略轟炸機一架都沒往外賣過,戰鬥機裡頭只賣過時的,先進的空軍制空戰鬥機f5,空軍夜間戰鬥機f6,空軍防空戰鬥機f7,海軍制空戰鬥機f8,這些可是一架都沒往外頭賣過,三十年代中後期賣的是老掉牙的f3,後來中國空軍大規模服役f5後,就開始往外賣f4。而且現在中國買飛機有個特點就是,基本不賣全新的,因爲這些飛機的生產線早就停掉了,各種資源都轉入到了其他先進戰鬥機的生產當中去了,所以就算其他國家財大氣粗也不可能讓中國重新開啓這些戰鬥機的生產線。這樣一來賣的就只能是二手貨。

不過二手貨也便宜啊,其他國家也是樂得其成。

除了正常的軍貿,中國還對蘇俄提供了大量的f4戰鬥機作爲軍事援助。蘇德前線裡的空戰一般發生高度都比較低,而且德國也沒有什麼戰略轟炸機,所以蘇俄要的就是f4這種中低空的制空戰鬥機,給他們f5戰鬥機還嫌太高端洋氣呢。

儘管f4戰鬥機在目前世界上依舊處於和各國先進戰鬥機同一個檔次的先進水平,但是在中國海空軍裡大估‘摸’退出一線也是事實,前線部隊裡接替它們的是f5或者f8,而對於本土防空軍的第五航空軍來說,接替它們的則是f10戰鬥機了。

當然了全部換裝也不現實,畢竟f4戰鬥機實在太多,同時f10戰鬥機又太貴,必須要用f7戰鬥機做一定的補充。

f4戰鬥機可是中國曆代飛機中產量最高的一款戰鬥機了,從1935年小規模量產,歷盡十餘種改型,普遍裝備中國空軍,中國海軍,到1940年最後一架f4戰鬥機下線後生產線正式停產,五年時間裡海空兩軍裡十餘種改型一共生產了八千多架。

可謂是戰前中國生產數量最多的一款戰鬥機了,當然這個數字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f5以及f8戰鬥機打破,因爲f5戰鬥機雖然在1941年6月份之前一共也才生產了八百來架,但是1941年6月開始,f5戰鬥機的單月產量就是節節攀升,到了1941年11月的時候,f5戰鬥機的月產量竟然是達到了恐怖的六百餘架,讓f5戰鬥機的總產量已經是達到了近三千架之多,f5戰鬥機的產量超過f4戰鬥機也是不用幾個月的事情了。海軍的f8戰鬥機差不多也如此。

要像全面替換這麼多的f4戰鬥機也不是個容易的事,第五航空軍自然就更不可能全部用噴氣式戰鬥機f10來全面替換第五航空軍中的f4戰鬥機了,只能說是替換一部分,剩餘的一部分空額則是由f7高空攔截戰鬥機來補充。

第五航空軍已經是準備逐步替換早期型號的f4戰鬥機的時候,還是有非常多的後期改進型的f4戰鬥機依舊服役在一線。

巴爾瑙爾郊區的上空,就有着數架的f4戰鬥機正在飛行着,雖然受限於西伯利亞地區的作戰區域太大,導致航程較短的f4戰鬥機不太適合部署,但是中國空軍的f5戰鬥機也不多,除了擔任一些原創作戰任務外,很多不如需要太遠航程的作戰任務還是由f4戰鬥機來擔任的,畢竟f4戰鬥機的短航程是相對於中國一系列1940年後服役的戰鬥機而言,和f5的三千六百公里航程自然是沒發相提並論,但是f4戰鬥機也還有着一千三百公里的航程,加上f4戰鬥機優越的中低空‘性’能,所以一些近距離的制空任務還是能夠擔任的,必要時候也還可以執行對地支援任務。

這數架f4戰鬥機飛過時,引來了地面俄軍的防空火力的‘射’擊,大口徑高‘射’機槍,各種口徑的高‘射’炮開始‘射’擊,不過這一個小隊的f4戰鬥機裡頭的飛行員顯然是對這種情況已經是輕車熟路了,非但沒有掉頭就走,反而是加速閃避着防空火力‘射’擊的同時,還對地面的防空火炮進行掃‘射’呢。

數分鐘後,這些f4戰鬥機飛走了,但是巴爾瑙爾的上空依舊還有着衆多的中國空軍的飛機,高空中,一大片的機羣正在緩緩靠近巴爾瑙爾,如此的密集隊形一看上去就知道是中國的轟炸機羣來襲。

這種大規模的轟炸機去來襲不同於之前的那幾架f4戰鬥機的小打小鬧,那些f4戰鬥機可以不去管他,但是這些轟炸機如果不去管他的話,卻是會扔下一連串的炸彈的。

很快,俄軍防空陣地上的大小防空炮就是陸續開火了,於此同時一個隱蔽的俄軍臨時野戰機場上,部分俄軍空軍剩餘的戰鬥機也是急速起飛,這些飛機有着f3戰鬥機、有着f4戰鬥機,基本都是俄羅斯空軍前些年從中國購買的飛機。

當俄軍從數個隱蔽野戰機場中陸續起飛並湊足了四十餘架戰鬥機迎戰的時候,來襲的中國空軍機羣中護航的f5戰鬥機也已經是前出迎戰。

一場大規模的空戰即將在巴爾瑙爾上空爆發!

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18章 整編行賞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864章 慘烈(一)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1章 午夜暗香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67章 關餘貸款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7章 洪府娶親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379章 休閒日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23章 收攏軍心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621章 陸小曼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1053章 戰損(一)第207章 空襲(一)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351章 蔡凝(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