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北方定(一)

在俄國境內作戰,不管是德軍還是中國陸軍,他們所面對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蘇俄或者俄羅斯國防軍自身的抵抗,而是俄國那廣泛的領土所帶來的巨大距離。

所具體表現出來就是部隊進行軍事行動的時候,機動距離都是非常的長,動輒就是數百公里的機動距離,如此情況下傳統的步兵部隊根本無法執行這些遠距離的機動作戰,因爲等他們長途跋涉了數百公里之外,估計戰爭都結束了。

因此在進攻俄國的時候,中國陸軍的傳統步兵們都是沿着鐵路線慢慢推進,而在鐵路外的機動作戰,主要是由機械化部隊所負責。實際上這種模式在很早之前就是這樣的了,不過在坦克大規模出現在各國陸軍之前,擔負機動作戰的部隊是騎兵而已,要不然沙俄時期的哈薩克騎兵爲什麼那麼出名呢,就是因爲他們在廣泛的俄國領土上作戰具備了天然的優勢,基於同樣的理由,中國陸軍在插手俄國內戰之處以及中國沒有大規模裝備之前的二十年代時期裡,中國陸軍同樣擁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只是在機械化部隊走上了正規後,騎兵數量才大幅度較少,到了如今中國陸軍的騎兵只剩下可憐的數萬騎而已,而且其中的大部分都是變成了摩托化騎兵,純粹的騎兵部隊只有部署在西藏以及新疆南部地區的一個騎兵團以及兩個騎兵營而已,之所以在這裡保留了一團又兩個營的純騎兵部隊的理由也簡單,那就是西藏是面向印度的,而西藏那地方的交通已經不能用差來形容,別說維持機械化部隊的補給了,甚至連坦克和卡車都進不去。

這也就是中國陸軍駐紮西藏的部隊裡依舊保持騾馬化的原因,不是中國的坦克和卡車不夠多,而是進不去,進去了沒法用,還不如直接用騾馬維持補給,用戰馬作戰來的方便些。

不過這種情況在西伯利亞以及中亞地區卻是不成立,因爲西伯利亞地區和中亞地區廣泛的平原、戈壁、沙漠地形,導致了這裡彙集了中國最爲龐大的機械化兵團,第四集團軍、第五集團軍、第六集團軍裡都擁有大量坦克和履帶式車輛和輪式車輛,哪怕是普通的步兵師,也都是完成了摩托化的步兵師。

目前中國陸軍雖然正式編制只有裝甲師和步兵師兩種,但是步兵師又有機械化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騾馬化步兵師。

騾馬化步兵師實際上也就是所謂的山地師,主要部署在交通不便,山地縱橫的地區,比如西藏地區。

機械化步兵師也並不是純粹的步兵師,而是某種意義上的裝甲師,只是坦克少一些,但是他們的裝備卻全都是自行化標準。

而摩托化步兵師,則是配屬了大量卡車以及少量履帶式裝甲車輛的步兵師,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用大量卡車取代了原有的大量騾馬,主要是體現在運輸上,作戰則是和以往的騾馬化步兵師沒有區別。

中國的一百多個師旅部隊中,除了裝甲師以及機械化步兵師外,其他的步兵師中絕大部分都是完成了摩托化的步兵師,另外還有部分用於特殊山地作戰的騾馬化步兵師。其中哪怕是守備部隊整編而來的二線部隊,比如番號爲八十多、九十多的那些步兵師,別看他們在中國陸軍的序列裡只是二線部隊,但是同樣是裝備了大量卡車的摩托化部隊。

不過這種編制只是戰前編制,而在全面動員後,中國的各種軍事裝備產量幾乎是呈現爆發性的增長,以往所有短缺的坦克數量也是變的富裕起來,加上參考了美軍裡頭在普通的步兵師也配屬坦克,國家軍事委員會已經是準備在普通的步兵師裡頭也配屬一個坦克營。

原本之前中國陸軍在建設了大量裝甲師以及機械化步兵師外,只是在軍級編制上才配屬一個獨立坦克團,以支援步兵作戰。但是實戰中往往是把這些獨立坦克分散成一個營一個營,以支援各步兵師作戰。所以陸軍乾脆是打算把這場戰時編制給正式確定下來,給那些一線步兵師直接配屬一個坦克營。

畢竟就算把這些大量戰時生產的坦克獨立變成爲裝甲師或者獨立坦克團,但是實戰中這些坦克也需要爲步兵師提供火力支援,還不如直接下放給各步兵師呢。

這種編制上的發展也算得上是與時俱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坦克產量急速增加,不再和以往一樣坦克數量不多,需要全部集中起來當做拳頭使用。

被編入了第一裝甲兵團,原屬第六集團軍的第五十七師、第五十八師就是首批配屬了一個坦克營的摩托化步兵師,要不然國家軍事委員會也不會把他們編入第一裝甲兵團裡頭參與對新西伯利亞的奔襲作戰之中了。

廣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第一裝甲兵團所形成鋼鐵洪流以一種不可抵擋的勢頭直奔新西伯利亞而去。

中國陸軍如此大規模的行動,自然也是不可能是完全隱瞞下來,俄軍很快就是察覺到了不妥,連續命令了周圍部隊進行攔截,但是比斯克北部方向的一個俄軍步兵師以及一個坦克團只是阻擋了第一裝甲兵團一天不到,就被第一裝甲兵團的鋼鐵洪流所碾碎,俄軍根本就無法阻擋第一裝甲兵團的前進步伐。

如果說在鐵路沿線上俄軍還能夠依靠各城市的進行抵抗的話,那麼在原野上,俄軍根本就無法抵抗中國機械化部隊進攻了,這裡頭和士兵的素質以及軍官的指揮技巧無關,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戰術都是沒有作用的。

當第一裝甲兵團用着不可阻擋的勢頭對俄軍縱深發起進攻的時候,纔是讓俄國人見識了什麼叫軍事強國的實力,才明白爲什麼中國敢在全球範圍內向任何一個國家叫板,才明白中國的軍官團們叫嚷的中國的千萬陸軍足以橫掃亞歐大陸並不是空穴來風。

在戰爭爆發的前一個月裡,俄軍還覺得自己能夠抵抗中國的進攻,並有信心守住巴爾瑙爾的時候,那麼在現在,當中國龐大的機械化兵團出動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之前的一切抵擋都是徒勞的。

不說中亞地區以及西伯利亞地區裡的第四集團軍以及第五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的其他部隊,僅僅是一個第一裝甲兵團,他們所擁有的坦克和其他履帶式車輛就超過了俄國國防軍的全書現存坦克數量。

俄羅斯國防軍在和蘇俄開戰前,各種新舊坦克約有千輛之多,這個數量雖然無法和各大軍事強國相提並論,但是也足以排進世界前五之列了,以俄羅斯國防軍這半年裡所展現的實力而言,比意大利甚至英軍或者日軍強多了。

然而俄羅斯國防軍的實力在中國陸軍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在1941年的十一月份,中國陸軍的坦克擁有量已經超過了八千輛,而且這個數量還在快速增加中,畢竟中國雖然從1941年6月份就開始進行動員,各大兵工廠也進入了戰時生產,但是對於整個中國工業來說,實際上並沒有完全進入戰時經濟,各大企業比如福樂電氣、福杭汽車等這些巨頭可都沒有說已經全部進入了戰時生產狀態,進入戰時生產狀態的只是那些兵工廠而已。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美國,現在美國的坦克以及軍用卡車月產量還沒有中國高呢,但是他們的戰時轉產一旦完成,那麼產量纔會達到讓人恐怖的地不去。

對付一個俄羅斯共和國,還不足以讓中國集中全國的力量來應對,僅僅依靠戰前的力量就足有擊潰俄羅斯國防軍了,中國之所以還在進行全面的戰時經濟轉產,那可是爲了應對更大規模的戰爭,比如和英國的戰爭,比如和美國的戰爭,比如和日`本的戰爭,換句話說,能夠然中國的工業力量全部用於軍事物資生產的,也只有美國這個潛在敵人了。

1941年的今天,什麼英國、德國、蘇俄、俄羅斯共和國以及日`本都是二流角色,至於意大利這個打醬油的更不用說了,真正能夠左右這場世界大戰走向的只有美國和中國。

而這幾年裡,雖然表面上中國和美國以及保持和平狀態,但是不管是陳敬雲還是羅斯福都已經把對方當成了最大的敵人,中國爲什麼投入巨資建設龐大的海軍,各種戰艦幾乎下餃子一樣以開工建造並下水,連航空母艦都是數十艘的開建,爲的是什麼?難不成還真的是因爲日`本這個跳樑小醜或者英國海軍的那羣老掉牙的戰列艦能夠威脅中國戰略安全不成?不是,中國海軍的目標始終是對準了美國海軍。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美國,美國海軍爲什麼要陸續下達了高達三十多艘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訂單,各式新式戰列艦加起來超過十艘正在施工,區區一個日`本海軍還值得他們投入如此多的資源,而德國人的海軍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抗中國海軍。

不管是戰前還是戰爭已經爆發後的今天,中美兩國始終都把對方當成了最大敵人,並彼此針鋒相對的進行耗資巨大,規模史無前例的海軍軍備競賽。

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67章 關餘貸款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11章 午夜暗香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040章 秋熱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941章 終戰令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3章 所謂漂亮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35章 岑春煊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